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遼時刻護佑於旁,前往南岸的逍遙津一帶觀摩去歲再於此所爆發的合肥之戰。
二人縱馬一邊行進,一面交談著。
一路所過,可謂是交談甚歡。
聽聞著其關於對吳戰事的分析與闡述,曹操不由是暢笑著感慨道:“吾能得文遠這一大將之才,當真是三生有幸也!”
“丞相過譽了。”
主臣二人圍繞著逍遙津周遭縱馬馳騁了半響,正欲返回時,忽然之間遠處傳來了陣陣的戰蹄聲。
一瞬間的功夫。
兩人頓時就警覺了起來。
有敵騎來襲,情況似乎有所不妙?
曹操一時間面下流露出一絲絲的緊促情緒,不過面上還是強裝著鎮定,往腰間的劍鞘中拔出神兵倚天劍。
高舉著長劍,並一臉豪邁的大笑著:“哈哈哈……文遠,看來今日你我得與吳軍大戰一場了。”
從旁持鉤鐮刀的張遼自小與馬匹相伴。
對於戰蹄的敏銳感遠高於曹操,外加上近段時日以來就有所探查到,南岸附近時常會有敵騎出現。
不過,他面上卻並未浮現出絲毫的緊促之色。
反是透著濃烈且自信的豪邁大笑,舉刀高聲道:“不勞丞相拚死搏殺,還待丞相再次稍等候一番,末將去去就回!”
說罷,就見張遼提著鉤鐮刀往啼子聲所傳來的方向縱馬奔去。
下一秒。
約莫是過了半響,執著倚天劍原地靜候的曹操就聽見了一記宛若驚雷般的喝聲。
“合肥守將張遼再此,若敢往前踏一步,後果自負!”
遠方的河水前,就見張遼單人獨騎傲然屹立著。
一記高喝過後,迎面所來的吳軍哨騎耳聞後,卻都各自面面相覷起來,似是猶豫了一陣,紛紛調轉馬頭猶如離弦之箭般奔走。
轉瞬間四周就重新安靜了下來。
見狀,張遼臉色間所流露著的戒備之色方才微微消解,遂打馬而回。
回程途中,曹操卻是不由撫須誇耀道:“文遠,看來經去歲一戰,汝之名諱已是足以令吳人喪膽也!”
“看來我軍此番南征,必能大有斬獲了。”
“丞相過慮了。”
兩人縱馬並肩平安回到合肥城,麾下親衛營許褚方才是如釋重負。
當聽聞返程途中,還遭遇了敵騎,眾人還心有余悸!
不過當聽聞張遼一人而喝退敵眾時。
此時之間,張遼於軍中不由越發是令諸多將士心生崇敬。
待回返到合肥,經過短暫的休整。
數日過後。
以夏侯惇為首的各路主力步騎相繼沿陸路進抵合肥附近屯駐。
緊隨於此。
丞相曹操亦當先發號施令,意欲南征。
出發以前,於合肥將府間亦是召集麾下諸文武展開了一場軍議。
以夏侯惇,張遼等將,以及司馬朗等人各自居左右兩側執立。
曹操則高居上席,盤膝落座,眼神飄向諸人予以說道:“現今之間,我軍各路主力兵馬已是聚攏至合肥一線。”
“而青、徐方面的藏霸,孫觀所部據近兩日的探
報所示,也已沿泗水抵達淮陰,向正向廣陵推進,意圖將兵鋒直指孫氏腹地建業。”
話至此處,曹操面色上透著無比嚴肅的神情,遂相問著:“諸位以為,我軍此番當以何處為主攻方向乎?”
