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局勢越發佔據優勢,並州全境不戰而歸,趙統抵擋住了曹魏傾盡全力的反撲更甚至是再度領精騎沿邊塞外突襲幽、冀腹地解圍的情況一一吐落。
二人聽聞後,也幾乎是瞬間就喜上眉梢。
“統十余載前便曾看好阿統的潛能,如今果然已經成長到能夠獨當一面且是我軍的新興大將之才了。”
龐統面上浮現著數分笑容,語氣間既有對自己眼光的自信也流露著物是人非的感覺。
“是呀~新的一代都成長起來了,咱們都成老家夥了~”
“哈哈哈~”面對著二人對趙統的極致吹捧,關羽也隻覺得愈發欣喜,似趙統這般有才能的後背愈多,他們興複漢室的難度也會無限減少。
一陣誇讚過後,關羽面容間也逐漸嚴肅起來,正色道:
“現在除卻北邊,西邊的戰局咱們都處於上風外,聽聞江東孫權也乘機領眾再沿江北上攻合肥,與魏軍拉鋸。”
“前日又傳來偽帝曹丕親往長安坐鎮的消息。”
“本將以為,我荊州大軍又該到了起兵北伐響應陛下西面攻勢的時候啦~”
話音一落,關羽縱是已經年過六旬,卻依舊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擻,如今摩拳擦掌,似是對功名的渴求。
此言一落,龐統稍作沉吟,率先拱手說著:
“此番據北邊的消息稱,天子曹丕自洛陽親赴長安坐鎮後,荊州方面也由宗室將領夏侯尚為主,徐晃為副分別鎮守宛城、新野一線提防我軍北上。”
“君侯若要再度北伐,可將提前備足錢糧補給至襄陽城內屯放,然後可集結州內主力北上。”
“雖然樊城因多年前的漢水暴漲而淹沒,年久失修下曹氏已將樊城放棄隨即將防線往北遷移,但敵軍也在新野、宛城一線構建了防禦。”
“咱們若北進,勢必不能輕易攻破防線,必然是曠日持久的戰事,故而提前備足充足的軍需至關重要。”
一語落的,龐統面容沉著,語氣頗為嚴肅的說道。
此言一出,亦是直指要害,一旁的馬良迅速附和著,“士元此言甚是,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當提前備足軍資才是~”
眼見著二人都很默契的附和著北伐計劃。
已經年過六旬的關羽紅潤的面頰上也浮現著濃濃喜色,說道:
“自是如此~”
“那籌措軍資一事便全權交由季常操辦了,不知你可否有難處?”
聞言,馬良神色鄭重,拱手道,“君侯放心~自先前與江東休戰以來,咱們荊州諸郡縣便迎來了大豐收。”
“這數載的積攢下來,各府庫已是頗為充實,足夠支撐大軍用度。”
總署州府內務的馬良聽聞後也迅速匯報著。
關羽聽罷,神色自若的點頭道,“那就好那就好……”
沉吟一陣,龐統似是又聯想到對策,回應道:“此番出兵亦可命令屯駐東三郡的劉封、蒯祺二人舉兵襲擾南陽、南鄉二郡,予以配合我軍攻勢。”
“上庸毗鄰宛城,沿此地出兵縱然東三郡兵力不多卻也依舊能牽製曹軍的注意,必須要分兵防禦,不能全力南下防禦我軍。”
一語落下,從側的馬良面上略有擔憂,回應道,“只是東三郡乃直隸地區,隸屬漢中戰區管轄。”
“又加上以前立嗣之時,君侯曾一意支持太子禪,這讓劉封心下對關將軍多有埋怨。”
“良擔憂他會以並不隸屬荊州為由拒絕出兵呢。”
說罷,馬良不由提議道,“為保險起見,不如差人奔往國都面呈總署國政的丞相下達指令。”
“季常所言甚是,當由丞相下令。”
關羽聞訊,迅速點頭附和著。
經歷了先前襄樊北伐時,關羽曾差人令劉封遣兵助陣卻被其言語拒絕之事,他也明白若無朝廷的正式命令,以此人怨恨自己的心思怕也難以調動了。
不過關羽也並不會後悔排斥劉封之事。
早年的劉備立劉封為養子試圖立其為嗣,當年的他十分讚同並未有反對的意思。
但那是由於劉備早年屢戰屢敗,家眷頻頻失陷於亂軍之中膝下無子嗣,年過半百的他的確需要這麽一個養子繼承。
可不巧就不巧在剛確立劉封養子不久,甘夫人便孕下一子。
這自然讓關羽廢棄了讓劉封立嗣的想法。
他本就熟讀春秋,自然不會認同廢親子而立養子的觀念。
所謂“親疏有別”自是如此。
但或許是白衣渡江前因太過性傲與荊州部分文武不睦導致了差點釀成了荊州丟失的悲劇。
也或許是年過六旬,年歲越發年長的他更為平易近人。
反正就是時至如今,關羽昔年的鋒芒不在,更顯內斂。
凡事都會以大局為重,不會在那麽剛猛。
“季常,你先差人以本將假節的名義去調令劉封出兵,若其不願,在去漢中請求丞相下令。”
關羽深思半響,頗為完全的說道。
這就是他如今的改變,若換在以前,如果劉封不從他會以強硬態度對之,使本就生間隙的矛盾裂縫越來越大。
“喏~”
馬良快速拱手領命,一側的龐統聽罷則是嘴角動了動,雖然頗有微詞但也並未多言。
雖然他很想直言,關將軍肩負大將軍,總督國內兵馬,又受陛下信任持假節坐鎮荊州,根本無須那麽麻煩走流程,若有不從直接先斬後奏便是。
但見到其如今鋒芒不在,龐統倒也未在多言。
隨著事情定奪下來,龐統又思索一番後,說道:
“君侯,如今雖說孫權又舉大眾襲於合肥一線,但聽聞東南戰事依舊膠著。”
“正所謂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我軍此番主力北上,也須留守足夠兵馬於後方謹防吳軍的再度偷襲。”
“畢竟江東依舊握有陸口大營插足了荊州水系,若是不加以防守,吳軍水師推進至公安、江陵不消數日便可抵達城下。”
這一言剛吐落,關羽神情就頓時嚴肅了起來。
一時間,他沉吟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