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 第37章 职方司的包打听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第37章 职方司的包打听

簡繁轉換
作者:黑咖啡少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3 10:23:17 来源:源1

朱慈烺的提议一出,众人皆面面相觑,搞不清楚“委派留任”和“遗弃”有什么不同。

同样留在敌境,九死一生;

同样与朝廷失去联络,没有盼头;

而且,重伤士兵只有二三十个人而已,即便全部康复,留在京畿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伺机行刺一两个狗汉奸吗?

南北直隶相距几千里,且两军交战,不能使用驿路,消息几乎没法传递。

朝廷很难下达命令,士兵们完成任务后又很难上报,可以说两头不通。

军饷呢?晋升呢?

如果什么都没有,留守除了说起来好听一点,和自生自灭没有区别。

然而,朱慈烺却有另一套计划——潜伏。

“他们潜伏下来就好。第一件事,把伤养好;第二件事,把自己当成普通老百姓。朝廷会将他们的名字、军职记录在册,定时发放饷银……差事办好了,一样算军功。”

“殿下,他们能办什么差事?”

“多了去了。比如说,打听一下真定府的伪知府是谁,米价贵了还是便宜了,丰年还是大旱……”

众人再次面面相觑,脑中均浮现出一个可怕的衙门,一个令人不战而栗的名号——锦衣卫。

大明立国以来,有资格安插密探的衙门共有四个:东厂、西厂、兵部职方司和锦衣卫。

其中,东厂和西厂仅在京畿一带活动,主要探查京官的不法之事。

在民间传说里,东西两厂宦官当道,专干龌龊之事,和军人完全不搭一点边。

兵部职方司有收集敌军兵力部署、战略动向等军事情报之责,但职方司的密报通常直达朝堂,普通人并不太了解。

唯独锦衣卫,耳目遍布全国各地,明里暗里都有。

他们除了监察百官之外,还常常巡察缉捕,参与各类刑狱,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

所以,大家都知道锦衣卫是一个拥有大量密探的衙门。一听说安插暗桩、打听消息,立即想到飞鱼服和绣春刀。

至于锦衣卫的本职,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民间反倒有点忽视了。

方以智咽了咽口水,试探着问道:“殿下,你的意思是,让他们转隶锦衣卫,留在武强当行事校尉?”

“嗯……差不多吧。”

朱慈烺打算设立一个军事情报衙门,经方以智提醒,才想起了锦衣卫。

最近几年,锦衣卫被打得找不着北,不要说在辽东,就是在京畿、京师内外城,清方暗探也多如牛毛。

据说崇祯皇帝与大臣商议的事,皇太极比前线将领知道得还早。因清方内应打开城门,轻易陷落的城池,数量不少。

反之,清军在关外的动向,崇祯一无所知。

在搜集军事情报方面,锦衣卫可以说一事无成,无能到了极点。让人差点忘了,他们就是干这个的。

尽管如此,锦衣卫确实是军职,有打探敌情之责,且名头够足够响亮。

锦衣校尉,一听就是很有前途的职务,比大头兵强多了。有鉴于此,似乎不必另起炉灶。

朱慈烺道:“没错,正是如此。嗯,他们不是校尉出身,不擅长打探消息,慢慢来就好了。嗯,先拟一个章程,看看怎么安排为好。既要为他们的身份保密,又不至于想找他们时,联络不上……”

自从京城沦陷,南北镇抚司就被一锅端了,就连最后一任掌印指挥使骆养性,都被顺军抓起来酷刑拷打,差点残废。

现在,锦衣卫已经瓦解,该怎么重建,没有人说得清楚。

军官们均被重建锦衣卫的想法搞得有点发懵,鉴于厂卫的神秘性,所有人都心有戚戚然,选择闭口不谈。

最后,还是方以智接下这个重责。

在扎营休息的时间里,他拟了几条章程,然后连夜向太子请示。

朱慈烺打开一看,第一条便是“既昭缓刑,且杜告密”,即新的锦衣卫既要彰显宽减缓刑罚的意图,又要杜绝告密的行为。

之后的几条,都是比较泛泛的条陈,颇有把锦衣卫当成仪仗队来搞的意思。

朱慈烺皱着眉头道:“如今战事正酣,留下的人也要安排,这些条陈也未免太缓了吧?”

方以智支支吾吾道:“殿下,有一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翰林请说。”

“锦衣卫的名声,不怎么好……”

朱慈烺终于恍然大悟。

锦衣卫和东西厂并称厂卫,名声岂止不怎么好,简直就是臭名昭著。给留下的重伤员安一个锦衣校尉的名头,他们自己安心了,别人就不安心了。

军官和士兵们都会想,刚刚打了一个胜仗,太子就着急恢复厂卫,岂不是和先帝一个德性?

沉吟半晌之后,朱慈烺才理清思绪,把想要的东西讲明白。

在他的考虑里,北直隶沦陷是不可避免了,黄河以北都很难保住。不过,他不希望当一个睁眼瞎,对清廷所占领的州府一无所知。

缙绅已经没指望了,几乎都铁了心追随清廷,唯有在市井留一些人,才有可能打探到一些消息。

朱慈烺道:“本宫先要的,不是监察百官,而是摸清鞑子的情况……他们留在这里,不用去锄奸,就当一只眼睛就好……就是职方司的暗探……但是,又不用刻意去打探。懂了吧?”

他断断续续讲了一大堆,内容有些零散。

方以智听了半天,终于听明白了,不就是“包打听”嘛。无论锦衣卫的行事校尉,还是职方司的密探,手下都有很多包打听。

这些地痞流氓别的本事没有,消息倒是非常灵通。

这么看来,还不如让这些士兵改隶兵部呢。至少,职方司密探这个名头,听起来像一个好人。

朱慈烺叹道:“不,不止包打听。他们要拿朝廷的俸禄,受朝廷所托,潜伏在武强、饶阳、武邑,乃至京城。在大明中兴的功劳簿上,会有他们的名字。重新再想吧,要伪装,要隐密,要单线联系……”

根据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要求,方以智殚心竭虑,重新想了一套东西。

朱慈烺看到时,惊讶得下巴都差点掉下来。

因为,这次呈上来的东西,很像在筹建一个秘密帮会。包括联络时用什么暗语切口,都想好了。

才过了一夜,方以智便搞出这么复杂,且大致可行的一套东西,以前进翰林院而不是职方司,真是可惜了。

朱慈烺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一些修改,以便留下来的暗探能最大限度隐匿身份。

再次召见一众军官的时候,朱慈烺宣布取消重建锦衣卫。

受伤的士兵依旧可以选择留下,养好伤之后,可以安排他们看义庄、挑大粪、或者其他不起眼的营生。

作为补偿,军中会给留下来的人额外发遣散银子。当然,留与不留,全凭自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