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已經不允許黎朝君臣再負隅頑抗。明軍、莫軍、阮軍和西洋聯軍徹底拔除了升龍城外所有的黎軍據點,將升龍城圍得水泄不通。四架熱氣球終日在升龍城上空盤旋,不斷向城內投送用安南文字寫成的招降書,城中軍民只要持書出城向明軍投降,就能獲得安全和財產的保障,逾城而出的軍民百姓不計其數。
殘存的黎軍在鄭根之弟奠義公鄭楃和名將阮有登的率領下,先後兩次向城外突圍,都以失敗告終,並且在第二次突圍戰中,鄭楃和阮有登雙雙陣亡。
對於黎維祫和鄭根來說,所有的籌碼都已經輸光了,投降是唯一的出路。
按照陸希星的安排,聯軍在升龍城北門外擺開陣勢,莫朝國王莫敬光和大明招討大將軍鄭克臧在臨時搭起的受降台上,面朝升龍城方向並肩而坐,等候黎朝君臣獻降。
黎維祫和鄭根免冠被發,跣足而行,從升龍城北門出城,在受降台前下跪,獻上黎朝國璽、大清給予黎朝的敕封詔書、定南王璽和元帥印。隨軍的大明禮部官員隨即宣讀聖旨。這道聖旨是在從南京出發之前就已經寫好,由翰林院的庶吉士們起草,已經出任內閣侍讀學士的萬斯同潤色定稿,文辭華麗,將安南自黎利叛亂脫離大明開始,直到今時今日的歷史簡單敘述一遍,然後深責黎氏君臣忘恩負義,背叛大明。又專門斥責鄭氏擅專大權,毫無君臣綱常。最後將黎維祫貶為昏德公,鄭根貶為重昏侯,由招討大將軍鄭克臧暫行看押。
黎維祫和鄭根痛哭流涕,連連叩首謝恩。鄭克臧又命人接著宣讀招討大將軍令,將黎維祫和鄭根等人暫時拘押在明軍大營,升龍城內黎氏、鄭氏宗親暫居於原住處,由明軍看管。
城中黎軍尚有一萬多人,全部出城向聯軍投降,接受整編和遣散。莫敬光自進入高平府以來,已經拉起了萬余人的隊伍,加上收編這些黎軍,總兵力達到約兩萬人,稍微有了些王朝的規模。
黎朝文武大臣有些是黎氏或者鄭氏的死忠,不乏在家自盡盡節的,不過大多數人也隨著黎氏和鄭氏一起投降。另外一些親阮氏的,都由鄭克臧賜予赦書,向阮有豪投降,準備舉家遷往廣南國。朝中心懷莫氏的大臣已經很少,但也不是沒有,紛紛向莫敬光上書效忠,莫敬光自然是來著不拒,並且許諾他們繼續擔任官職。
升龍城規模宏大,鄭克臧和洪磊、曾養性等人商議之後,決定將城內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域,東區由洪磊和西洋聯軍駐守,西區由曾養性駐守,北區由劉德傑駐守,南區則交給莫軍自己管理。鄭克臧率領明軍主力與福全的綠旗營繼續在城外屯駐。
第二天清早,鄭克臧帶著衛隊,和穿越者們一起入城,進入升龍皇城,在敬天殿——仿照南京紫禁城奉天殿所建的皇宮正殿——宣讀第二份大明皇帝聖旨,敕封莫敬光為大越國王,賜給金印金冊,冕旒袞服。聖旨當中還特別說明,基於安南的現實狀態,廣南國的阮氏將接受大明朝廷的單獨冊封,獲得安南國號,不再隸屬於大越國,莫氏大越國的領土,隻包括大明同意莫氏從黎朝繼承的部分,蘭江以南的州府割讓給廣南國,北部高平、涼山、萊州、老街、萬寧等州府劃入大明。
莫敬光已經五十多歲了,十幾年來經歷了三藩起事、高平失守、清明改易的驚濤駭浪,早已是滿臉皺紋一頭白發。眼看著哥哥莫元清在他鄉含恨去世,自己終於等到了復國登基的這一天,莫敬光確實激動不已,接下聖旨之後,伏地痛哭不已。
