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寧侯府決定采納以山洪毀滅罪證的建議後,就選了彭城劉氏出身的劉大年來執行此任務。
靖寧侯府之所以選劉大年,既是考慮到他對彭城郡最為了解,也暗藏著把彭城劉氏拉下水的小心思。
後面劉大年果然如靖寧候府設想的那樣找上了彭城劉氏。而且彭城劉氏還對製造洪災表現出了不同尋常的興趣。甚至在實施計劃的時候,額外多破壞了一些河堤。
最後的結果自然讓靖寧候府十分滿意。一場浩浩蕩蕩的洪水,將一切罪惡都淹沒殆盡。
山洪過後,靖寧候府在深山開采礦物、冶煉鍛造武器的痕跡被衝刷得乾乾淨淨。
監察禦史剛找到私礦的地址,還沒查清楚背後是什麽人,整個礦就被洪水淹沒了。
洪水過後,一片狼藉,什麽線索也找不到了。曾經寄匿名舉報信的人也再無音訊。這件事最後就這麽不了了之了。
靖寧候府逃過一劫後,因為此事對彭城劉氏多有感激。他們雙方借由此事也走得更近了。
不過,金賀雲派人下了大力氣去調查一番過後,才發現給監察禦史送匿名舉報信的,恰恰是彭城劉氏的族人。
這就很有意思了。靖寧候府恐怕打死也想不到,讓他們惹上這樁麻煩,不得不忍痛割愛的罪魁禍首,居然就是後面幫他們掃尾的彭城劉氏。
甚至那個提出人為製造洪災建議的謀士,也是經彭城劉氏派去的人暗中點撥,才“自己”想出這個法子。
而彭城劉氏如此大費周章地布局,目的絕不僅僅是趁機侵佔百姓田產,增強宗族的底蘊。
他們最終的目的是從靖寧候府手中將方縣的那處鐵礦不動聲色地納入自己囊中。
他們也的確做到了。
洪災一來,所有實證都被損毀殆盡。監察禦史能耐再大,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根本無從查起。朝堂上,靖寧候府暗中動用手段,把有關方縣私礦的消息壓了下去。
結果就是,私礦一案地方上無人查,朝中無人提。從那以後就石沉大海,再無聲息。
而這恰恰是彭城劉氏想要達到的效果。彭城郡本就是他們的勢力范圍,不然他們也不會在朝廷之前更早發現靖寧候府在方縣的小動作。
靖寧候府的人撤走後,彭城劉氏立刻封鎖了方縣內關於深山之中有礦的消息。
與此同時,他們還借助跟當地百姓簽的借款契約,逼迫百姓們要麽交出田產,要麽賣身為奴。
這樣一來,彭城劉氏將礦山周圍的百姓、田產大多變成了他們一族的私產。牢牢地將鐵礦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
在那之後,他們便肆無忌憚地山中采礦、冶煉、打造兵器。
彭城劉氏不僅將打造出的兵器留作自用,還搭上了幾條走私的商路,把兵器以高價賣到冶煉鍛造技術不高的北漠。再用換來的巨量金銀財富打點官場、購置田產、擴充武力。
靠著這個鐵礦,彭城劉氏的實力在最近的十幾年裡膨脹了不少。也因此惹來了當今皇帝的關注。所以金賀雲才被調任彭城郡都尉,且一做就是數年。
盧明遠聽金賀雲講完彭城劉氏做的這些事後,簡直歎為觀止。
他忍不住感慨:“彭城劉氏膽子也太大了吧!這種事一個不慎就滿盤皆輸啊。他們哪來這麽大的野心和膽量?”
金賀雲不屑道:“彭城劉氏的祖上就是一群貪得不厭的野心家。他們現在做的這些跟其祖上相比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罷了。”
“這是什麽意思?”盧明遠疑惑道,“我沒聽說過彭城劉氏的先祖做過什麽傷天害理的大事啊?”
“那你知道彭城劉氏是如何起家的嗎?”
這個盧明遠倒是聽說過:“據說他們的先祖能追溯到千百年前的一個中原王朝的皇室支脈。不過,他們真正發家好像也就最近一兩百年的樣子。”
“什麽皇室後裔!真正的皇室後裔是沛縣劉氏,就是簡郡王殿下母妃的娘家。這兩支劉氏都在彭城郡內,不明真相的人就誤以為聲勢更大的彭城劉氏才是皇室後裔。
彭城劉氏的族人被問到此事時也多並不辯解,而是搪塞過去。以至於以訛傳訛,才成了現在的局面。
沛縣劉氏在前朝末年受創不小,實力大損。這些年來一直安分守己的修養生息,並沒有在這種事上計較。
而且但凡有點兒底蘊的世家大族對這些都心知肚明。你身為洛州盧氏子弟,居然不知道這些?”