此一語方一落,兩側眾將都各自沉思起來。
思忖良久。
尚還是駐軍於此多載,較為熟悉軍情的張遼當先拱手直言道:“啟稟丞相,以末將近年來駐軍合肥,對吳地的探查來觀。”
“自上一次丞相南征未果後,
那孫權就曾在濡須口大建鄔堡,以鞏固江北防務,避免我軍一舉突破從而長驅直入渡江。”“自去歲末將與李、樂二位將軍於此大破敵軍的進犯後,那孫權臨撤兵之際,聽聞又加固了濡須口處的防禦。”
“依末將觀,我軍若想南渡大江,直搗建業,恐唯有兩條路可選。”
一番話語直直吐落。
卻也是不由得令曹操心生疑色,遂相問著:“文遠所說,可否是指強攻濡須口,或是廣陵進軍?”
“丞相英明!”
聞言,張遼連是拱手稱讚道,隨即沉聲回應著:“末將的確是所想,只不過沿廣陵進軍的話,恐只能以偏師威脅,以此兵鋒威脅建業,分散敵軍兵力。”
“若是要強渡江,恐還得主力齊攻濡須口。”
“此是為何?”
“據哨騎所探查稱,沿廣陵郡南下至江都那一代後,道路就忽是遍布沼澤地,偏師佯攻行此倒還勉強行得通。”
“但要大軍壓境的話,就極有難度了。”
張遼一番話落,擲地有聲的分析著南征路線的利弊。
一番話後。
府中又是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默。
片刻功夫後,夏侯惇卻不由面色凝重的說著:“照此所說,廣陵方面無法供給大軍渡江,承擔主攻方向。”
“而合肥這面徑直進軍,卻又會在濡須口處直面吳軍所構建的堅固堡壘。”
一邊分析著戰局,他也一面拾步緩緩往屏風處走去。
隨後,伸手指在地圖上方來回遊弋著,尋找著濡須口的位置,遂是再度分析道:“但濡須口處卻是建於江水之上。”
“我軍若是強攻,則勢必要於江面中與吳軍爆發水戰。”
“此舉的話,則戰局大大於我不利!”
一言而落,他言語間稍作停歇,似是在腦海裡回味了一陣,方才繼續吐落著:“與敵江水間進行水戰,此無疑是以敵之長來攻己之短。”
“我軍恐會難以突破濡須口防線也!”
夏侯惇此一語落的,周遭眾將稍作推斷,就各自予以點頭附和著。
他所說的確不錯。
強攻濡須口,直接與孫氏引以為傲的水師發生衝突,非是明智之舉!
但依張遼所言,廣陵方面鑒於地利的因素,無法承擔起主要進攻方向。
他們南征也唯有此一條路可進。
一時之間。
府中再度是寂靜無聲。
兩側文武諸人也是犯了難,各自都有些眉頭緊鎖,不知該如何進兵。
似是沉吟了好半響,一側的司馬朗忽
是眼眸一亮,面色漸漸浮著生氣,拱手笑談著:“丞相,朗有一策,或許可令江東內部生亂,繼而令我軍可攻濡須口時,所面臨的壓力驟減。”
“伯達有何良策乎?”
聽聞著此言,本是神情有所萎靡的曹操亦是不自覺間精神一振,連聲問詢道。
此言一出,也將眾人的視線都調集所來。
他們的眼神此刻都寄托於司馬朗身間,都一臉好奇的期待著,究竟有何令吳人內部生亂的良策。
眼神環顧四周,司馬朗瞧著眾人的期待之色,遂也並未猶豫,徐徐述說道:“其實,此策也很簡單,無外乎就是利用江東諸郡本就已經存在的內亂來做一番文章罷了!”琇書蛧
再度是一語落下,他的話語可謂是足足調動起來了眾人的情緒。
一眼望卻,只見諸將早已是急不可耐而起,
司馬朗觀周遭諸人的面色,面上方才浮現絲絲縷縷的笑意,遂沉聲說道:“江東各郡間,一向是山越各部族林立。”
“雖然孫氏時常派遣軍力征討,可卻成效甚微。”
“山越人各部依舊依山而立,伺機活動。”
“我方何不以朝廷詔令,別差人攜帶官位文書深入其境,以此來誘惑各山越部落起兵襲擾江東之地。”
“若如此,孫權自顧忙於內亂之下,豈不是我軍攻取濡須口此江北渡口的良機乎?”
