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一零三章 没有过不去的坎

一八七七新纪元 第一零三章 没有过不去的坎

簡繁轉換
作者:楚连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42 来源:源1

“轰隆隆”

雷声响过,电光照射到墙壁上,好似雷电要穿过宫墙,劈进来一般。光绪浑身一个哆嗦,使劲将脑袋缩进被子里,避着眼堵着耳朵不去看也不去听,但仍是免不了阵阵的心悸。对他来说,雷鸣电闪比洪水猛兽来的还要凶狠一百倍一千倍,它不仅是把天劈成了几瓣,更是在鞭笞着他的心,撼动它。

自从光绪被荣禄软禁之后,他的心绪一直疑虑不宁,密授心腹小章京出去传信,试图通过恭亲王等人联系英法俄的使馆交涉,已然十余天过去,却始终未得音讯。偶尔在看守太监的闲言碎语中得知,那个被自己看中的刘摩在琼州起兵,号称“诛慈禧、清君侧”,光绪的心头又萌生一丝希望,这个刘摩莫非就是自己的福将救星?

八尺宫墙,如同监狱的栅栏一样,将光绪和外界隔离,情况不明,更增加了他心中的焦虑和恐惧。

翁同龢被罢免,致仕回乡养老,李鸿藻被禁足,不得外出,紫禁城里里外外皆是京师步兵营的双枪兵,荷枪实弹,如临大敌。这样的氛围,无疑又让光绪坐卧不安。

昨天午后,光绪派出心腹太监,三次去找恭亲王、醇亲王等人,结果三次都没找到,而且宫门警卫森严,盘查得紧,如有大变之状。光绪黯然想到,满朝文武百官,竟无一人可以托以心腹,倚为栋梁之人,唯有个刘摩,却又远在数千里之外,心中不胜凄怆。

光绪突然想到逝去的左宗棠,若是左宗棠不死,以他的德高望重,纵然不会让荣禄如此横行霸道,西太后也会尊重他的意见。还有翁师傅,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南方老家境况如何?如果师傅还在身旁,在这风云变幻的关键时刻,也就有个人咨询咨询,出点主意。在的时候,光绪会嫌翁同龢的想法有些固执己见,抱守成规,可是离开之后,才知道师傅的好处。

虽然外面仍有一些心腹小章京在尽力奔走,拼死营救危局,但这时,那些满腔热情、慷慨激昂早已无用武之地

又是一阵郁闷的雷声,一名小太监匆匆行至帐前报道:“启禀万岁,太后已经回宫了,请皇上速速接驾!”

光绪一听此信,更如遭到五雷轰顶一般,吓得浑身颤抖,急急忙忙穿上朝服,殿外早有执事太监摆好了车架,扶他登舆前去接驾。

慈禧怒气冲冲回到紫禁城内,在乾清宫前下了凤辇,登上御座,铁青的面孔中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光绪刚踏入大殿,慈禧戟指骂道:“你本是旁枝侧出,是哀家授以大统,才能登上这宝座。自你四岁入宫以来,哀家无时无刻不在抚育教诲,耗去我多少心力?试问哀家有何事辜负与你?为何竟欲囚禁哀家于避暑山庄之中?如此忘恩负义,真乃禽兽不如!”

慈禧倒打一耙,令光绪措手不及,听了这些训斥更是无力反驳,吓得战战兢兢,汗流浃背,急忙跪伏在地,颤声答道:“孩儿不敢,绝无此事,还请圣母皇太后明察!”

这时,礼亲王世铎、军机大臣张之万、孙毓汶及王文韶、徐桐、廖寿恒、荣禄等人先后赶到,世铎哑口无言,张之万、孙毓汶冷眼旁顾,荣禄面露奸笑,王文韶等人连忙跪下,为皇上求情道:“皇上受太后抚育深恩,至仁至孝,断不会出此!”,

慈禧冷笑一声,从龙案上抓起数份文书猛地扔到地上,怒睁双眼,喝道:“他与一些妖人日夜勾结,信他邪说,妄图推翻祖宗家法,哪里还知道人伦纪纲?”吓得求情的三人也不敢再讲。慈禧将目光转向光绪,怒问道,“天下者,乃是祖宗的天下,你为何敢如此肆意妄为?废八股,推新文,办工厂,修铁路,尔真是天大的胆量!文武诸臣,都是我多年培选,如今辅佐与你,你为何任意不用?这几年,哀家不再管你,就是想看看你到底如何亲政,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你竟敢听信叛逆之人的蛊惑,妄想谋害于我,这又是何道理?刘丹国这些清流小辈能胜过哀家所选之人?尔等所议之法,能胜过祖宗之法吗?你何以如此糊涂昏聩!”

