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509章 徐霞客是旅行家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509章 徐霞客是旅行家

簡繁轉換
作者:刘荆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34 来源:源1

谈到美术与摄影,画家黄梅导游能够说得头头是道,摄影记者龙小宏也能够口若悬河。田幻想却一时插不上话,他看见龙小宏——龙吹吹颇为得意的样子,也有点无可奈何。

刘傻子教授说:“古人诗文有‘嵩少’的称谓,是专以太室山为嵩山,少室山则称本名。其说源于晋郭璞注《山海经》,《魏·地形志》遵其说。而《汉书·地理志》和郦道元《水经注》则说,嵩高有太室山、少室山,合而言之为嵩高,分而言之为二室。查考文献,历代帝王登封祭祀的中岳嵩山,皆在太室。”

沈明贵编辑终于找到说话的角度了,他说:“明代散文家袁宏道云:‘嵩如眠龙,可谓善状’。在嵩阳书院附近遥望太室,山形凝重,如长城障天。”

龙小宏说:“远近齐高,无低昂之态。深而探之,岩壑各异;奇木纷繁,阴晴朝暮;风烟雨雪,其变无常。及登绝顶,峰岭纷出;环顾四方,脉络分明。”

黄梅说:“南多悬岩,北多峻阪,东多断峤,西多重障。抬望眼,千重远山,霞举云矗,澄明空日,海阔天空,天之为高,地之为下。”

杨扬导游说话了:“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一生登山无数,敢于攀登别人没有攀过的山路,有一次,他从山上掉进激流里,人差点被水淹死。可是,他以后照样跋山涉水。他在《游嵩山日记》中写道:登顶太室后,问下山的道,山人说,正路从万岁峰到山下有20里。若从峡谷上悬溜而下,可省其半,不过路极险峻。”

田幻想说:“徐霞客喜出望外,人说太室有奇无险,倒要看看奇险与否。他拄着手杖,身体贴着岩石,在荆棘丛中钻行。既而从石峡中蹴溜直下,头上夹崖逼天,峰顶雾滴如雨。崖势愈险,陡峭到欲行不能,欲止也不能。一峡穷尽,复转一峡,景色也越来越壮观。下山后,他于法王寺回望嵩门以上,只见峡中有云气出没,于是感叹道:那就是我所下之峡,‘安知身自此中来也!’严冬之时,惊出徐氏一身冷汗。这就是太室山,远望平实澹冶,深入其境,方知其飞扬跋扈。所以,古人云:太室胜在山上。”

黄梅导游说——

徐霞客从小耳濡目染,也对枯燥乏味的八股文章厌恶起来,每日只是把父亲的藏书偷偷带到私塾去读。那些地理游记、名人轶事、风土趣闻,对他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有时读着读着,竟忘记身在课堂,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因此常遭先生训斥,还把他的“劣迹”报告给他的父亲,要他严加管束。

谁知,父亲知道了,反而大喜过望,亲自介绍一些书籍给儿子读。一来二去,徐霞客的“学业”自然有些荒废,参加考试也名落孙山。这一来,那些常常夸奖小霞客聪明绝顶,指望他金榜题名的亲朋好友,不由扼腕长叹,倍觉惋惜。霞客的父亲却哈哈一笑。说道:“人各有志,岂可勉强?”得到父亲地支持,霞客更是把功名利禄抛到九霄云外,一心只想着“遍历九州,足登五岳”。

杨扬导游说——

有一次,他在湖南茶陵,听说当地有个麻叶洞,洞里有神龙或者精怪,不是有法术的人,都不敢进洞。徐霞客不信神怪,他出了高价雇个当地人当向导,进洞考察。正要进洞的时候,向导问他是什么人,当他知道徐霞客是个普通读书人的时候,向导吓得直往后退,说:“我以为您是什么法师,才敢跟您一起进洞,原来是个读书人,我才不冒这个险呢。”

徐霞客并不罢休,带着他的仆人举起火把进洞。村里的百姓听到有人进洞,都拥到洞口来看热闹。徐霞客在洞里考察了很久。一直到火把快烧完才出来。围在洞口的百姓看他们安全出洞,都十分惊奇:说:“我们等了好久,以为你们一定给妖精吃了呢。”

刘傻子说——

一天早晨,他瞒着父母溜出家门,径直向北寻访仙踪,但始终不见神仙的影子。夕阳西沉,徐霞客又饿又累。他没精打采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正准备打个盹儿。忽然,眼前飘飘然走来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啊,这不就是书中写的神仙吗?徐霞客喜出望外,连忙跪拜:“仙翁,请收下我这个小徒弟吧!”

