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俯仰人间二十春 > 22、乐游曲(一)

俯仰人间二十春 22、乐游曲(一)

簡繁轉換
作者:步月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9 10:17:2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灯影辉煌,张濯走到她身边,郁仪抬起手臂给他看自己写的东西。

纵然是在床上写的字,依旧字字隽永端秀。

“是昨日的口供。”张濯拿起来翻了翻,“你这手字,是谁教你的?”

郁仪依旧是那套说辞:“是我父亲。”

张濯勾了勾唇,显然对她的话不尽相信,但也不愿拆穿。

“到了下旬,吴阅先就要贬谪离京了。”郁仪咬着笔头思考,“司礼监的人必不会让他活着到广宁,我想找个法子将他留在这。”

“留下了又如何,你能说动他?”

郁仪微微垂下眼:“或许能,但不敢说是十足的把握。”

张濯见她枕边放着白日里那块白玉?,如此在灯下看得也更清楚分明。上头用篆书写了一个米粒大小的云字。

“谢云华死时已近六十,他是你什么人?”张濯静静地端详着她的五官,“你和他长得并不相像。”

郁仪将白玉?托在掌心里,细细抚摸着上面的每一分纹路:“我和他没有关系,纵然是锦衣卫的缇骑,司礼监的爪牙来查,也是这个道理。”她扬起眉梢,笑了笑:“张大人要刑讯逼供吗?”

关于苏郁仪和谢云华之间的事,张濯知道得很少。她也从未曾刻意提起过,他也不想多问。

“你想将吴阅先留在京里,我有办法。”张濯看着她道,“但我也有条件。”

“给我讲讲,你和谢云华的过往。”

郁仪的目光落在纸页上,片刻后才说:“你很好奇?”

张濯不点头也不摇头:“我对你们的故事不好奇。”

“那张大人是对我好奇了?”

张濯未置可否。

“这不是什么春花秋月的故事。”郁仪轻轻垂下眼睫,“若你能帮我拿到这本账簿,或许我可以给你讲讲我的事。”

“嗯。”张濯笑,“好。”

三日前,他们二人刚在这里剑拔弩张地对峙过,同握着一把匕首,似乎生与死只剩一线之隔。现在又如此平静地交谈,宛如认识多年的故人。

“张大人过去,见过我吗?”过了很久,郁仪轻问了一个她一直想问的问题。

这个问题似乎有些难以回答,张濯看着她的眼睛,像是透过她看到了久远得快要模糊的从前。

“我没见过过去的你。”张濯平静道。

但他见过未来的她。

那个始终仰着头、不服输的女尚书。

那个于朝堂上辩忠奸善恶、受人敬仰的她。

未来的她,会骑高头大马,拉得动长弓,能与战士们同饮烈酒。

她不是明珠,是最耀眼的星星,是削金断玉的弯刀。

他对她的感情,从不仅仅是男女之爱。

张濯与每一个大齐子民一样尊敬她,也甘之如饴地赞颂她。

郁仪不知他在想什么,只是轻轻道:“纵然我知道从未见过张大人,可我始终觉得与张大人相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言罢又抬起眼:“我像不像是在和张大人攀附关系?”

张濯知她是玩笑:“那我明日就奏请太后,将你调到户部来。”

知她不肯,张濯继续道:“其实太后心里是看重你的。正因看重,才不能接受你的私心与背叛。太后的手段你心里也明白,若她真觉得你不可用,直接找个由头打死了事,又何至于如此不痛不痒地揭过。”

郁仪点头:“我心里明白。”

她的目光顺着张濯的袖口向上看去,只见他素白的领缘露出一丝包扎的白色纱布。

“张大人的伤,可要重新再上药吗?”郁仪指了指桌上,“这些是陛下赐我的伤药,大人也可自取。”

张濯看了一眼桌上的漆盒,平静道:“陛下一视同仁,也赏了我一些伤药。”

郁仪“哦”了声。

他的目光转向郁仪:“你失望了?“

“什么?”

“没什么。”

郁仪将双手交叠,轻轻垫在下颌处,声音被压在胸腔处,显得有些闷闷的:“若是真惹得太后不快,把我逐出京城,还请张大人垂怜我,赏我个什么一官半职,不然我只能回松江教书去了。”

她侧过头,脸颊贴着自己的手背:“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我有信心能再多教出几个女举人、女进士。她们会像我一样,走出松江、走出浙江府,登上天子堂。往后就会有女知县、女通判。其实过去和我一起读书的女孩儿们都很聪明,都不比我

差。她们只是没有我这样好的运气,也没赶上好的机缘。”

“每次我都在想,我其实是替她们一起站在这的。”

“我不能弯腰,更不能让她们世世代代都弯腰。”

她才喝过药,困意上涌,说话的声音渐渐低了,蝶翅般的睫毛安静地垂下来,在她鼻骨侧面留下淡淡的剪影。

一阵风吹来,吹动她脸侧游丝般的乌发。

张濯忍着咳意起身关上了窗户。

身上的伤仍在作痛,张濯靠着窗沿支撑着身体。

此时此刻,他们受一样的伤、感受一样的疼。

张濯很想问问她,前一世在诏狱里,那根轻飘飘的白绫在夺走她性命时,是不是也这么痛、也这么冷?

