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舊梁書 > 《舊梁書》卷一十一,太祖武帝11,太乾10年至11年

舊梁書 《舊梁書》卷一十一,太祖武帝11,太乾10年至11年

簡繁轉換
作者:張仕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2:35 来源:搜书1

太祖之太子(注:此補紀太宗也),太宗也,諱裕,字順和。母太祖謝皇后,後文平帝隆和元年四月十一日生於北地。太子少歧嶷而敏惠,美姿儀,勤勉好學,待物沈靜而肅然。屬太祖舉義,轉鬥北國,太子或從顛沛,或留長安,而在喧嘩紛擾之間,未嘗聞有慌懼之時,每泰然自得,與諸文武歡言論敘,甚為朝野所歸。太乾九年,蔣羅所置東郡太守、陳留郡尉鄧沈為龍英所逐,退守南陽,勢蹙,請救於太祖,太祖遂以太子為征東大元帥,率秦中士馬東出武關,奔援南陽,數距龍英於宛,遂安南陽。

二月,獏奚西部虜帥率眾寇北平郡,頗所殺略擄奪。龍英聞之,大怒,即令其河北大都督滕和率眾追討,和遂絕燕山而北,追擊討捕,斬虜數千,而竟未克尋其大部。三月,龍英親率大眾至薊,且會諸部夷狄,歃血宣盟,總戎跨燕山,北向以尋獏奚。

先是,朔方太守李嶠性和善,每虛心下士,且愛賢禮材,惠播於所在。嶠讚軍呂遵有刀筆才乾,性敏慧,處事之疾往往數倍他人。朔方戎旅之事,嶠頗以之寄遵,遵每能克就,無所紕漏,嶠遂甚重遵,頗禮之,常延之於家,與相敘尋常,欲結莫逆之交,遵亦感之,遂誓約刎頸。遵面皎而發麗,儀表堂正,而嶠貌寢,遵既常至嶠宅,嶠妻徐氏見之,遂心悅,數與遵相言語,往複之間,二人遂萌奸情。嶠初不之知,後嶠之侍者探知其事,遂將以之告嶠,徐氏知之,乃先害侍者,知事不能蔽,又惶恐以之問於呂遵。遵遂與徐氏相約,陰遣人自狄中通事於龍英,請以朔方來降。英許之,然猶不以為意。四月(注:太乾十年),遵遂詐請李嶠至其宅,嶠素信遵,遂不以為疑,既赴,遵乃害之,奪其印,矯令率兵馬出朔方,以討羯猾為名,北行,將奔羯猾,且以之告於龍英。英時在燕山北,將討西部獏奚,聞呂遵來投,遂使其大將桑嵩率眾西進,且令羯猾應之,羯猾遂以眾迎呂遵,遵遂奔羯猾營,假羯猾之力,欲逼降朔方士卒,而其眾或不欲降,遂與虜戰,而眾寡不能敵,悉殉國,呂遵遂導羯猾南寇,破朔方,且招引龍英。英又使其部將代郡太守光遜率眾逼雲中,國朝雲中太守高乾擊而破之。長安聞嶠死而呂遵叛,遂疾使大將軍柴寧率眾北赴朔方,既至,與呂遵戰破之,遵率眾退守朔方郡北。

嗚呼,古人雲:“寧材劣而勿德/不悖之。”(注曰:語出《蒼皇誡子書》。趙朝李渾《蒼皇誡子書注》以為,此句當斷於“德”、“不”之間,“寧材劣而勿德”者,言寧使材劣,而勿使德劣,即“材劣而德不劣”也;“不悖之”者,言切不可悖之,悖之,則為“材不劣而德劣”;此蒼皇誡其子,寧使材劣而德不劣,勿使德劣而材不劣也。後文黃福《蒼皇誡子書會注》以為,此句當斷於“勿”、“德”之間,寧者,寧使之也;勿者,無也;“寧材劣而勿/德不悖之”者,言寧使材劣乃至於無材,不可有所悖德也。《梁書》在此用李說)信矣!何也?脫材德不能兼之,若夫材雖劣,而德不劣者,雖庸鈍常人,卒以有德且無材,不至於好亂樂禍,荼害無辜,故雖不能有所大成,亦將不能有所大害;若夫德雖劣,而材不劣者,雖聰敏慧捷,竟以有材而無德,恐將肆狼心狠志,負凶逞邪,故雖終能有所大成,亦將流毒其大害也。故由是而觀之,假使材、德二者,不能兼而得之,寧有德而無材,勿有材而無德;寧無所成就,勿流毒蒼生也。呂遵之在朔方,條理軍政,諧暢戎旅,李嶠之守郡,頗仰賴其力,平心而論,則不可言之無其知能也。然其雖有材乾,乃無其德操,盜妻而害主,叛國而投虜,引讐寇而南,遂荼毒北鄙,為其所在之大害也,豈不應古人之言乎?

