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不久,司隸校尉鍾繇代表朝廷派人給韓遂、馬騰分別送來親筆賀信,祝賀和讚揚二將在左馮翊郡和左內史郡為大漢成功北防胡寇,東備白騎。曹司空對所贈的二千匹戰馬回信稱得所送馬,甚應其急。望二將繼續同心扶佐大漢,優待關西士人,推薦賢才,憐憫救援百姓。
白騎就是張白騎,河內郡軹縣黃巾余部首領張晟。
信中未提並州高乾派兵並實際上主導入侵,韓遂認為這是朝廷給足面子與袁紹、高乾。
鍾繇的書法聞名天下,韓遂把鍾繇親筆賀信當寶貝一樣珍藏起來。看來曹操軍中非常缺馬匹。
成公英繼續整編策劃的九軍中的第五到第九軍:
第五軍為安羌將軍府中軍:
偏將軍閻行,總兵力一萬零一百三十人;
中軍別部司馬兼軍需別部司馬韓科;
韓師校尉部,駐防司隸漢安郡陳倉縣陳倉城:
校尉韓南,兵力一千漢騎,一千長離川燒當羌騎;
中軍別部司馬竇河;
都尉韓原;
別部司馬韓牧,鐵騎曲長馬文、弩騎曲長郭複;
別部司馬韓錦;輕騎曲長徐當、弓騎曲長錢憧;
都尉韓沸;
別部司馬韓澄,輕騎曲長竇果、弓騎曲長萬俊;
別部司馬韓衡,輕騎曲長張路、弓騎曲長郭駱。
乾將校尉部,駐防司隸漢安郡陳倉縣:
校尉韓冬,兵力一千漢騎,一千新平羌騎;
中軍別部司馬上官俱;
都尉韓階;
別部司馬韓樂;鐵騎曲長李狄、弩騎曲長辛賀;
別部司馬韓棣,輕騎曲長李趣、弓騎曲長辛牟;
都尉韓放;
別部司馬韓輾,輕騎曲長艾岱、弓騎曲長申劄;
別部司馬韓儔,輕騎曲長韋壺、弓騎曲長摯基。
鐵騎部,駐防司隸漢安郡陳倉縣;
牙門將尉遲延嘉,兵力四千漢鐵騎;
中軍別部司馬韓玦;
鐵騎校尉一部校尉尉遲鐵;
都尉韓其;
別部司馬衛廉,鐵騎曲長酈明、馮浠;
別部司馬羊兆,鐵騎曲長蔣帕、沈喬;
都尉韓祥;
別部司馬滕夏,鐵騎曲長焦盛、南譜;
別部司馬師曇,鐵騎曲長范委、莊熹;
鐵騎校尉二部校尉韓銅;
都尉韓浚;
別部司馬屠貫,鐵騎曲長朱旺、翟石;
別部司馬古廬,鐵騎曲長紀牧、陰溪;
都尉韓哲;
別部司馬鄭珀,鐵騎曲長宮勝、左炅;
別部司馬鍾覺,鐵騎曲長祖封、尚成。
預備部,駐涼州漢陽郡冀縣;
牙門將閻傑;
中軍別部司馬閻泊;
預備一部;
校尉樊霹,直轄五百興國氐騎;
都尉金盛,五百胡騎;
都尉伊介,五百胡騎;
都尉伊乙,五百胡騎;
預備二部;
校尉韓旦,一百三十漢步騎;
都尉閻斌,曲長閻淵、上官猛;
都尉江茂,曲長閻安。
江茂、閻安帶五十騎正在雍州尋找人才。
第六軍為聯軍涼州軍:
偏將軍田樂,總兵力為一萬九千一百五十人;
中軍別部司馬兼軍需別部司馬韓絳;
虎淵校尉部,駐防涼州漢陽郡冀縣;
校尉田矛,兵力一千漢騎,一千發羌騎;
中軍別部司馬馬涵;
都尉田賀;
別部司馬劉練,鐵騎曲長成公圃、弩騎曲長趙尊;
別部司馬田蜚,輕騎曲長竇喜、弓騎曲長郭段;
都尉田牟;
別部司馬田擎,輕騎曲長馬奎、弓騎曲長江喜;
別部司馬田儒,輕騎曲長竇定、弓騎曲長郭正。
金城羌騎校尉部,駐防涼州金城郡允吾縣:
