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139章 战滦河 1

糊清灭洋1880 第139章 战滦河 1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十一月十一日,红旗军刚刚全员抵达前线。

李林杨上了阵地巡视各部。经过几天时间的抢修工事,红旗军第一道防线已经大体完工。红旗军官兵在第一道防线上正在做完善。三万多民夫已经开始修筑第二条防线。

下午,李林杨继续视察友军阵地。吴凤柱和余虎恩合计五十余营部署在左翼的六音山阵地。说是六音山阵地,其实此处乃是几座小山包构成的一个近似三角形阵地,底边是滦河,临铁路线的是南侧,有六音山和五山两座山,主要阵地依托了这两座山,形成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而北面则是有喇叭山和梨儿山两座小山,一直延伸到滦河边。山与河大致上形成了一个锐角三角形。底边四公里左右,两道侧边都是八公里上下。在山地的中间是一块不小的谷地,足以屯兵。由于有山地做依托,而且又没有太多火炮,工程量小,其阵地的两道防线比红旗军的进展还快。

仅仅看阵地,湖北提督吴凤柱是用心了!话说,这位本就是湘军“结硬寨打呆仗”战术的高手,而且有了红旗军司令部参谋的指导,阵地构筑的更加科学。

吴凤柱的兵力分配,李林杨也还是比较满意的。吴凤柱并没有把余虎恩七营步兵摆在第一线,而是部署在侧翼,也是六音山的后背。同是湘军系,吴凤柱不仅没有拿余虎恩部做炮灰,反倒是给了足够的信任,因此,这两支部队的关系还算融洽。由此可见,吴凤柱用人的水平,很有那么两把刷子。

但是,李林杨有第三把刷子。

“吴军门,何不在北面的营山放一支精锐?哪怕是两三个营,若日军进攻余镇,这支精锐突然从后面杀出。。。!”

营山距离余虎恩防守的喇叭山和梨儿山一线大约三四公里。日军若攻喇叭山和梨儿山,营山正在其后背!吴凤柱也认为有必要,从善如流,立刻行动。

很好。

李林杨点头。

话说,吴凤柱好心,把余虎恩部放到了六音山阵地的侧翼,不是正当面。但日军用兵,能迂回进攻,绝对不会头铁死磕正面。因此上,李林杨认为左翼战场,最先接敌的恐怕是余虎恩部居多。所以,兵力必须向余虎恩部倾斜一点。而且,在主阵地的外圈,投放一支能够游击的部队,作用可不仅仅是能支援余虎恩部的作战,还能牵制和骚扰日军。

刚刚视察完了阵地,正和吴凤柱商议军情,红旗军司令部电话已经打来:南北两线,日军双双突破!北线日军已经攻占了卢龙,下一目标乃是迁安。

红旗军的敌人是南线日军,突破了九龙山阵地,距离红旗军已经只有二十多里,而且这中间因为没有什么山川,乃是一马平川,没有多少清军,日军明日就到!

刘坤一承诺的是顶到十二日!现在却提前了!别看李林杨已经忙碌六七天,但今天红旗军才全军抵达前线,还没有休整!虽然大部分官兵是通过铁路线抵达前线的,但哪怕如此也是需要休整的。

不过,现在已经没必要找刘坤一打这种牛皮官司了。

傍晚,败兵如同潮水,通过滦河铁路桥南下!败兵整整持续了一夜。由于九龙山阵地的守军全是山东军,还是巡抚李秉恒的抚标营,足足二十营,红旗军当然不会客气,一夜时间,红旗军又搜刮了骑兵两百余人,零散步兵千余人,大炮三门。逃命心切的抚标营副将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部队竟然被截留了六分之一。

轮到红旗军上场了!现在的红旗军主力,是甲午开战以来最强大的时刻。当初,红旗军主力是老八营,现在虽然拆分了类似辎重营,侦察营,工兵营等部队。但是,这些骨干还留在司令部,或者三个旅的步兵一个旅的重炮兵之中。

红旗军司令部,兵力两千。三个步兵旅,都是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的配置,加上旅部,兵力六千五百。重炮旅,兵力三千。以上主力部队合计两万五千兵力。且不说双配套了81个步兵连,红旗军还有足足四千经过了或者三个月,或者六个月训练的新兵,分为三十个连。全军近三万!

