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俯仰人间二十春 > 40、小重山(四)

俯仰人间二十春 40、小重山(四)

簡繁轉換
作者:步月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9 10:17:2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那日散朝后,才出乾清门,郁仪便被祁瞻徇叫住了。

张濯回身看去,只见他们二人立在玉阶前说话,祁瞻徇眼底的笑意藏不住,而郁仪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轻轻点头。

画面祥和得有几分刺眼。

户部几个郎中簇拥着张濯,一面走一面叹气:“如今不得不说是后生可畏,陛下真龙天子咱们便不提了,这个苏舍人也是越发了不得了。”

“这话算是说进下官心坎里了,”另一个郎中接过话头,“这下周朔平算是踢到铁板了。不瞒张大人,下官心里其实也一直有疑问。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周朔平未免也太慷慨了些,苏舍人今天说的话,其实下官也早就考虑过......”

张濯一哂,并为多言。

第一个说话的人接口道:“只能说这位苏舍人并不似表面那般单纯良善,心里也是个狠角色。依我看,那个工部的员外郎王宽,只怕是要倒霉了。”

唯听到这一句时,张濯才“哦?“了声,他的余光扫过郁仪的背影,淡淡道:“我倒是不觉得她狠心,她分明还是太单纯了些。”

若郁仪能再狠心些,大可不以身入局。

王宽如今春风得意,若苏郁仪将他受周朔平贿赂诡寄的事,透露给对王宽看不惯的人,自然会有人来替她开这个口,她便能作壁上观看他们互相撕咬。

一来不会得罪王宽,二来纵然有人猜得出是她在背后推波助澜,也不至于有确凿的证据。

张濯陷入沉思中,而又觉得郁仪现下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好。

皇帝要立威,苏郁仪也要博名望。

她此举虽然会将自己推入风口浪尖,却会让更多的人敬服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他只是常常忘了,她有着飞鸢般的一飞冲天的翅膀。

不论她飞多高多远,在张濯心里,她都是那个纯粹赤诚的小姑娘。

他敬她,也怜惜她,更欣赏她。

“张大人!”

张濯闻声抬头,只见璀璨的金阳下,郁仪和祁瞻徇道别后,正快步向她走来。

霞光铺满她的身。

她越走越快,到最后甚至小跑了几步。

户部的几位大人见她来,想到她才在朝堂上机辩的模样,都有些心虚,纷纷同张濯告辞。

待郁仪上前时,他们都只留给她一个背影。

“他们怎么都走了?”郁仪疑惑,“我还没给几位大人行礼。”

似有若无的笑在张濯眼底打转:“他们在怕你。”

“怕我?”郁仪惊讶,“为何要……………

“他们在户部多年,连这些细枝末节的事都从未留心,自然是心虚已极。”张濯淡淡道,“其实周朔平这样的事,向来都不少,只是没人敢像周朔平这样手眼通天。若深查下去,只怕不少进士的身上都有诡寄的田产,你信不信,明年在这一项上多

出的赋税银子,总不少于十数万两。”

张濯笑:“轮到我谢你了。”

郁仪心知这点银子对于户部来说本不值一提,一哂道:“张大人不要拿下官寻开心了。

说话间,张濯与她已经一起走到了东华门边,张濯从袖中抽出一张纸。

声音变得很轻。

“我派人去了扬州,帮你把你母亲的坟茔迁到了京郊的苍茫山上。这是堪舆师给的地址。”

“我知道这事你不便做,所以便自作主张了。”他的目光如水,“你如今既已成人,她必然也为你自豪。”

“得空可以去看看他。”张濯平静道,“她等这一天,也等了很久了。”

郁仪怔怔地接过这张纸,抿着唇久久没有言语。

没能把母亲带来京城是郁仪心底的遗憾,她从不敢宣之于口,却日日夜夜都在惦念那个埋骨他乡的人。

平恩郡主一直到死前,念念不忘的都是那个她长大成人的京城。

如今张濯做的,既了却她的心愿,也是了却了平恩郡主的遗愿。

从张濯的角度望去,只能看见她轻颤的睫毛。

他知道,这是郁仪习惯性用来忍去眼泪的模样。

张濯没有迫她开口,只是从袖中取出帕子递给她。

“你这样子,她看了是要心疼的。”

于我,亦是如此。

郁仪接过张濯递来的手帕,轻轻擦去睫毛上的泪,她才要对着张濯作揖,便被他托住了胳膊。

“我说过什么?”他平静道,“既然记得,便要多言。”

过了晌午,祁瞻徇独自来到了慈宁宫中。

这时辰本该是他在文华殿听讲的,他却主动和太傅告假一次,来慈宁宫向太后请罪。

檐下养着一只金翅白羽鹦鹉,邓彤史正拿着金色的小孟喂它喝水。

风烟俱净,天地澄明。

祁瞻徇走进慈宁宫时,太后难得却没有批折子。

“叩见母后,伏惟安康。”他如往常一般对着太后行礼。

太后背对着他站在窗边,静静眺望着紫禁城辉煌又错落的宫阙。

太后没有叫他起来,他便一直跪着。

“儿臣有错,请母后责罚。”

“错?”太后沉吟着这一字,“陛下哪里会有错呢?”

