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578章 倒骑驴万事回看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578章 倒骑驴万事回看

簡繁轉換
作者:刘荆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34 来源:源1

程萍听了刘傻子的故事,感慨地说:“货郎真是个善良的人。”刘傻子继续讲述:“一晃十年过去,小蛇长成大蟒,货郎挑不动了,就把它放归山里,说:‘你已经长大,自己独立生活去吧。’”龙小宏说:“这叫做放生,一种生态文明行为。”

刘傻子说,又过了几年,货郎从外地回来,听当地人说,恒山出了一条巨蟒,又吃牲畜又吃人,把山里吃得路断人稀。货郎自言自语:“该不会是自己救过的那条蛇吧?要是那样的话,我可就造孽了。”

田幻想说:“这叫做教育责任感。我们今天,有的青年犯罪,他的父母老师应该有这样的教育责任感才好。”

刘傻子继续讲,货郎坐不住了,第二天天刚亮,就手持一条扁担,前往山里。到了山中,突然一阵阴风刮来,吹得人汗毛倒竖。风停后,只见一条巨蟒从树丛中窜出,头有斗大,眼如铜铃,张着血盆大口向他扑来。

黄梅说,我知道这个故事。货郎一眼看出正是他收养的那条蛇,于是大喝一声:“畜牲,你要干什么!”巨蟒听了,定睛朝货郎望了望,好像认出了他,掉头就跑。货郎在后紧紧追赶。追啊,追啊,来到一个山洞前,那蟒哧溜一下钻进了洞中。货郎手持扁担,一屁股坐在洞口。

杨扬导游说,我也知道这个故事。待到人们听说后赶来,货郎已经坐化,化作一尊塑像。从此,那蟒再没有出来过。人们感激货郎舍身救人的行为,把他奉为神,盖寺庙供奉在里边,称为“恒山爷”。现在那庙还在,一百零三级台阶,雄伟壮观。

刘傻子教授感叹说:“货郎坐化,牺牲精神可嘉,至于,被称为冷血动物的蟒蛇呢,这个时候值得表扬,因为,它毕竟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田幻想说:“我们去拜望恒山爷吧。”他们一行见了恒山庙,龙小宏说:“恒山爷啊,您好!您知不知道,《山海经藏宝图》在哪里?”

龙小宏说完,虔诚地跪在地上,竟然迷迷瞪瞪地睡了片刻。一觉惊醒。他说:“我梦见了蟒了,也梦见了恒山爷,他对我说,建议我们去见张果老。”

刘傻子教授恍然大悟,说:“对了,恒山有张果老。我想给大家讲一讲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的故事。你们几个继续打开梦幻开关。”

——张果老作为八仙之一,是中国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然而,历史上的确有张果老其人,他是八仙中唯一“名留青史”的人物,可以说他是一个真实的神话人物。张果老神话,盛行于唐代,拓展和完善于宋元。宋元时期随着两代统治者崇尚信仰、扶持道教,助长了崇拜神仙道术的社会风气,同时在城市兴起、商业发达、市民阶层扩大、民族文化融合的社会背景下,使得张果老神话注入了更多的世俗内容,宗教文化的发展又为其传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张果老神话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八仙”神话,成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丽奇葩。

田幻想说:“这个倒骑毛驴的张果老,他到底是哪里人,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被国人顶礼膜拜到如此虔诚的地步,这都是值得思考的。”

张果老是哪里人?并不为人熟知,这主要是因为最早记载张果老的《旧唐书》《新唐书》两部史志中均未有明确的籍贯,前者说其“不知何许人”,后者说“晦乡里”,而唯一确切记载的是“隐中条山,往来汾、晋间”。这就在其籍贯问题上给后人留下了想像、猜测和推断的极大空间。谁不想沾仙人的光呢?

王丽君说:“张果老的仙迹地在中国还有很多处,各地都懂得“有仙则名”的道理,都会谋求名人效应,为发展旅游业叫劲加温,张果老的籍贯必然成为各旅游地激烈抢夺的“仙牌”。”

方艳红说:“张果老的年龄也是一个谜。”

刘傻子教授说:“张果作为“八仙”中年龄最长者,由此得名张果老。”

——根据传说,他的年龄几百岁、甚至上千岁,以至达到扑朔迷离的程度。关于上千岁的夸张源于唐玄宗与张果老的一段故事。有一次,唐玄宗打猎,捕获一只大鹿,此鹿与寻常鹿并没有多大差异。厨师正要开刀宰鹿,张果老上前连忙阻止,说这是仙鹿,已有一千多岁了,当初汉武帝狩猎时,他曾随后,汉武帝虽捕获此鹿,但后来将它放了。唐玄宗问,天下鹿多得是,时迁境异,你怎么知道它就是你说的那头鹿?张果老说,武帝放生时,用铜牌在它左角下做了标志。玄宗让人检查,果然有一个二寸大小的铜牌,只是字迹模糊不清了。玄宗又问,汉武帝哪年狩猎?到今已有多少年了?张果老说,至今有八百二十五年了。玄宗令人核实,果然无误。