她在想什么?

想的是她未完的心愿,还是尚未肃清的山河?

可曾有过遗憾,关于他,关于那份没有得见天日的感情?

翌日早上,郁仪的伤已经没有那么疼了。陆零嘴上说着不会容情,其实并没有下重手。更何况郁仪是见过他杀汪又时的狠戾手段的,这十杖看着声势浩大,落在身上却没有伤到她的筋骨。

邓彤史和刘司赞都来看过她,刘司赞说:“娘娘从来没重罚过我们,平日里做了错事也不过是罚站罚跪,连掌嘴都没有过。你也不要往心里去,更别记恨娘娘说她心狠,她若不罚你,日后人人都能冒冒失失地进言,娘娘也是担心大臣们失了规

矩、忘了纲纪法度。”

郁仪笑着点头:“我明白。”她向她们身后看:“孟司记呢?“

邓彤史说:“公主被禁足了,这几天每天都由孟司记给她讲两个时辰的规矩。今日怕是还没讲完呢。”

郁仪这才发觉,自上次见了永定公主之后,已经有好几日没再见过她了。

“公主如今可好吗?”她不由问。

“还行吧,公主殿下年岁渐渐大了,有了心事也不爱说了。”刘司赞帮郁仪换药,郁仪得吸气。

“她还问陆百户的事吗?”

邓彤史摇头:“再没问过了,只每天问太后娘娘好不好,陛下好不好之类的话。昨天也问了问苏侍读好不好。”

刘司赞笑:“你才来这么几日她就喜欢上你了。我们都是陪她长大的人,看得出来公主对你很亲近。”

她俩都不是心思重的人,也自然不会因此不快。邓彤史亦是笑盈盈道:“这些年输给殿下的银子不知有多少,偏殿下只喜欢不会玩叶子牌的苏侍读。”

郁仪有些不好意思:“我何德何能,公主不嫌弃我不会打扮就烧高香了。”

刘司赞和邓彤史都有一双巧手,平日里能给公主梳妆,公主自然也很喜欢她们俩。

“我只庆幸公主将心思从陆百户身上转走。”刘司赞叹气,“公主眼见要及笄了,就连太后都提了好几回,说要办几场春宴来为公主选驸马。如此举案齐眉,才是佳话。

炉火上煨着药,邓彤史端来给郁仪:“小心烫。娘娘说许你这十日养伤,不必伺候。你放心歇着,若是觉得闷了我给你讨几本书来解闷。”

郁仪喝了药,就听见外头有脚步声。

人还没到,声音就已经从外头传进来:“苏姐姐!”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永定公主的声音脆生生的,刘司赞和邓彤史都起身给永定公主行礼。

永定公主从外头跑进来,直接坐在了郁仪的床边:“不必行礼,我来看看你。”

又对着跪在面前的刘司赞邓彤史说:“你们也都起来。”

孟司记跟在她后面进来的,为永定公主解释:“是娘娘的意思,说若是公主今天觉得闷了,可以来北五所看你。”

她的目光落在郁仪脸上,声音轻下来:“娘娘这是叫你安心呢。”

若没有太后的允准,永定公主哪能有机会解了禁足来探望自己。分明是太后怕她心里委屈,所以假借公主之名来宽慰她。

刘司赞起身道:“既然有公主陪苏侍读,我们便先回去了,苏侍读好生歇着。”

待她们都走了,公主仰着头将郁仪的房间都打量了一番,似有不满:“你平日里就住在这么个地方吗?”

郁仪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笑道:“下官倒觉得挺好的。”

屋顶不会漏雨,窗户朝着正南,花木扶疏。已经是过去想过都过不了的好日子了。

永定公主皱皱鼻子小声道:“你是不知道,这几天可把我闷坏了。”

她平时只在孟司记她们面前装得贤良淑德,到了郁仪面前便似换了个人:“孟司记给我每天将两个时辰的《女训》,说什么“女子所生之业,未尝不先服父兄,后事夫主,奉事公姑,教训子孙,听得我直打瞌睡。”

郁仪想了想,指着自己的书架说:“殿下劳您玉手,上面有一本《酉阳杂俎》,还有一本《海外三十六国志》。这两本书一个讲的是传说怪谈,另一本是海外奇闻逸事,殿下若觉得《女训》乏味,也可以看看这两本解闷。这些都是抄本,没有刻

成雕板,所以不太易得。”

永定公主听完眼睛一亮:“我听陛下说过《酉阳杂俎》,只是一直没看过。”说罢就跑到了郁仪的书架旁将这两本书挑出来,当作宝贝一样抱在怀里,“多谢苏姐姐。”

她唇红齿白,笑起来像是能发光似的,又不爱拿乔摆架子,平日宫里的内宫娥都很喜欢她。

像是想到了什么,她又说:“你不如早点在宫外买个宅子,这样我就可以和母后说去你府上玩了。你不知道,我现在要出宫只能去夷陵公主府玩,可江驸马也常在府上,很是不方便。”

说罢她又娇俏地吐了吐舌头:“要是我母后在,定然要说我叨扰你做事。”

郁仪莞尔道:“公主性子温和可爱,我怎么会觉得烦呢?”

