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文豪1983 > 第五十章 三板斧

文豪1983 第五十章 三板斧

簡繁轉換
作者:小时光恋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撒把》这个故事,并不是没有问题。

骆一禾会觉得把留学生们的命运写的过于残酷,是否打破了这时候国内对国外的美好印象。

“现在流行一种名为‘留学生文学’的作品,最初是宝岛作家开创的,现在大陆一批作家去到国外之后,比如查建颖学姐,还有严歌令……他们也逐渐发稿回国内,接过了这个接力棒……他们眼中的国外,是文明的,开放的,包容的。《大撒把》里面的美国,却不是这样。”

余切说:“有两个美国,平行的。严歌令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查建颖父亲是社科院的教授——他们看到了光鲜的美国。但是底层人看不到第五大道的富丽堂皇,他们也是美国的一部分,是不光鲜的美国。”

岂止是这么回事呢?

之前约谈余切的文学系主任季线林,他也算是初代留学生文学创作者,季线林原先写过一本书《德国十年》,赞美德国人在阳台家家都养了花,德国人富有爱心,“他们的花是养来给别人看的,德国人最有公德心”。

这篇文章,甚至登上了小学课文。

然后,在季线林留学期间,养花的德国发动了二战,把周围的邻居图图了个光。

也不能说留学生文学是彻底胡扯,但他们写的,自然不是底层人的国外。

谈话进行到这,王世民已经很满意了,光是余切写的这个题材,就足够新奇。

而且,余切就在燕大读书,随时能过来改稿,他也通过《天若有情》证明了自己写长文的能力。

王世民问余切,“另外两部构思的怎么样?”

余切说:“还没有具体情节,第二部写的是外省的年轻人和燕京的孤寡老人,他们逐渐产生了亲情;第三部,写的是孩子到大城市来学小提琴,首都和乡村的巨大差异,使得他只能将情感,用拉琴宣泄出来……”

“好!”王世民说,“小小的人物,大大的主题,果然这就是你说的‘新现实主义’三部曲,骆一禾,你也来听听!”

骆一禾说:“我早知道了,余切对时下流行的题材,其实都不感冒。然而啊,爱情、亲情、师生情……这样的感情,谁没有呢?余切说的对,扣得时代太紧的文学,它最终会被抛弃掉,但这些最本质的感情,却会一直存在生命力!”

王世民向余切伸出手,“我代表咱们《十月》刊,恳请你把三部曲的发刊机会,留给我们,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到‘新现实主义’的潮流在文坛涌现!”

“比《十月》刊地位高一点的期刊,只有两个,一个是得到复刊的《收获》,巴老创的刊,他们团队在魔都,并不适合你;一个是最大的《人民文学》,我知道,你和主编刘芯武有些矛盾……所以,这是我们的双向选择,我们合该产生一份感情!”

骆一禾提醒主编:“咱的一板斧呢?”

“哦,对了,余切!凡是你的作品到我们《十月》,我给你九块钱的特约作家稿酬——一般最高就7块钱了,这是我们的第一板斧。”

“那第二板斧呢?”骆一禾帮余切问了。

“第二板斧,是《十月》的团队,会帮助你进行‘新现实主义’的推广,当然啊,你要写的好,让大家喜欢才行!不然,那就不一定评论的是好话了。”

《十月》背后的作者名单几乎囊括了整个京城,他和《人民文学》没有太大的差异。

一些创作者专以评价别人作品为生计,作家们没有灵感的时候,也会出卖自己的名气推推书……来获取一部分稿酬。

被评论者本身也能再得到宣传一次。

这种引流的机制,发展到巅峰造极的时候,就是“腰封”的产生了。腰封一般用牢度较强的纸张制作。包裹在书籍封面的腰部,其宽度一般相当于图书高度的三分之一。

读者一老远就看到一本书外边儿写着:于秋雨老师倾情推荐,xxx是中国xx文学的代表人,不得不看的一本书!

下边儿一堆如雷贯耳的文坛大佬,把这小说夸的天花乱坠,结果,这些人其实没看过这本小说。

“第三板斧呢?”余切自己问了。

“赵德明老师正在撰写有关拉美文学的研究稿,他向我推荐你的研究稿,说你的水平更高,只是缺了点专业名气——《十月》就可以成为这种平台,它是可以尽快发,不受制于人的。”

王世民沉声道,“你和刘芯武的事情,我们都渐渐听说了,本来只是一场学术争论,到底有没有斡旋的余地呢?”

余切说:“难道刘芯武托王主编你说的?”

“我帮他说的。”

“那我想不大可能有了。”

话虽然简单,其实是很有力的。

刘芯武毕竟是走在前面的人物。

王世民深吸一口气,没有再做劝解。“那也没关系,刘芯武已经出去我们杂志了,真理不怕辩论,越辩越明——等了足足四个月,你恐怕已经忍不了了?”

“我确实已经等不了了。”余切平淡的说惊雷般的话。

“余切啊……”骆一禾忽然说出口,但不是劝解,而是一种莫名的激动难耐。

骆一禾是一个编辑,但也是一个诗人,而余切,简直就是那种要出现在诗歌中的人物。

据余切所知,在过去的几个月,他没有看到《人民文学》引进“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也没有看到它大力推广。

也许,刘芯武本身已经意识到不对劲,当时不服气,后面找了一堆研究拉美文学的,当然彻底服气了。

妈的,谁来编造的“魔幻”现实主义,把老子带沟里面了。

但只是这样并不够,一场已经发起的文学争论,另一方装死来躲过是无法停止的。无论是经历了多么长的时间,像历史上那些四年五年,甚至于十好几年的争论,一定会有一个最后赢家。

拖得越久,筹码越大,赌客越多。

骆一禾送余切回燕大,告诉余切一个消息:

“余老师,我已经得知,你的小说《天若有情》拿到了今年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刚才王主编说《十月》拿到了好几个,你就是《红岩》唯一的那一个。”

“这是《十月》的第四板斧吗?”

“不是!这全是你自己拿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