这三万兵力,比起当初威海战役中的三万兵力战斗力可要强大的多了。

先看主力步兵旅,这几个月日军在忙活着增兵运输物资。红旗军也没闲着,利用日本海军缺位的短暂时间,不仅补充了七百五十名学兵,还把三个主力旅补充的齐装满员。要知道,主力步兵旅都是由当初的主力步兵营加上最优秀的三个轻步兵团为骨干组成,由原来的三千兵力仅仅扩充到了六千五百。加之中间每个旅还补充了两百多学兵,相当于一比一的新兵老兵比例。这三分之一的官兵经历了威海战役,三分之二的士兵经历了乐亭之战和通州之战,然后又补充了已经经过三个月训练(民团也可以看做经过三个月训练)的新兵,再经历了整整的集中训练了三个月时间。

如此经历,才造就了这么一支既有战争经验,又有相对完善的训练的部队。战斗力强大,毋庸置疑!

再说炮兵,三个旅下属的炮兵团,由于火炮数量不足,哪怕是把缴获日军的火炮算上,一个炮兵团也仅仅拥有两个炮兵营,合计三十六门75毫米或者80毫米的架退炮。哪怕是没有满编,也已经相当于日军一个师团的重火力装备。

重炮旅,这是红旗军的拳头。虽然在通州损失了一些重炮,但是由于缴获和修复,现在的火力不仅没有降低,反倒提升了许多!尤其是最为重要的十二门(还有一门备用)的150毫米加农炮,乐亭通州战役的时候,因为运输能力的原因,留在了威海。这几个月,利用战争相持的空档,也都通过海运运到了北塘,现在又通过铁路转运到了前线!而且,在通州缴获的日军攻城重炮,也已经经过简单的修理,凑出来两门190毫米重炮和两门240毫米攻城重炮。尤其是这两门240毫米重炮,其实根本就没有修理,缴获时只是歪了,根本没坏。

十二日,上午九点。

南线日军前锋迫不及待的发动了对红旗军的进攻。

滦河防线,是以滦河铁路桥为中心的。滦河以东,铁路是东西走向,铁路北面也就是左翼守军是吴凤柱的五十营,一线主阵地在六音山。

铁路南面,也就是右翼是红旗军,一线阵地是龙山。这座龙山并不高大,东西走向长度大约2.5公里,南北只有三百米左右,高度一百来米,称不上多么险要。

龙山和六音山隔着铁路线相望,距离三公里多点。而中间,则是石门火车站。三点一线,乃是红旗军和鄂军阵地的正面。三公里多的防线上,红旗军第一旅张永达部署了一个团,并且在战壕中部署了九个新兵连。相当于两个步兵团的兵力。

两山夹一沟的地形,虽然宽度够宽,但地形不利,战前红旗军司令部就判断,日军不大可能正面进攻。虽然是这么说,但红旗军在实质上承担了主要方向和右翼的防御,承担了三分之二的作战任务。

果不其然,日军初次进攻的是红旗军的侧翼。也就是龙山和滦河之间的空旷地带,地形不很规则,宽度在五公里到三公里之间。张永达同样的在这一条防线上部署了一个团和九个新兵连。由于地形太开阔了,虽然兵力三千还多,但兵力仍然显得稀疏。

日军进攻规模不大,战斗持续时间也不长,不到中午,枪声就逐渐稀疏,战场冷了下来。

红旗军是刚刚抵达前线,日军也不可能数万大军同时抵达,初战因此规模不大。而且,红旗军的工事修筑时间虽然短,但是却相当完善。日军地图完整,却没想到短短数日,地理竟然改变了!在红旗军阵地的范围内有一条小溪,乃是滦河的支流。不过区区弯弯,在防线的正面还可以作为有利地形。但在侧翼就不足为凭了。红旗军的三万民夫,仅仅挖了一天,就把这条小溪从北向南挖出来了一条支流!虽然水很浅,只有一米来深,水面也不宽,不过三四米。但就是这么一条小水渠,让日军的轻步兵扔下了几十条小命,撤出了战场。

夜间,侦查兵传回了消息。日军兵分两路,北线是日军第一军,合计有第一三五三个师团。沿着卢龙迁安一线进攻。

南线是日本第二军,合计有第二四六三个师团。沿着塘榆铁路进攻。不过,前线日军没有出现第四师团的番号,看起来红旗军又要面对两个老对手第二第六两个师团了!对上第二第六师团,红旗军主力有着绝对的心理优势,这两个师团,尤其是第二师团,几乎整个师团都被红旗军歼灭!

