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當大文豪 > 第一百零八回 桃花源

回到宋朝當大文豪 第一百零八回 桃花源

簡繁轉換
作者:一塵13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3:04 来源:搜书1

桃花源始建於晉代,桃源山上修建桃源觀;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下了千古傑作《桃花源詩並序》,他用浪漫主義的大手筆構造了一個沒有紛爭、沒有剝削、沒有壓迫、豐衣足食、怡然自樂的理想王國桃花源,使得桃花源聲名大起,桃源山、桃源觀、桃花山、桃川宮等名勝景物隨之聞名暇邇;桃源觀於隋末被兵所毀;進入唐朝,重建桃源觀,桃花源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與開發;到宋時桃花源發展到鼎盛階段;在元代時再次毀於戰亂;明清以後又開始複興。

桃花源在歷史上就是中國古代道教聖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諡。歷代以來,孟浩然、李白、韓愈、蘇軾等大文豪都曾到過這裡並留下墨寶。

桃花源山川自然妙造,有三個明顯特征,以致成為內有避秦絕境,外有水網迷津的世外桃源。第一特征,山生絕境。主體為低丘地貌,因流水切割與衝積並盛,升降交替,形成山麓多條峽谷,以及峽谷之中狀如串珠的山間小盆地。盆地首尾山口狹隘,內中土地平曠,與世隔絕,堪稱絕境。第二特征,水造迷津。沅水桃源段凌津灘以下,河床開闊,河水略淺,不斷旁蝕堆積,形成多個江心洲,使沅水水面分了又合,合了又分,出現延綿幾十公裡長的連環水網。陌生漁舟到此河段,往往難識水道,不知何來,不知所去,故忘路之遠近。第三特征,山回水複。群山被沅水及其支流環抱,水系往往繞山180°至360°。其間重巒迭嶂,山體地貌相差無幾,自然標志極不明顯,走到哪裡都似山重水複。

荊湖北路江陵府至桃花源400余裡路途。翌日傍晚,蘇軾和二餅才趕至桃源山下。兩人在山腳尋到一處農家借宿一晚,準備第二日凌晨登山去往桃源觀。

在我國五大宗教中(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新教),道教是唯一發源於中國、由中國人創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稱為本土宗教。道教對我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發生過深刻的影響,是統治階級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

道家與道教是兩個既相互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習慣上有時也稱道教為道家、黃老。嚴格來說,二者不完全等同。“道家”是指先秦諸子百家中以老莊思想為代表的學派,或者指戰國秦漢之際盛行的黃老之學。他們在思想理論上都以“道”為最高范疇,主張尊道貴德,效法自然,以清淨無為法則治國修身和處理鬼神信仰,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因此被稱作道家。至於“道教”,則是一種宗教實體。顧名思義,“道教”的意思即“道”的教化或說教,或者說就是信奉“道”,通過精神形體的修煉而“成仙得道”的宗教。作為一種宗教實體,道教不僅有其獨特的經典教義、神仙信仰和儀式活動,而且還有其宗教傳承、教團組織、科戒制度、宗教活動場所。這樣的宗教社團,與早期道家學派顯然有所不同。

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東漢後期黃老之道形成實體,太平道、天師道等民間原始教團相繼成立。後經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改造發展,道教的經典教義、修持方術、科戒儀范漸趨完備,新興道派滋生繁衍,並得到統治者的承認,演變為成熟的正統宗教。隋唐至北宋時期,由於統治階級的尊崇,道教極為興盛,社會影響極大,道教的哲學、養生術、符咒法、科儀規章也更為完善。晚唐北宋以後,道教內部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儒釋道三教合一思想的出現和發展。

翌日凌晨,第一縷晨曦還未升起之時,蘇軾和二餅就已登頂桃源山至桃源觀外。

蘇軾盤膝坐於觀外大石之上,面朝東方,抬頭笑說:“二餅,你也一同打坐食氣吧,嘗試一下道家的修煉之法。”

二餅沒好氣地瞥了蘇軾一眼:“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對道家這一套沒有任何興趣。我修佛不修道。”

蘇軾收起了玩笑,微微正色道:“修道不修佛,易遭因果報。修佛不修道,難脫輪回道。兼收並蓄,未嘗不可。”

二餅嘴角浮笑,語氣更是睥睨天下:“輪回?如果沒有輪回還好。如果真有輪回,如果這狗屁輪回道敢讓八娘受苦不公,我必定會以一己之力將這輪回道大卸八塊。”

二餅的話語中雖然沒有狠戾,但蘇軾知道,蘇八娘紅顏薄命之事,恐怕二餅這輩子是無法徹底揭過了。

蘇軾當即轉移話題道:“二餅,以我目前對道家的理解,我把道家的修煉體系劃分為六大境界和十二小境。 六大境界分別為下境、中境、上境、聖境、神境、仙境。其中下境,亦稱下三境,分別為煉氣,築基,結丹;中境,亦稱中三境,分別為元嬰,化神,超凡;上境,亦稱上三境,分別為破虛,渡劫,洞天。再加上聖境、神境、仙境,一共十二小境。”

二餅顯然被蘇軾拋出的話題吸引了,饒有興致地討論道:“子瞻,你這個道家修煉體系的劃分有些意思。我雖然不修道,但對於道家修煉也略有耳聞。你說的這些境界劃分,我大概都能理解。唯獨對於超凡境的排序心存疑問。為何超凡排在中三境的最後一境?超凡不應該排在煉氣之前嗎?我的認知是但凡煉氣修士就已超凡。”

蘇軾胸有成竹地自信笑道:“二餅,凡人的凡沒有這麽簡單。凡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矩形的盤子一類器具的象形,是槃(盤)的初文。也有人認為凡像船帆的形狀,是帆的初文。盤子聚容眾物,故凡有總括義。帆更是苦海爭渡的必備前提。所以超凡境,並不簡單,也絕非易事,我才將其排在中三境的最後一境。”

二餅點頭表示認同。兩人不再言語,默默等待晨曦的第一抹霞光。

當第一縷霞光露出地表時,如同七彩丹霞,蘇軾閉目盤膝打坐開始吞食初生的朝陽,內心一片祥和寧靜。

此時,就連二餅都未曾有絲毫察覺,蘇軾黃庭處的天硯異丹再次猛地震蕩一下,紫色的天硯異丹上竟然突兀朦現了一層淡淡的金色。紫金色的天硯異丹,和璧隋珠,顯得愈發貴不可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