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170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170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和契丹人干仗肯定不行,韩相公怎麽把他往沟里带?

韩琦眸中笑意不减,“小郎献上炸药应当是希望大宋能早日解决外患,是也不是?”

苏景殊想了想,回道,“不用在战场上也可以。炸药还可以开山修路炸矿,能干的事情可多了。”

他可没说炸药只能用来打仗。

炸药用来开山可以节省很多人力,他老家蜀中那边和外界联系不太方便,蜀道难于上青天,用人力凿通山脉太难,用炸药就省事儿的多。

合理怀疑唐门研究炸药就是因为蜀道不通,身为蜀中土着,想要个和中原一样四通八达的路一点儿也不过分。

所以相公们不用担心制好的炸药闲着没地儿用,他们完全可以用来开山修路,绝对不伤天和。

少年郎眨巴着眼睛介绍炸药的用处,打定主意不往朝政上提。

韩琦挑了挑眉,也不生气,“也就是说,小郎觉得朝廷不该和辽国开战?”

这下问的太明显,想转移也没法转移,苏景殊只能硬着头皮借答案回答,“相公们刚才说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老夫以为你这个年纪会支持开战。”韩琦说道,“大宋有契丹人无法抵挡的攻城利器,连朝中大臣都觉得现在可以打,难得小郎能稳住。”

苏景殊:……

包大人,韩相公真的不是来找茬的吗?

不是他能稳得住,他只是单纯的有自知之明。

包拯看看身旁绷着身子的苏景殊,再看看面前的几位相公,很是无奈,“韩相公何必为难一小儿?”

“小小年纪便能逆转大宋在与辽国谈判时的劣势,这可不是普通小儿。”韩琦还没有说话,富弼先替他回了,“景哥儿在太学中敢说敢言,怎麽在韩相公面前如此拘束?”

苏景殊不着痕迹的往包拯身後挪挪,“回富相公的话,我怕生。”

在场所有人:……

“怕生”这两个字一出来,这小子就绝对和“怕生”不沾边。

包拯不知道该说什麽好,“景哥儿,莫要失礼。”

苏景殊只得又挪出来给各位大佬赔礼道歉,道完歉之後又补充道,“韩相公,小子对朝政了解不深,但是小子知道诸位相公皆一心为国。相公们的想法是深思熟虑之後才说出来,不知全貌不予置评,辽国之事听相公们的肯定没错。”

主要是不听也不行,他不是宰相说了不算,什麽时候他成了宰相再来问他还差不多。

韩相公,您问早了。

小小苏:心累.jpg

韩琦年轻时也是锋芒毕露的人,宦海沉浮几十年才练就如今的老成,少年郎就要有少年郎的棱角,若小小年纪就如他们一般圆滑反倒不美。

身边的几位同僚提起这小郎君都赞不绝口,连向来只觉得他儿子天下第一好的庞籍都难得是夸赞之语,今日一见,果然是个有个性的少年郎。

他有预感,这小子将来到了官场肯定不会吃亏。

两拨人说了几句便分开,他们还有别的事情要忙。

韩琦等人的确不欲开战,但是火器却将另一个问题给提到了明面上。

大宋冗官、冗兵、冗费这“三冗”问题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他们在庆历年间已经栽了个大跟头,这次必须慎之又慎。

火器的威力上去,军中便可以不用留那麽多士兵,需得想办法裁撤兵员,而各地兵不知将将不识兵也是个大问题。

朝廷要停止往辽国输送岁币,将来还要收回燕云十六州,军队的战斗力必须提上去,可兵不知将将不识兵就没法练兵。

本朝打压武将打压的厉害,这种时候可以稍微放松一下。

朝廷要防备武将藩镇割据,防备的前提是江山稳固。

唐时藩镇割据严重,可是再怎麽严重那些藩镇名义上也是大唐的藩镇,哪像大宋,他们大宋的确没有藩镇割据,因为能割据的地盘已经成了隔壁辽国的。

一个辽国一个西夏,都是他们的心腹大患,太祖太宗皇帝时没有完成的伟业他们要继续完成,要继续完成就得有强大的军队。

收复失地和开疆拓土干的事情是一样的,没有强大的武力绝对不行。

几位宰相回衙门商量对策,苏景殊掀开车帘往外看看,等马车驶入御街才小声问道,“包大人,您和韩相公关系好吗?”

他们应该都和韩相公没仇吧?

包拯:……

他在朝中的人缘是不太好,但也没有不好到是个人都是仇人的地步。

什麽叫好?什麽叫不好?

让他来说,他和同僚们能平心静气的说话都叫关系好。

包大人没法说他和当朝几位宰相关系好,但是也不承认他和宰相们关系不好,听到这个问题着实沉默了好一会儿,看到苏景殊那带着忐忑的小眼神儿到底还是说回,“韩相公最近听多了你的事迹,今日正巧见面便多说了几句,不是对你有意见。”

“听多了我的事情?”苏景殊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所有的他都听了?”

包拯点头,耐着性子回道,“富相公这几日和他一起处理接待辽国使臣之事,闲暇之余该提的都提过了。”

从无忧洞到炸药,从京城疫病再到如今的火炮,还有那至今没能找到踪迹的唐门,韩相公已尽数知晓。

苏景殊後怕的拍拍胸口,这会儿一点也不觉得韩琦咄咄逼人了。

韩相公很好,所有不让他讲唐门故事的都是好人。

“韩相公先前在北地军中直面契丹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军中弊端。”包拯继续说道,“火炮只是武器,行军打仗不能只靠武器,只要军队强不起来,武器强也只是一时,几位相公应是想借此推动军中变革。”

先以火器来威慑契丹人,然後变革强军,最後再正式和辽国撕破脸。

西夏?小地方不重要,解决辽国的时候顺带着就灭了。

古有汉唐拓土开疆,到他们大宋不光没能拓土开疆反而偏安一隅,打开舆图甚至可以说是和辽国西夏三分天下。

他们若不能将失去的土地收回来,後世子孙该如何评价他们?

如果後辈子孙不争气,他们甚至可能连正统的地位都保不住。

富国强兵都很重要,但所有问题堆在一起不是快刀斩乱麻那麽简单,他们只能慢慢把这一团乱麻给解开再处理,不是说有了强大的武器就立刻开战。

开战後花费甚巨,一应开销都要从百姓身上获取,如今的赋税已经很重,要是再继续增加赋税,各地的造反就会增多。

到时辽国那边没打完他们大宋内部先乱,就算有火炮也无济于事。

苏景殊安静的听包拯给他开小竈,听完之後才犹豫的问道,“包大人,这些是我能听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