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86章 战乐亭 1

糊清灭洋1880 第86章 战乐亭 1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由于日军部署和行动的无厘头,李林杨费了很大力气算是看明白了:第四师团占领了一个底边十公里,东西十五公里左右的一个三角形地带。然后向北伸出了一支拳头(第五师团一个支队),再然后向西南伸出了一个触手--乐亭。

李林杨都为日军脑补了许多战略,甚至想到日本是不是打算在这个三角地带搞个殖民地租界什么的,根本就没想到日军第四师团竟然能保守到这个程度!

但无论是滦河口和滦河岔入海口老浪窝,其实都不适合做大型的港口的。第四师团这支生力军,驻足不前,辛勤的如同小蜜蜂一般的在修港口!李林杨一贯战术上重视敌人,不认为是第四师团“太窝囊”,把敌人想的太弱智,会犯错误的!毕竟是日军战前仅有的七个师团之一,也是当前日军八个师团中的主力。

那么,深层次的原因何在?

红旗军的参谋们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后勤。

辽西走廊,日军攻击速度极快,到了山海关,兵锋被挫,原因并非是被北洋水师给炸了一通,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不是打不过,而是后勤跟不上!

日军以七个师团(目前开战之后是八个)的兵力发动国战,兵力严重不足,不仅要维持朝鲜半岛的治安,还要严守辽东半岛,更要看守辽南的物资通道。要知道辽南各地的清军并没有被消灭,甚至连盛京还都在清军手里,上千公里的物资转运,没有那么简单的!

别看日军已经是学习了西方军事,但身处几个小岛,不免养成了“地小狭隘”的战争思维,让日军根本不适应这种规模,这种作战地域广阔的战争。

没有铁路,陆地上转运物资的难度众所周知,所以,第四师团必须加紧速度修筑港口。(在山海关以北,日军也在修港口)

日军攻击节奏脱节,给了清军重构防线的机会!

清军主帅刘坤一,也看到了机会:围歼日军第四师团!但是嘛,有些事是很容易想,做却是很难!

山海关一线,清军两百营!看似很多,但是,面对日军来自正面背面的压力,刘坤一竟然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况。没错,日军第五师团仅仅一个支队,就打的刘坤一拙于应对。

看看刘坤一麾下的兵力吧。

排名第一的是湖北提督程文炳,拥兵五十个营。刘坤一曾经做过湖广总督,这位提督是他的亲信大将,前期在山东守了一阵子登州。

排名第二的是江南提督李占椿,拥兵二十个营。这是目前两江总督刘坤一麾下两个提督之一。

另有湘军总兵余虎恩,十营(李大明就在其麾下,锦州失守,败退至山海关)。

湘军总兵熊铁生十营。

九江总兵宋朝儒,十营。

宁夏镇总兵牛师韩七营,

淮扬镇总兵潘万才五营。

徐州总兵陈凤楼,五营。

山东总兵王连三,五营。

开州副将卞得祥七营。

提督杨金龙五营。

提督周兰亭三营。

加上一些杂七杂八,以及山海关炮台守军,合计一百五六十营。

不是说两百营吗?怎么才一百五六十营?

额,那啥,八旗五十营不是跑了吗?

而且,这一百五六十营也不是全部都集中在山海关,比如湖北提督程文炳就有十营在通州张家湾,有十营在滦州守铁路桥(注意这二十营其实归署理湖北提督吴凤柱率领),比如算在杂七杂八里面的鲁军田中田有六营守在通州。

因此,山海关内外一分配,刘坤一用来阻击日军第五师团一个支队的兵力,就只剩下了湖北提督程文炳的三十营以及徐州总兵陈凤楼的骑兵五营。

三十五营,足足一万两三千兵力,但也只做到了阻击,竟然拿日军第五师团一个支队区区三千兵力没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对付日军西南侧伸出的胳膊--乐亭,就只能另找人了。那就是在辽东战场上血战一个冬天,刚刚退回关内休整的四川提督老将宋庆了。

-------

李林杨出击,目标是乐亭!

