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還是想聽聽這位鄉野遺賢對如今朝堂上的形勢有什麽獨到見解。
因此他坐直了身子,雙眼放光的問道:“解決金人的威脅先不說,按你的說法解決完外患又該如何解決內憂呢?”
“內憂無外乎三冗罷了。只要先解決完三冗問題,接下來的兩積問題就好解決了。”李公佐想了想說道。
三冗即冗官、冗兵、冗費,這三種獨屬於兩宋的社會治理難題。
這也是北宋開國時留下的隱患,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采取了如分化事權、科舉制度改革等措施,
這就導致官僚機構膨脹和官員數量激增。
而官僚子弟通過恩萌特權獲得官職,進一步增加了官員數量,形成了“冗官”現象。
這些不學無術的衙內是如何走後門的呢,其實兩宋時期科舉考試都是不糊名的,也就是說誰的卷子只要一眼都能看出。
而且宋時的科舉舞弊差不多就是公開的秘密,買官賣官現象十分突出。
說白了科舉考試就是走走過場,其實錄取誰、排名高低早就內定好了。
除非是文章才能十分突出,或者是科考前就是文名斐然之人,才能被“候補”進兩榜進士。
就連大才如歐陽修也都是考了三次才考上進士榜取得功名。
而終宋一朝優待文官,政府通過增加官員、擴大軍隊等手段導致財政支出增加,
而消耗財政預算維持統治地位,不僅加深了冗費難題還加劇了“三冗”現象。
同時,北宋政府為了維護社會穩定,采取了募兵、養兵的政策,導致軍隊數量惡性膨脹,出現了“冗兵”現象。
削弱了武將的兵權,導致軍隊戰鬥力下降,形成了“積弱”的局面
稅制不合理和商業逃稅等問題導致財政赤字,造成了積貧的現象。
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政府的財政健康,也削弱了國家的軍事力量,進而影響了社會的整體發展和穩定,造成了南宋時的積貧積弱現象。
兩宋朝廷上下官吏貪腐奢靡之氣成風,更是加劇了大宋這個“病人”積貧積弱的病症。
李公佐講解完“三冗兩積”問題,趙瑋驚愕的發現好像他分析的宋朝弊病絲絲入扣,分毫不差。
趙瑋心想這哪裡是孤眼中的武夫莽漢?這難道不是能文能武的薑維薑伯約啊。
趙瑋興奮的站起身走到李公佐面前,眼神灼灼的緊盯著他問道:“那面對三冗問題,秀山可有解決的良策?”
“我剛才說了解決的辦法也簡單,”李公佐目露精光的緩緩的說出來解決的辦法。
“而解決三冗問題,就要先從冗兵上入手,淘汰老弱讓大宋所有禁軍小型化、精銳化、火器化。”
“然後以武力為後盾整頓吏治,嚴查貪汙腐敗,接著裁撤大量沒有才乾的閑散官員,給底層吏員一個升遷渠道。”
“最後就是改革賦稅,實行考成法,解決大宋積貧積弱的問題。這樣一來……”
“這樣一來就能使大宋國富而民強嗎?”趙瑋一臉興奮的高聲問道。
“這樣就能讓大宋死的更有尊嚴一些……”
上面這句話也就是在心裡吐槽了下,當然是萬萬不敢說出來的。
李公佐聽到趙瑋的問話,笑著說道:“當然,不敢說為萬世開太平,但至少也能延續國祚幾百年。”
聽到這些夫子大儒們從來不會同他說的話,趙瑋耳目一新,對如何治理朝政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這使得他對儒家那套外儒內法,愚民之策有了深刻地懷疑,文人儒士真的像他們自己標榜的那樣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嗎?
要是真的如此,哪裡還有李公佐分析的“三冗兩積”問題。
接下來,趙瑋同李公佐談了很多如今對時局的看法,發現這小郎君竟然很多觀念都和自己很是合拍。
其實他已經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卻沒有好的解決辦法,但李公佐卻立刻就提出一些可行的辦法。
雖然不知道這些方法是否奏效,但治理國家不就是在不斷試錯嗎?
哪有什麽萬世不移的治國之策,還不就是一條路走不通,總結經驗繼續換條路走。
看著建王趙瑋臉上陰晴不定,思考著什麽。李公佐面上不動聲色心中暗笑,
老子剛才說的治國之策,還不是後世你登基為帝後實行的休養生息的政策嗎?俺們只是依葫蘆畫瓢罷了。
兩人一直談論到午後,身為內監首領的張慶幾次前來提醒用飯,都被趙瑋不耐煩的轟出去了。
而站在門外的張慶聽著書房裡不時傳來興高采烈的對話聲,讓這位內監首領不由得高看李公佐一眼。
沒想到這小子竟然如此深藏不露,有些話他雖然聽不懂,但是卻覺得大受震撼,頗有些不明覺厲之感。
後來,張慶更是下定主意,以後咱家要多與李二郎多親近親近,說不定他就是王爺日後倚重的肱股之臣。
“張大璫,王爺正在和誰說話?這麽久了也不用飯,餐食都涼了。”
正當張慶在門口默默想著什麽,猛聽得身後傳來一聲清脆婉轉的問話聲。
他趕緊回頭,就見身後站著一位身穿翠綠色宮裝的美婦人,
她下身著淺紅色石榴裙,一頭烏發梳著桃芯髻,晶瑩剔透的耳垂上掛著一對熠熠流光的耳環,
而潔白素淨的額頭上,卻帶著一條金光閃閃的水滴形紅寶石額飾。
美婦人雖然一身成熟婦人的打扮,但觀其年歲尚有些年輕,稚氣未脫的小臉上仿佛還有些天真可愛。
張慶看到年輕的美婦人,立刻躬身行禮道:“鹹安夫人,您怎麽又來了?”
“怎麽,張公公。本夫人不該來嗎?”謝氏有些不滿的噘嘴說道。
也不知夫君在書房裡看什麽書,剛新婚不久就將奴家這個如花似玉的小媳婦撇在一邊,幾天都不見蹤影。
真真是氣死奴家了。
謝氏不滿的顰了顰細長的雙眉,接過身後女婢手中的食盒,就要往書房裡闖去。
“哼……奴家要進去送飯,省得王爺如此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張慶大吃一驚這如何使得,但轉念一想,到時候王爺怪罪的又不是咱家。
於是他雖然嘴上說著使不得使不得這不合規矩,但腳下卻是一步不動。
而謝氏理也不理旁邊的閹人,雙手拿食盒推開書房房門,就要往內室走去。
而此時趙瑋正同李公佐談論著,該如何有效解決大宋上下遇到的難題,就見門外有人噔噔噔快步走進來。
兩人同時扭頭看去,就見一位年芳二八的小娘子身穿宮裝闖了進來。
而張慶手拿拂塵一臉色為難的站在內室外不敢走進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