此事引起了当时唐代著名诗人李颀的迷惑和极大好奇,他专门谒拜了张果老,并即兴赋诗曰:“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此诗后人收录《全唐诗》。这样张果老也就成几千岁了,牛皮也吹到天外,张果老果真成“仙”了。

田幻想说:“张果老真有招啊,能够以假乱真。”方艳红问:“那么,张果老的年龄究竟有多大?”

田幻想说:“根据明清《太原府志》和《交城县志》等资料研究,张果老是唐代中叶人,张果老的年龄应有两种可能:一是按最早618年生,至唐玄宗时几次“死”,以最后一次,唐玄宗末年742年卒算,应不超124岁;活到百十来岁,是很有可能的。”

龙小宏说:“这不是张果老吗?我们问他本人不就得了。”张果老见到田幻想、王丽君、方艳红、龙小宏时,说:“哎呀,我们见过面。”

龙小宏问:“张果老啊,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你的年龄。”张果老说:“在八仙里面,我的寿命最长。”田幻想说:“张果老,你能够死而复活吗?”张果老说:“不能够,不过,装死可是我的绝活。”

武则天派人召他出山时,张果老以“死”回绝,“死”在“妒女庙”前。时值盛夏,不一会,他身体腐烂,而且长了许多蛆。武则天无奈,只好作罢。但后有人在恒山再次见到张果老。

至开元二十三年(725年)唐玄宗继续派人招朝张果老,他故伎重演,“辄气绝朴,久乃苏”。但唐玄宗欲求长生不老之术心切,又令近臣裴晤、徐峤携玺书去请他,在“三顾茅庐”下,张果老只好进了京师。

但唐玄宗尽管盛情款待,还是没有讨到任何长生术,反而招到了张果老百般捉弄。他先是喝酒戏弄,后又敲掉牙齿长出白牙,白发变乌发等。最后,当唐玄宗要把玉真公主嫁给他,并拜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时,他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回到中条山,不久又施“死”术。不死心的唐玄宗派人验尸,却发现棺里空空如也。这也将张果老的“死”,渲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张果老也就最“神”了。

田幻想说:“这些动人故事,在《旧唐书》《新唐书》《明皇实录》《八仙出处东游记》《初刻拍案惊奇》等书中均可找到,不过我们透过神话的虚构特质,揭开神话的神秘外衣,便可以看出所谓“仙迹”,其实在都是骗人和愚弄人的把戏。”方艳红问:“张果老,你为什么不敢见武则天呢?”

张果老回答说自己迟迟不敢见武则天,道理很简单,因为武则天是个精明人,见了面,他的江湖术就难保不露出马脚。如果骗术一旦被她揭穿,他的脑袋非搬家不可。而张果老身体腐烂生蛆,只不过是身上养些益虫卵,夏天借着身上的体温和汗水的湿润,在很短时间内使它孵化生虫,这个小计是任何凡人都可以“照办”的。

刘傻子教授问:“张果老,你为什么敢见唐玄宗呢?”张果老说自己深知唐玄宗不是明君,是个糊涂皇帝。如骗唐玄宗“仙鹿”时,其实汉武帝时方士少翁早就表演过这套把戏,少翁在绸帛上写上“天书”,让牛吃进肚里,然后宣扬这头牛肚里有“天书”,让汉武帝剖牛解腹取出书,最后骗术败露,遭到杀身之祸。这一点,张果老是比谁都清楚的,他接受了前辈的教训,采用了些更高明的骗术,把戏耍得得心应手,“神”得淋漓尽致。然而归根结底,是谁把一个大言欺人骗世的方士捧成神仙,是谁使“神话”达到了极致,理应归“功”于唐玄宗。

田幻想问:“张果老,您给我们出个主意,怎样才能够找到《山海经藏宝图》?”张果老说:“你们去五台山看一下如何?”

刘傻子教授告别了张果老,与张洪德教授、黄梅导游、杨扬导游、王丽君、方艳红、田幻想、龙小宏回到了现实社会。

刘傻子教授对张果老的故事进行点评说,张果老的神话传说,在民间不断被丰富完善,思想内容上也增添了许多积极因素,他嘲弄王权,抨击富贵,世态炎凉,劝化世人,必然地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神话人物。尤其是他“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是中国朴素的哲学辩证思想表现,也是中国宝贵的文化财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