五月,桑嵩率其眾至朔方,柴寧總眾逆之,上郡太守劉恪亦將眾來援,遂與寧並力,擊呂遵與桑嵩。嵩與戰,寧列陣麾眾,奮擊齊眾,劉恪又領步騎自翼側推鋒,遂大破之。寧預使西三郡鐵騎擾擊桑嵩軍尾,至是,遂雲動截鬥,盡摧齊眾,斬嵩於陣中,乃盡光朔方,且虜呂遵,以之送長安,太祖詔棄市。是月,龍英率眾北進,與諸部圍擊獏奚西部,大破之,獏奚西部遂奔潰北走,英追之不及,遂班師而還。六月,江南大水,太祖與藍憲皆遣使於所轄郡縣,賑災救禍,且輸運糧粟以濟之。

七月,詔免朔方今年租賦稅半。八月,藍憲遣使來聘,帝以禮接見而勞慰之。是月,藍憲遣使聘龍英於臨淄(注:齊都在臨淄),龍英禮見。九月,太祖遣使聘藍憲。是月,龍英亦遣使聘藍憲。

十月,涼州以西吐谷渾寇犯隴西,為邊軍所破逐,河西道督統李芸率眾乘之,截沮其還道,預伏奮擊而破之,斬虜萬余。十一月,龍英令修《大齊國律》。

十一年正月,太祖遣使巡行境內,勸課農桑。三月,龍英以太祖迎鄧沈而收南陽,素怨國朝,至是,遂親率大眾十五萬南攻南陽。太祖聞之,即遣京兆尹羅騰率眾東出函谷以援太子。

四月,龍英攻魯陽,破之,又南薄葉縣,攻之數日而下,遂逼陽城。初,太子聞龍英率眾來討,知難與爭鋒,遂決計不守魯、葉,而預使陶誠率步卒,入陽城,修守禦而備資糧,且堅壁固壘,高牆深塹,以為防距。是月,羅騰率眾十萬至宛。龍英之攻南陽,使其河南督統司馬珣率眾自河南攻伏牛山北諸戍,太子無兵往赴,遂使羅騰將兵六萬赴之,至即乘珣攻堅,依地勢而推刃,數摧破司馬珣,驅之境外,與之對壘於伏牛山北。五月,龍英率眾逼陽城,圍而攻之,久不能破,折損頗眾,遂塹長圍而守之。是月,龍英煽動北狄,與其代郡太守光遜率眾犯寇雲中、朔方,所在守令逆距而退之。

六月,龍英淮北道督統章敬率眾自陳郡發,攻泌陽,圍之,情勢甚急。泌陽令樂相,太子心腹親近,遣勇士破城,請救於太子,太子遂留鄧沈守宛,為諸軍輸運及後繼節度,躬率守援士馬八萬,東向以援泌陽。龍英聞之,遂偽仍樹旗幟營壘於陽城之外,且猶日夜攀攻,躬率鐵騎精兵,銜枚裹蹄,奔馳而南,遂中道逢太子,推鋒盡銳以襲之。太子所部無備,遂大懼,惶恐危亂,士卒喪膽,英遂乘之奮進,率精騎徑突其陣,馳殺掃蕩,於是大破太子,王師奔北逃竄,太子狼狽西走。龍英親率眾追之,抽矢射太子,太子稍避,而中其左肩;龍英抽矢再射,將中,而有飛鳥低翔而過,當羽箭之徑,於是矢穿鳥而進,其力遂稍減,且漸低滑,乃中太子背,而才破甲,太子遂免。龍英見之,以腿折弓,憤然捶胸,仰天歎曰:“豈天不絕此豎子性命於今日焉?”英遂率眾進逼泌陽。

七月,太子遣使請救於太祖,言語盡父子之情,太祖聞之,焦急,疾使柴寧率眾十萬,東出以援南陽。是月,龍英破泌陽,樂相間道突圍以歸南陽,英遂總眾,西逼宛城,太子使鄧沈率眾,於宛城東南八十裡戍處,堅壁深溝,欲犄角以持龍英。

八月,齊之代郡太守光遜又率華狄士馬數萬寇雲中、上郡,為太守高乾、劉恪所距退,遂還其郡。是月,龍英至宛,太子遂與鄧沈犄角固守,數挫齊眾鋒銳。柴寧率眾至宛,龍英見王師甚眾,遂先退至宛城東百裡地,連營而北,引接陽城圍兵,且令其淮北河南士卒來會。柴寧遂推鋒而進,步步為營,以偪龍英寨壘,相距不足十五裡,彼此之間動靜頗相聞。

