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帶上足夠的好處上下打點一二,別說是抄錄,就是排隊排到死,他都抄錄不上。
前世西遊記裡面,唐僧千辛萬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來到靈山,眼見得就要獲得真經了,結果呢?法不輕傳啊!沒有人事,取到手的不過是是一堆無字書。
皇室收集保存這些書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精力,每年為了保養這些竹簡書籍,都是需要塗抹油脂,以防止蟲蛀,靡費之高,一般豪強之家也承受不住。
再說了國家已經分了太府和少府,皇室的錢財歸於少府,宗室子弟那麽多,公族子弟需要維護,羽林衛需要維護,難道不用錢嗎?
就算是關系再好,也是要吃飯的。
雖然沒有講明,但是抄錄書籍還是要錢的,當然如果不抄錄只是閱讀倒是不用花錢。
蕭何這種並不是個例,實際上在洛陽傳來要開放書籍抄錄之後,天下間所有的學派都蜂擁向洛陽趕來。而且前來的人並不是各學派的那些弟子,而是學派的領軍人物。
他們很清楚,這一次開放學宮以及藏書代表著什麽樣意義。釋經權,再換一個名詞就是經典的解釋權。
再說的詳細一些,就是做官的基礎,只有學了這些東西,你才有資格做官。
驛館。
一群學子跟著幾個老者來到驛館休息,在進入驛館休息之後,其中一名有些年輕的學生問道:“老師,既然朝廷已經開放學宮,允許抄錄書籍了,我們為什麽這麽著急前來?”
老者笑了笑說道:“你覺得那僅僅是書籍嗎?
陛下重開學宮,允許士子前來抄錄,那麽接下來就是增加官學,選官啊!”
“可以做官,就代表你的學派是官學,就會不斷有弟子前來求學,可若是不能成為官學,那麽這一脈學說就會逐漸衰亡,最後無聲無息的消失在歷史之中。
當年百家爭鳴,
百花齊放,諸子辯論,何其興旺,但是當時的學說可不僅僅是百家,可是你看現在還傳承著的學說有多少?
這是關系到一派學說能否傳續下去的大事,我不求學說鼎盛,隻想要將這些東西傳給後人!”
“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再想要獲得只怕就再需要等待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了。若是真的如此,我們就是學派的罪人啊!”
聽到這話,眾人沉默了,也明白了這次機會的難得。
洛陽,學宮。
經過拆分之後,太學和學宮正式開啟。
洛陽學宮在經過三個月的辯論之後,王恪在學宮之中設置十七經博士,選取了十七個學派加入官學之中。
這其中包括了法、儒、道、墨、農、兵等諸多經典。
其中十七家有七家都是以法家為主的排序,剩下十家才是其他學派的。而太學傳授的學科也是這十七家。
乾元宮中。
王恪正在聽太子和王哲匯報學宮的事情。
學宮之中發生的事情他基本上都清楚,學宮中一十七家學派也是他親自制定的。
甚至就連當年被王駱訓斥的儒家,王恪也沒有區別對待。
“沒想到,儒家居然是除了法家學派最多的一門啊!”
“陛下,儒家一直以來都想要建立一個理想國家,一個天下大同的王道之國,現在天下一統,他們只有獲得陛下的首肯才有機會,所以他們一定會來的!”
“至於說其他學派也都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建立一個理想中的國家。諸多學派雖然理論、方法不同,但是最終的目的卻很相近。”
“比如儒家認為以禮法道德治國,天子和臣子相互尊重,君主聽取勸諫就會聖明,臣子就會是賢明之人,吏治就會清明,土地兼並、壓迫就會消失,然後再按照戶籍將土地平分,天下就會大同。”
“儒家其他幾個學派,雖然有所差別,但是相差不大,而且其中一派將《淮宮春秋》作為治學經典。”
王恪微微一笑道:“想要依靠道德和禮法來治國,最後只會出現一群偽君子罷了!至於儒家所說的描述的王道之國,想要建立同樣很難。現在看來一戶百畝之地可行,可若是人口逐漸增多,土地還夠分嗎?
朕覺得是不夠的,那怎麽辦?削減每戶的土地?或者開疆拓土?一群道德模范去開疆拓土嗎?”
“儒家描繪的國都很美好,但是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陛下所言極是,儒家這王道之路行不通。”王哲說道。
“準確的說任何一家想要單獨治國,都是行不通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百家爭鳴,兼容並蓄。”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何其難也!”王恪微微搖頭道:“大乾疆域五千裡,人口接近三千萬,施政方針若是朝令夕改,到時候造成的後果非常嚴重。”
“朝堂之上,不管是哪一學派主政,都不允許其一家獨大,其他學派做官升官都不受影響。這些學派就能生存下去。 ”
王恪認真的聽了眾人的講述,覺得眼下這麽做利大於弊。雖然大乾一直以來都是用法家治國,但是並非是一成不變,若是以後法家不適用時代了,自然會選擇其他學派。
王恪任用諸多學派,實際上還是很有好處的,一直以來墨家和公輸家都是大匠作的人選,兩家都精通各種器械,若是換上一個儒家,到時候怎麽搞?墨家和公輸家剛好可以平衡。
兵家同樣是如此,想要統帥大軍,必須是兵家或者修習兵家學說的,不然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雖然王恪對儒家並不感冒,一直以來推行法家,但是不管是朝廷還是地方,也同樣需要道德約束,而不是用法家之術來算計,這樣做的後果當年韓國申不害已經展示過了。
因此對於儒家,王恪還是表示支持的,特別是治《淮宮春秋》這一學派的士子。這一派儒門弟子在考校一番後,很快就獲得了啟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