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殘唐五代第一部:王風委蔓草 > 章9上:白雲溶溶翻惡浪,瑞雪紛紛降美人

楊收道:“如何來?”夏侯孜道:“聖人所擇,烏言不可用!且言雖怨,亦非無情。彼在秦州,取河、渭二州,略定鳳林關,降虜萬人,朝廷所報的確有失公允!”楊收道:“報之薄輒怨,報之厚則必驕!堂老欲答之乎?”夏侯孜點頭,道:“不答其心必不安!”

“何以答之?”

夏侯孜道:“心堅膽壯報君親,十載沙場受苦辛。詩成斬將誰能敵,酒熟封侯好入秦。”楊收便不說話了,這是改高千裡二詩而成,他昨日才看過的,其一是“心堅膽壯箭頭親,十載沙場受苦辛”,歎的是征人;其二是“詩成斬將奇難敵,酒熟封侯快未如”,是酬和之作,可謂粗淺!夏侯如此答,彼心必歡喜。

邕州距長安五千六百裡,武安州海門鎮在其西南約千裡處,交州城又在海門鎮西二百三十裡處。對於北境橫著偌大山嶺(今諒山)的安南而言,近山濱海的海門鎮真是一扇門戶。歷任安南都護都是先入海門鎮,後入交州城的,時來時往的戍卒也是從海門來,從海門走。也不止官家王人,自泉州、廣州南下海外諸國販賣的船舶也時常在此停歇,海外諸國北來的船舶也時常就此停歇,甚至就此而止,不再向北,將偌大一船珍異卸下,再由江道運至交州,再溯著西道江(今紅河)去到峰州、南詔國。因此海門鎮是華夷畢集,市肆鱗次櫛比,可謂安南第一個繁華處。安南城陷,海門亦是一空,過後置行交州於此,宋戎以諸鎮兵萬人守之,後又增兵一萬五千人,張茵代康承訓,又增軍七千,合兵三萬二千軍,然無所進取。

這些情形高駢都知道,隴西無弱馬,忠武無弱兵,宋戎、張茵不能進或者不為無故,因此延英對聖時節,他也沒有將話說死,隻說兵不須更遣,但任臣如秦州日,安南不足為憂。七月中離京師,行了二十來日,始到邕州。邕州此時是滿目瘡痍,州城之外吃南詔焚掠殆盡,城內亦是一片狼藉,城中一萬將士勉強成軍,士氣跌入了谷底,高駢勸慰激勵了一番,留下侄子高傑押軍後行(張茵所屬兵盡付高駢指揮),第二日侵早便上了道。

海門鎮卻別是一番氣象,連山塹江,城壘高築,邏隊也遣得有法度,疏而不漏。過北江到了城門外,很快便迎出來了一個彪大的中年軍漢,才通了姓名。便馳過來了一匹赤色大馬,鞍上一個紫衣宦官,面色偏黑透紅,抬眉舉目,盡是驕氣,掃看了一過,將掌一擊笑道:“好,不枉姓個高!”張茵道:“高公,這便是李驃騎!”李維周跳下馬來,一雙手上下左右亂指道:“維嶽降神,維申及甫。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千裡公不遠千裡來勤王事,小閹李維周有禮了!”高駢笑著還了禮,他看出來了,這廝不好相與,張茵一見這廝便似撞了惡婦,毛羽都垂了!後面隨著的緋衣監陣使韋仲宰倒不顯牙爪。

高駢本意是要巡看一番再入衙的,李維周不肯,死活拽到了都護院。張茵卻在門外止了步,抬手道:“高公,此間事皆已交予驃騎,邕州無主(張茵依舊任嶺南西道節度使),這就別過了!”李維周道:“也好的!”高駢道:“張公,正待請教,何走之急也!”張茵道:“大事驃騎都知道,小事可問忠武將趙犫(音抽)、張貫!”抬了手轉身便走了。高駢目侄孫道:“陽郎,送張節度一程!”高潯流矢追了過去。李維周搖頭道:“張公什的都好,便是這不好——酒肉都在席了,不多他一雙箸,吃又怎的?不是好人情?這是誰?”手指一指,似乎這時才看見隨著的幾個親吏。

王殷抬手要道姓名,這廝卻將頭一點轉身進了門。走到階下,李維周驀地發出一聲長歎:“千裡公,此是灰燼——灰燼,乃維周肉白骨起死生,肯構肯堂,乃有屋居,因此將士都念我的好,便是蠻中也知我的好名字,不敢犯這武安州!”又轉身指著兩行果樹道:“此杧樹亦是本使移栽,果肥汁溢,食之渡海,乃不嘔浪!”高駢點頭,依舊淺笑以待。到了堂上坐下,李維周勸了幾碗酒,又是一聲長歎道:“千裡公,來此使了多少錢?使得冤了,不合使,不合來!康承訓便悔了!”笑道:“他本意要買一處大鎮,卻落了中尉的手,險些兒吃蠻子生吃了去!”說完便咯咯地笑。