校尉江惠,兵力一千羌騎;
中軍別部司馬梁牛;
都尉梁虎
別部司馬梁益,輕騎曲長且庫、良文;
別部司馬良辟,輕騎曲長梁安、且午;
都尉且越;
別部司馬梁川,輕騎曲長且泉、良喜;
別部司馬良莊,輕騎曲長梁谷、且曲。
允吾校尉部,駐防允吾;
校尉韓川,兵力一千漢騎;
中軍別部司馬白朝;
都尉韓溫;
別部司馬韓詹,輕騎曲長彭途、弓騎曲長趙承;
別部司馬韓卬,輕騎曲長蔣雨、弓騎曲長馬輔;
都尉韓湯;
別部司馬韓黍,輕騎曲長田斌、弓騎曲長毛翊;
別部司馬韓際,輕騎曲長竇度、弓騎曲長淳於躍。
金城縣都尉部,駐防涼州金城郡金城縣;
都尉韓密,兵力五百步騎;
別部司馬李車;輕騎曲長劉蒲,弓騎曲長費準,
別部司馬萬原;輕騎曲長耿開,弓騎曲長薑奢。
涼州水軍校尉部,駐防涼州水路各縣;
校尉張海,兵力八百漢步兵;
中軍別部司馬侯銳;
都尉吳篷、王漁、黃軲、左剛。
狄道校尉部,駐防隴西郡狄道縣韓家塢堡;
校尉韓尚,兵力一千漢步騎;
中軍別部司馬張都;
都尉韓長;
別部司馬齊斌,輕騎曲長陽桂、弓騎曲長江威;
別部司馬黃肅,輕騎曲長池瑗、弓騎曲長郭並;
都尉韓發;
別部司馬鍾郃,輕騎曲長宋嘉、弓騎曲長劉約;
別部司馬師紀,輕騎曲長朱福、弓騎曲長祁登。
冀縣東羌校尉部;
校尉東起,兵力一千羌騎;
中軍別部司馬良珂。
安定郡三水縣都尉部都尉韓奚,一百五十漢騎。
隴西校尉部;
校尉李磊,兵力一千五百漢步騎;
中軍別部司馬吳賀;
都尉韓柄,別部司馬韓逸、韓修;
都尉李方,別部司馬韓定、韓球。
隴西郡首陽縣羌部落牙門將迷虎,五百羌騎;
隴西郡鄣縣羌部落牙門將餓何俾,五百羌騎;
隴西郡氐道縣麹山翅上和為翅一帶的氐部落中郎將楊浚,八百氐騎。
漢陽郡略陽縣氐部落裨將軍楊騰部下千騎長校尉楊奎,一千氐騎;
漢陽郡略陽縣氐部落牙門將蒲淵部下百騎長蒲余,一百氐騎;
漢陽郡勇士縣羌部落牙門將迷貴,五百羌騎;
南安郡豲道縣羌部落牙門將燒戈頹,五百羌騎;
漢陽郡西縣皇家軍馬苑周邊的羌部落中郎將柯列,八百羌騎。
安定郡都盧城、瓦亭鎮羌部落牙門將迷瑞,五百羌騎;
安定郡高平縣和三水縣休屠各胡裨將軍兼安定屬國都尉郝寬,五千胡騎。
中郎將子郝全;
牙門將郝水;
校尉郝節、郝真、郝烏、郝曲、郝喬、郝童、郝尚。
第七軍為聯軍西羌軍:
偏將軍韓平,不計自經營兵馬,總兵力五千七百人;
中軍別部司馬兼軍需別部司馬韓也
金城郡臨羌縣西平亭湟中盧水胡中郎將伊德,一千二百胡騎;
金城郡臨羌縣西平亭休屠各胡牙門將金方,四百胡騎;
金城郡金城縣羌部落牙門將伐同伏,四百五十羌騎;
金城郡臨羌縣羌部落牙門將蛾遮璠,六百五十羌騎。
西鎮守備校尉部,駐防新地和西鎮;
校尉韓都,兵力一千五百漢騎;
中軍別部司馬樓尚;
都尉韓承:
別部司馬弭迪;鐵騎曲長蘇運,弩騎曲長辛欣;
別部司馬韓翼;輕騎曲長孟翼,弓騎曲長楊古;
都尉韓應:
別部司馬韓肥;輕騎曲長張複,弓騎曲長曾愈,
別部司馬韓百;輕騎曲長宋韋,弓騎曲長王渭。
鍾羌羌騎校尉部,駐防鍾羌四鄉;