一番番的話語道落。
曹操以及諸將聽罷,都不由是微微沉思起來。
大半響後。
曹操眼神掃過四周,神情嚴肅,語氣緊繃的詢問著:“諸位以為伯達此策如何?”
“末將附議!”
“司馬先生此策若能成功令山越各部族起兵襲擾諸地,則勢必會令孫權自顧不暇。”
“如此,我軍再度強攻濡須口,或許突破的幾率將會成倍增加。”
“丞相,此策可行!”
一連數語間,由於也未想到比此更絕佳的法子。
眾人隨即也是沉聲附和著此策。
眼見著諸人無人反對!
丞相曹操自是再無遲疑,徑直下達了指令。
命夏侯惇、司馬朗先行率前部沿巢湖一線進軍,以進抵前線居巢屯駐,以兵鋒震懾吳人。
隨即,他方才差人攜帶朝廷文書深入江東各地前去策反一眾山越部族各自起兵作亂。
忙活完諸事。
他隨之亦是命藏霸、孫觀攜部繼續進軍廣陵,駐軍江都。
做出一副欲要南渡大江,直取江東腹地吳郡的態勢。
以此來逼迫敵軍的注意力。
而就待曹軍一切皆已準備就緒,隻待發兵之時,忽如其來的變故卻是瞬間來臨。
合肥一線,突發大規模的疫病。
其疫疾大規模的爆發,頓時之間,不僅僅是周邊駐軍心生惶恐,就連四周的士民也各自惶恐不安。
先行率部前往居巢的夏侯惇,司馬朗才剛一抵達。
軍中就疫病橫行。
面臨著此等嚴峻的情況,夏侯惇、司馬朗經商議之後。
司馬朗親自巡視於軍營之間,以撫慰軍心。
以防因疫病的爆發,而令軍心渙散。在丞相曹操的力排眾議下。
由張遼時刻護佑於旁,前往南岸的逍遙津一帶觀摩去歲再於此所爆發的合肥之戰。
二人縱馬一邊行進,一面交談著。
一路所過,可謂是交談甚歡。
聽聞著其關於對吳戰事的分析與闡述,曹操不由是暢笑著感慨道:“吾能得文遠這一大將之才,當真是三生有幸也!”
“丞相過譽了。”
主臣二人圍繞著逍遙津周遭縱馬馳騁了半響,正欲返回時,忽然之間遠處傳來了陣陣的戰蹄聲。
一瞬間的功夫。
兩人頓時就警覺了起來。
有敵騎來襲,情況似乎有所不妙?
曹操一時間面下流露出一絲絲的緊促情緒,不過面上還是強裝著鎮定,往腰間的劍鞘中拔出神兵倚天劍。
高舉著長劍,並一臉豪邁的大笑著:“哈哈哈……文遠,看來今日你我得與吳軍大戰一場了。”
從旁持鉤鐮刀的張遼自小與馬匹相伴。
對於戰蹄的敏銳感遠高於曹操,外加上近段時日以來就有所探查到,南岸附近時常會有敵騎出現。
不過,他面上卻並未浮現出絲毫的緊促之色。
反是透著濃烈且自信的豪邁大笑,舉刀高聲道:“不勞丞相拚死搏殺,還待丞相再次稍等候一番,末將去去就回!”
說罷,就見張遼提著鉤鐮刀往啼子聲所傳來的方向縱馬奔去。
下一秒。
約莫是過了半響,執著倚天劍原地靜候的曹操就聽見了一記宛若驚雷般的喝聲。
“合肥守將張遼再此,若敢往前踏一步,後果自負!”
