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138章 交割兵权 4

糊清灭洋1880 第138章 交割兵权 4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等李林杨回到滦县司令部,一百多营团练已经被整合完毕。

刘坤一划给红旗军的这些团练,还不同于类似山东奉天和直隶为了备战组建的团练。这些团练基本上是地方官为了向朝廷表忠心,组建的勤王部队。大多是以县,州为单位组建的。

比较好的是一个县凑了一个营,差的就是三五个县才凑了一个营。带队的营官儿有的是县里的典吏(管治安的武职),还有的营官儿甚至只是一个铺司兵(清朝县里的武警),但更多的是想搏一个出身的地方豪强或者民间武师,其中有几十个还是武秀才。无论训练还是装备都差的没法提。更重要的是,这些团练除了勉强吃饱饭,没有军服,没有军饷!士气很低。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人数够!除了一些逃亡生病的,平均都在四百五十人,比清军的正规军的人数还足!

这种营,直隶这边一共两百多个,一百五十个都拨给了李林杨。有战斗力的,朝廷也不舍得拨给李林杨。

这样的部队难道就一无是处了吗?

绝对不是!六七万青壮呢!红旗军经过一系列的甄别,已经把这一百四五十个营安排的妥妥当当。

首先是骑兵!别看都是民间组团,一百五十营凑出来了足足一千骑兵!问题很多,但北方不同于南方,骑术武艺都相当出众的人多的是,只要约束纪律,拉上战场就能打!

再一个就是步兵。红旗军主力三旅九团二十七营八十一个连。经过严格的挑选,红旗军从这些民团中抽人,一比一组建了八十一个步兵连!其中河南连二十个,陕西连二十个,山西连三十个,其他十一个。合计一万一千余。每个连以红旗军一个班充当骨干。

虽然红旗军现在的步枪也不充足,但别忘了这些部队原本也有一万五千支枪,虽然大部分都不能上战场。抽出那些很落后的枪用作训练,也是可以让这些新兵熟悉战场气氛,体会战场纪律的。不到半个月,数千支鸟枪,火绳枪全部被打成废品。战场上还能用的步枪,不足人数的一半,但三分之一还是够的,那就轮换使用吧,反正红旗军三个主力旅一般不会全都顶在第一线的。

次一等的,同样的组成了八十一个连,一万一千余。不过他们主要任务是充当担架队,不仅要负责救送伤员,还承担了给前线输送物资弹药饮食等任务。虽然说是次一等的,其实主要是长期吃不饱饭折腾的了,实际上都是极好的兵源。

以上两部,不仅能吃饱吃好,还有军饷。

第三部分是年龄较小的,不足十八岁的。大约五千人,被送到后方。

其他三万多人,目前都上了前线挖掘战壕修筑土木工事。随后他们还有大量的土木工程要做。这一部分就只能是吃饱吃好了。不过,这些青壮很满意,每天都是大米饭玉米窝头咸鱼咸菜管够。在完成了工程之后,这三万河南陕西山西人都得到了一枚铜制的“支前模范”纪念章,然后分了粮食,脑子里装了一堆故事和一场白毛女的新戏回家乡了。一点种子撒下,后事暂且不提。

徐州镇总兵陈凤楼又见到了李林杨,老将也是心情复杂。虽然跟着红旗军,陈凤楼打了不少胜仗,也得到了不少奖赏。但是,他侄子跟着红旗军的骑兵去了北方,当时李林杨所言是迂回到日军背后,配合正面作战。但是一去杳无音信!李林杨这边也表示没有音信,陈凤楼不信,却没招儿。章高元更郁闷,亲儿子都被拐走了。

“陈镇,这次你还负责率领全军骑兵作战!”

陈凤楼现在麾下十个营,五营步兵,五营骑兵。五营步兵交给红旗军统一指挥,这五营都是徐州兵,也就是江北兵,指挥不存在任何障碍。陈凤楼得到全军骑兵的指挥权。

陈凤楼五营一千骑兵。红旗军两营五百骑兵,两个营长分别是陈万清和马明起。

陈万清在威海卫战役中受伤,病好了之后投靠了红旗军。这位本来就是骑兵,搜罗了原本清军中的以及红旗军中的骑兵,在威海卫参与训练了一营骑兵。马明起是红旗军的骑兵营长,此前就和陈凤楼合作过,他现在带领的这个马拉重机枪连乃是新建的,用的是海军战沉战舰上拆下来的重机枪。此前的一个已经去了漠北。

加上另有吴凤柱部骑兵三营六百兵力。民团抽出来的一千骑兵。另有其他几十个营的清军,凑出来了三个营,七百五十骑兵。

总计四千骑兵!

