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先革了這大明 > 第八章 苦1苦先帝,罵名我來擔

朕先革了這大明 第八章 苦1苦先帝,罵名我來擔

簡繁轉換
作者:岸邊鹿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0:22 来源:搜书1

張居正琢磨一番,欣然認可。

“皇上提的這個標點符號,確實不錯。

過去雖然有所標注,但大多只有圓圈和點點兩種,意義不夠明確,如今有句號、問號等標注作為規范,日後不怕有人混淆。只怕此令雖好,依然有人反對。”

朱翊鈞輕輕皺眉,這點小事還要反對,難道當臣子的都是杠精,閑著沒事幹了?

他恨不得直接對張居正說,不換思想就換人,誰敢和朕對著乾,誰就滾蛋!

但是轉念一想,自己剛剛驅逐高拱,權力不可輕動。

第一次做出更改,總要讓他們一個心服口服。

否則,以後所有命令都強壓下去,會敗壞風氣,導致下面陽奉陰違。

就像王安石推廣青苗法的時候,過於急切,結果底層官吏為了滿足KPI,強行攤派,歪曲了上面的施政初衷,搞得百姓怨聲載道。

朱翊鈞想了想,冷靜下來道:“朕要變法革新,以此令來開啟新時代。給半個月的時間,也是讓群臣增益補漏的,誰有不同意,先上疏說明情由。”

他也希望能夠借此了解到群臣的思想動態,誰是喜迎新政,誰是頑固保守。

就算有反對者,他也不想用打板子的方式強行使其屈服。

畢竟自正德嘉靖以來,臣子們已經不怕被打板子了,反而覺得這是一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只要挨過去沒死,自己就成了敢於對抗皇帝的強硬直臣,在士林中能得到諸多無形好處。

就算真被打死了,正可借機留名青史。

懷有這種苦行僧精神,情願殉教心態的官員並不是一個兩個,他們可能並不貪汙,也不偷懶壞事。

但總是愛和皇帝作對,想拿皇帝當墊腳石。

用強硬手段,敗壞的是自己的名聲。

朱翊鈞想把自己珍貴的名聲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可不能浪費到他們身上。

見朱翊鈞讓了一步,允許反對者上疏,張居正松了口氣。

他就怕小皇帝因為年紀幼小,不懂權謀,太過執拗。長此以往,難免走錯路,把國家帶入萬丈深淵。

此事議定,兩人心情都輕松許多。

朱翊鈞賜下茶點,讓張居正休息片刻。

飲了兩口茶,他隨口問道:“先生如若身體尚可,不妨同朕講一講天壽山的情形。事關父皇陵寢,朕做為兒子,不敢不用心。”

朱翊鈞自後世穿越,才懶得管隆慶這個便宜老爹,最多感慨一句他死的早死的好,方便自己能夠執政更久。

但是隆慶皇帝的陵寢,注定是一項國家重點工程,涉及至少上百萬兩白銀的開支,上萬人的招募。

明末時,萬歷泰昌接連駕崩,兩個大工程,對於當時的大明財政來說,就是一項難以承受的重負。

在他的記憶中,修建泰昌陵寢花費的銀子,甚至還拖欠了許多年。

趁著現在這個項目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朱翊鈞打算插上一手,做出對國家更有利的調整,也算是為後世做出定例限制。

哪怕將來再有皇子皇孫想要突破,多少也是一層阻礙。

張居正面色猶豫;“事關先帝陵寢,臣等不敢輕心。前幾日,禮部左侍郎王希烈見永陵左側潭峪嶺風水尚佳。

但是臣同禮部右侍郎王錫爵等人一同前往探查後,發現還有一處舊地,更為合適,因如今國家財政依舊困難,能借此節省許多銀錢。

只是擔心這一舊地,有損皇上的孝名……”

“先生但說無妨。”

張居正回憶道:“嘉靖初年,世廟有心為睿廟遷陵,因此在大峪山修建地下玄宮。

後來世廟改了主意,將承天府(湖北安陸)純德山的王墓,升格為顯陵。嘉靖十八年時,親自護送慈孝太后梓宮,與睿廟合葬在顯陵。

世廟駕崩時,另選在十八道嶺修建永陵,這一地下玄宮因此空置……”

朱翊鈞明白了,這是讓隆慶去住他爹給他爺爺奶奶修的墳墓,借此省錢。

就是說出去不太好聽。

朱翊鈞問道:“一座帝陵,需要開支多少?”