遠方的河水前,就見張遼單人獨騎傲然屹立著。
一記高喝過後,迎面所來的吳軍哨騎耳聞後,卻都各自面面相覷起來,似是猶豫了一陣,紛紛調轉馬頭猶如離弦之箭般奔走。
轉瞬間四周就重新安靜了下來。
見狀,張遼臉色間所流露著的戒備之色方才微微消解,遂打馬而回。
回程途中,曹操卻是不由撫須誇耀道:“文遠,看來經去歲一戰,汝之名諱已是足以令吳人喪膽也!”
“看來我軍此番南征,必能大有斬獲了。”
“丞相過慮了。”
兩人縱馬並肩平安回到合肥城,麾下親衛營許褚方才是如釋重負。
當聽聞返程途中,還遭遇了敵騎,眾人還心有余悸!
不過當聽聞張遼一人而喝退敵眾時。
此時之間,張遼於軍中不由越發是令諸多將士心生崇敬。
待回返到合肥,經過短暫的休整。
數日過後。
以夏侯惇為首的各路主力步騎相繼沿陸路進抵合肥附近屯駐。
緊隨於此。
丞相曹操亦當先發號施令,意欲南征。
出發以前,於合肥將府間亦是召集麾下諸文武展開了一場軍議。
以夏侯惇,張遼等將,以及司馬朗等人各自居左右兩側執立。
曹操則高居上席,盤膝落座,眼神飄向諸人予以說道:“現今之間,我軍各路主力兵馬已是聚攏至合肥一線。”
“而青、徐方面的藏霸,孫觀所部據近兩日的探
報所示,也已沿泗水抵達淮陰,向正向廣陵推進,意圖將兵鋒直指孫氏腹地建業。”
話至此處,曹操面色上透著無比嚴肅的神情,遂相問著:“諸位以為,我軍此番當以何處為主攻方向乎?”
此一語方一落,兩側眾將都各自沉思起來。
思忖良久。
尚還是駐軍於此多載,較為熟悉軍情的張遼當先拱手直言道:“啟稟丞相,以末將近年來駐軍合肥,對吳地的探查來觀。”
“自上一次丞相南征未果後,那孫權就曾在濡須口大建鄔堡,以鞏固江北防務,避免我軍一舉突破從而長驅直入渡江。”
“自去歲末將與李、樂二位將軍於此大破敵軍的進犯後,那孫權臨撤兵之際,聽聞又加固了濡須口處的防禦。”
“依末將觀,我軍若想南渡大江,直搗建業,恐唯有兩條路可選。”
一番話語直直吐落。
卻也是不由得令曹操心生疑色,遂相問著:“文遠所說,可否是指強攻濡須口,或是廣陵進軍?”
“丞相英明!”
聞言,張遼連是拱手稱讚道,隨即沉聲回應著:“末將的確是所想,只不過沿廣陵進軍的話,恐只能以偏師威脅,以此兵鋒威脅建業,分散敵軍兵力。”
“若是要強渡江,恐還得主力齊攻濡須口。”
“此是為何?”
“據哨騎所探查稱,沿廣陵郡南下至江都那一代後,道路就忽是遍布沼澤地,偏師佯攻行此倒還勉強行得通。”
“但要大軍壓境的話,就極有難度了。”
張遼一番話落,擲地有聲的分析著南征路線的利弊。
一番話後。
府中又是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默。
片刻功夫後,夏侯惇卻不由面色凝重的說著:“照此所說,廣陵方面無法供給大軍渡江,承擔主攻方向。”
“而合肥這面徑直進軍,卻又會在濡須口處直面吳軍所構建的堅固堡壘。”
一邊分析著戰局,他也一面拾步緩緩往屏風處走去。
隨後,伸手指在地圖上方來回遊弋著,尋找著濡須口的位置,遂是再度分析道:“但濡須口處卻是建於江水之上。”
“我軍若是強攻,則勢必要於江面中與吳軍爆發水戰。”
“此舉的話,則戰局大大於我不利!”
一言而落,他言語間稍作停歇,似是在腦海裡回味了一陣,方才繼續吐落著:“與敵江水間進行水戰,此無疑是以敵之長來攻己之短。”
“我軍恐會難以突破濡須口防線也!”