“好了,我要回去了。”永定公主扬了扬怀里的两本书,“过几日还给苏姐姐。”

“好。”郁仪和煦道,“殿下慢走。”

望着永定公主的背影,郁仪心里也觉得欢快了很多。永定公主有着普通人所没有的富贵生活,也正是因为无数鼎铛玉石的供养,才造就了她不争不抢、热情纯良的性子。

郁仪也见过太多蝼蚁般的百姓,因一捧掺了沙的糙米争得头破血流。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不争,是因为从来没有失去过。

只有挣扎于生死与温饱之间的人,才会拼尽性命争夺能争夺的一切。

伏在床上的郁仪苦笑了一下。

如同永定公主那样,获得最纯粹的快乐,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太奢侈了。

如此太平地过了五日。

到了第六日时,郁仪已行走如常。

这几天太后都不曾传召她,倒是默许永定公主偶尔跑来和她说说话。

因为她拿给公主的两本书,公主只能私下里偷偷看,看得有什么疑虑,她便记下来找郁仪解惑。

她再也没提起过陆,好像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个人,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日午后,张濯派人给郁仪传话,让她出宫一趟,说是答应她的事有了些眉目。

郁仪知道他说的是吴阅先的事。

按理说吴阅先受过廷杖后理应即刻踏上流放之路,但在太后的优容之下,为他宽限了七日,许他在京中略略将养身子,再离京赴广宁。

郁仪换了一身衣服,将那枚白玉?放入怀中,和孟司记打了一声招呼说若公主找她,告诉公主她出去了,便从东华门出了宫。

张濯的马车停在宫门外,成椿坐在车辕上百无聊赖地发呆。

看到郁仪,立刻清了清嗓子:“主子,苏侍读来了。”一面说一面对着郁仪挤眉弄眼。

张濯听成椿说话如此抑扬顿挫,掀开车帘冷冷道:“你阉得倒是挺干净,都不用十二监的刀匠费功夫,就能直接把你送进宫去。”

郁仪没听见他们主仆俩的对话,走到车边时就见成椿像是霜打的茄子,瓮声瓮气道:“苏侍读请。”

待郁仪在车上坐定了,不由得多问了张濯一句:“他怎么了?”

张濯靠在迎枕上,给郁仪倒了一杯茶,淡淡道:“他想为自己谋个升官发财的好前程,我有心要助他一臂之力。”

这话音才落,就听成椿在外头哀声道:“奴才知错了,再也不敢拿大人和苏………………”

后半句被他猛的咽了下去。

张濯打量了郁仪一番:“伤好了?”

“好了。”郁仪道,“前两日就好得七七八八了。”

“到底还是你年轻。”张濯点了点茶盏,“今日不是顾渚紫笋,换了班章普洱,温补些。”

郁仪端起茶盏笑:“大人说这话,像是比下官大很多似的。

“大你十岁还不够吗?”张濯弯唇,“十岁都不止呢。”

郁仪已如过去般生龙活虎,倒是张濯身上的药气依然有些重。偶尔苍白着脸低低咳嗽两声,像是病还没好的样子。

她歉疚地对他道:“大人还没好全吗?”

“好多了。”他换了个姿势靠着,将放在手边的一个盒子递给她,“杏脯和糖炒栗子。”

郁仪接过又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平日晚上也不吃东西的......”

张濯蹙着眉又咳了两声:“怎么,我的东西比不得旁人的?”

“不是。”郁仪见他不大舒服的样子,心中愧疚之意更盛,只得默默接过来,“多谢张大人。”

于半明半昧的灯影之下,张濯眼底漾开一丝不易察觉笑意,声音低且沉:“嗯。”

马车行过小半个时辰才停下。

张濯将郁仪带到了京郊的一处民房里。

面阔三间,左右是厢房,院子当中种了两棵石榴树,停着两只灰喜鹊。

院中是一口太平缸,团团荷叶下面是两尾肥嘟嘟的金鱼。

看上去倒是一派宁静祥和。

郁仪用试探的目光看向张濯,张濯对着她微微点头:“吴阅先在里头,为了能给他好生医治,这几日我都用一个死囚在狱中暂时顶替他。”

“但他执意去广宁,不肯改头换面。”

张濯的目光落在郁仪发间那根熟悉的木簪上,复又垂下眼:“我许诺你的事已经做完了,你承诺我的,可都还记得?”

郁仪说过,若拿到账簿,会把自己的身世告诉张濯。

她微微仰起头,感受着初夏的风拂过面颊。

鱼翻暗藻,莺管垂杨。

“好。”她如是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