高駢道:“驃騎,安南情形究竟如何?”李維周一歎,道:“如何來?殘了邕州,兵也退過了山!峰州、愛州、演州、驩(同“歡”)州都略得定了,各州修了城子,遣了守吏,如何來?交州十萬兵是有的,脅從之蠻且不在其數,公意欲隻手破之乎?”高駢道:“可知安南守將姓名?”李維周道:“蠻安南節度使喚作段酋遷,段乃蠻中貴姓!蠻安南都統范昵些,攻邕州的便是此人,現在峰州。扶邪都統趙諾眉,扶邪可知在何處來?羅伏州——驩州最南境,與林邑(漢日南郡,今越南南部順化等處)、真臘(今柬埔寨境內)接壤!段氏居中,范氏北略,趙氏南略,勿作小覷,‘蠻’字下可伏著大蟲的!”又道:“公不聽勸,維周亦不敢攔,韋公,你也勿攔!”高駢依舊笑著頷了頷,有此物在,看來此番要成功也不易!李維周見高駢全不識情味,便冷了臉,吃了些酒肉,兀自起身,拽著韋仲宰便走了去。

高駢也不留,隨了出來,人去了便賞看起這邊裔的秋景,嘴裡不覺便有了杜審言的詩來:“交趾殊風候,寒遲暖複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開。積雨生昏霧,輕霜下震雷。故鄉逾萬裡,客思倍從來。”吟罷一笑道:“持中,果然不虛,已近季秋,猶是夏時風日!”踱了踱,又道:“持中,能誦薑禮部(薑公輔,愛州日南人,進士,德宗相)之詩文乎?”王殷便誦道:“白雲溶溶,搖曳乎春海之中。紛紜層漢,皎潔長空。細影參差,匝微明於日域;輕文燐亂,分炯晃於仙宮。…”這篇《白雲照春海賦》是王殷在道途中記下的,“白雲”乃高駢道號,他為人雖實誠,這種趣他還是會湊的。

高駢在樹下立了立,便從左邊廊子往後面繞去,後面卻是大片竹林,勁挺扶疏,青翠喜人,相比隴西真個是入了仙宮,不覺扣竹道:“持中,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王殷笑道:“都護合有了成策!”高駢笑道:“不相乾!嵇康、阮籍以來,文士好竹,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以為散慮逍遙之地。然武夫亦好之,瑤琨筱(音小,小竹)簜(音蕩,大竹),軍中有百用。塵外之士亦好之,道家以為中虛圓通,乃所謂橐籥,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佛家以為空靜能破,青青翠竹,總是法身!諸道我皆有之,安得不喜?”又道:“策不空出,百戰百勝者,知己知彼也!”說話間,高潯便尋了過來。

高氏子孫,無遠無近,高駢最青眼的便是這個,不隨著他的幾個從兄(高湜、高湘皆是進士出身)習文,年紀小小便隨他戍長武,如今軍中、衙中之事是百事都會的。

高潯拜了起來,便稟道:“據張節度所說,南詔在安南之兵不過五六萬,交州約是三萬,峰州一萬五千上下,愛州五千上下,驩州一萬上下。可脅從之蠻,數當不減十五萬!洞蠻、溪蠻、河蠻、茫蠻、尋蠻、裸形蠻、桃花蠻乃其大者。交州土蠻首領喚作朱道古,此人本是熟蠻,與漢人無異。八年前李涿鎮安南,貪甚,大高鹽價,一鬥鹽易一頭牛!蠻人不能堪,朱道古糾合土蠻,號白衣沒命軍,逐了李涿。後來宋涯、王式來鎮,便逃往了南詔,五年前安南之陷,便是此蠻勾結南詔所為。再陷也還是此蠻,前後三次陷城,現今蠻中都喚他作朱陷城,段酋遷也是甚為倚重,用作了土軍兵馬使!

李鄠複安南,愛州土蠻首領杜守澄是出了大氣力。這廝卻也不為朝廷,與朱道古一般的算計,要自做安南都護,因著南詔俘虜給南詔王上表,但使他鎮安南便盡殺城中官軍歸附,不想卻吃李鄠察知了,先動了手。現在愛州土軍兵馬使杜守濁便是他兄弟,愛州之蠻無有不從的。

驩州蠻酋喚作區烏,不知如何吃南詔扶邪都統趙諾眉殺了,現今州中大酋數扶邪縣令麻光高部,南詔拓東節度使楊緝思攻殺蔡襲一役,這廝曾押五六千蠻兵往助。

峰州土軍兵馬使便是林西原七綰洞洞主李由獨,累世忠順,輸租稅,助防冬兵守戍,李涿在鎮時,峰州刺史以為不如罷防冬兵,專任李由獨。楊緝思誘之,以外甥妻小男李溠龍(溠音炸),李由獨便降了南詔,南詔乃得肆毒於安南!諸州之蠻也數這李由獨勢大,麾下號有蠻兵十萬,其三子李浸龍、李波龍、李溠龍皆有勇名,蠻中號為三龍駙馬!范昵些圍邕州,六萬人馬峰州蠻居其半!

