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殊听的胆战心惊,有种明天睡醒西夏军队就会兵临城下的感觉。
被军队接手的州衙人心惶惶,李复圭当了几十年的官从来都是他管别人没人敢对他如此无礼,要求见狄青无果後在书房里噼里啪啦一通乱砸,幸好派去看守的是狄大元帅身边的副将,换成别人还真扛不住他这通砸。
苏景殊捏捏耳朵,面无表情的说道,“虽然他是知州,但是州衙的非正常损耗也得由他负责。”
这半年在转运司天天和钱粮打交道,他现在看不得任何浪费的行径。
还有就是,李复圭是不是真有狂躁症啊?
“放心,今天砸多少明天就让他赔多少。”狄青冷笑一声,“看看他干的都是什麽事,出兵的命令是他下的,李信等人打了败仗回来又把罪名都推到出战的将领身上,合着全天下就他李复圭清白。”
隶属于州县的武将出兵需要文臣下发阵图,虽然如今可以不用按照阵图作战,但是东西得有,那是武将合法出兵的凭证。
李复圭可好,下令出兵的时候把阵图发下去,麾下武将打了败仗又把阵图收回来说没发过,武将的命都不是命是吧?
拿着阵图都逃不掉背锅的下场,没有阵图还能得了?
狄青看着查出来的东西就来气,武将畏战见死不救该罚,明知不是开战时机非要率军出击也该罚,李复圭可以把罪名一条条列出来然後将他们下狱,但是不能为了遮掩他的无能直接将所有参战的武将全部下狱处死。
西夏又不是第一次在边境线上建堡寨,他们大宋也没少借堡寨把边境线往前推,几十年来都是这麽斗智斗勇,大不了就是推平堡寨哇呀呀开战,就没见过谁打输了恼羞成怒去杀对面的老弱妇孺的。
这会儿不满嘴的仁义道德了?这会儿不死守他们的风骨他们的斯文了?
西夏这几年内斗的厉害,上头的贵族不把士兵当人看,已经有不少党项人偷偷归顺大宋,这时候拿老弱妇孺开刀他们还怎麽用怀柔之策归化党项部落?
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策,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辛辛苦苦干了好几年,一朝所有努力全白费,他没直接砍了李复圭都是这两年修身养性成效卓然。
有这麽打仗的吗?啊?有这麽打仗的吗?
狄大元帅正骂着,副将孙威脚步匆匆过来,“元帅,又出事了。”
他们赶到庆州之前李复圭又派人去偷袭西夏的堡寨,上次西夏堡寨防备不及时让他屠了好几座寨子,这次梁乙埋提前设了伏兵守株待兔,金汤城刚传来消息,李复圭派去的两千士兵大败而归。
狄青:???
“他屠一次不够还想屠第二次?”
苏景殊也听傻了,见过黑心的,没见过心这麽黑的,他只能看到对面的老弱妇孺看不到对面的兵吗?
狄青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立刻下令让环庆、鄜延、秦凤、泾原各路的都监、都总管、巡检、钤辖等军官到庆州来商讨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事。
李复圭比他想的还要愚蠢,事情彻底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从庆州到京城八百里加急也要两天两夜,再给官家留一天商量的时间,咱们至少要五天才能收到官家的回复。”
梁乙埋号称十万大军,时间不等人,等到官家回复再开始防备黄花菜都凉了。
狄青留下三百士兵看守州衙便直奔城外军营,太多士兵在城里来来往往容易让百姓人心惶惶,还是让他们继续猜测州衙哪个官犯了什麽事儿吧。
苏景殊也没闲着,到军营後就开始算沿边各路的粮饷能撑多久。
当过元帅的都知道转运司给的数据不能信,转运司说能供应半年,实际上可能是七个月也可能是五个月,全看负责计算的官员谨慎还是怠慢。
转运司报上来的数据不能全信,还得再算一遍才能心里有数。
苏景殊:打仗的时候连自家人都不能全信,不愧是大宋。
好在西夏平时就经常扰边,西北各州防备的紧,小打小闹西夏讨不到好处,大打大闹同样也讨不到好处。
边军将士应付西夏的小打小闹问题不大,但是隔三差五就有马匪过来骚扰也够烦人的。
所有人都知道那些马匪换张皮就是西夏兵,可只要他们不穿军装就没法以此为由向西夏发难。
骑兵来去如风,打也打不着追也追不上,惹得西北各州的将士都憋着火气,有马的都铆足了劲儿练习骑射要把那些讨人厌的马匪抓起来塞进俘虏营。
人送去劳改,马留下充军。
他们大宋不缺钱就缺马,西夏不卖还不许他们抢吗?
他们又没冲进西夏境内劫掠,只有反击了几波马匪而已,世上再没有比他们更懂礼数的军队了好吧。
因为党项人葫芦娃救爷爷式的骚扰,西北各州的上等战马数量都出现了缓慢但稳定的增长。
对面的确不长记性,但是家底儿也是真厚实。
不行,得想法子把西夏那边的马场抢回来几个,不然他们吃饭都感觉是浪费粮食。
西北各军近来越发急躁,虽然朝中没有任何打仗的命令,但是他们私底下已经商量出八百种抢劫、啊不、打仗策略。
军中在期待打仗,往常最不愿意打仗的经略司也一直在筹备战事开支,所以就算立刻开战也不担心衙门会乱套。
打仗意味着忙的脚不沾地,以前朝廷畏战,就算将士们打了胜仗朝廷那边也没有打胜仗的气势,边军没有赏赐,反而打了败仗的党项人能强横的从他们这儿要走钱粮,次数多了不光将士们有意见,负责统计军需开支的经略司更有意见。
好在当今圣上继位後不再打了胜仗还赔钱,他们甚至可以从西夏那边薅东西过来。
卑微.jpg
西夏有马场,没钱就用马抵债。
党项人也知道他们只能在马匹上拿捏大宋,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和大宋展开马匹贸易,不过没关系,等粮食耗尽连人都养活不了的时候不愿意卖也得卖。
就这个强买强卖的感觉!爽!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莫欺大宋怂!
经略司的官员都是管账的好手,只要他们不偷偷搞事情,各州各军的账务都能理的清清楚楚。
就是吧,经略司和转运司不是一个衙门,他们只负责算账,算完之後还得找转运司支取钱粮,转运司那边卡住的话流程一样走不下去。
苏景殊想到这司那司的就头疼,各个衙门看上去各司其职很有条理,实际上机构重叠的情况相当严重。
职责划分不明确,遇事先推诿扯皮,行政效率低下,衙门说起来大权在握,仔细一看干什麽都受到牵制,一个实权衙门都没有。
苏大人摇摇头继续干活,冰冻三尺非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