祁瞻徇头更低了些:“母后如此说,儿臣无地自容。”

“瞻徇。”太后偏过头看向他,“哀家竟不知道,你是何时已经长大了。”

“你长得比哀家还要高,哀家都要仰头才能看清你的脸。”

“你出生时生得很瘦小,像只猫儿一样在哀家怀里啼哭,那时哀家整夜不敢睡觉,时不时还要探一探你的鼻息,生怕一不留神,上天就把你收了回去。一转眼,竟然也十多年过去了。”

祁瞻徇恭恭敬敬地跪着,微微抬起头,看向那个素来高不可亲的母亲。

“哀家做得这一切,都是问心无愧的。纵然有朝一日,哀家去见了你父皇,哀家也能扪心自问地道一声尽力。可是瞻徇,你知不知道今天你在做什么?”

“你真是荒唐!”她终于厉声道,“你知不知道自己是皇帝!知不知道自己要三思后行?“

“周朔平一旦被抓捕入京师会是什么后果什么下场?你可知这件事就会愈发不能得一个善果,日后将会有多少株连之祸?”

祁瞻徇仰头道:“我为什么要怕株连?那群大臣们敢私结党羽,祸乱朝纲,就该是抄家落狱的下场。”

见他依然没有参悟玄机,太后踱步至祁瞻徇的面前。

“若周朔平说供出的人是赵公绥该如何,若供出的人是司礼监的高世逢又该如何?”

祁瞻徇思索片刻道:“自然是一并收监,好好审讯。”

“很好。”太后冷笑,“赵公绥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中军都督的长子,另一个女儿是两江总督的侄媳,他自知命在旦夕,这些人岂能袖手旁观?你的两位兄长,一个梁王一个宁王,他们二人的封邑皆在江浙,旦夕间直指京师,你又当如何?”

“宁王妃是晋国公的女儿,梁王妃虽不是将门之后,娘家却也是一方簪缨。你如今尚未立后,背后空空荡荡,你就不怕孤立无援吗?”

太后盯着他的眼睛继续说:“你是有何等的铁齿铜牙,能将这几块骨头一起啃碎?”

“祁瞻徇,你不要太天真。”太后猛地一拍桌案,“你要做的从来都不是青天老爷明断黑白,你要做的,是如何将这群老狐狸握在自己的手里。你要给他们权,给他们钱,让他们吃饱,才能为你做事。”

这一席话是祁瞻从来没有设想过的角度,他一时间瞠目结舌,口中喃喃:“那我这个皇帝做得岂不是太窝囊,父皇在时从来不是这个样子......”

“你父皇在时就是这个样子!”太后少见的疾言厉色,“他病重时恰逢强敌环,你可知哀家花了多少心思,才能将朝堂稳定到现在这个样子?你这样天真,若有一天哀家死了,你岂不是要被那群人拆穿入腹?“

那一刻,祁詹徇开始茫然了:“母后,究竟什么才是一个好皇帝?难道一个好皇帝,不该是一心只为天下万民吗?”

太后的话,对他来说有些残忍。

她用不容驳斥的语气告诉他:“瞻徇,你要做的是稳定你的朝廷,稳定你的统治。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能仅仅是为了百姓。你能为百姓构建一个少战乱、太平安宁的环境,就是最大的功绩了。”

“一个人、十个人、成百上千的人。”太后的语气冰冷又薄情,“都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

她垂下眼帘:“哀家也曾如你一样,怜悯每一个生命。但是瞻徇,作为一个皇帝,性子太过慈软,才是最大的罪孽。”

空气为之一静。

“你听了苏郁仪的话,对不对?”太后盯着祁瞻徇的眼睛,“她已经犯了死罪。”

听到这一句,祁瞻徇才真的有些怕了。

朝中的大臣们没有一个是好相处的,唯独苏郁仪,他一直拿她当自己人。

“不是她的错,她这么做都是为了百姓......”他猛地俯身,“母后不要杀她。”

“你觉得苏郁仪年轻,她会一心忠于你。只是这世道,人与人隔着两层皮,谁敢剖开皮肉给你看看她的心里想了什么?”太后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字一句,“你不该相信任何人。你要相信的只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理智,记得了吗?”