鄭克臧安慰了莫敬光幾句,便和穿越者們一起離開敬天殿,好讓莫氏君臣舉行自己的國王登基大典。
走出皇城,鄭克臧提出在升龍城內巡視一番,畢竟是安南第一大城,頗有些小號南京的氣象。然而,走了不過幾條街的距離,親眼所見的卻是人間的慘劇——莫軍在城裡到處搶劫殺人,強奸婦女,仿佛這城裡住的不是安南人。
鄭克臧對這番景象大感驚訝。雖然在中原打仗,屠城之類的事件也時有發生,但黎氏君臣算是開城投降,莫軍沒有什麽傷亡,莫氏不應該縱容軍士在城裡奸淫擄掠。
陸希星便解釋說,安南人天生殘忍暴虐,把奸淫擄掠視作家常便飯,就算將帥們想要阻止,士兵們也不會聽從。不但城內如此,在城外駐扎的阮軍,這幾天也像發了瘋一樣到處搶劫強奸。自己帶人去阮有豪的大營贈送勞軍禮物時,親眼看見阮軍的將軍們將強奸過後的婦女發放給士兵們取樂。
鄭克臧聽完,不由地深深歎了一口氣。巡視遊覽的興致也登時全消,便和大家一起回大營休息。
又過了兩天,陸希星將阮有豪和西洋聯軍的代表們請到營中,與他們商議善後之事。阮有豪對大明開出的“移交乂安駐軍”和“贈送西洋火器”的條件非常有興趣,但對“將會安港開放為公共港口”和“擴建峴港,一半由大明租借”這兩件事表示自己無法做主,要奏明阮主才行。
英、西、葡三國的代表則對會安港國際化的提議大為讚賞,當場表示,如果阮主不同意,三國將和大明一起,向阮主進行武力施壓。
阮有豪自然是不吃三位代表的威脅,但實際上又對大明和聯軍的實力十分忌憚。這一次與明軍、西洋聯軍一起作戰,讓阮有豪對火器的威力又有了新的認識, 而明軍作戰的陣勢和戰法也明顯比阮軍的水平高出好幾籌,若是真的與大明或者聯軍為敵,肯定討不到便宜。
一番爭執之後,大家達成協議,由阮有豪盡快將此事奏明阮主,由阮主派出全權代表前來談判。
項紹寬和呂憲華則拉著洪磊、曾養性等人商議進軍雲南之事。曾養性認為,如今黎氏剛剛投降,按照經驗判斷,接下去幾個月少不得有人會興動叛亂,因此明軍應該暫時在升龍附近駐扎,並且在興化鎮沱江與紅河交匯口處抓緊築城,作為明軍在安南最重要的據點,同時也是向雲南進軍的基地。
曾養性的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於是商定由洪磊負責築城一事,同時要求莫氏征發五萬民伕聽候洪磊差遣。另外,要求莫氏朝廷和裒主武公俊分別撥給一萬和五千軍隊,接受明軍整訓,作為明軍的仆從軍,隨征入滇作戰。明軍需要的五百艘運輸船,也必須在三個月內準備齊全。
鄭克臧覺得,這些要求對於莫氏朝廷來說,似乎太過苛刻了,而且窮竭民力,容易激發民變。陸希星便悄悄給鄭克臧解釋,激起民變其實是預料中的事,如今趁著明軍主力還在升龍附近,趕緊讓安南的各種矛盾爆發出來,好及時鎮壓,再殺掉一批不安分的人。若是一味追求穩妥,將來明軍入滇作戰,安南再爆發戰亂,則明軍後路被截斷,反而進退兩難。
果不其然,就在新年的正月裡,升龍附近和各地的州縣先後爆發了十幾起民變,都打著“驅逐北人、恢復黎朝”的旗號,剛剛喘了一口氣的明軍,不得不分兵到處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