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 第52章 端了大营发大财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第52章 端了大营发大财

簡繁轉換
作者:黑咖啡少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3 10:23:17 来源:源1

清军满汉两位主将,一个伏诛,一个投降,底下的士兵自然就没有了逃跑的动力。

天亮之后,明军马队一路向沧州搜索,沿途打着“殿下不杀人”的口号,很快又有数百溃兵高呼“愿降”,从草丛和灌木林里走了出来。

程虎绑着孔希贵,一路直奔大运河边的清军大营。留守清兵都是些老弱残兵,见主帅都被绑了,哪里还有抵抗的勇气,只能老老实实打开营门投降。

这下子,朱慈烺算是发了财了。

蓟镇营从京城而来,又路过重镇天津,辎重补给都是不用说的,大大的有。

各类武器箭矢、银子粮食都是按照三千人准备的,应有尽有。一船船辎重物资甚至还没卸上岸,换个监押的士兵,就可以继续往南走。

沧州老百姓在城头看到明军大获全胜,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王桢、刘孔和在城内呆了一个多月,有多少兵马,老百姓是知道的。仅凭三百多骑兵,三百多步卒,便干掉了三四千清军?说书先生也不敢这么讲呀。

直到朱慈烺的旗帜出现在城外,老百姓们才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是太子殿下到了。

孔希贵何德何能,竟敢与太子的禁卫军放对?至于京城都沦陷了,这支禁卫军是从哪里来的,就没有人能猜到了。

经过半日折腾,俘虏和各类缴获终于汇总成册,呈到主帅面前。

朱慈烺打开一看,只见光战马就缴获五六百匹,再加上山东义军带来的三百多匹,全营已有近千骑。同时,清军大营内还有一百多艘各类船只,两百多头骡子和挽马,还有一百多辆大车。

有了这些物资,明军沿大运河机动的能力大大增强,士兵们就再也不用背着辎重行军了。

因为主帅孔希贵、副将唐铨均降,俘虏抓捕的效率也很高。蓟镇西协原有营兵三千一百多人,明军竟俘虏接近两千人。

武器装备方面,收获亦非常丰厚。

清军连年大胜,从辽东明军那里,不知道缴获了多少精良的武器和盔甲,根本看不上从顺军缴获的那点东西。

出发前,孔希贵从多尔衮那里讨到了不少次等盔甲,蓟镇营的披甲率很高。

近卫营将士拔下来一盘点,居然数出了一千多套,这份缴获真是丰厚得惊人。

要知道乱世之中人命不值钱,盔甲、战马、强弓等昂贵又难以量产的装备,才是一支军队最重要的财产。

有了这次的缴获,近卫营将士个个鸟枪换炮,就连山东义军的七百多号人,也可以人人分到一套新行头。

战果如此辉煌,近卫营将士个个眉笑颜开,纷纷拍着山东同袍的肩膀庆贺。

山东义军将士知悉整场战役的全过程后,都对朱慈烺的神机妙算佩服不已。明军通过反复拉扯,将清军的马军和步军分开歼灭,这是什么样的神仙仗啊!

朱慈烺见将士一脸疲惫,却个个士气高昂,自然十分满意。不过,他不认同神机妙算的说法。

正所谓,哀兵必胜。

明军从军官到士兵,都知道此乃国难当头,形势险恶,不团结,不拼命,就没有活路,当然奋勇向前。

无论饶阳之战,还是沧州之战,能战胜之,唯有“将士用命”四个字而已。

反观蓟镇营主帅受满洲大兵鄙夷挚肘,底层士兵心怀怨恨,全军上下不知为何而战,能把仗打好就有鬼了。

所以胜利不是靠神机妙算,而是靠全军团结一致的心态,必胜的决心,如此而已。

在战后休整的时间里,程虎带着手下再度躲到一边,不再参与具体营务。

赵大勇、王桢、刘孔和等人则一齐来到中军,请示该如何处置俘虏。

决战之前,曾有过“投降不杀,重留头发”的说法,即清军愿意投降者,一律不杀。可满营俘虏实在太多了,比明军的总人数还多,很多军官担心带着这么多光头,会非常麻烦。

鬼知道这些人是心向大明,愿意主动投降;还是眼见打不过,违心保命。

特别是以孔希贵为首的高级将官,个个贼眉鼠眼,居心叵测,留在营里说不定是祸害。

沧州不是久留之地,没时间在这里仔细鉴别,必须尽快出个章程才行。

朱慈烺一听有理,问道:“嗯,那你们说,该怎么处置呢?”

赵大勇提议道:“殿下仁德,不愿多杀人,不如就只杀千总以上将官,剩余的小卒子,全部充当辅兵算了。”

陈富贵、毕长喜等人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

蓟镇西协重建时,京畿一带还没有战火,士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壮汉。把他们分到各哨队充当辅兵,等头发长好了,便能转化为合格的战士。

毕长喜道:“小得问了一下,有十几个人会用火器的,是一把好手,可惜鞑子把他们的火铳缴了。把他们交给我吧,以后找到火铳,还能用得上………”

朱慈烺笑道:“火器很好练的,不用这么麻烦。”

刘孔和是名臣之后,对“君无戏言”这句话比较看重。

他听到“不用那么麻烦”几个字,还以为太子要大开杀戒,连忙劝谏道:“殿下,底下士兵还是可用的,不如只杀把总以上算了。”

朱慈烺不解问道:“你们都觉得要把军官都杀了吗?”

众将互相看了几眼,都纷纷点头。

明摆着,这是一场歼灭战,而不是普通的招降。

如果那些游击、都司和千总在战前就率部投降,当然可以继续统兵,成为太子座下部将。

这次是明军将对方打到崩溃,当然没有留着那些将官的道理。

留下来干什么呢?

留在营中统兵?大家都不放心和这些汉奸并肩作战。

留下来当一个辅兵?他们会心怀怨恨,不会甘心的。

万一他们和以前的部下串联,整出什么幺蛾子,那就麻烦了。

朱慈烺听完解释,理解了众将的担忧,又问道:“孔希贵和他的百余亲兵呢?”

众人齐声道:“当然要全部斩杀。殿下,这些都是祸害,一个也不能留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