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 第62章 日行百里的秘密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第62章 日行百里的秘密

簡繁轉換
作者:黑咖啡少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3 10:23:17 来源:源1

临清距离德州约两百余里,城池横跨大运河而建,是坐船南下的必经之地。

就算凌駉不邀请,朱慈烺也是要去的。

不过,不能等临清之战尘埃落定再去,应该尽早出发,尽早干预。

这几天侦骑纷纷回禀,郭升并不像缙绅们描述的那般残暴,更没有纵容部下烧杀抢掠。

反之,他统领的柳沟营军纪严明,是一支敢打敢拼的铁军。

民间传闻,有一次柳沟营行军路过颜神镇,竟“一宿而去,镇无所苦”,被青州、济南两府一时传颂。

要知道,颜神镇附近盛产瓷土、马牙石和煤炭,出产的瓷器和琉璃久负盛名,富得流油。

贼匪路过富庶市镇,竟不敲诈勒索一番,真是天下奇闻。

就算军纪再怎么严明,也要让当地土豪“自愿”襄助一点点军费嘛,一千两不嫌多,三百两不嫌少,哪能一点都不要呢。

主帅懒得勒索土豪,底下的小军官,小头目难道就不偷只鸡,摸只狗?

当今世上,不知还有哪支军队能做到“一宿而去,镇无所苦”八个字,反正朱慈烺自问做不到。

军纪差,军队的战斗力不一定很差;可军纪严明,战斗力一定很强。

尽管凌駉提前设下圈套,也不一定能打赢这一仗。

为了防止郭升占据临清城,阻塞南下的道路,朱慈烺立即召集众将,宣布两日后启程,尽快赶赴战场。

军官们将胸脯拍得嘭嘭作响,均称没问题。

经过连日休整,各营将士的体力已经完全恢复。再说沿大运河行军不用背辎重,消耗不了多少体力。

要不是收拢侦骑需要一点时间,马上出发都可以。

方以智却一筹莫展,提出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刚刚抵达德州,朱慈烺便下了一道命令,采购一千双衲底布鞋,一千双袜子,三千条绑腿。

绑腿很好解决,将百来匹棉布分割成条状,就勉强能用。袜子嘛,也好说。

采购一千双衲底布鞋,就有点难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普通不富裕,小康之家要穿鞋,多由主妇攒布头自己衲底做,很少花钱到店铺里买。

至于穷人就更不用说了,要么自己编草鞋,要么打赤脚。

德州城内才三千多户,再加上难民,也就两三万人。这样规模的城池,商人不可能备下一千双现货。

方以智派人搜罗全城,不过找到百来双现货罢了,剩余的九百双,鞋贩要找人现做。

衲一双鞋要两千多针,至少需要五天,太子抵达德州也就三天而已,鞋贩们不可能交得出来。

听说采购一千双衲底布鞋,一千双袜子,赵大勇、陈富贵等人眼睛都直了。

我滴个妈呀,行军打仗,有草鞋穿就很不错了,还求啥?

除了太子殿下和两个翰林,还有谁的脚那么精贵,非要穿布鞋和袜子,才肯行军?

朱慈烺不以为然道:“我细看十几天了,大家行军之所以慢,一来要拔营扎营,埋锅造饭;二来随意乱走,不成队列;三来,士兵们都没有一双好鞋……有些人甚至打赤脚,也不扎绑腿,怎么快得起来嘛。”

他掰着手指细数,将观察到的状况一一列举。

拔营、扎营、造饭是一定要花时间的,很难加快;行军纪律嘛,已经在强调了,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练好的。

唯一可以快速解决的,就是鞋、袜和绑腿的问题。

朱慈烺认为,如果全军都配上一双好鞋子,再加两条绑腿,每天至少多走十里。

此外,穿衲底布鞋和袜子能让士兵的脚少擦伤,少起水泡,持续行军的能力也会大大加强。

如果近卫营十天行军一千里,必然打败十天行军三百里的敌人。哪怕正面打不过,遛狗也遛死了。

在他的计划里,每一个士兵都要配备一双衲底布鞋,一双草鞋,一双袜子,作为制式装备的一部分。

战士们平时穿草鞋省钱,必要时,穿上布鞋强行军。

这次先采购一千双,给所有战兵配上,后面再慢慢推广至全军

反正衲底布鞋所费布料不多,价格不贵,不到一百文就能做一双。三千双,才耗费两三百两银子而已。

这点银子换一次抢占先机的机会,很划算。

说着,朱慈烺又指着众军官的脚,笑道:“自从缴获几百双鞑子穿的鞋,你们走起路来,是不是神清气爽,一个比一个快?”

众将细想了想,觉得是这么个理。

阵斩数百满洲八旗后,近卫营缴获了几百双好鞋,有一些,还是牛皮做的皮靴。

大家都不背辎重的情况下,穿牛皮靴比穿布鞋能走,穿布鞋比穿草鞋能走,穿草鞋比打赤脚能走,这是实情。

那几十个满洲俘虏牛批哄哄,据说以前能日行百里,被扒掉鞋子后,不到二十里就叫苦连天了。

方以智也知道鞋子的重要性,不过时间太短,确实做不了那么多。

他叹道:“那些鞋商说了,一千双鞋分文不取,就当报效殿下。只是时间太赶,做不了这些。”

“不花钱肯定不行。”

朱慈烺想了一下,得出一个新方案:“把我们缴获的布匹、军服全拿出来,分成三千份,全城每户人家分一份。两天后,由各里坊的甲长送鞋回军营。”

众将细算了一下,三千只鞋就是一千五百双,超过规定数额了。只是,不知道两天时间能不能做完。

若是为了赶工偷工减料,恐怕穿不了几天就会破。

朱慈烺哈哈大笑:“放心,哪家哪户不为自家男人备一双鞋子?就算没有现成的,也有做了一半的。

咱们分三千份布料,就是为了立下一个规矩,不白拿百姓一针一线。郭升那厮都能做得到,咱们是官兵,没理由做不到。”

等军官带着即将分鞋的好消息散去,朱慈烺又向方以智问起天地会的事。

最近每经过一城,他就要求方以智留下一些暗桩,名曰天地会。天地会里层级分明,平时潜伏为主,会友之间互不熟悉,约定以暗号联络。

德州是山东门户,当然要留下几个精干之人。

方以智却道:“正要向殿下禀报此事。微臣问过几个包打听,据说凌駉之前与谢陞联系密切,或有降清之嫌疑,不可不防。”

朱慈烺叹道:“降了也不奇怪。山东有名号之人,哪个没见过清廷使者?两日后一定要启程,边走边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