九月,齊淮北河南士卒漸至,而英隱之,遂總眾二十萬,夜攻柴寧。寧勒兵逆戰,使甲士迎鋒對之,即整軍悉出。英遂登高望其營壘薄處,率其精銳,鼓噪衝之,遂破寧營,而寧疾調銳旅,使舉烽呐喊,以對齊眾,遂稍挫其鋒。而英使馮堯率鐵騎橫穿王師軍帳,所到焚火吹角,於是王師大亂,所在潰逃,寧斬數人,遣將略營,竟不能製,遂與左右親衛,及將校銳卒,狼狽西走,英乃乘勝推鋒,斬虜王師數萬。寧於是退守宛城,龍英遂進逼宛。柴寧素為王師名帥,凡所征戰,無不勝捷,至此乃為龍英所摧,折戟宛東,於是京師大震,公卿文武皆有懼顏,太祖亦憂慮,賈承遂建計請使於藍憲,使率眾自淮南逼龍英之尾,以緩南陽之圍。太祖用其計,遂遣賈承使於藍憲,且使彭目又率眾七萬,出武關以東援。

十月,賈承至建鄴,藍憲接見之,問曰:“卿來豈非欲使朕救貴國邪?日前齊帝已遣使來,與朕約討貴國,既克之後,秦嶺以南,悉付朕有,與劃嶺、淮以分天下,朕甚以為美,恐卿今日將徒勞。”承對曰:“非也,仆今日所來,為救貴國也。”憲疑而問曰:“今貴太子危逼南陽,朕安居建鄴,孰須救乎?”承曰:“今天下三分,鼎足而立,然細觀其勢,齊強而梁吳為弱,若梁、吳不能相和,反自相角鬥,何異倒太阿而與人?必使建鄴、長安,並為丘墟;江表、秦蜀,鹹化草莽,此豈非陛下之危?”憲曰:“朕若西進而取黔、蜀,即盡有南國,如何不能抗齊?”承對曰:“陛下若得黔、蜀,則龍英將取秦、隴,陛下能以南國貧弱,抗北宇銳旅邪?”憲又曰:“龍英與朕相約,劃嶺淮而南北,英素有信,必不負盟。”承大笑,曰:“夫自甄朝以來,歷代英雄,孰不以混一車書為志?龍英之言,豈足信哉?且龍英尚敢負弑君之惡名,何懼渝此約乎?”憲默然,承又曰:“今龍英之眾,悉困南陽,陛下脫間此機,亦將清掃兩淮。此一石二鳥,如何不取?”憲然之,遂曰:“梁主有卿,勝兵十萬。”遂乘秋冬江勢稍緩,遣其將陳謙率眾七萬,發自江夏,濟江,攻齊之衡山郡;偽太尉高放率眾七萬,發自廬江,濟江,攻齊之九江郡;又使其廣陵太守吉慎率眾五萬,自淮南郡西攻九江,旬日之間,破其數城,齊淮南道督統苻彥率眾分逆, 為吳軍所破。是月,龍英進逼宛城,與寧戰於城下,寧負城逆擊,遂距退龍英,而英聞藍憲攻淮南,大怒。

嗚呼,天下之勢,難以久和;華夏之區,不能常裂。於是自古以降,每有間安之亂代,紛爭之戰秋。洎乎此時,數國逐鹿於一朝,海內惟思其兼並,故而勇士奮其驍勇,賢俊傾其良謀。命郡專縣之臣,殫精慮以備討伐;守鎮衛戍之將,竭骨肉以勤戎馬。然裂土之邦,數既非二;稱孤之君,常過於三,於是其間連衡合從,盟敵媾和,遂能決其時局,定此乾坤,用而驟見口辯之士,遊說於列主;雄言之材,論勢乎朝堂,遂能以唇齒之力,解倒縣而挽狂瀾;假喉舌之功,救亡險而興垂危。雖不見躬登戰陣,竟未嘗身對弓石,然亂風雲,變成敗,或等強庶兩郡,或侔十萬雄兵。賈承之屬,不此輩邪?

十一月,高放破苻彥於舒縣,吉慎斬齊九江太守於六,於是九江數縣陷於吳,陳謙亦率眾破取衡山,降齊衡山太守。藍憲親至壽春,總眾十六萬,攻圍壽春,苻彥與戰不利,棄城北遁,退守淮北,淮水以南盡入於吳,苻彥請救於龍英,英以南陽久攻不下,而淮域危逼,遂解宛城、陽城圍,將東赴淮南。

十二月,太子率眾欲乘齊眾之東,收復失縣,遂攻葉縣,而英率眾馳還,擊太子,太子與戰不利,於是退還。英乃留其士卒守所取南陽諸縣,置南陽太守於葉縣,以其部將利尚為南陽太守,於是葉、魯陽、犨、泌陽四縣盡陷於齊。是月,藍憲率眾渡淮,破齊數戍,圍汝陰,苻彥率眾固守,憲不能下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