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往利氏前头带着地盘来投後头西夏大军就打过来,他们小小的定边城可挡不住西夏那动辄就三十万的大军。
倾国而出三十万呢,他好怕怕哦。
狄青:……
四书五经害人不浅,当年那个遇到危险能哭成泪人儿的小家夥长大後竟如此笑里藏刀,肚子这麽黑得吃了多少本书?
苏景殊假装什麽都没看到,继续和狄元帅分析留下盐州的利与弊。
利是大大滴,光煮盐就是大笔进项,听说盐州特産的滩羊做成手抓羊肉特别香,看在盐巴和羊肉的面子上也不能拒之门外。
弊是小小滴,西夏大军来抢地盘的时候狄元帅出马将他们打回去就行。
地盘在党项人手里就是不行,不光不会管理还净干些杀鸡取卵的事情,本来西夏人口就不多,层层剥削再加上全民皆兵最後就是人口越来越少。
不会管可以不管,只要一点小小的条件,大宋便可以施以援手。
苏知军摇头感叹,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党项往利氏举族来投的事情报到京城。
在京城的回复抵达定边城之前他也没闲着,天天拉着往利氏的首领和骨干成员聊天谈话画大饼。
只带了族人和家産没什麽问题,他们定边军现在缺人不缺地盘,只要能踏踏实实留在大宋,以前属于他们往利氏的地盘早晚会回到他们手中。
当然,他们也不会把到手的盐州往外推。
西夏已是强弩之末,往利氏的成员以前生活在兴庆府,最清楚各部族之间的勾心斗角。
有道是人心齐泰山移,梁氏无法服衆,其他部族各自为政,长此以往西夏能撑多久?
反观他们大宋,前景一片大好。
且不说来自中原的後勤保障,也不说几十万骁勇善战的西军将士,只说这两年秦凤路开拓河湟的架势,就问西夏怕不怕。
往利氏的成员:……
说实话,有点怕。
放弃经营了几十上百年的地盘需要很大的魄力,要不是梁氏实在拉胯,这次的事情又实在欺负人,他们也不会全族一拍即合过来投降。
狄青看着某个自称年轻不顶事儿怕被骗非要他留下的臭小子把几十个正当壮年的往利XX忽悠的团团转,已经不知道该说什麽好。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曾经的他,不会再被这小子的表象欺骗。
什麽担心被骗被忽悠被设计,对面的往利氏一族才要担心被骗被忽悠被设计好吧。
不过往利氏带着整个盐州来投的确不能掉以轻心,不提盐州境内的西夏百姓和盐井盐池,光盐州的地盘就比整个定边军都大。
也就苏子安胆子大,换个知军过来都不一定敢直接将这事儿应下。
往利氏一族光成年壮丁就有近万人,加上老弱妇孺足有两万多,也不知道西夏朝廷到底在干什麽,竟然真的让他们浩浩荡荡的举族来到了定边城。
沿途的守军干什麽吃的?盐州的守军又干什麽吃的?
不就是近万的壮丁、额、近万上马就能变成兵的壮丁寻常地方的确挡不住,盐州整个州都不一定有一万守军。
啧,西夏不亡谁亡。
苏知军结束一天的画大饼工作,回来看到狄元帅复杂的表情,擡起袖子擦擦眼角不存在的眼泪,“元帅,不是下官草率,实在是盐州百姓过的凄惨,下官熟读圣贤书,实在见不得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如此才仓促应下往利氏携盐州归降。”
大宋的百姓已经过的很艰难,西夏的百姓过的比大宋更艰难,那些党项贵族根本不把百姓当人看,盐州空有盐井盐池却养不活生活在那里的百姓,民生凋敝百业萧条,岂是一个惨字了得。
狄青:“带着盐州过来归附的是党项往利氏一族。”
狄青:“上一任盐州刺史叫往利步跋,是往利氏一族倾力推出来的佼佼者。”
狄青:“往利步跋刚死没两天,罪名:勾结大宋。”
苏景殊:……
狄青:“还装吗?还装我还能继续说。”
党项贵族都一个德性,往利氏嘴上说的惨,压榨起百姓来不比其他党项贵族差。
盐州为什麽穷?百姓为什麽过不下去?
盐州刺史的位置空出来所有大贵族都去抢,真要是个穷地方他们何必去抢?
呵,都是敲骨吸髓的贪官恶人,哪儿来的资格说别人欺压百姓合该天打雷劈?
苏景殊:……
也、也不用这麽不给面子。
成年人的世界不能这麽现实,得粉饰一下才好拿到台面上讲,不然话题进行不下去。
苏大人略过刚才的话题,一边走一边说,“元帅,往利氏的首领都到定边城那麽多天了,他们的族人也控制了盐州各大关隘,西夏到底还打不打?”
要打就打不打就不打,好歹给个准话,兴庆府再没动静他就真的开始着手做规划了。
开发新地盘不光是接收地盘上的人口那麽简单,要做的工作堪称海量,西夏能拖他们不能拖。
盐州可供开发的地方比定边军现有的地方多的多,合理怀疑官家最开始划定边军就想把盐州一起划进来。
如今盐州得来全不费工夫,必须让盐州百姓尽快感受到大宋的温暖,说什麽也不能让西夏再把地盘抢走。
所以西夏到底打不打?梁乙埋你给个准话行不行?
狄青抱着手臂走在旁边,“据探子来报,梁乙埋想打,但是西夏朝堂上选择放弃盐州的居多。”
这些年梁氏掌权对外战事胜少败多,梁太後和梁乙埋并不能随心所欲,只能仗着小皇帝在他们手上勉强支撑。
上次发兵三十万却一无所获已经让他们元气大伤,这次愿意陪他们折腾的少之又少。
只要往利氏没有坏心思,梁乙埋就抢不走盐州。
苏景殊笑了一声,“元帅放心,就算有坏心思也保管他们使不出来。”
狄青瞥了他一眼,“是啊,比不过我们苏大人。”
苏景殊矜持的摆摆手,“都是元帅教得好。”
狄青:???
什麽叫都是他教得好?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凭什麽污他清白?
他可教不出这麽满肚子坏水儿的奇才。
满肚子坏水儿的奇才压低声音,“元帅,西夏的小皇帝今年多大了?到能搞事儿的年纪了吧?”
隐约记得那个小皇帝登基的时候是六七岁,算算年纪应该也有十二三岁了。
十二三岁的半大少年正是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他的时候,这个年纪最容易撩拨,看梁太後也没多重视她这个儿子的意思,他们要不要小小的引导一下?
打仗费钱费时还费力,要是能让西夏小皇帝主动放弃帝位前来归附,他们就不用再天天发愁十万大军穿越沙漠要征用多少民夫了。
能用嘴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