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7章 土匪

糊清灭洋1880 第7章 土匪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切准备妥当,后续招人事宜也安排妥当,李林杨即将出发。就在出发前的晚上,突然村外人声鼎沸。

睡梦中,几人在叫:“土匪,土匪。”铜锣声锵锵,传遍了村寨!

李林杨立刻起身抓枪,等他冲出屋子,呼噜和壮壮也已经提枪出门。

乱哄哄之中,李林杨找准了方向,三人冲了过去。

一群土匪们到了寨墙下,没有直接攻城,而是在大呼大叫。

火把不少,人数嘛,李林杨观察了一下,不多!

有些事不经历,很难有深刻印象。李家村这里不算最穷的,但竟然不少人都夜盲!饮食营养严重有缺陷。

“李家村的李百韬,出来。”

“李百韬出来。”

好半天李百韬和李百寿这才爬到寨墙上。

李百韬是年老,李百寿可不算老。

对面的土匪,有火枪,但只有两三支,其余的都是冷兵器。总人数大约三四十个。

你别说,土匪还会玩心理战啊。远处的十几根火把,都是插在地上的,诈做疑兵。

别人看不清,李林杨有望远镜,看的很清晰。

于是李林杨稍稍放心。

寨墙前面,土匪喧嚣,李林杨也听明白了,合着,这群土匪还是自己引来的:李林杨弄了三十吨大米,土匪是来借粮的!

李林杨顿起心思,话说,他缺人啊。虽然是土匪,里面肯定有坏人但也不可否认,中间也肯定有活不下去的穷百姓。去年冬天一个县饿死几百人,肯定会有做土匪的。

李百韬和土匪还在谈价钱,李林杨问李百寿:“里长,这股土匪的名声如何?”

“啥土匪啊,大部分就是石山上的老百姓。我都认识的。”李百寿道:“我呢是里长,不能说话。”

简单的来说,别拿村官不当干部,当村官也不能和土匪交流,有通匪嫌疑。

“有什么大恶没有?”

“石山上的肯定没有,都沾亲带故的。”

“给点米,这些人会散去吧。”李林杨问道。

“以前会,现在就难说了。”

“为何?”

“你看前面那个。。”李百寿指了指道:“应当是西县的马大棍,据说是棍匪的亲传弟子,为人极为凶残,不仅抢劫,还杀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跑到咱们这里了。”

李百寿所说的棍匪,乃是二十年前在山东起义的李其孟,史称棍军起义。只是李林杨对于棍军一无所知而已。

“我要是干掉马大棍,你能不能说服石山上的人,跟我走?保证有饭吃。”

李百寿道:“肯定能。不过至少得等一两天。石山上比咱们村更穷,春上饿死十来多口。”

“那好,你仔细看看,到底还有哪些是流窜过来的。”

“穿花裤子的,绝对不是十里八乡的人。”

“还有吗?”

“那边的那个,我不确认。”

“找人确认一下,把流窜的都认出来。”

不一会儿,得到汇报,拿红缨枪的一个小个子,也是流窜犯。

确定的三个,正好,李林杨、呼噜、壮壮三人三条枪。分配了目标,三人一起开火,三枪几乎如同一声响,顿时三个土匪了账。

剩下的,顿时一哄而散。

待到天亮,李百寿自个儿独自上山。他根本不怕!这种民情,不是李林杨这种外来者所能理解的。

能当个里长,李百寿也不白给:又是哄又是吓还有诱惑,既晓之以理又拿官府的大棒威胁,石山上几十户人家,就此去国。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活不下去了!

本来还认为得一两天呢,谁料到天黑,乌压压百余人就已经来到了李家村前。什么都搞定,那就烧火做饭。

又一天,所有人登船,扬帆出海。

正式的人员,招聘了六十五个。买来的孩子,一共二十个。计划外又搜罗了一百多号山民,还有李新宏以及田雨山胡炫等,合计一百八十余人。这可超出李林杨的计划不少。

别忘了,上海那边还有人呢。

一艘三百吨的船,短途还行,长途是不能运输这么多的人的。

但是。

人已经到手,没有放弃的可能!

船到上海,人员安顿已经由李新宏接手,其他事项一一落实。胡庆余堂那边的事情也都相当顺利,虽然青蒿只是幼苗没有种子。不仅有两个中医的学徒,连账房学徒也招了四个。一问,至少三个都是东家倒闭生活没有了着落,还有一个干脆就是曾经的东家小少爷。

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企业倒闭都有企业开办,但是,类似大清朝的还没有。这四个账房学徒此前的店铺,倒闭的原因很多,但无一例外的原因是:被豪绅官府敲诈勒索。

而且,四个账房学徒,还全是胡庆余堂的人从亲戚朋友那里介绍过来的。总而言之,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件好事儿,给自家亲戚朋友的孩子找个饭碗。李林杨这种先付工资的招人方式,如果在现代,其实对后续管理不利。但在这个时代,却是树立了信誉!要知道,李林杨还是要继续招人的,不是一锤子买卖!