“各陵大小規格不一,也有因天時等原因多次返工因此加費的……先前太過久遠,臣記不得,隻記得世廟永陵的花費,折銀大約八百萬兩。”

朱翊鈞驚的倒吸一口涼茶,差一點被嗆到。

他隻記得花了很多,沒想到要花這麽多。

八百萬兩銀子,放到後世折合人民幣的話,至少有幾十億。

到底是嘉靖太奢侈,還是說銀子都被乾活的給貪了?

不管怎麽說,他都要降低總開支。

幾百萬兩白銀,砸都能砸死俺答了,非要用到給死人修墓上。

隆慶又不是秦始皇,沒資格這般奢侈。

“所以,你們想用那處舊玄宮,借此節省開支?”

張居正點頭:“臣等確有此意,地下玄宮需要挖空山體,最是費銀費時,使用此處,亦可使先帝早些安寧。”

朱翊鈞立刻同意下來,舊的地下玄宮空著也是空著,不能浪費。

“此事朕已同意,先生無需擔心。朕記得父皇臨終前,亦曾對朕說起過此事。父皇說國事艱難,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百姓困苦,吾等天家,坐江山,為社稷主,當心懷百姓,愛惜民力。

所以,此事不只是朕,父皇也是同意的。若有人非議,苦一苦父皇,罵名朕來擔。”

“先帝聖明,皇上聖明!”

張居正立刻拜倒行禮,衷心稱讚朱翊鈞。

他在裕王府時便和隆慶相識,至今已有十幾年,對隆慶的性格再了解不過了。

這話一聽上去就不像是隆慶能說出來的,按照隆慶喜好奢侈的性子,斷不肯節省。多半是小皇帝假借隆慶之口。

反正沒人能夠拆穿,還能給隆慶增添一點賢名,想必沒人會反對。

這樣一來,至少能省下百萬兩白銀,戶部工部都能松口氣。

他準備回去就盡快行文,將此事定下,免得小皇帝反悔。

當然,肯定要有禮部工部等相關部門的共同簽字,以示集體決策,萬一出事了都不用背鍋。

“除了地下玄宮,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花大錢?”

對於明代陵墓,朱翊鈞最熟悉的還是萬歷自己的。

考慮到自己已經穿越,將來的定陵肯定與歷史完全不同。他可不希望後世某個吳姓學者,帶頭提議,挖自己的墳。

“陵寢之上,還有按照規製需要建設的陵園,其中明樓寶城,配享宮殿等,這些按照禮製皆應齊備,不便減免……”

張居正暗示朱翊鈞,不能太過分,要給隆慶最後留點面子。

沒想到朱翊鈞沒聽出來,他覺得這些還是太費錢了。

朱翊鈞想了想道:“按照禮製,該有的自然不能減免,但是具體規模,可以商榷。可查看一下歷代先帝陵寢,具體規製大小。吾等子孫,不可超越先祖。”

他要看看誰的陵寢最小,以此為借口,把隆慶的陵寢修小一點,再省點錢。

“朕將來也是如此,定不會超過父皇陵寢的規製。也要以此成為定例,以免後世有不肖子孫,貪圖享樂,徒耗民力。”

張居正心中驚訝,他沒想到,小皇帝的思想覺悟有這麽高。

之前還可以說是憂心國家,擔心自己的皇位不穩。

但是現在這番話,如果不是真心這麽想,完全沒必要說出來。

真真一副聖君明主的氣象,雖然小皇帝太過年幼……

想到年幼,張居正心中失笑,自己在這個年紀,已經熟讀四書五經,做通八股,再過兩年就中了秀才。楊廷和甚至更加早慧,十二歲是鄉試中舉,十九歲就進士及第。

皇明多神童,哪怕奸猾如嚴嵩,也是九歲入縣學,十歲過縣試……

如今,天家也出一個神童,不值得大驚小怪。

先定下陵寢要節省用銀的大略,具體的規劃還得交給禮部工部去辦。

“至於陪葬之物,也是同樣,以節省國庫不費民力為先。朕記得父皇喜好讀書,禮部當選取各色書籍,以供父皇泉下閱讀。不需要古本善本,也不拘於經史,只是要齊全……”