红旗军这边判断,当前:日军在努力的向战场输送物资,在囤积起来足够的物资之前,日军很难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以李林杨带来的一个混编团为例,若非乘坐三艘商船到达岐口,其实根本就不可能携带重火力到达战场。第一旅的其他部队也是借助了海运三级跳远,然后陆路行军,也耗时十多日。总而言之,日军输送兵力输送物资,需要时间。正是红旗军出击的空档!

以滦河为战线,日军在滦河以南仅有一个据点--乐亭!孤孤单单。

“这个突出部,就是日军未来南下的桥头堡!”李林杨认为日军如果把目标设在天津的话。

“乃是清军现阶段必须夺回的阵地。”主帅刘坤一,主要是朝廷还期望能围歼呢!

第四师团非常“稳”的(怕死)。两个联队主力分别占领了老浪窝和滦河口。

乐亭的日军仅仅是不到一个大队的日军,带领几百军夫在守城。

但就这样的兵力,对于攻坚能力匮乏的清军来说,乐亭小城,竟然成了一座无法攻克的坚城!

不论怎么说,乐亭必须拿下,打断日军这支伸出来的长手臂!否则消灭第四师团的日军主力就更加无从谈起。

清军前敌主帅是刘坤一(正牌的两江总督,张之洞是署理),也是湘军久经战阵的老将,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关节。因此上数日来连续派大军进攻,但毫无寸进。

当下清军针对乐亭的分战场主帅乃是四川提督,著名的爱国老将,75岁高龄的宋庆!

甲午一战,清军高级将领大多表现不佳,甚至是贪生怕死。但老将宋庆却是难得的冲杀在第一线的高级将领。话说,宋庆虽然是四川提督,但战前其实是奉天军务督办,负责的是旅顺防务,并没有在四川任职。他与此前在朝鲜战场上阵亡的老将左宝贵,其实算是同僚。

宋庆部在辽东辽南打了一场又一场恶战,伤亡惨重,三月初在打了田台庄战役之后,其部二十九营兵马,伤亡近半。

刚刚获得休整机会,人马才配齐,还没休整半个月,现在就不得不急匆匆上阵承担了攻打乐亭的任务。

红旗军这次出击,除了战略上,拿下乐亭非常重要之外,就是要帮一下老将宋庆,当然也有自己的诉求。

当初,红旗军向辽东投放了四个小分队,林学生等两个分队全部阵亡。另外两个分队一个投了铭军一个在宋庆麾下。后来,铭军将领刘盛休作战不利,回家养老。这支铭军也就归了宋庆指挥。

结果,兜兜转转,红旗军两个小分队现在都在宋庆麾下,合二为一,已经掌控一个营,营官儿是朱玉。因作战勇猛,且颇有章法,很受宋庆老将军的器重!

但是,朱玉在清军中毫无根基,战场上清军连战连败,因此一直得不到升迁,目前仅仅是一个记名的都司。

宋庆部的兵力其实不算少,合计二十九营兵力。而且这是清军仅有的两个野战集团之一,另一个就是湖北提督程文炳的三十营了。其部下几乎都称得上是清军中的精锐。

毅军,就是宋庆的部队,分统领马玉昆,有名的悍将。毅军二十九营兵力,包括:马玉琨“毅字右军”九营;宋得胜“毅字左军”五营;龙殿扬“新毅军”五营;李永芳“新毅军”五营;李家昌“新毅军”五营;程允和“新毅军”五营;刘凤清“新毅军”五营。朱玉就在宋得胜麾下掌控一营。

虽然毅军和淮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只能算是“亲淮军”,并非嫡系的淮军部队。其兵源以及粮饷都来自河南,和另一只部队嵩武军,并称河南两大劲旅!二者合称豫军。

现在毅军整编了一下,平均每个营仍然不足额,步兵营只有三百五十人左右,骑兵营没有一个营头超过两百人的。即便如此也是填充了大量的河南河北民团才凑成的。总兵力仅仅只有一万出头,不过,用于补充的民团倒是有好几个。

李林杨带领警卫班,快马加鞭,仅仅两天一夜就赶到了老将宋庆的中军大帐。

宋老将亲自迎出了辕门。

虽然都是提督,但提督和提督之间明显也是有差距的,李林杨这个提督有实际的管辖地盘,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宋庆这个四川提督地位还高。毕竟宋庆这个提督只是挂名,没有任何地方权力。

对于这种七十五岁高龄还冲杀在一线的爱国将领,李林杨不会摆什么谱的,姿态很低。

宋庆也不是什么读书人,简单的寒暄一毕,喝退了左右。大帐中只剩下了宋庆和李林杨两人。

“宋大人,我就明说了。朱玉是我的学生。我军此来,愿做主力打破乐亭,唯一的要求,请老大人保举一下,给我的学生挣个实职实地的总兵官!”