盧明遠頂著金賀雲嘲諷的視線,摸了摸鼻子小聲解釋道:“世家大族那麽多,光是記譜系就足夠讓人頭疼了。哪裡還有精力去了解這些有的沒的。”
盧明遠自己也知道他的狡辯毫無說服力。因為對於世家子弟來說,你可以能力一般,學業平平,甚至可以不學無術。但必須對世家之間錯綜複雜的關系了然於胸。不然的話,很容易在跟其他世家子弟交際的時候露怯,讓家族面上無光。
金賀雲見盧明遠心虛的樣子,難得大發慈悲地放過了他。接著又拋出了一個讓盧明遠更加震驚的陳年秘聞。
這個秘聞是跟彭城劉氏的發家史有關的。
金賀雲在追查彭城劉氏跟隱血閣之間的關系時,發現彭城劉氏算得上是在一夜之間崛起的。
而其崛起的關鍵在於一個名為劉約的人身上。
從劉約往上數數代,劉氏一族都不過是勉強解決了溫飽問題的寒門。雖然一直號稱以耕讀傳家,但實際上能稱得上讀書人的沒有幾個。
劉約這一代生逢亂世,劉氏一族為了保住家族傳承,把生子當成了頭等大事。以至於族中的人口迅速增加。
人多了,但地還是那些。亂世之下,各種天災人禍也接踵而至。
族中的一些年輕人為了掙條活路紛紛出走。劉約就是其中之一。
也不知道他在外面都做了些什麽。過了不到五年,他就衣錦還鄉,往族中送回大量的金銀財寶。讓劉氏全族都過得富足起來。趁著亂世地價暴跌,劉氏一族買入了大量田產,成了遠近聞名的富戶。生的孩子也都養得起了,還越生越多,族人的數量不斷增加。
又過了幾年,劉約回到族中,極力勸說族人搬遷到彭城郡城中去。
那個時候,彭城郡城因為連年的戰爭幾乎被夷為平地。劉約讓族人們搬去的地方還在遠離城中心的最北邊,完全就是一片荒山野嶺。所以,他的建議遭到了族人的集體反對。
雖然劉氏一族能發展起來全靠劉約輸送的錢財,但族人們人扔不願意遷離故土。
不過劉約並未因為族人們的反對就放棄此事。他先是找到了族長,而後找到各房的話事人,一個一個地勸說。最後,這事還真讓他給勸成了。
除了極少數誓死不走的族人外,大部分的劉氏族人都跟著劉約到了彭城郡城城北的山腳下。
彭城劉氏也是從那時起開始迅速壯大起來,很快就成長為在彭城一帶擁有不小影響力的大族。
而彭城劉氏之所以能在搬遷後一飛衝天,最關鍵的原因在於,他們在劉約選定的新族地的後山之中,發現並發掘了一個塵封了上千年的寶庫。
這個寶庫才是劉約費盡心思也要讓全族遷入此地的根源所在。
原來,劉約當年離家之後,為了生計陰差陽錯進了沛縣劉氏之中當仆役。
他年紀輕、長得機靈、腦子還好使,很快就得到了主家的賞識,讓他去當一個嫡系出身的少爺的小廝。
那位少爺是個心善的,看到劉約對讀書識字的渴望後,就讓劉約做了他的書童。親自教他讀書習字,還經常差他去族中的藏書樓裡取書送書。
劉約狠狠地抓住了這些機會。他為了讀更多的書,甚至不惜假借他跟的那名少爺的命令,前去藏書樓拿書。
沒有人會想到一個仆役會有這麽大的膽子做這種事。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劉約的這些小動作根本沒被發現。
因此,劉約的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他甚至開始覬覦那些連他服侍的少爺都沒有資格接觸的珍藏孤本,並且膽大至極地付之行動。
也就是從那些孤本中,劉約無意間發現了一個沛縣劉氏流傳千年的秘密。
相傳千百年前,劉姓執掌的中原王朝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在王朝分崩離析的前夕,為了日後能夠東山再起,劉姓皇室將皇室積累數百年的財富全都轉移出來並藏了起來。
說實話,這種藏寶故事在歷朝歷代都不新鮮。別說真正被找到,就是真有其事的都寥寥無幾。
但沛縣劉氏珍藏的孤本中,相關的記載卻有鼻子有眼。而且沛縣劉氏歷代的家主似乎都在暗中搜尋寶藏的下落。但始終無所獲,數百年過去,不少沛縣劉氏的家主已經不再相信真有寶藏這回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