朱翊鈞心生促狹,他乾脆拿隆慶的陵寢當成備份硬盤。

如今市面上存在的書籍,都存放進去,以免有所缺失,流傳不到後世。

張居正不懂小皇帝的心態,但他並不在意此事,隨口應下。

商議好了帝陵大略,朱翊鈞又問起了隆慶的諡號廟號事宜。

諡號廟號只有簡單幾個字,就要定下一個人的一生功過。

這些議定前,口頭上雖然能用父皇、先帝等指代,但是在書面上,必須要用“大行皇帝”。

沒必要在這種虛名上浪費時間,朱翊鈞催促道:“距離國喪結束,除服之日,已經不遠,著禮部等盡快議定,不要耽擱。”

張居正同樣應下。

朱翊鈞補充道:“還有兩宮之事,以朕觀之,皆應加封尊號,不知先生如何看待?”

張居正心中一凜。

此事往小說只是虛名,往大說會影響國家。

兩宮在除服日後,定要晉升為太后。

但是否要給李貴妃加尊號,就涉及到禮製問題。

按明初舊禮來說,陳太后要加尊號,而李太后沒有,以此表示皇后更加尊貴。

嘉靖初入京時,生母蔣太后就是如此,被稱為“興國太后”。

前面的興國意思是興藩,而不是尊號。

為了給父母加上帝後的尊號,嘉靖發動大禮議,擾亂朝政。

直到嘉靖三年,大禮議到了高峰,揍了楊慎一黨,這才成功給生母加上了“本生章聖皇太后”的名號。

由此蔣太后才得到了正規皇后晉升太后時,該享受到的待遇。

好在有嘉靖時舊例,自己可順勢應下,不用為了這等小事和小皇帝衝突。

雖然朱翊鈞年紀還小,但從他今日言語就能看出,不是可以任人拿捏的幼童,不可小覷。

“先生辛苦了,國家萬事都要先生擔著。”

見張居正沒有反對,朱翊鈞松了口氣。

他本其實並不在乎李貴妃加不加尊號,在他看來全是虛名。

但是他年紀小,還要借助李貴妃的力量,因此主動提起,賣李貴妃一個好。

想了想,朱翊鈞又道:“先生,還有一事。高儀病重,不能理事。高拱亦去,內閣和吏部都有了空缺,先生應同六部廷議,盡快推舉,此事不能拖延,明日朕要看到人選。”

不用朱翊鈞提,內閣和吏部尚書的位置,群臣都不會忽略。

關鍵是,會選誰補進內閣,誰當新的吏部尚書。

朱翊鈞主動提,才好掌握主動權。

張居正點頭道:“臣等今日便議此事,不至影響國家運轉。”

“其實說起空缺,依朕來看,野有遺賢,不妨召集一些賦閑舊臣,比如海瑞!他的聲名事跡,朕久居東宮亦時常耳聞。”

張居正沉默,沒有應答。

其實在他看來,海瑞是一把雙刃劍,一旦用不好,傷人傷己。

他敢用戚繼光,願意留用高拱信任的殷正茂,就是不想啟用海瑞。

其中當然也有徐階的關系。

隆慶三年,海瑞放應天巡撫,查處豪強兼並,奪還土地給平民百姓。

江南士紳眾多,在朝堂中力量極強,為了安撫當地,海瑞被改任南京閑職,之後他稱病退隱。

就在這段時間,海瑞查到了前首輔徐階的家裡。

發現他家兼並了二十余萬畝土地,比嚴嵩還要誇張。徐階子侄,亦有作奸犯科,做出不法之事者。

徐階因此聲名狼藉,兒子充軍,但海瑞也飽受攻擊,當地怨言極重。

徐階是張居正的座師,兩人關系緊密。

當年嘉靖定遺詔,徐階寧願得罪高拱,都要略過他,帶上張居正。

作為學生,不管他願意不願意,都要為徐階回護一二。

海瑞對徐階這樣,自然不受張居正的待見。

就在張居正思考該如何拒絕時,朱翊鈞語氣加重:“朕當年都知曉海瑞的名聲,高拱不能用,顯然是他胸襟不足。若論及高拱之錯,這應該能算上一條。”

張居正剛想說的話瞬間被堵了回去,他現在要是反對重新啟用海瑞,豈不是和高拱一樣,沒有胸襟?

他頓時有點胸悶氣短,不知道是不是小皇帝預判到了自己想說的話,才故意用這種話來堵自己。

————

劉毅《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

《明永陵的營建及歷史變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