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出水儿来,她想找的是如意郎君不是如意儿子,还是不要为难自己了。
唉,找个如意郎君怎麽那麽难?
乐平公主起身去旁边唉声叹气,不打扰嫂嫂和狄娘娘发愁。
狄娘娘和曹太後的确都挺发愁,她们原本觉得以狄青的相貌不愁说亲,却忘了和狄青成亲要随他去西北守关。
西北和北边真定府大名府还不一样,真定府大名府虽然是边境,但是好歹属于中原地带,西北汉胡混居民风彪悍,京城长大的姑娘怕是受不了那边的苦日子。
先前看中的那位何家小姐来了之後没怎麽说话,但是看她蹙起眉头的样子显然也不乐意去那麽远的地方。
也是,她生母早亡,家中只有老父一人,何尚书没有续娶,如今年纪也大了,嫁的近了还能时常回家看看,让她随狄青去西北实在有些难为人。
即便人家姑娘家中双亲俱在,想起要去西北边关只怕也会日夜流泪。
本来已经够愁了,愁上加愁可怎麽得了哦。
乐平公主摇摇头,想着想着忽然灵光一闪,觉得事情好像也不是那麽难解决。
狄青要成亲顺便辟谣,她想找个容貌出色的如意郎君,直接把他们俩配成一对不就好了?
灯下黑也不能这麽黑啊,怎麽能把她忘了呢?
乐平公主拍拍额头,感觉自己简直是个天才,于是立刻转身回去,“嫂嫂,八婶,你们觉得我怎麽样?”
曹太後:……
狄娘娘:……
两人面面相觑,愣了好一会儿才看向毛遂自荐的乐平公主,“乐平,你认真的?”
乐平公主点点头,“当然是认真的,狄将军一表人才长的比陈世美好看多了,本公主虽然是二婚,但是本公主模样不差,还能在别人欺负他的时候帮着骂回去,娶我回去绝对是他狄青赚了,八婶您说是不是?”
狄娘娘叹道,“乐平,西北和京城隔着万里关山,你在京城长大,从未去过那麽远的地方,万一……”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狄青只是去西北守边关,又不是这辈子都不回来了。”乐平公主倒不介意跑那麽远,“万一他三两年把西夏给灭了,这不就能调回京城了吗?”
曹太後:……
狄青自己都不敢说他能三两年把西夏给灭了。
“乐平,你当真不是在胡说?”曹太後捏捏眉心,不知道该说什麽好,“你要是真的愿意,官家就真的赐婚了。”
先前一句戏言竟然会成真,这可真是……
“嫂嫂,我当然不是在胡说。”乐平公主眉飞色舞,和两位长辈通过气儿就要出门,“您二位先商量着黄道吉日,我去问问狄青的意见。”
狄娘娘哭笑不得,这都要商量黄道吉日了,狄青的意见重要吗?
第95章
*
乐平公主觉得她的想法非常好,而且非常合理。只要狄青答应和她成亲,目前所有的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她找了个容貌不输糟心前夫还战功彪炳的新郎君,狄青找了个能帮他和朝臣对骂的新娘子。真的,全大宋都找不出第二对比他们还般配的人。
如今朝野上下都在谣传狄青私通西夏,也不知道那些人脑子里装的都是什麽,这种离谱的谣言竟然也有人信。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看来大宋朝堂上的笨蛋比她想象中的多得多。
通敌叛国得是有好处才能让人这麽干,就拿之前那个私通辽国的兵部侍郎秦彭年来说,辽国许他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还派了貌美的妃子嫁给他当继室,利诱加上枕头风双管齐下才让他铤而走险走上了卖国的路。
狄青年少成名战功显赫,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他应有尽有,还有个当王妃的姑姑,这种情况下通敌叛国他图什麽?
还有,狄青的战功都是打西夏打出来的,就算他脑子抽了去投靠西夏,西夏真的不会活撕了他?
就算要通敌叛国也得找个大点儿的地方,隔壁辽国不行吗?西夏弹丸之地他们也配?
乐平公主平时很少关注朝政,但是不代表她平时什麽事儿都不管,京城关于狄青通敌的传闻沸沸扬扬,她想不知道都难。
朝中有些大臣为了打压武将连脸都不要了,那麽明显的离间计都肯信,恨不得把武将变成只能卖命其他什麽都不能要的奴隶。
有本事他们自己带兵打仗去。
狄青有个当王妃的姑母挡不住他们的离间陷害,再加上个当公主的媳妇总够了吧?
狄青娶了她就是皇亲国戚,是当今圣上的姑父,谁家皇亲国戚脑子抽了通敌叛国?
很好,亲事就这麽定了,只看狄青狄大元帅愿不愿意点头。
乐平公主丝毫不觉得她的逻辑有问题,当即自信满满的出去找人,她可是大宋的公主,狄青必不可能拒绝她。
不过自信归自信,还是得防备狄青不肯答应她的该怎麽办。
于是乎,窝在隔壁房间说话的赵仲针就成了传话使者。
赵仲乱也想去,奈何他们家姑奶奶嫌他年纪小不放心不让他去。他已经不是三岁小孩儿,传个话而已有什麽不放心的?
“老实点,要是这事儿能成,姑奶奶天天带你去瓦子玩。”乐平公主把不听话想乱跑的臭小子摁住,然後有些紧张的等待狄青过来。
那什麽,好歹是婚姻大事,她是个女儿家,二婚该紧张也还是紧张。
当年头婚的时候觉得陈世美是个状元模样也好就嫁了,没想到那人看着相貌堂堂实际却是个衣冠禽兽。
狄青狄大元帅好歹是他们家八婶的侄子,人品本事不用查也知道的清清楚楚,不至于闹的和上次一样。
要是狄青愿意的话,他们这算不算是两个倒霉蛋报团取暖?
乐平公主自己把自己逗笑了,注意到屋里还有其他人又赶紧收敛笑容,“这位是……苏家小郎?”
苏景殊略有些尴尬,“见过公主。”
怪他慢了一步没能和赵大郎一起跑出去,这会儿在乐平公主面前还真不知道要说什麽好。
苏景殊尴尬,乐平公主却不尴尬,非但不尴尬,甚至还能找到话题,“你娘和你姐姐来了吗?刚才好像没有看到她们,倒是远远瞧见了你爹的身影。半年不见,苏君的风采一如既往。”
风骨峻峭霜气横秋,一看就知道是个喷人的行家。
她後来找开封府要了秦香莲最初状告陈世美的状纸,不得不说,口诛笔伐这种事情还是得这些饱读诗书的文人来,再给她二十年她也练不出那麽高超的喷人技巧。
苏家几位郎君的学识都很出衆,考中进士的离京做官去了,这位小郎年纪尚小,但也是前途无量。
她哥生前见的最後外人就是苏家小郎,还给人家封了个官儿,封完之後才一睡不醒,也不知道他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