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文豪1983 > 第三十一章 新现实主义 (一)

文豪1983 第三十一章 新现实主义 (一)

簡繁轉換
作者:小时光恋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当然不是了。

燕大文学系是个大系,类似于后世的“文学院”,底下有中国语言专业、古典文献专业、新闻专业……并不好惹,校友会年年搞,团结力极强。

几代师生堪称是星光灿烂,大师云集。

但它的课程安排主要是进行文学上的研究,文学研究又不等于文学,和文学之间的区别类似于做炸鸡和孵鸡蛋。

我是创作文学,不是研究文学的呀!

余切就举了个例子:“燕大现在最出名学生诗人是查海生,他是法律系的,才刚毕业。查海生的性格和法律人要求的严谨沉着可以说是毫不相关……我听说,他总是留着很长的胡子、带着宽大的眼镜说一些夸张的话……大家却都很喜欢他。”

“査海生是谁?”季线林有点茫然。

余切连忙说:“他今年自己印了诗集《小站》,大家拿来看了觉得很好,他在学生里很有名气。”

“《小站》?”季线林点头,手指头在茶几上扣着,“我想起这个人了……是写的不错,但是,也没什么可值得注意的。”

季线林的眼光很高。

确实,查海生的成名作《亚洲铜》还没开始创作,他的诗歌还没有被更多人认可。

余切说:“我意思是,文学创作和研究文学是两码事,而且可能影响到这个人的创作风格。”

“哦,你以为我要你转专业,这不是那么回事!”季线林还是不满意余切的的回答,开始说的十分直白了:“余切,如果你总是一鸣惊人,单枪匹马,又惹出麻烦,那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关系来对待你?”

什么样的关系?

这句话搞得余切恍惚了,似曾相识。

上辈子余切和人谈恋爱的时候,他天天和一个女生拉扯不清,女生也放任他俩亲密接触,余切只管推进度,就是不确立关系,有一天女生受不了了,就问出了同样的一句话:

“余切,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余切在心里念叨几遍这话,忽然明白了!

这是要一个邀约,邀约的背后是确定关系。

季线林让他多靠拢文学系的圈子,成为其中的一员,当然数十年回想起来,也有他老季的功劳。

否则,余切是一个别家的孙悟空,任你再怎么牛逼,和我西方如来有什么关系呢?

马识途给余切作保,因为马识途是余切的老乡。

咱燕大文学系对你而言啥也不是啊。

现在燕大最出名的是“诗人三剑客”,分别是查海生、西川和骆一禾,只有骆一禾是中国文学系的,他一毕业就进文学名刊《十月》做编辑。

查海生和西川,通通转了一大圈,西川干脆分配去研究美术,而查海生分配到政法大学做校园刊物的编辑,不是他写诗确实牛逼,后面没他起来的事儿。

骆一禾平台最好,按照正常路子发展,他本来应该文学成就最大。

要不说余切想得多呢!他脑子一转,就肯定道:“我后面当然要多来文学系,多看看现在的风向,我如果有什么作品,也肯定要多和各位交流。”

季线林终于十分满意:“余切,你不要对文学社有敌意,文学社也可以是你的朋友,至于你自己有写作的想法,也可以来找我聊。”

“我已经把五四文学社的得罪光了,他们这一波人不毕业,我肯定不敢加进去……我申请自己创个社团。”

余切怕文学社这帮人作诗发狂了,激情作案报复自己。

季线林问:“你创个什么社团?余切,一定要成立文学的社团。”

“当然是文学的社团……既然五四文学社的写诗歌,我就主要以小说为主吧,主题是改开之后面临的各种时代变化……嗯,就叫新现实主义。”

“这个名字还没传开,我先自己胡诌了个来安上。”

季羡林很高兴:“新现实主义好,你们先自己去弄。”

于是,余切点兵点将凑够了人,主要是他经济系的同学和西语系那波留学生,然后交书面申请给团委、学生会,经过批准真把这个社团搞起来了。

他得到了一个免费教室——只有星期二和星期四的使用权,以及课桌、板凳六个,一副别人不要的乒乓球牌子——从课桌上搜罗出来的,还是个瑞典牌子斯蒂卡,以及两三根粉笔。

还有一沓成色十分好的白纸。

白纸是最管用的,这年头很多人用不了一张好纸,全是那种擦屁股都嫌硬的货,而且,一旦你写上字,它又像雾里看花——墨水深深地沁纸了。

余切还拿到了社团经费,一共八十块钱。

八十块钱能拿来做什么?

可以买四百个乒乓球。

余切买了两个球,然后把桌子并到一起,开始打乒乓球。

其中一个板凳一坐就烂,余切干脆拆了板凳,用宽且长的那一面写上“新现实主义”五个大字,立在了课桌上。

伟大的新现实主义学派,成立了!

余切说:“如果有人来找茬,这个就可以拿来砸人……我们正好没有遮挡板,有个板子了,大家就不会发些本来要触网的球来作弊。”

陪他打球的是俞敏宏的前偶像王锵,“那如果我发高球,你又该如何应对呢?”

“你发我也发……王锵,你发球为什么要遮挡?你作弊了!”

王锵说:“什么是遮挡?”

哦,现在还没有遮挡这个规矩,甚至没有抛球高度的规矩。

中国男子乒乓球第一个完成大满贯记录是刘国良,这位兄弟现在还是个9岁的小正太,他生涯的成名绝技就是遮挡,他打的比赛就是和对面互相遮挡,谁遮得狠谁赢。

那老子打球要狠狠遮!

我的乒乓球技术,也走在时代的前列。

王锵说:“余社长,你不能老发这种球,我们都没办法打了。”

“我是社长,我说了算。”

余切打了足足三个星期的乒乓球。

九月份打到了十月份,陆陆续续有一些人来“新现实”社团,但他们只对打乒乓球感兴趣,对写小说不感兴趣。

所有人也并不知道,什么是“新现实”,余切总是说,时机未到。

“你要知道,在南湖的一条船上,一个伟大组织的成立,当时也就13个人。”

“很多事情你得回头看才发现那一天那么伟大。”

大家不知道余切说真的,还是随便说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