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364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364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荆州城里的士绅倒是没有性命之忧,但是他们也要被以王伦为首的官府欺压。

官员上可架空皇权下可欺压百姓不是玩笑,荆州离京城千里之遥,监察御史被王伦收买,京城被他打点的顺顺畅畅,转运使的权力比知府知州都要大,要不是襄阳有个襄阳王,他在荆湖两路就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

有襄阳王在上面压着也没用,俩人站在同一阵营,欺压百姓一个比一个狠,襄阳王也不会为百姓做主。

襄阳王相关的事情不能写,那就专注王伦自身。

荆州士绅饱受王伦欺压,不光要花钱买平安还要违心去歌功颂德,那些尚有一丝良知的士绅眼睁睁看着城外的百姓饿死,心中苦不堪言。

咳咳,荆州士绅有没有良知暂且不说,总之写的时候要有点良知。

百姓看故事习惯代入和自己身份相近的人物,写个和王伦一起欺压百姓的士绅远没有写备受欺压的士绅有代入感。

没办法,京城的小商小贩数量衆多,没有店面的整日来回奔波,有店面的也辛苦的很,上头有行会时不时找理由要钱,下面还有地痞流氓偶尔找麻烦,要是倒霉的遇到哪家衙内上门,直接半个月白干。

京城的商贩百姓过的比别处安稳,但也只是相对安稳,该有的磨难一样都少不了。

开封府管的事情那麽多,总不能事事都去开封府麻烦包大人,包大人保得住他们一时还能保得住他们一世,想在京城生存还得靠他们自己。

最後一篇以京城百姓为主角的吃瓜小作文就更好写了,前些天滞留城内不敢出门的百姓那麽多,怎麽写都能引起百姓的共鸣。

苏状元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写完之後从头再读,越读越觉得自己是个文坛天才。

虽然技能点的有点歪,但写小作文的天才怎麽就不能称为文坛天才呢?

他不光会写小作文,他还会写话本子。

王伦是吧,且等着,很快就让你知道什麽叫遗臭万年。

苏景殊写完之後立刻拿着稿子出门印刷,庞衙内和赵世子同时出马,京城半数印刷作坊全力开工,当天晚上新鲜出炉的小报就进了大小书坊。

大宋的读书人很多,但是笔墨纸砚和各类书籍却不便宜,免费的小册子摆在最显眼的地方,认字的不认字的都想拿一本瞧瞧。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书坊平时可没有不收钱的东西,错过这个村儿没这个店儿,不拿白不拿。

庞昱和赵清在国子学没学到多少正经东西,认识的各家衙内却不少。

爱学习的正经衙内和不爱学习的不太正经的衙内泾渭分明,双方的关系网互不重合,但是伸展开来同样强大。

正经做官走宰辅路线的那些好歹认识的都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靠父祖荫蔽当官混日子的这些是三教九流都认识。

庞衙内和赵世子振臂一呼,京城大半纨绔子弟都上来凑热闹。

他们是纨绔,家里有正经事情基本上都不会和他们说,每天只要吃好喝好玩好就够了,难得有这种给朝中蛀虫添乱的机会都积极的不行。

平时总说他们是米虫,他们这些米虫总比蛀虫强。

什麽?家里长辈和王伦有交情?还有交易?

不可能!他们这些从不欺男霸女的好衙内家绝对不可能有和王伦有交易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伦丧尽天良造成荆江大坝决口害死成千上万的百姓,大坝决口後还不思悔改强扣住赈灾粮不放饿死大批百姓,这等衣冠禽兽怎麽可能和他们家里的长辈有牵连?

如果真的有,那就不要怪他们大义灭亲。

今天也是为国为民的大宋好衙内呢。

书坊来往的都是文化人,会认字的却不只有那些文化人,大宋的识字率本来就很高,不识字的话想在京城落脚很难,所以京城的识字率更高,街上的小摊小贩拿到小报基本也能读下来。

衙内们带着家里的仆从深入各大勾栏瓦舍,什麽茶馆、酒楼、青楼、戏楼全都不放过,玩儿的时候顺便就把小报发出去了。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免费的小报来一份吗亲?

再然後,荆江大坝决堤的消息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京城。

回京的路上,队伍到了驿站暂且停下修整。

儒士打扮的王伦看着周围的禁军眸光阴沉,在有人看过来的时候立刻恢复淡然笑脸,“白大侠,您方才说御史台的刘大人和崔大人都被参奏下狱了?”

刘御史和崔御史,正是先前到荆州查证被他收买的两位御史。

白玉堂灌满水袋,看都不看他一眼,“是啊,那俩人下狱之後对所犯之事供认不讳,要不官家怎麽会震怒呢。”

“好。”王伦挺直腰杆,好一副公正廉明的青天模样,“他们到了荆州之後仗势欺人勒索钱财,我要是不答应,他们就要把我下大狱,这也是恶人有恶报。”

白五爷被他吓了一跳,差点把手里的水袋给扔出去,“你说那两个御史到荆州後找你勒索钱财?”

王伦叹了口气,斯斯文文摇摇头,“荆州上下深受其害,此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白玉堂表情古怪,扭头去找展昭咬耳朵,“读书人都这麽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吗?他这演的也太过了,难道不会尴尬吗?”

哪有敲诈勒索完还替苦主上陈情表的,把他当傻子糊弄了是吧?

他是个江湖人不假,可他对朝堂之事不是一无所知,他好歹也是帮开封府办过几件大案的大侠,瞧不起谁呢?

予一溪一笃一伽一

第120章

*

百姓容易煽动,但是百姓不是傻子,同一个人的风评如此两极分化,用脚丫子想也知道有问题。

道听途说的消息不一定准确,他们自己打听来的肯定准。

听说那谁谁家的二姨夫家的小舅子的亲妹妹嫁去了荆州,咱妹子最近有消息传回来吗?荆州到底啥情况啊?

家里有亲戚在荆州的人家都被各种打听,打听完了发现,哦豁,小报上写的竟然都是真的。

荆州水灾竟是因为荆江大坝决口,而荆江大坝决口是因为修整大坝的时候官商勾结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愣是把好生生的堤坝给弄成了豆腐渣。

不是,既然水灾是因为大坝决堤,为什麽他们之前没有听到任何消息,还到处都在传荆湖两路转运使王伦是个足以和包青天媲美的廉洁好官?

谁传的?有没有良心啊?

愤怒的百姓试图找到谣言的源头,找来找去发现根本找不着。

什麽情况?

汴京很大,有户籍的人口足有三十多万户,加上那些不在京城户籍上的往来官员禁军将士商人小贩等流动人口,常住人口超过百万,想在这麽多人中精准的找到某一个人很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