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577章 恒山景如诗如画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577章 恒山景如诗如画

簡繁轉換
作者:刘荆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34 来源:源1

刘傻子教授、张洪德教授带着黄梅导游、杨扬导游等登上恒山,苍松翠柏、庙观楼阁、奇花异草、怪石幽洞构成了著名的恒山十八景。十八胜景,各有千秋,犹如十八幅美丽画卷,展现在游客面前磁峡烟雨、云阁虹桥、云路春晓、虎口悬松、果老仙迹、断崖啼鸟、夕阳晚照、龙泉甘苦、幽室飞窟、石洞流云、茅窟烟火、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紫峪云花、脂图文锦、仙府醉月、弈台弄琴、岳顶松风。

黄梅导游说,世界一绝的天下奇观悬空寺,整个恒山景如诗如画,令游客如置身于世外桃源,流连驻足。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对恒山都有过动人的描绘,汉代历史学家班固有“望常山之峻峨,登北岳之高游”的描绘。

杨扬导游说,唐代贾岛《北岳庙》诗中有:“天地有五岳,恒山居其北,岩峦叠力重,诡怪浩难测”的赞叹。唐代大诗人李白则在恒山留下墨迹“壮观”二字。

刘傻子教授说,华夏国度好以中心论天下。中华,就是天下中心最美好的地方。古人认为天下中心的标示是中轴线,而中轴线的位置就是国都的所在地。与今天人为确定格林威治作为地球的本初子午线是同一个道理。古代国家秩序的中心、政权中心的划定,并非以疆土国界的地理位置来判断,而是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国都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张洪德教授说,恒山景色“历史上每一个政权的疆域或都城时有伸缩,政区划分时有变革,治所时有迁移地名有时改易”。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朝代的更迭变迁,以国都为中心确定的五岳方位,而且很少随之变化,但特殊现象也有。

于张喜文史作家说,明代,国都迁移到北京后,由于京都的易位,朝廷又几度人为的使北岳恒山失去了准确的地理方位,使偌大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北岳恒山,竟然失去了明确的祭祀地点,真的是找不到“北”了。在史料清晰、祭祀地点明确的情况下还要争执百余年,如此的争来吵去,此情此景,与朝廷对待历史文化态度有关。

在周、秦时代以京城定五岳方位的观念就已形成,秦汉以后成为一种礼制。一直到隋不曾有因改都而改祀岳的。历史上有:太史公所谓秦称帝都咸阳,而五岳四渎皆在东方;西汉、唐朝建都长安,并没有因西岳华山在京城以东而改易。

南宋都杭州,也未因东岳泰山在西北而改封;明初建都南京,东岳泰山也在其西北而不曾改变;明永乐年间建都北京以及清初,北岳恒山在其西南都没有变动。所不同的只是,明代朝廷里提出是否北岳改祀,而且一直争论不休。

司马迁《史记》中有“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四岳各如其方”的以国都为中心论的记载。但是,纵观我国历史,历代的战争火焰大都来自北疆。恒山因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雄踞北方的地理位置等特点,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地处北方的北岳恒山,也就随着历代战火的蔓延而多次经受考验。因此,北岳恒山神作为奠基北方之神,就有着比其它四岳更多一点的军事保护神的色彩和功能。

田幻想说:“为什么恒山没有山门?中国的三山五岳中除了北岳恒山外,都有山门,为什么恒山没有山门呢?”

刘傻子教授说——

民间有这样的传说。说不清在哪一个朝代,河北曲阳县有一个相当孝顺父母的秀才。一天,秀才的母亲得了重病,请来许多名医也不见好转,秀才十分着急。一个晚上,他的母亲做了一个梦,梦中显示正北偏西方向有一座大山,山上有一个人能治她的病。秀才找人询问,知道正北偏西方向的大山是山西的恒山。于是他立即前往恒山求药。

到了恒山,他烧香许愿:如果能让我的母亲身体康健,我将一步一步从曲阳磕头磕到恒山。许愿后向庙里的道士讨了几副草药。秀才赶回家中,将草药煎好给母亲服下。几副草药喝下,秀才母亲的病果然好了。

