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124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124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意外这个词在他们官家的子嗣上出现的太过频繁,让官家自己来他都不敢说一定能没有意外。

虽然不知道几位相公这次为什麽坚持要官家立储,但是他们态度强硬总归是好事,比之前劝两句官家不听就偃旗息鼓强。

苏景殊倒是知道包公他们为什麽不松口,但是看他爹他哥还在感慨,往嘴里塞了口菜没敢出声。

他怕他一开口三个人的枪口都对准他一个人,凶巴巴的问他既然知道为什麽不早说。

这不能怪他,他前几天不在家QWQ~

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老苏眸光微动,“景哥儿知道什麽?”

小小苏挪挪屁股,看看他爹再看看他哥,不着痕迹的往他们家三哥真旁边挪挪,然後将检阅火器那天发生的事情说出来。

耶律梦龙被炸药火炮吓的从高台上滚下来,按理说这是灭辽国威风扬大宋国威,可耶律梦龙和辽国副使恼羞成怒离开校场之後,紧接着下来的官家和各位相公脸色也不怎麽好。

他不在高台上不知道上面发生了什麽,但是大概能猜出来发生了什麽,无外乎大宋有了强力武器而官家对上辽国依旧下意识想矮一头。

给辽国输送岁币让两国免于战争的确可以省下很多事情,不用担心武将拥兵自重,也不用担心国库告急,只需要每年准时给辽国送银钱丝绢。

不管辽国怎麽狮子大开口,总归要的不会比打仗的花销多。

问题是盟约是可以破坏的,大宋这边规规矩矩的按照合约办事,隔壁邻居不一定守规矩。

辽国那边澶渊之盟签的好好的,结果呢,两国的确没开战,就是隔一段时间就过来敲诈勒索要增加岁币。

西夏那边在庆历年间也签订了合约,大宋每年给他们送银钱丝绢来维持边境安宁,结果那边还不如辽国,人家安宁了不到十年就继续兴兵开战了。

朝廷对辽国是一昧的忍让,忍到最後辽国得寸进尺恨不得把大宋都吞了。

西夏那边有狄青率兵抵御,如今不再是大宋的子民担忧西夏党项人烧杀抢掠,而是西夏那边担心大宋的军队会不会忽然闯入,大有攻守异位之势。

朝中大臣不全是傻子,有人不管不顾一心求和,自然有人能从西北的局势变化中品出点什麽。

朝廷一昧忍让的结果是辽国得寸进尺,朝廷出兵反击的结果是西夏闻风丧胆,虽说不是所有的武将都是狄青,但大宋能出一个狄青,就能出第二个、第三个。

他们怕重演五代旧事不敢让武将掌权,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对吧?

火器的杀伤力大家有目共睹,只要火器弹药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即便武将有什麽小想法也不敢用血肉之躯和炸药炮弹对抗。

比起掌控武将,显然掌控炸药炮弹这些死物更容易。

要是这种情况下官家还觉得辽国不可战胜,几位相公脸色难看也能理解。

当然官家的想法都是他猜的,他也不知道当时到底是什麽情况,想知道准确消息的话得去隔壁开封府问包大人。

老苏大苏小苏:……

想想他们官家的脾气,也不是干不出他们占尽优势还依旧服软的事。

三个人面面相觑,沉默之後放下酒杯,感觉杯子里的陈年佳酿都没了滋味。

如果真的让他们家景哥儿给猜准了,几位相公的确得强硬点。

契丹人都快骑在他们头上拉屎了,再忍让还像话吗?

气氛太沉重不利于下饭,苏景殊擡起头,感觉需要换个话题,“爹,秦彭年叛国的案子判了吗?”

额,好像也没轻松到哪儿去。

“判了,秦彭年通敌叛国罪证确凿,不日问斩。”老苏说出“不日问斩”四个字尤嫌不够,要是能把秦彭年交给汴京的百姓,千刀万剐都使得。

身为兵部侍郎竟然通敌叛国,他对得起边疆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吗?

直接问斩真是便宜他了。

老苏浑身杀气腾腾,看上去比武将还武将,小小苏搓搓胳膊改换目标,“三哥,秦家其他人怎麽判的?”

秦彭年通敌叛国,他的继室夫人是契丹人同样难逃一死,不过他家还有一个女儿一个外甥女,小辈没有参与应该罪不至死吧。

苏辙回道,“秦家直系刺配沧州,旁系以行论罪,朝中若与秦彭年关系紧密者,尽数下狱待审。”

苏景殊哼了一声,“不知道这次能揪出来多少叛国的好苗子。”

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或许能忍,通敌叛国绝对不能。

尤其他们大宋周边不只一个敌国,本来以一敌二就已经很烦人,内里再被渗透进奸细还要不要人活了?

叛国就砍头,官职再高也绝不留情。

苏轼伸伸懒腰补充道,“那秦彭年是庞太师的门生,门生叛国,庞太师也没少被弹劾,听说庞妃在官家面前哭了好几日,这才让他只罚俸一年就过去了。”

苏景殊深有感触,“由此可见,功成名就之後不能随便收学生。”

学生品行好还行,品行不好就是庞太师这个下场。

识人不明,罚。

这年头识人不明是大错,据说包大人上一次被贬出京城就是因为担保举荐的官员出了问题。

苏轼拍拍小老弟的脑袋,眯着眼睛笑道,“呦,景哥儿现在就想着收学生了?有志气!”

苏景殊幽幽擡头,“二哥,你不要强词夺理。”

他什麽时候说要收学生了?他说的是让老爹老哥谨慎收徒好吧!

看什麽看?尤其是你苏东坡!

天气渐热,傍晚的微风吹在身上格外舒适,父子四人在院子里小酌,直到太阳落山才起身。

小小苏好些天没吃到家里的饭菜,桌上大半的碗碟都是他清空的,饭饱神虚,这时候回房美美的睡上一觉简直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

然而……

老苏慢悠悠拎着小儿子的耳朵,招呼另外两个儿子一起去书房“三堂会审”。

小小苏:???

怎怎怎怎怎怎麽了?

不是没什麽事儿了吗?

怎麽还带翻旧账的?

苏轼笑眯眯跟上,“景哥儿,二哥怎麽不知道你还有那麽大的能耐呢?”

苏辙板着脸开口,“在家里放炸药,你把家里当什麽地方了?”

苏轼继续笑眯眯,“还有那麽多炼铁炼铜的法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出了个铁匠呢。”

苏辙依旧板着脸,“过分!”

小小苏:QAQ~

他编个故事容易吗?

统哥,咱打个商量,下次再有超出这个时代的东西能不能让它顺理成章的出来,这种事情一次就够了,孩子真的扛不住一次又一次。

正是因为家里没有铁匠,所以他才将炸药和炼铜炼铁忘的一干二净,多合理啊。

要是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