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没有牵扯,只是登州地处沿海,禁军中除了马步军分驻各地,还有水军驻守沿岸,各营的军饷虽说是由朝廷发放,依惯例却是由厢军代发。
军饷有零有整,铜钱由官府发放,不需要到地方钱庄兑换,厢军禁军那麽多士兵,涉及到的铜钱不在少数。
先把真钱熔化然後再用熔化的铜来铸假钱的确能够获利,但是获利还不够多。
如果没有猜错,李坤手底下应该有座朝廷不知道的铜矿,不然他不会胆大包天用官府的铁器作坊来铸假钱。
既然可能有铜矿,会不会也可能有金矿?
包拯心中已有猜测,就算李坤不言不语也没关系,到京城皇城司自然有法子让他开口。
重点线索在抵达京城之前不能死了,不光要防止他自杀,还要防止外来的刺杀,于是押送犯人的重任又落到了武功高强的展护卫身上。
审案结束,案犯要被押解回京。
程元得知包拯没想当场铡了他後大喜过望,回京好回京好,回京还有活命的机会,他是庞太师的亲外甥,他舅肯定不会看着他被砍头。
本朝祖训不杀士大夫,他怎麽说也算是士大夫的一员,就算他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包拯也没资格斩他。
只要能活着进京,舅舅一定能想办法把他捞出来。
姓苏的!你等着!本官一定会回来找你报仇!
囚车浩浩荡荡走远,州城肃然一清。
百姓们看着囚车里一颗又一颗的人头,一想那麽多脑袋都要到京城菜市口问斩就替京城的百姓倒吸一口凉气。
可怕,相当可怕,他们只想想都要做噩梦,亲眼看到那麽多颗脑袋落地还不得吓的天天都睡不着啊?
包青天就是包青天,连他们小地方的百姓见不得血腥都能考虑到,要是能一直留在登州就好了。
登州的百姓殷殷期盼包青天能留在登州,可惜他们也只能想想,天底下盼着包青天去他们那儿当官的百姓海了去了,以包大人目前的官职品级,想让他到地方任职可能性不高。
不过也不是不可能,连文彦博文相公都能去大名府,没准儿包大人什麽时候心血来潮就要去地方。
问题不大,先排队再说。
程元郑宏这些官职高的官员以及越挖越有惊喜的李坤被押送回京,州城大牢还有很多不需要送到京城就能定罪的人。
苏景殊对来自程表哥的威胁毫不在意,没有恶人能从包大人手上逃脱,别说庞太师不会捞他,就算庞太师愿意捞也捞不动。
怎麽着,以为当今圣上是仁宗啊?
白眼.jpg
庞太师是他舅舅怎麽了,庞衙内还是他的好朋友呢,不知道亲儿子比外甥更重要吗?
知州不在,通判暂领州务。
那麽多积压在牢里的犯人等着审讯,苏通判审案的经验不多,天天追在包拯身边问东问西,恨不得变成挂件挂到包大人身上,不到柴王爷生辰就不放人。
从登州到青州只有三四天的路程,包大人行行好,看在他没经验还要独当一面的份儿上多帮他几天吧。
QWQ~
他不怕审案,他怕他判错刑啊。
量刑定罪是个技术活儿,包拯也的确不放心他第一次审案就遇上那麽多案子,看他审了几个人後索性拿出《刑统》来当堂授课,让他知道什麽叫所有的罪都要师出有名。
进士出身的官员和明法科出身的不一样,进士科的考生对律法的了解不多,当官年数多了能凭经验能对律法条例手到拈来,刚考中进士的官员却没那麽大的本事。
不怕他们一边翻《刑统》一边给犯人量刑定罪,就怕连书都不翻就随心而为。
苏景殊乖乖的跟在包拯身边学习,包大人亲自授课的机会不多,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不好好学的是傻子。
他学!他学!他玩儿命的学!
州衙里人手不够,被审的大部分都是州衙的官差,好在剃掉心思不正的人後剩下的都是能干实事的,短时间内一人兼任几职勉强也能撑下来。
大牢里的待审案犯越来越少,公孙策抽空去验了一下前任通判的屍体。
前任通判死的蹊跷,程元当时上报说急病而亡,之後帮着处理前任通判的後事,出钱出人护送灵柩回乡,作为一个没有相处多少时间的同僚算是仁至义尽。
回过头来想想,会不会是前任通判的死因不是生病,所以他才匆匆忙忙将灵柩送走?
公孙策跑了趟前任通判的老家开棺验屍,果不其然,根本就不是生病猝死,分明是中毒身亡。
毒名无影散,是大理段氏的独门毒药,中原地界儿很少见。
正好沈仲元之前托人打听的消息也有了眉目,所有的消息汇到一起,总算是搞明白了段五到底是什麽来历。
那家夥是大理国段氏的家奴之後,从大理国的皇宫中盗出无影散後进入江湖,不过他行事过于毒辣,动不动就用毒来伤人性命,惹得江湖中人群起攻之,之後便销声匿迹,不知道为什麽会被李坤招揽。
襄阳王那边也有很多江湖人,那些江湖人的来历都还算正常,段五可能和襄阳王没有关系,但是和真正的幕後黑手有没有关系就不好说了。
得嘞,还得继续查。
登州这次被拉下马的官员太多,在新知州和其他职位的官员到任之前,退休官员们挺身而出帮忙补上州衙的缺。
有包大人亲自作证,再加上程元被抓後的怒骂,苏通判的清白勉勉强强算是保住了。
可喜可贺。
就是老人家们见了他还是会吹鼻子瞪眼,要不是包大人亲自去请,他们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到州衙和某僞装的预备役贪官共事。
忙忙碌碌到八月初,天气渐凉,带了小半个月学生的包拯必须得啓程去青州了。
苏通判眼泪汪汪的送到城外十里亭,想起州衙那些还没处理完的政务只恨包大人不会影分身之术。
稳住,不慌。
案子已经上报京城那麽多天,补缺的官员很快就能到位,离他解放的日子不远了。
谁家好官刚上任就要兼任一把手啊?他承认他不太行还不行吗?
卑微.jpg
在新知州到任之前,苏景殊先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包裹信件。
包裹是家里人寄来的,有冬衣还有各种耐放的吃食,大到两个护院一起才勉强搬动。
信件也是厚厚一摞,这是第一次寄信,家里的信和小夥伴们的信都放在一起,免得他隔一会儿收一次隔一会儿收一次再给收烦了不想看。
小小苏大人让人把包裹搬到他屋里,然後焚香净手虔诚的拆信,诸天神佛保佑,希望他是个贪官的消息没有传到京城。
第一封信是太子殿下写的,小金大腿信里的信息量惊人,才看了一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