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崖山 > 第0049章 愣头青?

崖山 第0049章 愣头青?

簡繁轉換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6 09:59:1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原来如此……”

何欢笑着附和,没有再跟朱松聊这个话题,而是聊起了家常。

聊着聊着就到了监管泉州石井镇的官署。

经了解,何欢才知道监管泉州石井镇官署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

具体的职责,跟后世的海关差不多,负责监镇泉州石井镇上的安海码头。

监镇就是字面意思,监督和镇压。

为啥要监督、镇压呢?

因为安海码头是大宋的一处进出口贸易的港口。

大宋的商贾往海外出口丝绸、瓷器等商品,走的就是这个港口。

各异域的商贾进入大宋,售卖各种异域的商品,走的也是这处港口。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处港口上的利益巨大,盘踞在此处的商贾们,为了争取更多的份额,频频展开你死我活的争斗。

就像是古惑仔争地盘似的,不过其凶残程度远不是古惑仔能比的。

朱松就讲过一个例子,说是朝廷没设监管泉州石井镇衙门之前,石井镇上一个姓沈的商贾和一个姓李的商贾,为了争夺出口瓷器的份额,双方带了足足三千多人在码头上掐架,打死十数人,打伤百余人,最后还是泉州知州请泉州团练使出马,率军将双方镇压了下去。

据说,事后缴获的兵刃多达四千多把,查出的亡命之徒、土匪流寇多达三百余人。

“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何欢忍不住问。

虽说是双方动用的人手不多,可那是跟大宋大规模用兵相比,跟倭国、高丽等一些小国相比,那可能就是战国纷争,足以载入小国史册的战役。

“泉州知州和泉州团练使将此事禀明官家以后,官家设立了我们衙门。”

朱松道。

何欢略微愣了一下道:“我说的是那个姓沈的和姓李的,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至于说朝廷顺势设立了相应的衙门,这已经成事实了,根本不用问。

朱松顿了顿,陷入了沉默。

许久以后才缓缓开口道:“朝廷罚没了他们一万两黄金,并且让他们将收留的那些亡命之徒、土匪流寇一并交出,这才宽恕了他们。”

何欢恍然。

难怪朱松会陷入沉默,似乎不太想说。

原来是人家花钱卖平安了。

至于说是朝廷罚没的……

朝廷罚没,可不会以黄金做计量单位。

那些亡命之徒、土匪流寇,只怕也是人家主动上交的。

里子面子人家全给了,给的还不少,私底下说不定还使了不少钱。

上下都打点到位了。

每个经手此事的官员都捞足了,赵官家的内库也有大笔的进项,自然不好再为难人家。

不过,看朱松的反应,明显不赞成这种处理结果,但他吃着赵官家的饭,所以不好砸赵官家的锅,还勉强给赵官家挽尊了一波。

将人家送好处、主动认错的事,说成是朝廷罚的。

这其实并不是个例,而是普例。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或许不会帮赵官家好好的治理江山,但他们吃着赵官家的饭,就不会说赵官家的坏话。

即便是被赵官家气得不行,也只会私底下跟家里人抱怨几句,但是在外人面前,大家都说赵官家的好。

赵官家犯了什么错,那也不是赵官家的错,他们会努力的将错推到赵官家身边的奸臣、佞臣身上。

有时候奸臣和佞臣背的太多,背不动了,他们还会往忠臣身上推。

主打的就是一个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赵官家没错,或者赵官家只是被奸人蒙蔽了。

所以仁人志士在山河破碎的时候,都不会去埋怨赵官家,他们只会认为这一切都是有奸佞在作祟,将奸佞除掉就好了。

“何权知,我们到了。”

进了官署,朱松停下脚步,介绍起了官署内的情况,“我们衙门一共有三间衙舍,一间是存放文书用的,一间是我们坐衙用的,一间是我们歇息用的。”

何欢依照朱松的介绍看了看,确实是三间房子。

一间正厅坐衙,两间耳房存放东西和休息用。

看着挺寒酸的。

“请随下官来。”

说着,朱松带着何欢进入正厅。

正厅内堆放着几处桌椅,其中位于东南角的一处,坐着一个五旬上下的人,身着从八品下的官服,正在处理文书。

“赵执事,上官到了。”

“那个毛还没有长齐的上官?”

被朱松唤作赵执事的五旬壮年,头也没抬,很不客气的说了一句。

何欢看得出来,对方对他这个上官,很有意见。

“子长!”

