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 第37章 改头换面正大光明,得遇佳偶琴瑟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第37章 改头换面正大光明,得遇佳偶琴瑟

簡繁轉換
作者:太玄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2:29 来源:源1

“公孙先生?公孙先生在你对影山上!”

李寒笑一听吕方说公孙胜,立刻就明白了,这八成是公孙胜劝说了“小温侯”吕方投奔梁山泊了。

“公孙先生前两日从山下经过,被我所劫,通名报号,方知他是江湖中大名鼎鼎的‘入云龙’公孙先生,小弟便把他请上山寨,好生招待,畅谈江湖之事,公孙先生说小弟的山寨地理不好,粮少人稀,指点我去投奔水泊梁山李寨主,盘桓一日後便离去了。”

吕方说道。

李寒笑心说公孙胜这牛鼻子老道办事效率还是真高啊,这麽短时间就给自己劝来了一位好汉。

这位“小温侯”吕方别看现在的实力不怎麽样,应该和“赛仁贵”郭盛差不多,但是後期他的实力飞速成长,到征方腊的时候,已经能和方腊手下的“南离元帅”石宝力战五十回合了,非常有潜力。

更何况,他对影山上还有些人马钱粮,对於梁山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那你是愿不愿意来我梁山,怎麽还在此劫掠啊?”

李寒笑问道。

“小温侯”吕方闻言,尴尬极了,小声的说道,“先前公孙先生说哥哥是天下间顶天立地的好汉,小弟思量去投奔,但是对影山上钱粮颇少,去投奔哥哥,没有进身之礼,故此想劫掠些财帛,好进献给哥哥,今日看见哥哥这几十匹马,所以……”

吕方这小子就是怕自己没有什麽好东西,群里说入伙反而受人小看,所以就想弄点好东西作为礼物献给李寒笑。

李寒笑这里正好带着几十匹马,这几十匹好马的价值在当时可不低,所以吕方就起了夺取马匹的心思。

“哈哈,兄弟,你把我水泊梁山当成什麽地方了?莫非是索取贿赂,藏污纳垢的所在?水泊梁山如今在我手下,不同那旧日的王伦,水泊容纳天下英雄好汉,只要有心一同替天行道,有真才实学者,都可以来共襄义举,我必人尽其才,哪里要什麽进身之礼?”

李寒笑扶起吕方,吕方满面惭愧,连连道歉道,“哥哥高洁,果然如公孙先生所言,小弟愚顽俗人,还请哥哥不要见怪!”

“不知者不为罪,兄弟,既然要投梁山,你便速速去整顿人马钱粮,一同随我等去吧!”

吕方闻言大喜,立刻叫人回山寨召集人马,把钱粮套了十多辆车子,烧了寨栅,随李寒笑同去水泊梁山。

吕方在对影山这个山头拉杆子聚众时间不是很长,手底下只有二百多号人,钱粮也不多,难怪他怕去梁山泊投奔要被人轻看。

“兄弟,我有言在先,水泊梁山不同其他山寨,我们要替天行道,不可似其他强贼,打家劫舍,坑民害民,我水泊梁山只抢奸臣妖邪,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若是还有人敢坑民害民,我这口刀下绝不容情!”

李寒笑先把规矩和吕方说了,吕方闻听,点头赞许起来,“我在对影山上听公孙先生说哥哥替天行道,不害百姓的义举,便知道哥哥不同其他山寨,乃真豪杰也,哥哥发现,小弟入得梁山,自然替天行道,那害民之时,小弟向来不做。”

“好啊,自古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本,你我都是百姓的子嗣,岂能不知民间疾苦,兄弟,你记住,民心即是天意,我等要成大事,少不了百姓的支持!”