光绪只有流泪,叩头不语。

慈禧回顾诸大臣道:“皇上无知,尔等为何不做力谏?以为哀家不管他,就任由他亡国败家吗?哀家虽然人在承德,但心却时时才朝堂之中!尔等也曾说,皇上意图励精图治,劝哀家省省心,让他去办,哀家也是这样的想法,外人不知其详,反以为哀家把持,处处给他掣肘,不许他放手去办,所以这段时间,哀家有意不管,任他去闹。可你们都看到了,修一条京师到大沽的铁路,耗费三百万两白银,建一所新式大学堂,靡费一百万两,被洋人在报纸上笑话。山东的孔家多次到哀家面前哭诉,说皇上已经不再奉孔圣人为先贤,改奉洋人为师!现在哀家终是知道他不行了,搞得天下子民怨声载道。他是哀家拥立,若是让他胡作非为,误国亡国,罪责全部在我,哀家岂能不问?尔等大臣,不据理力争,这就是尔等之罪!”

世铎是军机首辅,听到慈禧的话语急忙跪伏于地,仰头回奏道:“臣等屡次苦谏,都遭到皇上谴斥,实在无奈!”

慈禧瞥视他一眼,没有搭,又怒问光绪道:“祖宗法度岂是随意变更?哀家问你,是祖宗重还是刘丹国重?而今刘摩在琼州闹事,可是你的旨意?”

光绪的鹅蛋脸上汗水和着泪水,战战兢兢地道:“只怪孩儿自己糊涂。儿欲保存国脉,中兴祖业,不得已试行新政,以图富强,并不敢听信刘丹国等人乱言。刘摩一事,绝非孩儿授意。”

“砰!”慈禧拍案而起,厉声喝道:“刘丹国与刘摩皆是长沙府人,并自号南北二刘,禀性叛逆,你果真不知?还敢替他回护?”

光绪听罢,低头战栗,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慈禧挥动案边竹板,继续厉声问道:“你到底知不知道?”

光绪顿时面容变色,不敢辩护,只得叩头答道:“知道。”

“你既知道,为何不将刘丹国等人正法,反倒将他放走?”

“孩儿并未将他放走。”

慈禧怒声道:“好!就算你未放他走,那么,今日该如何处置?”

光绪踌躇一阵,仰头答道:“拿杀!”

慈禧怒目点点头,要光绪马上下旨,着荣禄立即派出缇骑,捉拿刘丹国等人归案正法,将光绪幽禁在瀛台之中。

王文韶再次叩首拜道:“太后,皇上年幼,受奸人蛊惑,臣思量,不若为陛下早日成婚。”

慈禧转念一想,光绪此时年满十八(虚岁),确实到了该成婚的年龄,摆摆手道:“此事暂且先放一放,南方的逆贼还未除去,军机那边最近几日有何战报?”,

世铎急忙出列,从袖中取出一份摘抄,奏道:“五天之前接贵州电报,云南府、桂林府失陷,巡抚守将大小官员或逃或降,据推测,逆贼刘摩兵锋已指贵州。”世铎偷眼看向慈禧,见慈禧神闲气定,并无发怒迹象,心底暗生纳闷,接着道,“三天前,台湾来电,刘摩麾下逆贼张桂率五万余人攻占福州府,福建巡抚张兆栋以身殉国,提督乌拉布被逆贼俘虏。”

慈禧冷笑一声:“张兆栋倒是个忠心爱国的人,乌拉布,哼,多半是胆小怕死,投降于贼!传旨,张兆栋追授太子太保,谥号你们合计着给一个。”

“臣等遵旨!”

孙毓汶急道:“太后,逆贼来势汹汹,目下长江一带无可用之兵,臣等叩请,着各省督练新兵,以为御敌所用。”

慈禧点点头道:“莱山此言甚合吾意,尔等莫慌,咱大清没有过不去的坎!哀家听说刘摩在东南效仿洋人,废除八股,推行新政,分发良田于百姓,此子实则自作孽不可活,忘了天下无士不可事这句古话,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多久。原本哀家打算让李鸿章调兵前往剿灭,李鸿章密报倭人进来蠢蠢欲动,若朝鲜有事,则京师不保,眼下他正与俄国人的远东总督接触,看看能不能借点洋兵来,俄国人正在天津开条件,咱们就等李鸿章的好消息吧!”

“太后圣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