连续两日,日军在组织兵力,没有发动进攻。红旗军三万多民夫在还在抓紧时间修筑工事,几万人一起开动,搞得整个战场上尘土飞扬,极为壮观。

十三日,日军的兵力部署已经逐步清晰。铁路以北(我军左翼)是日军第二师团,铁路以南(我军右翼)的是日军第六师团。日军没有犯傻,直接放弃了对正面也就是石门火车站的进攻。

以地形看,红旗军的阵地是明显的平原河滩,比起吴凤柱那边的丘陵山地肯定容易进攻。十四日,日军第二军没有选错目标,直接发动了对红旗军侧翼,也就是龙山南面的开阔河滩地带进攻!

由于军服的截然不同,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黑木为桢中将很容易得知,对手是老对手红旗军。红旗军这边也很清楚,第六师团的步兵战斗力虽然不弱但也就那么回事,可是第六师团的炮兵联队有炮战高手!两军有那么点知根知底,因此双方对大炮的运用都非常谨慎!

日军火炮从凌晨四点开始,狂轰了两个小时!天色刚刚放亮就转移了炮兵。我军炮兵只是抓住了日军炮兵的尾巴,虽然火力足够,却也只摧毁了两三门日军大炮,战果不佳。

“日军炮兵的确很鬼!一个炮连一处,分了足足九个阵地。”

“没关系,看我怎么收拾日军步兵!”张永达信心十足!

第六师团的鬼子做足了准备,搞了很多车,推着砂石想把阵地前沿的小溪填出几条通道。话说,这条小溪的确很容易添堵,十车砂石就能填出一条通道来,一百车足以填出十条通道。但是,要想填堵这条小溪,必须拿命来!

小溪西面百米,就是红旗军的第一道战壕。日军以为三十六门大炮狂轰了两个小时,对面根本就没人了,炸不死也吓跑了!

但是,红旗军的阵地构筑,根本不是他们常见的清军深沟高垒!甚至不是这个时代军事教科书上常见的战壕体系。

红旗军的第一道防线,最基本的表象就是,三道曲曲弯弯的战壕连接着上百个环形工事。

但实际上,战壕的确是三条南北走向的战壕,战壕之间间隔五百米,总长度大约十七八公里。可是连接三条横向战壕的交通壕,长度足足是三条战壕的三倍,足足五十公里!

工事可不仅仅是战壕,还有防炮隐蔽所和环形工事,战壕之间还有环形的迫击炮阵地。

更重要的是,日军炮击第一条战壕,红旗军在这条战壕上仅仅隔着一段距离布置了一名观察哨,五公里的战壕,只有区区不到百人。

日军炮停,红旗军才在急促的哨音中从第二道战壕涌向前沿战壕!

等小鬼子累死累活的推着砂石车靠近了人工小溪还有差不多两百米,红旗军的迫击炮率先开火了!

只是一顿迫击炮,就把日军炸的七零八碎,推车的军伕抱头鼠窜!

第一次进攻,日军没能达到目的。黑木为桢也不气馁,认为是军伕不管用,第二次增派出了足足一个大队的日军!

鬼子士兵的表现的确强于军伕,而且数量也多,差不多一千兵力。但是河滩太宽了,足足五公里,日军也只能以三个中队分别强攻靠近河边的三处。这次日军付出了不少伤亡,顶着迫击炮的打击,终于靠近了小溪大约一百米。但再也难以寸进!

红旗军的重机枪开火了!

红旗军的重机枪比起威海战役时间,数量并没有增加。但当初的步兵营配置重机枪的数量远超正常,现在虽然相对于兵力来说有点弱了,一个团仍然能分到十挺!前沿日军进攻的范围内虽然只有一挺机枪发威,如同暴风雨一般的子弹喷射就让日军无比胆寒!

鬼子遭受了重机枪的打击之后,有些鬼子聪明了一下,当即把砂石倒掉,以为掩体,与红旗军对射。不过,两百多近三百米距离太远了,敌我双方的伤亡都不大,打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日军再次撤退。

黑木为桢很明智,停止了进攻。经过两次试探,他自认为找到了战场的解法,不过,还需要时间做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