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419章 寻航海科技文化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419章 寻航海科技文化

簡繁轉換
作者:刘荆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34 来源:源1

海洋奥秘探索行动组乘坐南海梦想科考艇,在南海上行驶。刘傻子教授说:“我们这次的任务,是进行海洋文化探寻,继续寻找藏宝图。”计算机姐姐问:“梦弟,你说说,航海科技文化是什么?”

梦弟没有回答,小燕子靠近梦弟,发现梦弟睡着了。小燕子悄声告诉刘傻子:“梦弟睡着了,我能够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吗?”

刘傻子说:“不用惊动他,其他同学小声回答问题。”睡着的梦弟十分惊讶的样子,原来,梦弟见到了龙王,与电影《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大闹龙宫时的龙王一模一样。龙王坐在宝座上,两旁站的是虾兵蟹将。海龟爷爷在龙王面前推荐梦弟说:“这个中国现代小学生梦弟,他特别敬仰龙王,故他让我前来看看龙王。”

龙王说:“现在龙宫正在进行歌舞表演,请梦弟来欣赏,要评价一番,是人间的歌舞美,还是龙宫的歌舞美。”

一会儿,几个穿戴华丽的女子翩翩起舞,引人入胜的是,这些女子的舞姿十分优美,梦弟有一种到了歌舞剧院欣赏优秀节目的感觉,情不自禁地鼓掌。

龙王得意地望着梦弟说:“现在,请你看武术表演。”首先,两只龙虾在比剑术,打得难分难解。接着,是海蛇与龙虾比剑术,虾兵蟹将也在一旁比武,忽然,梦弟发现有一把剑从虾兵手中掷过来,梦弟赶紧躲过,又一把剑掷过来,看来是躲不过了,梦弟惊醒了。

梦弟详细地向海洋爷爷、科学博士、计算机姐姐讲述了这个奇怪的梦境。“这是海洋神话,也是海洋文化。”小波说。“神话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有历史积淀的传说。梦弟做的梦不能算是神话,更不能够说是海洋文化。”小聪说。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弟经常读神话小说,所以,他做的梦虽然不等于是神话,但却是神话的反映。”小燕子的话语,显然是不赞同小聪的看法。“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梦弟听见小聪说。

小燕子说:“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利用和因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我知道,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小聪说。

“老师说,人类文明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的。”小波说。“老师说,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印度。此后,葡萄牙人又到达中国、日本。”计算机姐姐说。

“海洋文化在新大陆的发现中拓展。1492年10月,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海洋爷爷说。

1499~1500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两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证实这片陆地是一片新发现的陆地,而不是哥伦布当年认为的印度岛屿,故命名新大陆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梦弟、小燕子、小聪,为什么说人们对大海的认识是一步一步发展的?”计算机姐姐问。

小聪回答:“我知道,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加深的。”

“我明白了,没有舟船,人类没有办法征服海洋,就没有海洋文化的发展。”梦弟感叹说。

“16世纪初,航海技术迅速发展。1569年,地理学家墨卡托发明的投影,成为现代海图绘制的基础。进入20世纪后,现代航海技术取得重大成就。”小燕子说。

小燕子认为,20世纪60年代,出现奥米加导航系统,随后又出现和应用了卫星导航系统、自动标绘雷达等。这些都促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不断提高。

计算机姐姐笑着夸奖说:“小聪、小燕子、梦弟,你们回答得很快呢。”小聪说:“我们提前看了相关刊物与资料。”

“孩子们,航海安全与航海文化,有哪些内容呢?”海洋爷爷问。“为保证人身安全,船舶上还需配备救生衣与小救生艇。”小燕子说。

“我知道,为了船舶、货物和海洋环境的安全,需要有防火、防污染设备和航海仪表及通信设备等。”小聪说。

“船舶要保证安全行驶,在现代条件下,需使用现代导航设备,了解国际水运法规和世界各国海上交通管理制度。”小明说。

小波说:“船上要安排医护人员值班。”“船上要装备相应的救护设备。”梦弟说。计算机姐姐说:“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想问,风帆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梦弟问。

“这还用问吗?有了船,同时就有了风帆。”小聪的口气含着对梦弟的讥笑。小燕子说:“不,应该说,先有船,再有风帆。”

计算机姐姐说:“先秦时期,殷商与西周时期,人们除了会制造船舶之外,已能制成帆利用风力航行。”

甲骨文用‘凡’通假‘帆’字,说明殷人行船已经使用帆,不过,这时的帆,主要用在陆地江河航行中。

海洋爷爷说:“是的,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海上活动兴起,人们航海的地理知识逐渐增加,将中国东部外侧的不同水域划成‘北海’(今渤海)、‘东海’(今黄海)、‘南海’(今东海)。人们已了解到‘百川归海’,并且开始在沿海巡航。同时,人们在江河和航海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风,并开始利用风帆航行。”

科学博士说:“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海上导航技术已与天文学联系起来。”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恒星进行了定量观测,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并把海上航行与天文学相结合,利用北极星探寻航海科技文化。”“这是两汉时期,我们已经掌握了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开始使用季风航海,这是去远洋的帆船。”船长说。

船长还解释,东汉应勋在《风俗通义》已经提到:“5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落梅风”意即梅雨季节以后出现的东南季风。两汉时期,人们只有利用季风,才能做远洋航行。“船长爷爷,航海需要导航,人类的导航,最初是怎样的呢?”梦弟问船长。

船长说:“先秦时期的航海技术,已有一定的基础,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逐渐深刻,对洋流、风力、潮汐、海上天文、气象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太阳和北极星为海上导航标志,并发明了海上测天体高度的仪器。”

“船长爷爷,我觉得很奇怪,这帆船没有机械动力设备,又没有看见水手划船,为什么走得这么快?”梦弟的话里含有疑问。

船长告诉梦弟,这一时期,人们对海洋水文,特别是潮汐有一定的了解。如《尚书·禹贡》“朝夕迎之,则遂行而上”等,梦弟明白了,当时人们已经知道,趁涨潮出海,利用海洋定向潮流,顺流而下。

梦弟恍然大悟,原来既要利用季风,还要利用海流,这样,帆船才能够走得很快。梦弟醒了过来,他听见计算机姐姐在说话:“先秦时期,人们在认识风的同时,也对一些**气象有所了解,如《尚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从风雨’等,都是人们在航行中注意天气变化而总结出的经验规律。在先秦时期天文导航的基础上,秦汉时期的导航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海中五星经杂事》二十二卷等有关书籍,是中国航海人员在航海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天文经验和规律,对于古人用星座、行星等的位置判定航线也有记载。除天文导航外,地文导航与陆地定位,在航海中也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汉时,人们已能利用‘重差法’精确测量海上地形地貌。唐代李淳风的《海岛精算》记载了这种利用矩或表进行两次观测,可求得海岛之高度和与船的距离的测量方法,这对后世航图的测绘及航程的推算,具有深远的影响。”

“汉时,人们对潮汐的了解,已不仅局限于水面的涨落,而且能找出其中的原因。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第一次科学地将潮汐成因与月球运动联系起来,反映了人们对潮汐认识的进步,同时,对人们航海借海潮流向进出港湾,有一定的帮助。”科学博士说。

海洋爷爷说:“总之,秦汉时期造船业发达,已能利用季风航行,天文和地理导航技术进一步提高,并能对潮汐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航海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已步入了世界先进航海国家的行列。”

计算机姐姐说:“隋唐五代时期,航海技术趋于成熟,人们已能熟练运用季风航行,并认识到风的到来和结束有一定的规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