先不管质量,陈凤楼听到这个数字,就老脸放光!一个总兵级武将,能够带领四千骑兵作战的,他从军这么多年,闻所未闻!

当前直隶战场上最大的骑兵集团乃是乌鲁木齐提督董福祥麾下的一千五百骑。还有一支是蒙古马队两千骑。为什么把一千五百看的比两千还大,不是笔误,是有原因的。早在几十年前,僧格林沁葬送了蒙古骑兵最后的辉煌,自此朝廷想从草原上抽调就不那么容易了。当前内蒙只有三千马队(实际严重的不满编),调来了两千,都是弱旅。而且,到了这个时代,竟然半数使用的不是步枪,而是弓箭。因此,书中这个大小,并没有写错。

除此之外,直隶战场,拥有骑兵千骑以上的部队,不过只有两三支而已。

由此可见,四千骑,是何等难得!

四千骑兵,被整编为三个团,为一旅。

陈凤楼为旅长,马明起为参谋长,陈万清为副旅长,各领一团。

“陈镇,你部骑兵负责从滦县到马城(今滦南)到乐亭到大海这一百多里,沿着滦河的战线。任务,拦截一切日军的小股部队。“

“小股?“

“对,只收拾小股的日军!日军步兵如果超过一个大队,你可以避战。日军骑兵超过一个大队(这一时期日本骑兵的规格高,兵力少,一个大队仅仅两百五十骑到三百骑兵,不过都是一人双马配置比较豪华)你还可以避战。若是日军大队规模以上从你这个方向突破,责任不在你。但必须及时发现敌情,上报。”

李林杨说完,陈凤楼高高兴兴的就要接任务。这任务太容易完成了。

但是,李林杨还有要求呢!

“我允许你避战,不许浪战,但必须做到打击日军小股部队的同时,保存自己的实力。无论如何,必须保证骑兵兵力不得低于三千五百!前期的战斗练兵为主,到时间,我有大用!”

“能做到吗?”

虽然感觉有点不爽,数千骑兵只能打小股的日军,但是听到“大用”这两个字,陈凤楼眼睛放光!

清军将领,其实也不都是畏敌如虎,避战为先的。这一年多以来,章高元和陈凤楼、马玉昆三个总兵级的老将以及宋庆这样的提督级别的老将其实都不怕打仗,但问题是老打败仗,又找不到深层次原因,让这些人有些迷茫。打仗不是简单的拼命,如果只是拼命就能赢,那就简单了!当然,不敢拼命,绝对是赢不了的。

很明显,陈凤楼老将是好战分子,渴望胜利:“能反攻?”

李林杨点头肯定:“此战,我有必胜的把握!但必须有耐心,先消磨敌人的锐气,然后,反攻!”

虽然战局会如何演化,李林杨其实也不可能有绝对的信心。毕竟日军六个主力师团,兵力很强大,红旗军只有一个师级的主力,兵力相比还是弱了。但是身为战场统帅,给麾下最重要的将领之一,必胜的信心,是绝对必要的!

“你看,我军主力死守滦河桥阵地,若日军不能突破,会怎么办?”

陈凤楼先想到了自己的防线。“倭寇肯定会分兵跨过滦河南下,迂回,攻击滦县的后路。”

“那么,我军是不是就有机会包围这支倭寇?知道我为何让你只拦截小股倭寇不拦大股倭寇了吧?”

李林杨没等陈凤楼回答,十分肯定的说到:“如果倭寇敢来,那就,干掉它!”

陈凤楼满怀信心的带兵出营。

这边李林杨其实没有多少这么干的打算,只是,打什么算盘现在不能说,甚至将来也不能说。不过,打算只是打算,战场的演变往往是你预料不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