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 第53章 几个人也是朝廷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第53章 几个人也是朝廷

簡繁轉換
作者:黑咖啡少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3 10:23:17 来源:源1

在朱慈烺看来,如何处置蓟镇营俘虏,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什么是政治?

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才是合格的统战思路。

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成功帝王都懂得团结和联合的重要性,在统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在战的过程中削弱敌人。

如果只有团结而没有战斗,团结不会成功;而只有战斗而没有团结,就会敌人越打越多,朋友越打越少。

所以,帝王或主帅制定战略时,政治是比军事更需要考量和顾及的因素,至少两者要摆在同等的位置上。

赵大勇等军官建议杀掉孔希贵及所有蓟镇高级军官,在军事上毫无疑问是对的,可在政治上却未必。

当所有清军汉人总兵、副将、参将和游击都觉得投降必死,还多少人愿意投降呢?他们会像满洲真鞑那样,带着亲兵死战到底,那就太麻烦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敌人太过温柔以待,也不太行。大家会想,做朋友还赶不上做敌人,反而把潜在的朋友推到敌人那边去。

怎样把握这个度,很考验智慧。

朱慈烺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便让将士们先各自回营休息,自己带着孙二弟等贴身侍卫,在俘虏中间转了转。

他发现孔希贵在蓟镇底层士兵眼里,就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庸的总兵官。

镇守蓟镇西协时,靠与清军走私搞到一点钱,招募了一些流民入伍。顺军来了就投降,清军来了也投降,是很典型的投机派。

除了强迫剃头,让底层士兵怨气颇深,其他方面也就那样了。

孔希贵的百余亲兵倒是忠心耿耿,个个痛哭流涕,央求太子网开一面。

朱慈烺私下向孙二弟问道:“这个孔希贵,对手下亲兵就这么好吗?个个都愿意为他顶罪赴死。”

孙二弟道:“殿下明鉴,这是自然的。行军打仗,靠的就是亲兵亲信保护和辅佐,若不对亲兵队好一点,那些个总兵、副将夜里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亲兵队里,好些人都是孔贼的义子咧,殿下再怎么优待他们,也比不上干爹亲呀。所以……”

说着,他做了一个砍头的手势,暗示不要心慈手软,要杀就全杀了。

如果杀主帅而不杀亲兵,肯定有几个脾气轴的不服,老在暗地里想法子为死去的干爹报仇。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一不小心被那几个人找到机会,损失就大了。

至于不杀孔希贵的方案,孙二弟连想都没想过。

“嗯,二弟,你说得有理。”

孙二弟蛮不好意思道:“殿下,您可别老喊小的二弟了。殿下是皇家血脉,小的担当不起啊。”

朱慈烺哈哈大笑,拍着对方肩头道:“你的名字就叫二弟,本宫不喊你二弟,喊你什么?”

……

巡营回来之后,朱慈烺找到方以智、程正葵二人,要求他们以翰林学士的身份,暂代三法司、兵部及五军都督府,对所有蓟镇官兵进行议罪处置。

朱慈烺道:“先帝驾崩,三司不复存在,可国有国法,不可轻慢。既然咱们是朝廷官兵,而不是军阀、草寇,那就要按国法来办。蓟镇上下有罪,当由三法司论罪,方可处置……”

接着,他又提出几条原则,给二人参考。

其一,近卫营只在沧州休整一天,必须从速从快。

其二,蓟镇上下只议叛国和里通外敌等罪责,不论剃头之罪。

其三,弃械投降者,减罪一等;立功者,再减一等。尽可能兑现投降不杀的诺言。

朱慈烺道:“虽然咱们才几个人,也是朝廷,不可妄自菲薄。重建法纪,重树威信,就是朝廷要做的事,吾辈当仁不让。”

进士进入翰林院之后,要干的事情很多,其中之一便是熟悉各类律法条文。方、程二人都是翰林学士出身,在律法方面均有涉猎,暂代三法司议罪是可以的。

他们回去议了半天,发现按太子的说法,对某些人的处置也太轻了。

比如说总兵孔希贵和副将唐铨,是里通敌国和率部降清的主谋,理应处斩。可投降减一等是流放,诛杀沙礼岱和劝降算立功,再减一等就是徒刑。

底下的都司和千总不算投敌的主谋,再按投降减罪,便只剩下徒刑了。

好吧,这些都好说,起码都算有罪。从重处罚,论斩而不诛九族,不是不可以。

可孔、唐二人都是有亲兵和义子的,为数还不少。那些人都是听命行事,算不上主动投敌,再加上弃械投降,无论如何也判不了死罪。

不杀嘛,正如孙二弟所说,留在军中随时变成祸害。

带着这份矛盾,方、程二人再次找到太子,希望能得到一点暗示。

朱慈烺道:“不就是孔、唐二贼比较难办嘛,他们……还有守备都司以上,若肯写下认罪和悔过书,按律判徒刑就可以了。

先囚禁在军中,等到了安全州府,再扔到大牢里服徒刑。他们的亲兵不就是想保住‘家主’的性命吗?朝廷按律明正典刑,他们便只能心服口服了。”

方以智和程正葵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个处置有点怪,可细想起来,又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一方面,孔、唐二贼被扔到大牢里好几年,再出来时,便没可能再折腾出浪花了。

另一方面,也算兑现“投降不杀”的承诺,任由哪个亲兵,也找不出不服气的理由来。

朱慈烺又道:“认罪和悔过也很重要。必须要让他们当着俘虏营内所有人的面,亲口认罪认罚,如此方能服众。”

方以智听完连连点头,如此一来,孔、唐二贼的威信全无,即便找到空子联络旧部,也没有人听他们的。即便有朝一日逃回到清营,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这就叫断绝前途,虽生犹死。

程正葵又问道:“殿下,那些普通士兵怎么办?减一等处置,便不用罚了一……”

“不罚就不罚嘛,他们受孔贼裹挟投敌,不是自愿的,这次投降帮了咱们大忙,何必一定要罚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