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476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476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边几个县衙不可能坐视不管。

周边几个县来来往往都要经过乳山寨,官道上有老虎吃人还能得了?

苏通判琢磨了一晚上,断定所谓老虎拦路的传闻是谣言。

然而乳山寨是个能设卡收税的地方,驱逐过往行商就是自毁财路,乳山寨都穷成这样了,怎麽还放着到手的钱不要非把人往外赶?

刘蜀是乳山寨的文知寨,对寨子的情况了如指掌,问什麽都能答上来,只看现在的表现,应该是个心怀百姓的好官。

真是个好官?

书房里正说着,外面忽然传来黄知寨的怒喝,“老子就知道州衙全他娘的是贪官。”

第155章

*

乳山寨文武两知寨,文知寨看似紧张气虚,回话的时候却滴水不漏,武知寨看着坦然自若,却是个没多少心眼子的实诚人。

实诚人最适合套话,比如现在,刚唠了一会儿就开始掏心窝子的骂官府。

和同事一起骂领导多正常,骂就完事儿了。

刘蜀听到外面的动静後立刻变了脸色,心里将拖後腿的傻憨憨骂了个底儿朝天,同时还得绞尽脑汁想法子给那傻憨憨找补,“天气渐冷,黄大人心焦乳山寨上下的过冬事宜失了分寸,还请大人见谅。”

私底下和同僚一起骂官府很正常,他气急了也这麽骂,问题是现在来的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在顶头上司面前胡言乱语还想不想继续当官了?

乳山寨的日子本就艰难,混账玩意儿连一点警惕心都没有,气死他算了。

刘知寨捏捏拳头,“大人,下官出去看看。”

“刘大人且慢。”苏通判不准备让他出去打扰外头的热闹,气头上才容易什麽都往外说,他们出去的话就没法从黄知寨那儿套话了,“刘大人方才说黄大人心焦乳山寨的过冬事宜,可是乳山寨的军饷粮草没能按时发放?”

武知寨那儿有老沈在,他们小诸葛文武双全,动武也不会落下风。

文知寨这儿不太好套话,只能由他来拖延时间。

没办法,武知寨那五大三粗的样子看上去能打十个他,还是文知寨这儿更安全。

就算文知寨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他还有同样深藏不露的白五爷脚踏七彩祥云从天而降救他小命。

苏景殊将想出门提醒黄全的刘蜀拦住,武人性子急爱吵嚷,黄大人吵嚷就让他吵嚷,外面有人陪他嚷,他们读书人不去掺和,刘大人继续说乳山寨的冬天怎麽难熬。

刘蜀心急如焚,又不好不管不顾冲出去让黄全闭嘴,只能胆战心惊强作镇定回话,“乳山寨的粮饷由登州厢军代发,不瞒大人说,寨子的粮饷已有两年不曾发放。”

苏通判:???

还有这种事情?

苏景殊这下是真的惊了,“刘大人,这种事情可不敢乱说。”

登州境内的军饷都由厢军代发,禁军将士的待遇最为优厚,厢军的俸禄微薄,在堡寨要塞另设的寨按照厢军的标准来发,不过寨子可以设卡收税,所以有些寨中将士的待遇比禁军将士还要好。

料钱、月粮、春冬衣服等都包含在士兵的正俸之中,除此之外逢年过节还有各种赏赐,不过那些赏赐经常到不了士兵手里就被上面的官克扣完了,额外收入有等于没有。

不管待遇好还是不好,正俸肯定要发到士兵手里,官兵没有副业,没有俸禄军饷就没有收入,上头可以克扣他们的钱粮,但是不能一点儿都不发,不然等着朝廷的就是兵变。

大宋建国那麽多年兵变一直没少过,九成的兵变都是因为底层士兵受不了压迫愤而造反,朝廷吃一堑长一智,国库八成的银两都花在养兵上,再穷也不敢在军饷上省。

厢军的待遇的确比不过禁军,但也不至于连着两年都见不着粮饷。

连着两年见不着粮饷都没造反,也是够能忍的。

苏大人很震惊,旁边一直当透明人的白护卫也很震惊,两年见不着粮饷都没造反,有这忍耐力干什麽不行?

他知道了,乳山寨一定是收不到粮饷准备偷偷摸摸划地自治,直接造反会被朝廷镇压,偷偷摸摸不服朝廷管教,只要上头的官不上心,逍遥自在个三五年也有可能。

有这三五年的时间壮大势力,回头朝廷发现他们有猫腻一时半会儿也奈何他们不得。

白五爷脑海中已经上演一出卧薪尝胆重开日月换新天的大戏,面上还是淡定如常,只有那竖起耳朵仔细听的架势稍微暴露了他的不淡定。

两个月不发粮饷不闹事他能理解,两年不发还不闹事,後面肯定攒着大的。

苏通判深有同感。

孩子静悄悄,肯定在作妖,乳山寨里肯定藏着大猫腻。

不发粮饷还不闹事的情况很少见,刘知寨直接将事情说出来,难道不怕他们顺藤摸瓜找出猫腻?

还是说刘大人问心无愧,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们阴暗的猜测,猜来猜去最後是错怪好人?

不好说,再听听。

苏大人肃着脸坐下,让深有苦衷的刘知寨仔细汇报情况。

黄知寨骂了一声後没了别的动静,应该是被旁边人安抚了下来。

刘蜀长叹一声,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终还是将寨中情况告知这位不请自来的通判大人,“乳山寨地处乳山河入海口,控扼乳山湾西北,自从朝廷禁止登州百姓出海,寨子也慢慢没落了下来,到如今整个寨中连兵丁带农户也不过三百余人。”

这地方没有仗要打,也没有匪患需要他们平定,平时主要就是带着大夥儿种地以及找过往商贾收过路费,日子过的不像其他要塞那麽富庶,但是也比登州境内其他厢军要好。

直到前两年程元程知州上任,登州百姓的粮税从两成涨到五成,剩下的粮食还要给地主再交点,最後的才是农户自家能留下的粮食。

州衙增收粮税的理由是朝廷正在打仗需要大量粮草支援,粮税重到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厢军的俸禄也跟着减少。

以前逢年过节还能见点赏赐,这两年非但赏赐见不着,连正儿八经的军饷俸禄也跟着减少。

他们乳山寨最倒霉,虽说兵丁都是从厢军里抽调出来的,但是乳山寨的兵不归厢军管,他们的顶头上司是州衙里的知州大人。

知州兼任厢军指挥使,乳山寨直接归知州管很正常。

最後的结果就是,厢军那边的军饷只是减少,乳山寨这上百个弟兄的军饷直接没影儿。

文武知寨的俸禄和官兵的粮饷不是一回事儿,克扣兵丁粮饷,克扣官员俸禄又是一回事儿,程知州胆大包天,却也没到连官员俸禄的发放都能插手的地步。

知寨的俸禄照发,兵丁的粮饷却一直发不下来,要不了多长时间寨子里的士兵就会有意见。

刘知寨提起这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