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哥,這回你得給我升官。”
這是陳不疑下馬的第一句話,他很興奮,尤其是那雙眼睛,亮的幾乎要發光;不待陳林詢問,陳不疑伸手把俘虜從馬背上扯下,讓陳林看清那張充滿恐懼的臉。
“海清?”
陳林兩眼瞪的滾圓,蹲下身仔細察看,確認是海清後,又驚又喜,問道:“你小子怎麽逮到他的?”
追逐過程沒什麽驚心動魄的,一個逃一個追而已;主要是海清慌了神,跑的時候不看路,一頭扎進山裡,這才被陳不疑追上。
否則,以陳不疑那匹馬,無論如何都追不上這匹白馬。
陳林聽完陳不疑的講述後笑的很開心,運氣也好,實力也好,陳不疑著實帶了個驚喜給他。
“你知道他的身份嗎?”
見陳不疑搖頭,陳林拍拍他的肩膀,然後扶起海清,說道:“海清,青陽郡郡守海牧的大兒子,今天我們遇到的敵軍主將;你小子,立大功了。”
“明天進了陽城,咱們再論功勞;現在,你好好睡一覺,準備明天的慶功宴吧。”
接著,他看向畏畏縮縮的海清,笑呵呵道:“海公子,現在,該我們聊聊了。”
海清“撲通”一下跪在地上,口中直呼饒命;陳林扶起他,排掉他身上的灰塵,笑道:“放心,你的命金貴著,我怎麽舍得殺你?”
陳林把海清帶到大帳,首先詢問城中虛實,得到的答案和蕭明所說相差無幾;這證明他的判斷沒錯,他的信心又增加一分。
“蕭明你認識嗎?”
“認識,認識,他是我的副官。”
“很好”,陳林說道:“明天早上,你和他去叫門,要是城門打開,你就自由了。”
“不,不行。”
海清用顫抖的聲音拒絕了陳林,“那是我爹,我,我,我不能背叛他。”
“嗯,不錯,很孝順的兒子。”
陳林解開幫著海清的繩索,倒杯水給他,“不過,你有些事情沒有弄清楚。”
“第一,以陽城現有的兵力,是沒辦法抗衡我的;第二,我之所以讓你叫門,只是不想徒增傷亡。”
“而且......”
陳林語氣低沉道:“你現在是我的俘虜,你認為自己有資格跟我談條件?我再問一遍,去還是不去?”
海清聽明白了,陳林不是再問他去不去,而是再問他想不想活;他想問,所以他答應了陳林的建議。
“很好,天快要亮了,吃點東西,準備出發吧。”
伴隨著雞鳴,營地裡升起嫋嫋白煙;一夜沒睡的陳林打盆涼水洗把臉,整個人精神許多。
吃完早飯後,大軍出發,在天亮前來到陽城城下擺開陣勢。
城樓上,海牧看著城外烏泱泱的大軍,抖索著手不知如何是好;海清戰敗的消息在昨晚就傳遍全城了,陽城百姓所不知道的,是蕭明和海清被俘。
兒子沒消息,最能依仗的將軍也沒下落,這該如何是好?
在海牧向麾下諸將問計時,陳林推出了蕭明。
從蕭明口中聽到勸降的話,海牧感覺天旋地轉、兩眼發黑,一時間昏了過去;他的親家王致均把他救醒,安慰道:“大人,我們沒什麽好怕的,以陽城的堅固,加上城中貯備,守上半年完全問題;半年時間,足夠朝廷救援我們了。”
接著,王致均大罵蕭明這個叛徒,奪來一張弓,朝蕭明射去。
好在他是個文人,弓箭不是那麽嫻熟,這才讓毫無防備的蕭明撿回一條命。
海牧見親家這麽自信,心情也好上許多,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在陳林還沒有亮出海清這張牌;當城牆上的老子見到城下勸降的兒子時,右手哆哆嗦嗦指著海清,口中想說什麽,卻說不出來;接著,海牧“啊”的一聲,昏死過去。
許久,醒來的海牧失去了所有精氣神,整個人都萎縮了,有氣無力地說道:“開門,投降。”
無論王致均等人如何勸導,海牧始終是這四個字,眾人無奈,只能打開城門。
首先進城的是陳不疑的前鋒部隊,這是為了防止海牧詐降,把他們一鍋端;等陳不疑接管城牆後,陳林這才進城。
安撫百姓永遠是第一要務,戰火中,百姓是無辜的那一批人。
只要他們不跟陳林為敵,一切都好說;同時,陳林下令,“不得騷擾百姓,但凡拿城中百姓一分一毫,立斬無赦。”
規矩很早就有了,所以,這支軍隊執行起來得心應手,因為在此之前,是有人被當眾砍了腦袋,沒有人想步那些人的後塵。
等陳林完全接管陽城後,他拿來功勞簿,打開陽城府庫,根據每個人的功勞升職、賞賜財務。
這一切做完後,就是慶功宴,整整一個完全,眾人都沉浸在歡聲笑語中;有錢、有酒、有肉,誰能不開心呢?
“走吧,你想去哪就去哪。”
按照約定,陳林放了海清;目送海清離開後,陳林看向了蕭明,說道:“蕭將軍,你呢,之後打算去哪?”
奮鬥半生的蕭明哪肯就這麽落幕。
他的目的是封侯拜相,如今目的沒達成,就讓他回家中田?可笑。
“我願意跟隨將軍,為將軍鞍前馬後。 ”
陳林笑著扶起蕭明,笑道:“那可太屈才了,如果不是海清瞎指揮,昨天一戰,勝負還不好說呢。”
得了蕭明,陳林勢力又大一分。
按照約定,陳林令陳不疑抄了海牧的府邸,把海東青下獄;第二天,當著全城百姓的面,斬了這個公子哥。
同時,陳林封鎖了王致均府邸,既不許外面的人進去,也不許裡面的人出來。
熬了幾天的王致均撐不住了,請求見陳林一面,陳林給了他機會。
王致均是個聰明人,他把這些年積攢的家產全部捐給陳林,以此換取全家安全。
陳林答應了,但王致均全家上下都禁止離開陽城。
“你們的去留不由我決定,等陳先回來吧。”
接下來,陳林打開腦海中的地圖,青陽郡內大小起義軍隊不下二十支,在它下方的瓏江郡,更是盤踞著兩支人數過萬的義軍。
這些勢力,在陳先出發之前,陳林已經派人接觸了。
沒有人答應他,這些首領不熟悉陳林,哪怕後面知道他的出身,也不看好他;但在他攻下陽城後,變化發生了。
青陽郡內的義軍首領在十天內,陸陸續續派人來交涉,希望陳林不要介意他們之前的行為;當第一個帶頭大哥出現後,後面的人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短短半個月,陳林的勢力從六千人擴展到一萬五千人。
為了讓這些投靠他的首領安心,陳林沒有拆散他們的隊伍,只是讓他們按他的軍紀行事;事實上,他也沒這個實力拆散,至少,現在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