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聽聞,為了提醒夫差,於是就派人站在夫差庭院中,每逢夫差出入,那人就對他說:夫差啊,難道你忘了越王當初是怎麽殺害你的父親了嗎?
夫差回答說:心裡從不敢忘。吳軍日日夜夜都在練兵,隨時準備進攻越國。
公元前494年(周敬王二十六年),越王勾踐聽說夫差日夜練兵,準備進攻越國。於是便想先發製人,趁吳軍還未整軍出發,搶先對吳國用兵。
大夫范蠡勸諫不可動兵,勾踐不聽。說:我意已決,不可再勸。
於是召集兵馬對吳國發起進攻。
吳王夫差聽聞此消息,面向全國內征調水陸大軍迎接即將到來的戰爭。雙方在夫椒(今江蘇蘇州市西南太湖中的椒山)展開激戰,越軍因準備不足而大敗。
吳軍乘勝追擊,直接攻破越國都城會稽城。越王勾踐率殘兵五千人退入會稽山中,被吳軍團團圍住。
勾踐在這危難之時問大夫范蠡可還有什麽應對之策,范蠡說要勾踐放棄自己身份,卑微的向吳國獻禮以求和。如果吳王不答應,則只能舉國向吳國投降,您自身則跟隨吳王做人質。
勾踐思考良久,決定聽從大夫范蠡的計策,於是派文種去吳軍陣營向吳軍求和。
夫差本想答應越國求和的請求,但是伍子胥進言說:既然上天已經將越國賜給吳國了,他們他們求不求和不重要了,可千萬不要答應。
於是夫差就拒絕了越國的要求。
文種將夫差拒絕的回復告訴了勾踐,勾踐為了不丟越國臉面,於是想殺了自己的妻子,毀掉自己的武器,力戰而死。
文種知道吳國的太宰嚭素與伍子胥不合,於是就利用這個矛盾,勸阻勾踐說:吳國的太宰嚭貪婪成性,可以許重金以利誘,請太宰嚭私下裡向吳王求和,應該可以成功。
勾踐就命文種帶上美女和金銀寶器,私下進獻給太宰嚭。太宰嚭接受賄賂,就領文種去見了夫差。
太宰嚭向吳王勸道:越國如今想要臣服,如果答應他,這是對國家有很大好處的。
伍子胥再犯反對,說:現在如果不把越國滅亡,以後必然會後悔,越王勾踐是一名賢德的君主。范蠡、文種又是少有的良臣。他們若是回到越國,將會努力發展國力,再次發動叛亂啊。
夫差不聽,最終選擇與越國議和,而後退兵。
吳、越夫椒一戰,越國慘敗幾近亡國。越王勾踐表面卑微,忍辱含垢,以國王身份,到吳國作人質,侍奉吳王,暗地裡卻心懷滅掉吳國的想法。
在國內勵精圖治,積蓄國力、軍力;對外與齊、楚、晉廣結善緣,並從多個方向麻痹吳國,慫恿吳國向北擴張,拿下中原之地,通過這種方式去消耗吳國的力量。
吳王夫差恃勝而驕,並不認為越國能造成什麽禍患,一心一意的想要爭霸中原,繼艾陵之戰擊敗齊國之後,親自率領全國的精兵向北抵達黃池(今河南封丘南)與晉國會盟。隻留下了太子友等率領老弱殘兵數萬人鎮守姑蘇城,這也為越國反攻吳國造成了可乘之機。
越國國君和大臣認為吳國目前戰力仍處於優勢,且吳國精銳部隊才出國不遠,如果過早的對吳國發起進攻,必然會導致扶持在中途率領精軍回訪姑蘇,於是決定暫緩出兵。
直到數月之後,吳軍達到遠離吳國國境的黃池,被牽製在與晉國爭奪會盟盟主的地位之中。越國才集中兵力向吳國發起進攻。
六月十一日,勾踐調集擅長水戰的兵士2000人,經過訓練的士卒4萬余人,越王的親兵6000人、在職軍官千人,分為兩路向吳國進軍。
一路上由重臣范蠡、大夫舌庸率領,由海道進入淮水,切斷夫差所率領的吳軍想從黃池返回國境內的道路,確保越國軍隊主力順利實現突襲姑蘇的戰略目標。
一路由大夫疇無余、謳陽領兵一部為先鋒,勾踐親自率大軍緊隨其後,從陸路直接向北去直接襲擊姑蘇城。
吳太子友聽聞越軍要來進攻姑蘇,立刻率領軍隊到泓上(今蘇州西南)抵禦。太子友也知道吳國目前的實力並不強,不能和越國正面硬鋼,於是決定堅守以等待救援,並且派人火速前往黃池請求夫差帶領軍隊回國支援。
吳將王孫彌庸不僅僅輕視越軍,而且又看到越國軍隊中有他父親被俘虜之時所丟失的旗幟,著急想要為父報仇。於是不聽太子友的指揮,親自率領5000人出戰,吳將王子地也率領部分軍隊相助。
六月二十日,吳軍先是擊敗越軍的先鋒部隊,俘虜了越國疇無余、謳陽。
此日,越王勾踐率領越軍主力軍到達,吳軍諸將因為昨日一場小勝而有些驕傲輕敵,企圖趁著越軍遠道而來,正值疲憊之時將其擊敗。於是決定讓王子地守城,其他人都出城迎戰。
哪知越軍士氣高昂,勾踐指揮大軍猛然發起進攻,吳軍大敗。越軍俘虜太子友、王孫彌庸、壽於姚等將。
二十二日,越軍乘勝進入吳都,燒掉了姑蘇城,獲得了大批物資。
吳王夫差在黃池與晉國爭奪盟主之位正值關鍵時刻,得知越國軍隊襲擊姑蘇,並破城俘虜太子友等人,於是決定用武力逼迫晉國讓步,然後急忙率領軍隊返回姑蘇。
吳軍長期遠征,正值人困馬乏之際,加上國都失守的消息而讓軍隊軍心渙散。夫差看此情形,料想此時對越國發起反攻也毫無勝利的把握,於是在回師的途中派太宰嚭帶著厚禮向越國求和。
勾踐想到吳國軍隊的主力精銳還在,於是接受吳國的議和,班師回朝,等待時機再次出戰滅掉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