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蘇軾三人依依不舍地跟王老丈和藏書樓辭別。他們今日必須返回犍為縣城,否則家人們就該擔憂了。
蘇軾三人一步三回頭地從王氏書樓離去。三人內心多少會有失落,相互之間的攀談也少了一些,氣氛有些沉悶。
行走之間,蘇軾突然停下腳步,似是想到什麽,雙眼煥發出明亮的光芒,心潮澎湃地說:“阿爹,弟弟,我有一個絕妙的想法!”
“哦!說來聽聽。”蘇洵也被蘇軾調起了興致。
蘇軾神采飛揚地說:“咱們此行攜眷乘舟沿岷江、長江東下,對於沿途的山川風光、風土民情和名勝古跡,我們父子三人可以各自暢寫詩文,創作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有懷古、詠物、行旅等。為文貴在自然,不能為了作文而作文,一定要到了胸中有話,不吐不快之時才能寫出好的文章。咱們父子三人借此合著一部詩文集。名字我剛剛都想好了,就叫《南行集》!”
“妙!妙啊!”蘇轍狠狠地一拍大腿,一掃先前的陰鬱情緒,眉飛色舞地說,“哥哥這個想法簡直妙不可言。咱們父子三人將同一趟旅程的所見所聞所感合著為一部詩文集,三蘇父子齊上陣,必定又是一段佳話。”
蘇洵略微思索後點頭同意:“二郎這個想法極好。隨著印本書的推廣,如果咱們三父子的《南行集》能夠結集印行流傳於世,說不定就能風行全國、名滿天下。這必定能為二郎、三郎即將開啟的仕途打好基礎、鋪平道路。”
“哈哈,阿爹,這您就多想了。只是王氏書樓這三日,我心有所感,文思泉湧之下把自己的感悟通過文字記錄下來,以供後人參考揣摩。我寫,故我在,此乃我之大幸。”蘇軾灑脫一笑。
三蘇父子是幸運的。十多年前,中國偉大的民間發明家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一門三蘇名揚京師之時,活字印刷已經在宋朝全國流行開來。以前的文人要留下一點文字,極其艱難,因為只能雕版印刷。除非極為重要的文字,一般不會花費那麽大的力氣專門雕版。而活字印刷術發明後,印刷效率得到極大提升的同時,印刷成本大幅降低。因此如蘇軾這般剛剛嶄露頭角的新人,寫出來的詩文集,也有機會印成集子廣為流傳。
後來,隨著蘇軾的文名愈盛,他的詩文總是很快就會結集出版,風靡全國,甚至形成極其強大的輿論力量。這既極大地提升了蘇軾在大宋文壇的影響力,但也同時給他後半生的顛沛流離埋下了禍根。
三蘇父子回到犍為縣城與家眷匯合後,當日即刻再次登船啟程。
蘇家船隻順著岷江而下,在戎州進入長江。相對岷江,長江江面更為開闊,水量更加豐盈,而故鄉也愈發邈遠。回首西北方向,惟見蒼茫的雲霧與水鳥。
巫山山脈是中國大地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長江蜿蜒至此,遇其阻擋,江水奪路而出,形成長江三峽。由於順風順水,船隻速度相當之快,兩岸疊翠的青山如同馬群一樣向後疾速奔去。蘇轍看到岸上的行人,興奮地想和行人喊話,可還未等到回答,船隻就已經如同離弦之箭遠逝。
夷陵(今湖北宜昌下轄一區)屬荊湖北路陝州(元豐年間,改“陝”為“峽”)。歷史上,扼守於三峽出口的夷陵曾發生過著名的夷陵大戰。夷陵這個名字,意味著連綿數百裡的高山峽谷已經結束: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三蘇父子輕松愜意的水路行程在江陵畫上句號。十二月八日,一家人順利抵達荊湖北路江陵府。自嘉州到江陵,1000多公裡水路,行船兩月,沿途經過了11個郡,26個縣。一路走來,皆是三蘇父子的詩行和遠方。
當日,蘇家棄船在江陵府客棧住下後,蘇軾和二餅獨自上路,快馬加鞭地朝著荊湖北路鼎州桃源縣桃花源方向疾馳而去。
這是蘇軾提前跟蘇洵商議好的。赴京為官後,蘇軾的人生軌跡將徹底改變。一入官場深似海,從此半點不由人。蘇軾讀書破萬卷,深諳其中五味。
古代官場,就是一個大坑。官大一級壓死人,尤其是皇帝身邊辦事的人,伴君如伴虎,要做好隨時豁出性命的心理準備。所以能被皇帝留下來重用,又能全身而退,還能善終的人,絕對是人中龍風,智商和情商都要爆表。 跟隨一個皇帝做事,尚且如此不易,如果再改朝換代,雖然說不上十死無生,也必然是九死一生了。
面對即將來臨的宦海沉浮,蘇軾內心深處需要一個“錨”。這個“錨”是自己心靈的歸宿,使得蘇軾今後榮辱升沉之際,無論宦成名立,還是芝殘蕙焚,蘇軾都能錨定方位,不至於迷失自我。
至於“錨”的選擇,蘇軾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既是現實生活中的洞天聖境,更是蘇軾心中的世外桃源。
蘇軾可以說是陶淵明的頭號粉絲。中國文化史上有些大人物往往生前背時,而得盛名於既逝多年之後,其中少數最為傑出的大人物,甚至會被捧上神壇去。前有孔夫子,後有陶淵明,皆其人也。
陶淵明生前先是斷斷續續地當了多年小官,歸隱之後也只是一位地方名流、社會賢達。由於他的詩風不合當時的主流時尚,他在當時文壇並沒有太高的地位。後來陶淵明的地位越來越高,南朝鮑照、江淹模仿他的風格寫詩,沈約在《宋書》裡為他立傳。到南朝蕭梁時代,太子蕭統對陶淵明特別欣賞,重新為他寫傳,又開創性地為他編輯文集,給予前所未有的高度評價。但是,蕭統對陶淵明還是平視的,所以對他也有批評。到唐朝,對陶淵明的評價實行一分為二的風氣仍然流行不衰,既有對這位前輩詩人的欽遲,又對老詩人株守故園很是不以為然。到宋朝就大不相同了。宋人普遍喜好陶詩,陶詩“質而實綺,臒而實腴”的美學價值觀得以確立,陶淵明田園隱逸的形象得以完全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