老人一听,哈哈大笑:“你认错了,我哪是什么仙翁啊!”徐霞客不相信,执拗着跪在地上,就是不肯站起来。老人露出无可奈何的样子。慢吞吞地说:“孩子,看来你是求仙心切啊,好吧,我可以告诉你神仙在哪儿。他刚从这里往南走去,你快追去,越快越好!”徐霞客忙问:“神仙长得什么样?”

老人捋捋白须答道:“倒拖鞋子反穿裙,眼泪汪汪笑盈盈。”徐霞客向老人恭敬地鞠了一躬,掉头向南追去。追呀追,追呀追,不知不觉来到了家门口。神仙哪儿去了呢?他抬头望望黑沉沉的天,眼泪都快急出来了。哎,神仙真难找。他有气无力地敲响了家门。可门一开,徐霞客惊呆了:站在面前的母亲,竟同老人讲的神仙一模一样。

原来,这是老人设下的一个圈套。他叫徐霞客往南追神仙,意在让他回家。也真巧,徐霞客的母亲听见敲门声,知是儿子回来了,心中一急,慌乱中把鞋子和裙子都穿反了。徐霞客恍然大悟,深感自己上了那些荒诞小说的当。从此,他毅然把注意力转移到阅读古今史地典籍和方志上,终于成了一个有作为的人。

黄梅导游说——

有一次在黄山,徐霞客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有些地方积雪有齐腰深,根本找不到路,但徐霞客拄了一根铁杖开始登山。到了半山腰,山势越来越陡。背阴的地方已经结成坚冰,脚踩上去,就滑下来。徐霞客为了攀爬就用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缓慢攀登,爬了上去。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徐霞客给后世留下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贡献,最难能可贵的是徐霞客为了自己的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

杨扬导游说——

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曾经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湘江遇盗,跳水脱险的事,发生在崇祯九年(1636年)他51岁时的第四次出游中。这次出游,他计划考察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出游不久,就在湘江遇到强盗,他的一个同伴受伤,行李、旅费被洗劫一空,人也险些丧命。

当时,有人劝徐霞客不如回去,并要资助他回乡的路费,但他却坚定地说:“我带着一把铁锹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呀!”徐霞客继续顽强地向前走去。没有粮食了,他就用身上带的绸巾去换几竹筒米;没有旅费了,就用身上穿的夹衣、袜子、裤子去换几个钱。重重的困难被踩在脚下,他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张洪德说:“南瞻少室,山肩如削,如铜墙铁壁。北望少室,峰峦层叠,似千叶舒萼。东张西望,群峰飘缈;峭拔凌厉,千仞壁立;峻峡如擘,横云堆翠;冉冉天半,云之在下!袁宏道云:少室奇秀,可远观而不可近看。故少室胜在山下。”

黄梅说:“少室山有36峰,峰峰犀利插天。惟北峰望洛、御砦可登。于望洛峰巅西瞰,古都洛阳历历在目,古时嵩洛一体,因之得名,雨后初晴,极目河洛,北望太行、王屋,南瞻三涂、汝海,黄河东注,颍水西来,烟岚从山涧中升腾,如坠五里雾中;白云在半空中飘逸,信手可摘。如此胜境,可惜登临者甚少,神遇此景者,少之又少矣!”

龙小宏说:“到底是画家,你说得真美。我听摄影界朋友说过,少室其余诸峰,只能于山之西面,绕山半绝壁而行,上悬危岩,不知天高,下临深谷,不知地厚。十步形异,百步态殊。”

田幻想说:“《山海经》说:‘少室之山,其上多玉。’唐人李颀诗云:‘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少室晴雪是站在少林寺方丈室前看到的景色,为嵩少八景之一。所谓雪,其实是山上的玉石,阳光照射,银光闪烁。元人杨奂咏少室诗曰:‘森若削寒玉’,森、削、寒、玉四字,传少室之神。”

刘傻子说:“少室除山形与太室迥异外,林泉之茂,也为太室所不及。史载少室山有舞水歌山在群峰内,说的是凌厉山形似舞、潺湲水声似歌。《山海经》曰:‘少室之山有水焉,其状如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