校尉尉遲銀,兵力一千五百羌騎;
中軍別部司馬良其;
都尉梁嘠;
別部司馬梁牙,輕騎曲長且皮、良合;
別部司馬良波,輕騎曲長梁竹、且木;
都尉且伊;
別部司馬梁溫,輕騎曲長且牛、良巒;
別部司馬良付,輕騎曲長梁備、且司。
洮水南岸白馬羌騎都尉部,自經營;
都尉韓葉,四百羌騎。
西羌千騎部,自經營;
千騎長韓賁,四百羌騎。
第八軍為聯軍荊州軍,其中二千兵自經營,二千漢兵歸聯軍;
偏將軍孫威,不計自經營兵馬,總兵力二千人;
侍衛隊隊長,孫狼,十一歲,暫未領兵;
中軍別部司馬兼軍需別部司馬辛剛;
豐鄉城守衛別部司馬東桂陽,兵力五百;
武關守衛別部司馬王間,兵力五百;
都尉韓喜,駐守武關;
別部司馬東南陽,兵力五百;
別部司馬東南郡,兵力五百;
都尉韓阿,駐守武關;
別部司馬東江夏,兵力五百;
別部司馬東武陵,兵力五百;
都尉韓聿,向弘農郡南部發展;
別部司馬東零陵,兵力五百;
別部司馬東長沙,兵力五百。
第九軍為聯軍益州軍,全軍自經營;
偏將軍韓潼,自經營總兵力二千八百五十步騎;
中軍別部司馬兼軍需別部司馬辛理;
益州校尉部,總兵力二千八百五十步騎,治所為綿虒道;
蜀郡北部都尉兼聯軍益州校尉部校尉韓支;
中軍別部司馬馬允,衛隊五十漢騎;
別部司馬東蜀郡,二百漢步騎,鎮守湔氐道;
別部司馬東蜀國,二百漢步騎,鎮守湔氐道;
別部司馬東犍為,一百漢步騎,一百蠶陵羌騎,鎮守蠶陵縣;
別部司馬東犍國,二百漢步騎,鎮守蠶陵縣;
別部司馬東越巂,一百漢步騎, 一百黑虎羌騎,鎮守汶江道;
別部司馬東牂柯,二百漢步騎,鎮守汶江道;
別部司馬東永昌,二百漢步騎,鎮守廣柔縣;
別部司馬東益州,二百漢步騎,鎮守廣柔縣;
別部司馬東漢中,二百漢步騎,鎮守繁縣;
別部司馬東廣漢,二百漢步騎,鎮守繁縣;
別部司馬東廣國,三百漢步騎,一百蠶陵羌騎,鎮守綿虒道;
別部司馬東巴郡,三百漢步騎,一百黑虎羌騎,鎮守綿虒道。
涪陵韓家,自經營。
不計自經營兵馬,合計兵力七萬五千八百八十步騎,其中漢兵二萬七千二百八十人。
如果不算補充入的六千發羌兵,比上次清點出的兵力八萬五千八百五十人,上年至今戰損死傷約一萬六千人。
鐵騎部四千漢騎、精騎部四千漢騎,以及十個校尉部中的鐵騎和弩騎五千漢騎,乃聯軍全軍精華。
原韓宛的九個校尉部只剩下一萬漢騎,由於漢騎不足,補上了八千羌騎,戰力大不如從前。
還有近一萬普通漢兵分布在其它各部。
除鐵騎部外,原韓宛的九個校尉部和西鎮守備校尉部配有鐵騎曲長,共用二千五百套鐵騎裝備。
近來有數個校尉部損失慘重,加上以前的損耗,鐵騎裝備總共失去數百套,庫存已無多余,而且在用的鐵騎裝備中的鎧甲大都已破舊。
韓遂一次性撥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幣分批整修鎧甲。
經成公英一番整軍,全軍各部煥然一新,韓遂逐一視察,給予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