见母亲病已经痊愈,秀才决心实践自己的诺言,他背着干粮一步一磕头向恒山方向走去。他的孝心感动了恒山山神,山神使用神力把一块刻有恒山二字的巨石抛到了曲阳县。秀才还没走出曲阳县城门,就见一块巨石落在脚前,上面刻有恒山字样。秀才于是捐钱在巨石落地之处盖上了一座寺庙,名为北岳庙,庙门上挂着一块匾北岳恒山门,意思是到了曲阳县,就算是到了北岳恒山的第一道门。

黄梅朗诵了贾岛《恒岳庙》: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考古教授张洪德说,北岳恒山很早就被载入史册,注了“岳籍”。《尚书·禹贡》中说:“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周礼·职方氏》中又言:“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山海经》中称恒山为“北岳之山”。

而真正在历史上为恒山“定位”的,还是汉朝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写道:“北岳,恒山也。”因为它位居北方,为万物所伏,系恒常之所,故称之为恒山。相传远在4000年以前,舜帝北巡到浑源,见此山气势雄伟,若北天之门,遂封为“北岳”,成为北国万山之宗主。独特的地势和悠久的历史,使恒山留下了众多文化奇迹,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胜区。

刘傻子教授说,恒山因何得名,《尚书·帝典》曰:“有舜“十有一月朔,巡狩至北岳”。北岳即指古北岳的恒山。《尚书·禹贡·导山》记载秦始皇东巡时过“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秦始皇走太行、恒山到碣石,时至今日,太行、恒山的名称依然如此,说明北岳之山恒亘绵长。《禹贡》曰“太行恒山”。

张洪德教授说,恒山景色《周礼·职方氏》记载:当时天下“九州各有镇山,恒山,正北并州镇山”。《尔雅·积山》也有关于五岳的记载,且称“恒山为北岳”。《汉书·地理志·常山郡》载:“恒山北谷,《禹贡》恒水所出,东入滱(今唐河)”。

这一记载准确说明了汉代北岳恒山与相关河流的关系。秦汉时期设恒山郡,就是因北岳恒山在其辖区内而得名,而且由于皇帝文化中的“避讳”制度,把“恒山”改作“常山”。

黄梅导游说:“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描写恒山:‘恒山为北岳,在中山上曲阳县西北。由东北至西南走向,它西控雁门雄关,东跨冀北原野,南接五台山,北临大同盆地,连绵数百里。

当年古人登临此山,可以俯视河北、山西两省,山势苍茫,气象万千’。又说:‘古者天子巡狩,常以岁十一月至于北岳,侯伯皆有汤沐邑,以自斋洁。周昭王南征不还,巡狞礼废,邑郭仍从。秦罢井田,因以立县,城在山曲之阳,是曰曲阳’。”

杨扬说:“秦始皇朝封天下十二名山,恒山被推崇为天下第二山”。

张洪德教授说:“中华十二山的出处,在《汉书·地理志》解释是这样的:‘尧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各州各有镇山’。所以,在这里恒山为第二也就好理解了。《巍巍北岳大茂山》称:历史上所说的恒山,泛指河北西部连绵不绝的太行山。”

田幻想说:“现在,地理学把河北唐县、涞源、阜平直到山西浑源一带的山脉称为恒山山脉。”

张洪德教授说:“对于北岳恒山的史料记载零零星星,隐藏在书海之中。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大海捞针,对此进行过整理研究,清代顾炎武先生的《北岳辩》尤为突出。”

黄梅说:“恒山松,风格别致,形状奇特。其中,有四株形状奇特的唐代古松,人称这为‘四大夫格’。这四株古松,根部悬于石外,紧抓岩石,傲然挺立,气势不凡,别具风格。恒山庙,以北岳庙为首,稳座于西峰之上,苍松之间,或隐或露。悬空寺,为恒山第一景。

刘傻子教授感慨万分:“民谚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说法。恒山云,变幻无穷。晴日明朗,洞口寂静,阴雨来临,洞口便游出缕缕白云,引人遐思。”

随着刘傻子教授的讲述,田幻想、龙小宏、王丽君、方艳红等几个都打开了幻觉开关,进入了幻觉中。刘傻子教授说:“我给大家讲一个恒山爷故事,我打开穿越号机器人手机的梦幻功能,大家打开魔幻背心的梦幻功能。”

——很久以前,路旁有一条小蛇,是被人打伤,龟缩在那里。王丽君说:“哟,这条蛇好可怜啊。”有一个年轻货郎,担着货担路过恒山脚下,货郎看见了小蛇,他可怜小蛇,给小蛇裹上伤,放在货郎担里,精心喂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