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270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270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是吧?

他脾气好不代表他没脾气,以前欺负狄青是武将不好还手,现在狄青不单单是武将还是皇家驸马,那些家夥还肆无忌惮的欺负人,是不是太不把皇家放在眼里?

这是欺负狄青吗?这是打他这个皇帝的脸!

将军府杀人灭口案一起,朝堂上吵的沸沸扬扬,真觉得狄青杀人的没有几个,都是些趁乱搅混水试图打压武将地位的。

武将的地位已经被打压成那样,还有打压的余地吗?啊?还有打压的余地吗?

赵曙身为皇帝知道制衡的重要性,可他活了二十多年快三十年,当皇帝之前学的是四书五经,当皇帝之後学的是帝王心术,学了那麽多年看过那麽多书也没见过现在这种情况。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见过外戚弄权见过两党纷争,这为了打压武将直接光明正大的栽赃陷害的还真没见过几回,连史书上都少见,可见离谱到什麽程度。

乐平公主也以为她和狄青成亲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万万没想到那些阴沟里的老鼠能连她一起欺负。

栽赃陷害就栽赃陷害,好歹走点心行不行?

杀的还是她公主府的人,他们想干什麽?

好啊,她爹她娘她哥都不在了,现在侄子当皇帝护不住她这个姑姑了是吧?

真把她惹急了她把满朝文武都带走,大家夥儿一起去阴曹地府评理去,到时候她爹她娘都在,都不用找她那靠不住的哥。

第一个驸马是个徒有其表贪图荣华富贵的阴险小人,好不容易找到第二个驸马,就因为是武将所以戳了那些文臣的肺管子。

武将怎麽了?她被文人伤透了心,转而喜欢上武将不行吗?

乐平公主火冒三丈,非要看朝臣这次正要怎麽陷害狄青,官家心里也憋着火气,索性让政事堂枢密院六部尚书开封府还有其他涉及到的衙门都来别院。

也别三司会审了,直接朝堂公审,他倒要看看还能出现多离谱的情况。

事实证明,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不到那时候永远想不到还能再发生什麽。

书房里满满当当站满了人,官家端坐上方,乐平公主面无表情坐在旁边,她要看看到底是那哪些不要脸的逮着一个人往死里欺负。

按理说公主不能出现在这种场合,但是狄青暂时被软禁在将军府中,乐平公主身为狄青未过门的媳妇出现在公审现场勉强也算合理。

不合理也没办法,官家都没说什麽,他们还能把乐平公主赶出去不成?

在场衆人心思各异,等人到齐,文彦博率先发难,“官家,命案现场‘狄青通敌,杀人灭口’八个大字有目共睹,微臣以为,此事证据确凿已无疑问。”

此话一出,不少人的表情都变得古怪。

文相公平时精明强干,一碰到狄青的事情就跟下了降头似的。

这事儿不光没有狄青杀人的确凿证据,甚至很明显就能看出来狄青是被陷害的,文相公您何必呢?

刑部尚书何烈上前道,“啓禀官家,死者乃是一刀致命,柔弱女子无法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留字示警,微臣以为这是奸人设计来陷害狄将军,狄将军是被冤枉的。”

就算能留字示警,也不可能留下那麽工整的字。

死者要是在隐蔽处留几个简单的符号也就算了,杀人凶手可能没有注意到,可那几个字直接明目张胆的写在死者旁边的花坛上,见到死者後一眼就能看到,如果凶手是狄青,他会留这麽明显的证据在外面吗?

由此可见,真正的杀人凶手不是狄青,而是另有其人,凶手留下字迹就是为了栽赃陷害。

文彦博正想反驳,只见皇帝擡手制止他,然後点了包拯出来回话。

包大人的态度和何尚书一样,这事儿就是明目张胆的陷害,“官家,狄将军手握重兵,朝中武将无出其右者,私通西夏于他何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

上面的人疑神疑鬼,下面的人谈何忠心?他们又能忠心于谁?

再者,公主府的下人第一次去将军府,如何得知狄青有叛国之意?

狄青镇守西北多年,打的西夏闻风丧胆,他若真有反心大可直接造反,又怎麽会被朝廷派去的监军管的连打仗都没法放开了打?

西夏乃是狄青的手下败将,他要造反何必和西夏合作?生怕没人拖後腿?

他图什麽?

就算狄青真的要勾结西夏,双方来往的证据应该藏的严严实实才对,私通外敌乃是杀头的大罪,公主府的下人只是过去送东西,如何能一进将军府就发现证据?

诸位动动脑子,这可能吗?

包拯分析的有理有据,说完之後再次道,“狄将军之忠心天地可鉴,请官家切莫轻信谣言,以免毁掉国之柱石。”

韩琦听的直点头,等包拯说完才开口劝道,“官家,包大人言之有理,狄青有功于社稷,此案还需详加审理。”

文彦博看他们一个二个的都向着狄青脸色非常不好,武将权势太大不是好事,如今的西北已经有只知狄帅不知朝廷的趋势,再这麽下去朝廷还管得了他吗?

狄青在军中威望甚高,谁敢说他不会成为第二个李继迁?

文相公铁了心的要未雨绸缪,旁人说什麽都劝不住他。

乐平公主不着痕迹的白了他一眼,撇撇嘴小声嘟囔,“狄青在战场上不知道杀过多少敌人,他要杀人灭口还会给人留写字的机会?未免太小瞧他了。”

公主府的下人不通武艺,被害死的丫头平时连重活都没干过,能在被狄青捅了一刀後还写那麽多字吗?

别让她知道真正的凶手是谁,不然她动私刑也得把真凶剁了喂狗。

栽赃陷害就栽赃陷害,往将军府藏个僞造的书信或者私通西夏的信物多简单,干什麽杀她的人?

那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凶手怎麽下得了手?

赵曙假装没有听到乐平公主的碎碎念,走到包拯跟前问道,“包卿,狄将军如今在何处?”

包拯躬身道,“狄将军还在命案现场候查。”

赵曙点点头,吩咐道,“传狄青,朕要听他亲口解释。”

文彦博立刻表示反对,“官家,此事万万不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若狄青真有叛国之意,此时见他恐危及官家安全。”

赵曙叹了口气,“文相公,狄青乃是国之栋梁,驻守西夏这些年为大宋出生入死,不能凭墙上几个来历不明的字就认定他通敌叛国。”

文彦博面无表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乐平公主听的气不打一处来,“姓文的!你欺人太甚!”

所有人都说狄青是无辜的,就他非盯着墙上几个字说狄青有罪,他说有罪就有罪还要刑部大理寺干什麽?

满朝文武那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