張節度說他非無勇,只是乏計,安南城池堅固,段酋遷為人持重,只是坐守不動,他是無可奈何!且將士也畏蠻勢大,不願進討!”又數說了諸鎮兵力及都將姓名才住了口,他稟事總是如此,有條有理,有頭有尾。

高駢點頭,卻問道:“持中,浸波溠可有出處?”王殷想了想道:“有的,《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浸波溠!”高駢道:“是了,我想來必有出處的!李名山(李涿字)誤國不小,惜哉!李太師(西平郡王李晟,死贈太師,李涿之祖父)、李司徒(涼國公李聽,死贈司徒,李涿之父)竟有此子孫,辱沒不小!汝當謹記!”高潯拜下道:“孫兒記下了!”

高駢問道:“張公可說及了李驃騎?”高潯道:“並無說及,隻說韋驃騎賢者!”高駢道:“看來李氏頗有來歷!允德,長安中貴可有李姓者?”李迪便道:“有的,左軍神武軍軍使李道雅!”他是高駢舊年的好友,父親是神策軍校,他卻好文,一心要舉進士,到如今卻依舊是一名不沾,因此人也變得沉沉鬱鬱的。吃高駢強拽了來觀海的,一路上話便不多。

高駢將頭搖著一點,道:“走,往軍中看看去!”王殷看他似有眉目,便又問。高駢笑道:“間之招之!群蠻若能為我所用,則南詔不足破!然間之在我,招之在我,彼疑不疑,降不降,則不在我!故未可先言成敗!若間之彼不疑,招之彼不降,則需惡戰!海門之軍如何尚不知,邕州之軍一時難用!”往城上營中看了一回,高駢心中也有了結論,海門之軍也用不得,一者是無戰意,二者便是人馬烏合,三萬二千人來自十四鎮,土音各異,惡戰時如何布陣齊力!

第二日晨參,李維周攜著韋仲宰一早便過來了,與高駢一起受了拜。高駢一一點了名識了面,便道:“爾等無憂出戰,蠻勢大,且休養以待隙!”李維周肅著臉將頭一點,道:“此乃不昏!”高駢道:“雖則如此,戰不可忘,蠻一旦突至,素無準備,何以應猝?自明日起,凡不在值之軍,日於校場操練,聽鼓而集,吹角則罷。一不如法,責而宥之;再不如法,系而杖之;三不如法,徇而斬之!一旬休沐,兩旬一宴,爾等可知了?”眾將拜出應道:“知了!”高駢再問:“可知了?”眾將再應道:“知了!”三問三罷,說了些細節,散了。

第二日四更鼓響,高駢便下了地,梳洗罷了,在小廝的伺候下裹了久不穿用的明光甲,也不吃酒食,提了長劍,打馬直奔校場。此時高潯早已在校場列了旗鼓,燃了油炬。高駢馳到講武台下,下馬登台,拄劍而立,不略作休息,便下令擊鼓。此時五更鼓未響,眾將士猶在夢中,及聞鼓聲,紛紛跳起,穿衣裹甲,掇槍摸刀,人尋夥,夥尋隊,混亂不已。及鼓聲止,猶有三分之一未到。高駢一臉肅殺,一動不動, 待眾都將皆報已集,他才開口嚷道:“軍者,因敵而動!敵者,乘隙而動!何謂隙?城壕有缺為隙,人心無備為隙,敵無時不可至,我等豈可以五更為安?可知了?”

“知了!”

“可知了?”

“知了!

三問三答後,高駢又道:“明日鼓聲止而未到,差一刻者杖二十,差二刻者杖五十,差三刻者杖一百,可知了?”又是三問三答,接著便申明軍法,申一條,核問三過。過後才是操練,說了細節,三問三答之後,軍分左右,中劃界河,高駢便揮旗指揮,進則鳴鼓,退則吹角。左軍迫近界河而退,右軍迫進界河而退,是為一合;旗再揮鼓再鳴,左軍再進而止,齊搠刀槍三次,右軍再進而止,齊搠刀槍三次,兩軍齊進,界河一交便齊退,是為二合;兩旗齊揮,左右軍齊進,至界河交兵格擋喊殺,角鳴,兩軍齊退,看旗再返軍至界河,再齊搠槍三次,是為三合。三合之後又是三合。練兵之法,總是大同小異的,這些對諸鎮將士而言並不難,難的是步伐齊整、動作齊整,最難的是與他鎮的齊整。當日近午而罷。

第二日卻是五更鼓,也有挨了杖的,將昨日所申軍令又申了一過,又是與昨日相同的操練。第三日是三更鼓,還是有四五人遲到,因著兩日已反覆申令,吃斬的也不喊冤。過後,李維周倒鬧了一場,責他暴虐士卒。高駢還是以靜持心,佛臉相待,不爭不論,我行我素。士卒但能飽食暖衣,無傷無病,半日操練實非苦事,至於賞罰,既已申明,便不得不行。非此安能勝南詔數倍之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