她坐在圈椅上,声音低下来,到底没有再苛责下去:“好了,你去奉先殿跪两个时辰再回去吧。”

祁瞻徇缓缓问:“苏郁仪她………………”

太后凝睇着他的眼睛:“她的命,也系在这件事上。这件事如果能有善终,她便有善终。若没有,她必死无疑。”

祁瞻徇走出门时抬头看向那轮高悬于空中的太阳。

“宝仁。”他定定地看了许久,看得眼睛发疼,才轻声说,“太阳的光,原来也不一定都是热的。”

祁瞻徇在去往奉先殿的路上,转头看向宝仁。

“苏郁仪是松江人,对吧?”

“是。陛下不是已经派人查过好几回了,错不了。”

祁瞻徇道:“朕想用她,自然要查清楚底细。”

“从官府到民间,咱们的人都把她查了个底朝天了,她的确是个家世普通清白的人,背后没有势力,也没有仇家。”

祁瞻徇点点头:“但愿能如此。”

慈宁宫没有点灯。

暮色苍茫,一点点笼罩这座空空荡荡的殿宇。

最后一缕光辉,照得万物模糊。

孟司记走进来时,太后独自坐在宽大的圈椅上,很安静,也很孤独,孤独得似乎已经死去。

“青月。”太后叫了孟司记的名字。

孟司记上前来,轻轻跪在太后的身边:“娘娘。”

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哀家很多事做得不好。”

孟司记道:“娘娘垂爱万民,哪里有不好呢,娘娘不要自苦了。”

太后轻轻拍了拍孟司记的手:“瞻徇今日让哀家惊讶,其实也有些让哀家惊喜。”

“哀家怕他唯唯诺诺,不敢直抒胸臆,也怕他懦弱,只敢躲在哀家的身后。现在哀家觉得是哀家想差了,他是个有胆气的,假以时日定然能做个好皇帝。”

听太后这么说,孟司记不由笑道:“娘娘对陛下向来严苛,这样的话若说给陛下听,陛下定然是欢喜的。”

太后静静垂眸:“可哀家不能说。”

“身为皇帝,当他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多么庞大与可怕的时候,他将变得刚愎自负,在此之前,哀家希望他能懂得谦卑二字,如若不然,才是真的害了他,也害了大齐。”

说到这时,太后又笑了一下:“他是个好孩子,他说他要做一个垂爱百姓的皇帝。只要他有这份心,不管哀家如何教他帝王之道,他也会始终记得自己的这份心。”

哪里有不疼爱孩子的母亲。

映禾与瞻徇都是她的孩子。

她如何会偏心呢。

太后也曾无数次为自己的一双儿女感到骄傲。

她的柜中依然收着两个孩子从小到大的书法与画作,若有朝一日长眠地下,也希望能将这些一起带进坟墓里。

她是大齐的太后,也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母亲。

刘司赞从门外走进来,对着太后福了福身:“娘娘,赵首辅来了。”

“传吧。”

慈宁宫内的灯次第亮起,荧荧灯火,照得四野通亮。

赵公绥身着朱红色的官服,踏着一地光辉向太后走来。

他停下脚步,站在离她五步远的地方徐徐长揖。

“臣赵公绥,拜见娘娘。”

这样的画面,已经在这慈宁宫里重复了几百次。

从他风华正茂,到如今两鬓斑斑、风霜满面。

太后看着他,又像是透过他看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个赵公绥。

他拥她登临天下,看似俯首低眉,又多少次明争暗斗、暗潮汹涌。

白日暗藏机锋,夜里声色犬马。

这座巍峨的皇城,既是她的舞台,亦曾是他们的欢海。

如此匆匆数年竟是弹指一挥间。

太后心里明白,终有一日,她定将与赵公绥兵戈相向。

或许是为了朝纲,或许是为了她的儿子,只是时间上或早或晚罢了。

而对于赵公绥这样官居高位的人,就像飞在风中的没有腿的鸟,注定没有寒枝可栖。

停下的那一刻,便是走向死亡的那一刻。

而她,也会毫不犹豫地为了自己的孩子,与他挥刀相向。

一滴泪跌落在太后的手背上,她匆匆拭去。

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威严雍容。

“爱卿平身。”

赵公绥抬起头,望向那位金珠翠玉、锦绣堆叠的太后

她那双清冷高华的眼睛,像是能将万物洞察。

他就在这许多年来,亲眼目送着面前这个女人,一步步走向甜美血腥的政治高台。

赵公绥时而后悔,时而却又升起一丝古怪莫名的欣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