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點了點頭:“那寡人還要告訴你,家要為國,國要為家。”
“羽林軍,還有北軍、南軍,還有我大漢千千萬萬的將士,你們都是來自大漢的百姓。”
“所以,你們的責任也不僅僅只是保衛大漢,更是要保護大漢的百姓。”
“現在,百姓需要你們的時候到了!”
劉宏掂起腳尖,拍了拍劉衝的肩膀:“去吧,按照寡人說的去做,先求助百姓。”
劉衝心中一熱,紅著眼眶抱拳叫道:“唯!”
待劉衝領命而去後,劉宏又將目光投向了董寵:“舅父,阿母所貽金餅……”
沒等劉宏把話說完,董寵就急了:“君侯,縱使有百姓受了雪災,也該有各地方的官員安置,若是派羽林宿衛去求助百姓,豈不是要耽誤了上雒的時間?”
“更何況,民間百姓受災者不知凡幾,老夫人所貽金餅乃是為了君侯上雒之後花銷,前番拿出來采買冬衣已然花了一些,又如何夠安置百姓所需?”
“依臣之見,君侯不如繼續上雒,至於受災百姓,派人通知各地官府妥善安置即可。”
劉宏瞥了董寵一眼:“派人通知官府妥善安置百姓自然是要做的,可是讓羽林宿衛去求助百姓也是要做的,這兩者之間並不衝突。”
曹節也趕忙說道:“國舅勿憂,曹某蒙先帝恩賞,家中也頗有一些錢財,願獻千金,以助君侯安置百姓。”
劉鯈笑著點了點頭,捋著胡須說道:“某家中也有些錢財,同樣願獻千金,國舅勿憂。”
董寵看看曹節又看看劉鯈,急道:“你,你……”
曹節左右打量一眼,拉著董寵避開羽林宿衛後低聲說道:“國舅可知國家為何要安置百姓?”
董寵冷哼一聲道:“無非就是見不得百姓受苦,還能是為何?”
曹節點了點頭,又接著問道:“那國舅可知,國家安置百姓之後,百姓會如何看待國家?”
董寵微微一愣,反問道:“會如何看待?”
曹節伸出手,指著周圍劃了個圈:“若受災之地有方圓十裡,則方圓十裡之內的百姓會視國家為父母,若受災之地有方圓百裡,則方圓百裡之內的百姓會視國家為父母。”
說到這兒,曹節又指著一個馳馬遠去的羽林宿衛的背影:“國舅可還記得,國家剛剛說過,羽林宿衛都是來自百姓?”
董寵一時之間還是沒回過味兒來,聞言卻是冷哼一聲道:“那又如何?難道為了這麽幾個百姓就要耽誤上雒?哼!”
曹節難以置信的望了董寵一眼,再次左右瞧了瞧才低聲說道:“國舅何其糊塗!救助百姓乃是善舉,是國家愛民如子的明證!此事一旦傳揚出去,四海之內……”
“或者這麽說吧,假如國舅是個普通百姓,你是希望有一個見百姓受災如不見的天子,還是希望有一個愛民如子的天子?”
“假如國舅是羽林宿衛的士卒,恰好你的家鄉也受了這般的雪災,你是希望有帶著羽林宿衛救助百姓的天子?還是希望有一個根本不管百姓死活的天子?”
“跟救助百姓比起來,耽誤區區幾天上雒的時間又算得了什麽?”
“哪怕是朝堂上的三公九卿全都捆在一起,也沒有眼下救助百姓更為緊要!”
董寵再次愣住,傻傻的問道:“若是太后和大將軍追回前詔……”
曹節冷哼一聲,隻說了句“絕無可能”便不再理會董寵,同時也暗自決定要離董寵這種蠢貨遠一點兒。
萬一,萬一蠢病會傳染呢?
還太后和大將軍追回前詔?
今天這事兒只要傳揚出去,就算是說破了天也是劉宏有理。
就算太后和大將軍有那個膽子又如何?
只要劉宏還活著,這方圓百姓的百姓可都是他劉宏的死士!
當初戾太子劉據只是佔據了名分大義,並沒有給百姓什麽實際恩惠,就有大量的百姓追隨劉據,跟正兒八經的大漢官軍在長安城內縱馬相攻,難道救助了受災百姓,給了百姓實際恩惠的劉宏還不如劉據更得民心?
至於說今天這事兒怎麽傳出去……
這踏馬還不是有嘴就行!
那些個名士能養望,難道天子就不能養望?
實際上,劉宏想到的也是養望。
上雒是肯定要上雒的,這是定局,根本沒有劉宏反悔的余地。
但是怎麽上雒,在上雒的路途中又能出現什麽樣兒的變化,這些就得看劉宏如何操作了。
比如之前用冬衣收買羽林宿衛的軍心,這就是為了保證以後的人身安全——羽林宿衛負責守衛皇宮,能夠收買到羽林宿衛的軍心, 最起碼能保證皇宮不會莫名其妙的走水或者宮殿被燒之類的破事兒。
讓羽林宿衛去救助百姓也同樣的道理。
不同的是,冬衣只能收買羽林宿衛的軍心,能夠在大漢的軍隊面前刷個印象分,而救助受災百姓這一點,卻能讓劉宏在整個大漢朝的軍隊、民間乃至於士林當中刷滿形象分。
這個印象分可是很重要的,甚至直接關系到一個皇帝的風評。
比如說,早期互聯網還不夠發達的時候,大多數人印象裡的大明皇帝都是昏庸無能且不務正業,而韃清的皇帝卻個個都英明神武且愛民如子,直到互聯網發達起來,各種史料變得多了起來,大明皇帝和大清皇帝的風評才有所轉變!
再比如說,包括原本的桓、靈二帝,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殆始於桓、靈二帝,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說起來就是漢桓帝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漢靈帝叫太監“阿父、阿母”,可是誰又知道漢桓帝打擊外戚、平定羌亂?誰知道漢靈帝曾派兵打擊匈奴、鮮卑、烏桓?
尤其是大漢朝,一個皇帝的風評如何,更是直接關系到一個皇帝是否能真正的掌握住權利!
……
等曹節和董寵回來後,劉宏見曹節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便笑著說道:“舅父,大夫,常侍,寡人也想要去看看附近百姓,可否?”
劉鯈和曹節率先拱手下拜:“君侯仁德,臣願隨君侯一同前往。”
董寵看看劉鯈又看看曹節,最終也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跟著拱手下拜:“君侯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