“记名的还好办,实职实地的总兵官,老夫也无能为力啊。”宋庆道。

“宋大人,攻占乐亭之功劳,难道真不值一个总兵官儿?”

宋庆已经攻打数日,损兵折将好几百。因此上,这个值不值,很快就有了答案。

“不拘何处?”

“嗯。”

李林杨很清楚,实职实地的总兵是何等难度。话说,他这个提督其实也不过是稍微大号的总兵而已。不过,这次李林杨不挑剔地方,谋个总兵官,相对的就容易一点了。毕竟,在大清朝,总兵官的编制有八十三员!虽然实职的总兵官很值钱,但是呢,论待遇和升迁以及部队装备,其实不如在京畿附近的一些记名总兵。如果是某些偏远地区的总兵,其实也是苦差事。不过,李林杨要的是地盘!

老将一伸手,李林杨也伸出手来,两人三击掌!定下约定,但是哪怕拿下乐亭,暂时也最多是记名总兵,真正的总兵官,得等战后。

随即,大帐中两人花了两个小时定下了作战计划。

计划并不复杂:朱玉一营和红旗军混成一团负责拿下乐亭,而宋庆部其他四支部队负责阻击日军援兵。

乐亭是日军的突出部,后面临着滦河岔还有一支日军驻扎在黄口(一个渡口),距离大约三十里,兵力一个大队。宋庆部的阻击任务针对的主要是黄口日军。

“时间”

“后日凌晨四点起,十六个小时!”李林杨保证道,实际上这个时间比预定的作战计划要长一倍,计划只需八个小时。但打仗这种事情,意外常见,没有意外反倒是少见。必须留有余地。

“那就这么说定了!”宋庆也不含糊。虽然他那边还有二十多个营,其实面对的日军兵力和红旗军相当,而且还要防止腹背受敌的情况发生,因此上战斗任务不算轻!

计议已定,李林杨立即赶到了朱玉的宿营地。

到底还是年轻,朱玉等人见了李林杨眼圈都是红的。

打仗,朱玉打的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几个月来除了最初的待遇还行,这些日子就太苦了。

一支比较能打的部队,又没有靠山,理所当然的被各路军头们拿来做炮灰。哪怕在宋庆军中也是如此。

两个小分队合二为一,当下也只剩下了五人,虽然损失惨重,但也算是打出了一支强军。

李林杨没有先谈战斗计划,此前和宋庆商量的作战计划本就是朱玉和步兵营营长关玉成等人商量出来的作战计划。

这次,李林杨反倒是执行者。

“明天,我去宋庆那边,督促其部队的打援情况。你,担任战场指挥官,混成团归你指挥!”

话说,红旗军的混成团,虽然只有步兵一个营,但那是红旗军主力。更何况,混成团还有侦察、炮兵、工兵、辎重等附属部队。

这些附属部队的战斗力,其实也非常强,每一个士兵拉出来都能在宋玉这边当个班长,甚至是排长。虽然关玉成这个营乃是以原来的主力步兵一营中的一个连扩军而来,但是士兵都是学兵或者从其他部队抽调的经历了战火考验的战士。经历了一场大战之后,红旗军各级官兵,如同脱胎换骨,提升极大!如果拿此时的十一团一营和战前的主力步兵第一营相比,除了重机枪等装备少了,战斗力不仅不弱,甚至更强!

李林杨这算是很给朱玉机会了。年轻的营长很是兴奋,道:“一千五百兵力,足以拿下乐亭!”

“你们忙吧!”说罢,李林杨和警卫排找了一个帐篷,倒头大睡,一天一夜的奔波,大伙都累的不轻。

第二天,部队就位,李林杨宣布了指挥序列之后,就赶赴宋庆的指挥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