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是人,他们凭什麽看不起江湖人?”
苏景殊提醒道,“朝中文臣连武将都瞧不起,你觉得呢?”
他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先给白五爷打个预防针。
五爷不经常在京城,对朝堂上的文武鄙视链没什麽感觉,回头问问狄将军在京城当差是什麽感觉,看看狄将军会不会猛男落泪。
朝中要是真的有了大部分成员都是江湖人的衙门,最大的可能是:文臣>>武将>>>>>江湖人。
白玉堂啧了一声,“展昭在京城也处处被人瞧不起?”
“这倒没有。”苏景殊摇摇头,“展护卫在开封府办差,他是官家亲封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看在官家和包大人的面子上没人会和他过不去。”
“没事儿,好办。”白玉堂不甚在意的摆摆手,“建议是你给官家提的,这个衙门让你来管就行,你是官家亲点的状元郎,看在官家和你的面子上也没人敢和新衙门里的官差过不去。”
小小苏顿了一下,眼神有些飘忽。
衆所周知,六扇门的老大是诸葛神侯,四大名捕都是诸葛神侯的徒弟。
如果他来当六扇门的老大,官家会不会也封他个“神侯”当当?
诸葛神侯麾下有四大名捕,他苏神侯麾下有陷空岛四鼠,妙啊。
官家,您怎麽看?
白玉堂擡手在他眼前晃晃,“景哥儿,你在听我说话吗?”
“在听在听,五爷的建议非常好。”苏景殊正襟危坐,飞走的心神被强行拽回来,然後遗憾的表示这个建议大概率不会被准许,“我的资历还不够独当一面,就算官家要设个新衙门也不会让我来管。”
看现在就知道,他还要跟着公孙先生学刚到地方要怎麽尽快了解民情,想让他独当一面还有的等。
白五爷一想也是,他觉得这小子有本事没用,得官家觉得他有本事才行。
慢慢学慢慢学,不着急,反正他和展昭一起都在开封府任职,还可以只领俸禄不干活,新衙门怎麽样都和他没有关系。
四位义兄的江湖经验都比他丰富,不用他在这里瞎操心。
“人情世故什麽的几个哥哥比我擅长,要是实在不想干还能回陷空岛,问题不大。”白玉堂对几个义兄很有信心,不管是在陷空岛还是在白家,他都是不管事儿的那个。
其他人负责赚钱养家,他负责打打杀杀,完美。
黑白两道都不好混,近些年江湖宵小越来越嚣张,朝廷早晚得出手整顿。
这不,新衙门一有着落,那些采花贼江洋大盗全都得玩儿完。
大哥派他到京城就是怕朝廷哪天不打招呼就把江湖上有名有姓的势力全灭了,他们陷空岛都是遵纪守法的好江湖人,名下的産业也都按时缴纳财税,灭江湖宵小可以,别不小心把他们这些遵纪守法的好江湖人给误伤了。
为了不被朝廷误伤,装也要装的一颗红心向朝廷。
朝中文臣看不上他们这些泥腿子,他们还看不上那些书呆子呢。
苏景殊:……
很好,已经能猜到新衙门成立後有多不好管了。
公孙策在院子里指挥书吏干活,看到两个人蹲在台阶上嘀嘀咕咕无奈摇头,“景哥儿昨晚没有休息,现在没有要紧事,要不先找地方睡一觉?”
苏景殊擡头看看天色,拍拍衣摆站起来,“先生,再过两个时辰天就黑了,我等晚上再睡觉。”
现在去睡他怕大半夜的醒过来没事儿干,左右现在还不困,他还能继续给先生帮忙。
不慌,他年轻,身体扛造。
白五爷踱着步子跟上,“景哥儿还是去睡一会儿吧,明天早上要啓程回京,马车上睡的可没有床上舒服。”
“刚才忘了说,咱们明天不走了。”苏景殊拍拍额头,将襄阳王府又发现新线索的事情和他说一遍,“这次的线索不好找,可能要耽搁好些天。”
“新的幕後黑手?还有人能比襄阳王更大?”白玉堂想了想,感觉比襄阳王更大的只有皇帝,总不能真正的幕後黑手是皇帝吧?
苏景殊:……
公孙策:……
倒也不至于。
动脑子找线索的事情白五爷不参与,一来他对朝廷的了解没有那麽多,二来他不觉得他比包公更会办案。
他跟着包大人只负责听命行事,动脑子的事情用不着他。
展昭跟着包大人就从来不用动脑子,他自然也一样。
既然暂时不走,也就是说他们家二哥和四哥这一趟没有白跑。
好事儿啊!
公孙策放下手里的信纸,“耽误不了几天,五月之前要啓程回京,不然赶不上景哥儿授官。”
王府这些书信他大概看了一遍,并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可见襄阳王後头的那人藏的很严实。
襄阳王府找不到证据,襄阳王和他的亲信嘴里再问不出有用的线索,他们留在襄阳也没有用,不如回京将所有的事情都上报给官家看官家有什麽打算。
“金太守是兵部的官,他知道怎麽审犯人吗?”苏景殊叹了口气,“下次出门让包大人去皇城司要几个人,皇城司的人肯定擅长审讯。”
身为锦衣卫的同行,什麽都不会也得会审犯人。
公孙策听到这里只是笑笑,让书吏将院子里的东西收拾好,能被襄阳王放在书房应该都是他的珍藏,大老远的不好运回京城,查清楚里面没有夹带後可以送去官学供学子借阅。
什麽审讯不审讯的,他一个文弱书生不懂那麽多。
苏景殊只是随口感叹一句,说完之後感觉公孙先生的反应不太对,想来想去想不明白,于是戳戳旁边的白玉堂,看看刚才是不是他的错觉。
“审讯哪儿用别的衙门出人,公孙先生出马一个顶十个。”白五爷对公孙先生在江湖上的威名非常清楚,迫不及待要给无知的苏小郎讲公孙先生的丰功伟绩。
且不说公孙先生制造刑具时的奇思妙想,只说他审案时的各种点子就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民间传闻包大人日审阳夜审阴,传闻的源头都是公孙先生。
不是说那些传闻是公孙先生传出去的,而是因为有公孙先生给包大人出的那些主意,所以传闻传出去才会变成包大人能日审阳夜审阴。
有公孙先生在包大人身边,别的衙门集体过来帮忙都不一定有公孙先生一个人审的快。
不要小瞧文弱书生,文弱书生有时候能让坏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远的不说,邓车和邬泽被送到开封府後那麽快什麽都招了就都是公孙先生的功劳。
他们是怕开封府的大牢吗?不啊,他们是怕落在公孙先生手里被公孙先生当玩具玩。
苏景殊:哇,长见识了。
难怪公孙先生刚才那般反应,原来是他想鲁班门前锯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