朱松沉声提醒。

赵执事才缓缓抬起头,却没有太大的反应,略微瞟了何欢一眼后,不咸不淡的道:“不是说只在我们衙门里挂个职,往后要去临安书院读书吗?

怎么还过来了?”

朱松尴尬的陪着笑脸向何欢解释道:“子长只是心直口快,您……”

何欢摆摆手打断了朱松的话,笑着道:“他说的是实情,我随后确实要去临安书院读书,衙门里的事还是由你们处理。”

说着,看向赵执事又道:“今日之所以过来,一是为了应卯,二是为了请诸位同僚赴宴。”

赵执事不客气的道:“黄鼠狼给鸡拜年?”

何欢呵呵笑道:“下差以后,小樊楼,我等你们,还希望你们赏脸。”

赵执事不依不饶的道:“小樊楼那可是文人雅士去的地方,你一个丘八在里面设宴,不怕玷污了里面的风雅吗?”

何欢微微眯起眼。

给脸不要脸是吧?

“那你可以不来!”

何欢笑着丢下这话,转身就走,身后传来赵执事的讥讽,“他一个丘八沐猴而冠,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子长别说了!”

“为什么不说,我们寒窗数十载,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又在官场上蹉跎十数年,临了了却要给他做下属。

他配吗?”

“子长!!”

“……”

何欢耳听着赵执事的讥讽,笑着出了监管泉州石井镇衙门,跟这种人呈口舌之快,没什么意义。

回到吏部官署。

陈行正在喝王荆烹的茶,是那种用刷子搅来搅去,搅出浮沫的茶。

陈行边品边摇头,王荆边烹边抹汗。

“怎么样,见过其他同僚了?”

陈行端着茶盏,笑呵呵的问。

何欢笑着道:“有两位去了泉州,剩下的一位见过了,不过人家似乎不打算给您面子。”

陈行一愣,饶有兴致的笑了起来。

王荆也一愣,下意识的勾起嘴角。

“我有什么面子?”

陈行笑眯眯的问。

王荆立马停下了烹茶的动作,点头哈腰的道:“您自然有面子。”

陈行呵呵笑道:“那就是在你们吏部没有面子,是不是我这个监察御史,不够大,不足以让你们吏部给我面子?”

王荆赶忙道:“怎么会,下官下差之前一定给您一个交代。”

陈行笑着摇摇头道:“交代就不用了,毕竟我不是你们吏部的人,免得有人说我在你们吏部耍威风。”

“怎么会!”

“行了,我也不多留了,你记得回头将我外甥的官服、俸禄差人送到府上去。往后衙门里有事,事关我外甥,你可以去我府上找我,也可以去找陈实。”

说着,陈行站起身,像是没事人一样拽着自己的大外甥出了吏部衙门。

上了马车,陈行笑问道:“感受如何?”

何欢笑道:“挺有意思的。”

陈行一愣,笑道:“人家不给你面子,你就不生气。”

何欢呵呵笑道:“我可是打着您的名义去请人的,人家就算不给面子,也是不给您面子。许是您这个监察御史不够大,只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人家看不上您。”

“哈哈哈……”

陈行被逗乐了,指了指大外甥道:“你这个臭小子!你放心吧,那王荆自会料理了对方。”

何欢笑道:“您不是在吏部没面子吗?”

陈行又哈哈笑道:“我是在吏部没面子,可你二舅有。”

何欢看出了那个王荆似乎很怕前身的二舅陈实,可陈实的那个职位,他是第一次听说,实在不知道对方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让王荆那么怕。

不过,不管是他调侃陈行,还是陈行自己调侃自己,其实说的都是俏皮话。

陈行一个监察御史,在吏部怎么可能没有面子?

大宋的监察御史品级不高,也就从七品上,但人数少,权力大。

大宋的监察御史一共有六人,分察六部百司。

也就是说除了政事堂和枢密院他们不能管,其他的都能管。

遇到事,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上奏。

而他们上奏的事,只要不是太离谱,赵官家一般都会酌情处理。

毕竟,监察御史满打满算就六个人,监察着六部百司上万官吏,今天上奏说某个官员扒灰,风评有问题,得处置,赵官家还能细细的去深究不成?

赵官家要是有那么勤政,临安城外还会出现人贩子?大宋的米价还会飙升到四贯左右?

所以他们的权力很大,小官小职被他们盯上了,都会哆嗦,大官见了他们,也会跟他们三分薄面。

所以别说一个吏部下属衙门了,就算是吏部主事见了陈行,也得给陈行三分薄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