李寒笑这边与吕方说着,队伍在路上走着,到了天色擦黑之时,已经到了李家道口朱贵酒肆,朱贵连忙出来相迎。

渡过水泊,众头领知晓李寒笑归来,都在聚义分赃厅内相迎,李寒笑介绍了吕方与武松给众人认识。

“武松兄弟在梁山养病,乃是我的至交好友,却并非入伙梁山泊,诸位不可为难他,他但有需要,诸位都要周全些。”

李寒笑叮嘱众人尊敬武松,又叫人取来虎皮一张,晚上叫山上裁缝去给武松量体裁衣。

武松手捧虎皮,听着李寒笑的安排,紧闭双目,心中越发不是滋味。

这倒不是他对於李寒笑的好感觉不适而是觉得自己对李寒笑的种种好意不能回报一二,良心不安。

“对了,山上有兄弟是木匠吗?”

李寒笑突然问了起来。

“哥哥,有兄弟曾是木匠,哥哥要打家具?”

“云里金刚”宋万问道。

李寒笑摇了摇头,“不不不,我是想把这聚义堂的牌匾换掉。”

众人都不理解李寒笑的做法,纷纷看向李寒笑。

李寒笑则是看向了闻焕章道,“闻先生最知我之心思,可否为众人解答一二?”

闻焕章闻言便站了出来,以他那固有的指点江山姿态,慢条斯理的说道,“诸位,主公的意思是,想要替天行道,不能只凭藉义气,而是要秉正道,持正气,聚人心,方成大事。”

李寒笑引为妙绝,“闻先生果知晓我心,我想将这牌匾换上一换,就换为正大光明四字,此处便改为正大光明殿。”

“正大光明?”

包括闻焕章在内的所有人在听见这个成语,都稍微迟疑了一下。

为什麽呢?因为他们都没听说过,这正大光明,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

朱熹是南宋人,现在是北宋政和年间,他们到哪里去听说?

这“正大光明”匾额後世人并不陌生,乃是後世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的匾额,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由於它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近年来影视作品的不断渲染,几乎成清王朝的一大标志,这个匾的背後藏有决定太子命运的“建储匣”,在各种影视剧里面出场也很多。

李寒笑并不喜欢清朝,但是这“正大光明”四字的含义,李寒笑还是非常认可的。

“好啊,好啊,这正大光明四字,立意深远,《周易》有云:‘大者,壮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出自《周易·大壮·彖辞》,‘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出自《周易·履·彖辞》这就是说要成大事,必须效法天地,顺应人情,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妙啊!”

闻焕章这话说出来,众人无不敬服,说李寒笑奇才。

实际上除了闻焕章没有人明白李寒笑是什麽意思,但是闻焕章这麽一解释,谁还能不佩服。

连李寒笑都蒙了,他都不懂得这些典故,根本没有想那麽多,完全是这闻焕章实在博闻强记,给他安上了这个高大上的解释,居然还非常贴切。

“好好好,我希望诸位兄弟今後行事,也要把这正大光明四字记在心间!”

李寒笑这边散了众人,把武松带到了後山,林冲早就叫人拾掇出一间小院,就在林冲家旁边,给武松住下。

“武二兄弟,你就在此安住,我叫人派几个心腹人来照料你,安心养病吧!”

李寒笑话音未落,那边林冲就开口道,“寨主不必费心,我叫锦儿前来照料武松兄弟就是了!”

李寒笑听了,连连点头,“不错,锦儿是嫂嫂身边的人,缝补衣服,熬药做饭都会,最为精细,只是不知道嫂嫂那里……”

“无妨,我们夫妻的事情,自己料理即可,锦儿这丫头跟着我们夫妇上山,也是误了一生,若是……”

林冲凑到了李寒笑耳边小声说着心思。

李寒笑一听就明白了,这林冲是想点鸳鸯谱啊!

不过,他说的也是实情,锦儿跟他们夫妇上山落草,也就成了戴罪之身,嫁人已经成了问题,只能在山上找个好一点的人嫁了。

而武松呢?天神下凡一般的人物,若是趁着他病还没好,让锦儿前来服侍他,嘘寒问暖,撮合一下,没准还真能……

“不可,不可,教头哥哥,这怎生使得?”

武松连忙拒绝,而此时,从门外走进来了两人。

李寒笑定睛一看,正是李师师和林娘子。

“师师,你怎麽来了?”