夏侯惇此一語落的,周遭眾將稍作推斷,就各自予以點頭附和著。
他所說的確不錯。
強攻濡須口,直接與孫氏引以為傲的水師發生衝突,非是明智之舉!
但依張遼所言,廣陵方面鑒於地利的因素,無法承擔起主要進攻方向。
他們南征也唯有此一條路可進。
一時之間。
府中再度是寂靜無聲。
兩側文武諸人也是犯了難,各自都有些眉頭緊鎖,不知該如何進兵。
似是沉吟了好半響,一側的司馬朗忽
是眼眸一亮,面色漸漸浮著生氣,拱手笑談著:“丞相,朗有一策,或許可令江東內部生亂,繼而令我軍可攻濡須口時,所面臨的壓力驟減。”
“伯達有何良策乎?”
聽聞著此言,本是神情有所萎靡的曹操亦是不自覺間精神一振,連聲問詢道。
此言一出,也將眾人的視線都調集所來。
他們的眼神此刻都寄托於司馬朗身間,都一臉好奇的期待著,究竟有何令吳人內部生亂的良策。
眼神環顧四周,司馬朗瞧著眾人的期待之色,遂也並未猶豫,徐徐述說道:“其實,此策也很簡單,無外乎就是利用江東諸郡本就已經存在的內亂來做一番文章罷了!”琇書蛧
再度是一語落下,他的話語可謂是足足調動起來了眾人的情緒。
一眼望卻,只見諸將早已是急不可耐而起,
司馬朗觀周遭諸人的面色,面上方才浮現絲絲縷縷的笑意,遂沉聲說道:“江東各郡間,一向是山越各部族林立。”
“雖然孫氏時常派遣軍力征討,可卻成效甚微。”
“山越人各部依舊依山而立,伺機活動。”
“我方何不以朝廷詔令,別差人攜帶官位文書深入其境,以此來誘惑各山越部落起兵襲擾江東之地。”
“若如此,孫權自顧忙於內亂之下,豈不是我軍攻取濡須口此江北渡口的良機乎?”
一番番的話語道落。
曹操以及諸將聽罷,都不由是微微沉思起來。
大半響後。
曹操眼神掃過四周,神情嚴肅,語氣緊繃的詢問著:“諸位以為伯達此策如何?”
“末將附議!”
“司馬先生此策若能成功令山越各部族起兵襲擾諸地,則勢必會令孫權自顧不暇。”
“如此,我軍再度強攻濡須口,或許突破的幾率將會成倍增加。”
“丞相,此策可行!”
一連數語間,由於也未想到比此更絕佳的法子。
眾人隨即也是沉聲附和著此策。
眼見著諸人無人反對!
丞相曹操自是再無遲疑,徑直下達了指令。
命夏侯惇、司馬朗先行率前部沿巢湖一線進軍,以進抵前線居巢屯駐,以兵鋒震懾吳人。
隨即,他方才差人攜帶朝廷文書深入江東各地前去策反一眾山越部族各自起兵作亂。
忙活完諸事。
他隨之亦是命藏霸、孫觀攜部繼續進軍廣陵,駐軍江都。
做出一副欲要南渡大江,直取江東腹地吳郡的態勢。
以此來逼迫敵軍的注意力。
而就待曹軍一切皆已準備就緒,隻待發兵之時,忽如其來的變故卻是瞬間來臨。
合肥一線,突發大規模的疫病。
其疫疾大規模的爆發,頓時之間,不僅僅是周邊駐軍心生惶恐,就連四周的士民也各自惶恐不安。
先行率部前往居巢的夏侯惇,司馬朗才剛一抵達。
軍中就疫病橫行。
面臨著此等嚴峻的情況,夏侯惇、司馬朗經商議之後。
司馬朗親自巡視於軍營之間,以撫慰軍心。
以防因疫病的爆發,而令軍心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