李林杨想想,过几年胡庆余堂的这些掌柜的伙计啊,怕是都要重新找饭碗了。

两个中医的学徒,相对就差了点,仅仅是学徒而已,而且还是切药的,也只是会背诵《汤头歌》。

胡庆余堂的赵掌柜表示了歉意,这学徒是差了点。不过,李林杨不嫌弃:就这样的,还有吗?

“有,有。”赵掌柜连忙答道。

“来吧,让我面试一下。”李林杨道:“对了,有女医生也行。免不了女病人。”

“这个不多。你真需要的话,得花钱买。”

“为何啊?”李林杨奇怪,我给工资啊。

“李先生有所不知,这女医,包括女医的学徒,基本上除了家传,都是人家买来的丫头。”

“那么,买一个能用的,得多少钱?”李林杨也是放开了心思,甩开了道德。

“情况不同,但我可以给你问,最近正好有一家招惹了祸事,正需要钱。”

“请尽快。赵掌柜的也知道,我已经买了房子买了地,也算是本地人了。绝不会亏待女医生的。”

“好吧。不知道你的药材采购。。。”

“就定在赵掌柜这里了。不过我有两个医生,会亲自检查。”

“没问题。”

等到了自家公司,狮子查理公司。

查理大叫:“这个黄仲通太多事儿了,我成他的保镖了!”

“额,为何。”

“他至少欠了五个人的钱。债主追着讨债。”

“没事儿,反正我准备给他带到非洲。关键是,这家伙的几件事情办的怎么样?”

“几封信都已经送去了,但没有回音。”额,这是老张老王让送的信,苏北一些地方。

“水手已经招够了,水手长也有了。只是轮机长、船长都没有。一个也没有。”

这个问题让李林杨有些挠头啊。

“对了,一个徐先生来过。这是他留下的信。”

读完信,李林杨大喜:徐寿先生已经同意去欧洲,并且带十几个工人。

李林杨相信,这些工人中间找出一个轮机长还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匆匆忙忙的赶到徐寿先生住处。

世界很大,世界又很小。

徐寿老先生正在读信,李家坡的李栖凤先生请徐寿代为寻觅几个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教师。

见到李林杨,徐老先生还在感慨:“李栖凤真豪杰也,一掷千金,办新学兴教育!”

他说的豪杰,李林杨认为应当是豪。

“我和李栖凤先生曾经畅谈过,李先生眼界宽广。”

“额,你认识李栖凤先生?”

“是啊,”随即,李林杨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

“那么李婉儿你见过吗?”

“谁?”

“李栖凤的女儿啊。”

“或许见过,但没有交谈过。”李林杨实在回答。

徐寿老先生道:“那个丫头,乃是我所仅见的聪明女娃。在华蘅芳先生的书馆读过书。”

“呵呵,那么厉害。”李林杨随后附和。

“我此来还是有事情请你帮忙,我需要一个船长,远洋船的。”

“就是你那艘三百吨船吗?”

“是啊。”

“很快就有!”徐寿道:“正巧,我有一学生,去英国学的航海,又在英国船上工作了几年,刚刚回来。”

“可有实践经验?”

“有,不过没有当过船长。你知道的,中国人很少有机会驾驶远洋轮船的,中国还是船太少啊。”

“那立刻请先生问一下。”

辞别徐寿老先生,李林杨也放心许多。于是叫上甜草号上的事务官比利立即租船,这次他要再包一艘船,双船出海。

虽然徐寿老先生已经是很快了,但船都租好了,货物都装船了,关税都办妥了,可是人还没到!

不得已又等了几天,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安排,这才等到了来人。

李林杨本以为这个徐老先生的学生是年轻人或者中年人,却不料已经四十多快五十岁了。

“黄鹤春。”

一个个头不高的中年人,以带着闽南味道的官话自我介绍。

李林杨伸出手,两人握手。

李林杨虽然航海经验不算很丰富,但见过的船长那是真多。这位一介绍,李林杨就已经感觉到了那股海风味。这是一个老手!

黄鹤春还介绍了随行人,他的新婚妻子。我曰,这货快五十了,老婆还没有二十岁,实际上只有十七岁。老牛吃嫩草啊。但也不能说其他的,这位别看快五十岁了,却是第一次结婚。

那么黄鹤春的来历如何呢?徐老先生也做了介绍:太平军水师的降将,战争结束,然后就出洋读书了。徐老先生的评价:为人直爽,知大义。

李林杨的班底中又增加了黄鹤春这位老航海。

回国后总计折腾了近两个月,李林杨的计划大部分完成,这才两艘船一起出海,扬帆直奔非洲。留下查理和一个雇佣的小学徒,看守门店,销售并组织货源。

注意啊,扬帆是真的,别看两艘船都是蒸汽船,都依靠风帆做动力的补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