李寒笑见李师师进来,虽然他们两个也算是已经定了终身,但是还没有正式成亲,李寒笑和她也没怎麽说过话。

“公子,听闻有一位弟兄害了疟疾病,在山上养病,我和嫂嫂熬了些鸡汤在彼,送些来与这位大哥补补身体。”

李师师一边说,一边把一个食盒放在桌上。

“兄弟,这位是拙荆!”

林冲连忙介绍起来。

“武松见过嫂嫂!”

武松连忙下拜,林娘子说道,“叔叔多礼了,你与夫君是兄弟,自然是妾身的兄弟,适才夫君所言我已经听见,就叫锦儿来照料兄弟吧!”

“武松……多谢嫂嫂了!”

武松这边见过了林娘子,又把目光转到了李师师身上,饶是武松天神一般的人物,见到了李师师这般风采,也是颇为吃惊,眼光不由得在李师师身上多停留了些。

“二哥,这位是……”

武松问道。

“这位是李师师姑娘,是我的,我的……”

李寒笑一时忘了文言文里面未婚妻是怎麽说的,但是武松一看李师师紧紧挨着李师师立刻反应了过来,把目光从李师师的身上挪开,推金山,倒玉柱拜下去,连声道,“嫂子,武松无礼!武松无礼啊!”

所谓“朋友妻不可欺”,武松秉持着“非礼勿视”的原则,不敢再看李师师一眼。

李师师听了武松这一声“嫂子”,无声一笑,身子往李寒笑那边贴了贴,连忙道,“叔叔请起,折煞奴家了。”

“不敢,不敢,嫂嫂实乃月宫仙子,二哥得妻如此,端的好福气!”

武松始终保持着弯腰行礼的状态,丝毫不敢造次。

“叔叔如此多礼,叫奴家却不知如何是好了,向日奴家在东京城时,学得滋补药膳之法,懂些药理,叔叔害的这疟疾病乃是耗费元气的病症,需要小心进补,日後我这边做些药膳给叔叔尝尝,叫锦儿给叔叔带来。”

“武二何德何能,何敢劳烦二位嫂嫂!”

李寒笑按住武松坐下,“兄弟之间,不说外话,兄弟安歇,我们先走,明日再来看你如何?”

“恭送二位哥哥丶嫂嫂!”

武松送四人出去,林冲夫妇回家中去告知锦儿,而李寒笑则是问李师师道,“你来看武松兄弟,这是帮我……”

李师师芜尔一笑,“公子,师师也不是榆木心肠,不通道理的人,公子如此厚待这位武松兄弟,师师怎能不知道公子心中所想?”

“公子是要成大事的人,自然要天下英雄好汉相助,师师帮不上公子什麽,但是为公子取得人心,维系人际,却可做得,尽得众人之心,日後这些弟兄便是公子的股肱之臣,对公子的大业便大有裨益……”

李寒笑听了李师师这番话,知道这是李师师要帮他收揽武松的心,帮他主动维系人际关系。

这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像是明朝朱元璋的马皇后,就是君臣关系之纽带,维系着朱元璋与部下的关系,无论是老臣还是义子,家里家外都受到马皇后无微不至的照顾,客观上使得众人更加归心。

李寒笑不禁感慨,自古这後宫不是争宠,就是干政,争权夺利,能真心实意帮助皇帝裨补阙漏的皇后能有几个?

李师师这是真心的想帮他出把力,在他力所不能及或者是难以面面俱到的地方帮他缝补。

这简直是太难得了!是贤内助的风范。

李寒笑心里面不禁感慨起来,伸手拉住了李师师的柔荑,开口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我现在真有种唐宗得长孙,洪武有马氏的感觉啊!”

“洪武?马氏?公子,这是哪位啊?”

李师师的询问也让李寒笑发觉了自己话里的问题,现在是宋朝,他说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事情,李师师肯定是知道的。

但是这洪武皇帝朱元璋和其妻子马皇后的事情在宋朝之後的明朝,还得好几个世纪才能发生,李师师自然是不知道。

“没什麽……没什麽……山上晚间风凉,我送你回去休息……”

“师师还专为公子煮了银耳莲子羹,公子饮上一碗吗?”

“好!这就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