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8章 新政 8

糊清灭洋1880 第8章 新政 8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八大工程中的其他几项。唯一一个目前已经开工,并且有盈利的项目,乃是运河工程。简单的来说就是用挖泥船疏通大运河的河道,重新设计和建造标准更高的水闸系统。经过半年多时间,从不莱梅船厂订购的四艘挖泥船已经到位,春节之后已经开工。盈利模式借用了“贷款修路修路还贷”!这可是一个摇钱树工程,不仅不需要一文钱投入,当下就能收到投资商的承包费。

承包合同是外事厅和财政厅协作拉投资并签协议的。人傻钱多的美国商人中标!

按照协议,在工程期的三年内,每年承包费一百万银元,工程结束后五年,承包商和江北五五分成。再五年,变成三七分成,再五年变成一九分成,再五年,承包商退出。由于大运河会分段建设,随着江北系的势力壮大,控制区更大,承包期可能会达到三十年。之所以说这个项目是摇钱树,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收益可以抵押,三年工程期之后,届时能够至少抵押贷款三千万块银元。

这个项目太摇钱树,江北还不打算上市!

另一项大工程是陇海铁路(暂时只建设从海州到徐州),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在进行,准备采取的是股份制模式,江北以土地入股(没收的两百万亩农田有部分就是为了修路置换需要)控股百分之五十一。其他资金靠海内外在股市上筹集。以这个时代的建单线铁路的成本,一公里一万五千块银元计算,加上其他附属项目,第一期投资一千万块银元。

在这个时期,洋人最渴望的投资项目就是建设铁路,但是洋人心黑,在许多落后国家地区建筑铁路往往会要求铁路两侧一公里甚至几公里内的采矿权。江北系不存在这个问题,乃是纯粹的商业运营模式。因此,对于这条铁路的投资,洋人并不算很踊跃。

但是人傻钱多,美国商人又出手了!美国在这几年,虽然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不大,但经济上,这个暴发户已经实际上成了全世界的第一,一个个商人财团都在气势汹汹的到处投资!偏偏,特喵的还真有钱!

在这个项目上,英国完败于美国。话说,长江中下游一贯算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若是以前,无论哪个列强对上英国都要退避一二的。这两年,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对英国越来越不客气。

美国投资商报价最低,而且给出的附加条件,非常合乎江北的心意。不仅无偿为江北培养一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还答应帮钢厂建一条铁轨的轧钢生产线。不过,美国人不傻,此举反倒是显露了他们的野心勃勃。要知道现在大清朝仅仅只有一条塘榆铁路,承建商是英国人。美国人如果想在中国承接更多的铁路工程,那么至少需要有第一个业绩,而江北给了美国这个机会。

另一大投资商是比利时人,他们承包了陇海铁路上所有的桥梁建设,报价也非常低。其他列强也有投资,但比例不大。

这个项目,核心要义就是:江北出土地,美国和比利时出资金组成一个上市公司。然后公司拿资金再找美国和比利时人建设铁路。这种融资模式,投资商等于赚了两次钱,故此利润并不少。只是,铁路很难赚快钱,洋人想赚钱,还得想办法推高股价,从金融市场赚钱。由于江北所持有的股票,十年不得减持,因此美国人和比利时人,实际上控制了股价,他们摩拳擦掌,早早就准备好了割韭菜的刀。

另有一个项目,准确的来说其实是三个小项目,并不在江北,而是在山东。不过都和江北接壤,其一乃是李家村水泥厂扩产到月产十万吨。其二,买了一座兰陵煤矿,其三,修建了一座焦炭厂。虽然不在江北治下,但没人敢反对,敢伸手!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项目,投资几乎与江北系无关。大名鼎鼎的状元张謇在南通筹建纱厂,状元虽然有名气,但资本和设备以及管理都有很大问题。正巧,南通划入了江北,因此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的标杆,得到了江北系的大力协助。张謇在历史上办纱厂就相当成功,只是磕磕绊绊耗时几十年才算成功,当下,他还得磕磕绊绊,没有基础搞工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有了江北系主动派出的企业管理人才,想必发展之路会走的更通畅一点。话说,张謇的纱厂初期投资不过十万块银元(设备是朝廷几年前采购,一直扔在仓库里没有用的,张之洞拨给张謇的。),本来这样的投资规模是不可能名列江北的八大工程的。但,纱厂能够解决就业,也能有助于减少白银外流。而且,衣食住行,这四个行业都是顶级的大行业,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江北系虽然不会直接投资这类产品,但是,会在政策中给予极大的倾斜!鼓励、保护!若是张大状元经营的好,将来上市江北也可以为之开绿灯。

第八大项目,乃是江南制造局。这个项目,目前还有点扯皮,比如朝廷认为战争尚未结束等等。对江南制造局,李林杨志在必得。李新宏已经带了造船团队在回国途中,连主打产品都准备好了。

由于产业链不完整,造船业务初期只能制造五百吨的木壳铁肋蒸汽驳船系列。木材来源有唐国,钢材来源有徐工城,动力系统则是整套批量采购。江北掌控着这么一道运河,长江,还临海,市场容纳五百吨驳船系列一百条绝对没问题。有成熟的船型,有足够的量,自然就能压低造价。

江南制造局是具备制造240毫米大炮的能力的。但这种技术完全落后,看似威风的大口径火炮,实际上只是铸钢火炮。两千吨的水压机,压力不够,因此炮管并非锻打钢,不仅笨重,而且强度不够,射程非常有限。

对江北来说,其所有设备最佳产品,还是迫击炮。一台2000吨一台1200吨水压机,制造身管火炮最多也就是造75毫米山炮。甲午时期生产120毫米速射炮其实是很勉强的,根本保障不了性能,会炸膛的!

但是生产低膛压的迫击炮,完全可以造八十毫米,一百毫米迫击炮。经过一场战争,红旗军主力部队已经决定,除了重炮,不再装备中等口径的架退炮!中等口径的火炮,等几年想方设法搞到法国最著名的“75小姐”,也就是18。。7型75毫米炮!

对江南制造局,李林杨暂时没有动作,实际上是在等一个机会。

若是以总投资计算,八大项目的总投资一个多亿银元,由于资金筹措模式的多样化,,若是在1..5年年底,或者1..6年年初盘账的话,这三千万银元,其实正好相当于红旗军的外借款项。

甲午之前,红旗军都已经能够在贷款三千万银元的规模下运转,现在掌控江北,而且还解决了基础的军费来源,经济运转绝对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财务非常健康!

当然,这些项目几乎都存在一个问题,部分,甚至大部分资金都需要从洋人那里筹措。在未来,这种行为只是招商引资而已,在这个时代,有“二鬼子”“卖国”“洋买办”等嫌疑。肯定会给江北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但掌握“真理”,红旗军会宣传教育,哪怕阻力再大,也会坚持走下去!

工商业的威力,绝不是小农经济所能比的。江北此前所做的一切,实际上已经使得江北没有“穷人”,再加上军队和学校粮食供应都依靠进口,因此上江北已经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无农(粮)不稳”!若非江北特有的优势,仅仅做到这一点就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

基础已经打好,接下来的其他措施,其实都是在解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在政策的呵护下,发展速度会很快。这一时期,没法用GDP增长率,因为工业几乎是从零开始的。布政使邓宝山保证,只须一年时间,不仅仅是保障一千万的军费,还能拿出来一千万囤积武器弹药。前面一个一千万还可以理解为江北本就有的经济能力(有取巧,比如盐业),后面一个一千万就纯粹是新增税收和利润了--这一税收和利润其实相当于五千万银元的产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