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893章 贾雨村蜕化变质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893章 贾雨村蜕化变质

簡繁轉換
作者:刘荆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资深编辑刘媛媛说,大家注意没有?贾雨村通过他的一首五言律诗“未卜三生愿”,一副对联,还有一首七言绝句,连着三首诗,写出了他的不凡抱负与过人才华,诗是张嘴就来呀!而且这两首诗,一副对联,都表现出他有不凡的抱负,虽然是个穷书生,但是志向高远,具有中国传统文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这种气概。

红学家范想林说——

贾雨村确实有才学,甄士隐讲,像您这么有才的人应该是去应试,考取功名后将来做大官,可以为社会多做点贡献。贾雨村冻得浑身打啰嗦:“哎呀,别谈,路途遥远,囊中羞涩,路费行李,都没钱呢,谈何容易。”

性情豪爽的甄士隐说:“不就是缺钱吗,我来帮你一把。”当场就赠送贾雨村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冬衣,我们知道,五十两银子是个很大的数啊,五六百两银子可以买一个院子别墅了。

甄士隐给他这么厚重的礼物,我们注意一下,曹雪芹怎么写的?贾雨村接受了这个礼物,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哎哟,乍一看这贾雨村太没良心了,等于别人当场给你十万,“略谢一语”,谢谢啊,接着还是吃酒谈笑,要是咱们想的话,怎么也应该感激涕零啊,下跪啊。不,为什么?这反映了贾雨村身上有那种中国文人的骨气,中国文人是重义轻利,不是很看重钱财,所以贾雨村他原来是这样一个人。

考古教授张洪德说:我喜欢看《红楼梦》,我感觉,贾雨村身上有那种中国文人的骨气,

你别看他很傲气,实际上他有脆弱的一面。例如,“红颜知己”而且还有娇杏,她不是乍一看这个贾雨村,印象挺好,然后她又回头了两次,一共看了三次,贾雨村误会了,贾雨村因为自己很落魄,在那种情况下,他有种寂寞感、孤独感,他特别需要同情,

沈聪明编辑说:贾雨村比较是一个年轻书生,他再有文人骨气,也需要爱情啊!他想,自己在这儿已经落魄得一两年走不了了,卖文为生,居然有那么一个长得挺不错的姑娘连着看了自己三次,所以,他认为是“巨眼英雄,风尘中的知己”,你们说对不对。刘傻子,你是《爱情》的编辑,多情种子,你说说你的看法。

刘傻子说:我谈三点意见,一是贾雨村穷得浑身叮当响,有文人骨气,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容易。二是当时的年代,他不迷信也实在难得,甄士隐当时跟他提出来说,十九那天是黄道吉日,那天你走比较合适,结果第二天早晨一早他就走了,而且交代小和尚跟甄士隐打个招呼,他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三是他虽然一穷二白,还在追求爱情,证明他还是个真男人。

神话学者夏青说,贾雨村参加考试中了进士了。他很有运气与才华,运气吗,穷得浑身叮当响,才华吗,毕竟考中了,运气加才华,贾雨村几年功夫,居然升为知府了,知府是四品,相当于今天的厅级干部,或司局级干部,或今天地级市的市长。他当了知府以后,他正好在道上见到娇杏,在轿子里面闪过一眼,他马上派人去找,正式求婚,先接来当妾,后来他夫人死了以后扶正。

沈聪明说:“这么说,贾雨村是不是与你刘傻子一样,有点好色。”于张喜文心一言作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冒了出来说:“沈聪明,你才是好色之徒,贾雨村是读书人当中响当当的正面形象,长得很帅,有抱负,有才学,而且一考就中,重事业、重感情。你说这样的男人,值得齐红霞这样的女子喜欢,值得你这样的渣男学习,是不是?”

刘媛媛说,沈聪明、于张喜,你们别扯远了,我们看曹雪芹怎么写。他说贾雨村“虽然才干优长”,非常有才干。“未免有些贪酷之弊”。“未免”,怎么就“未免贪酷”?“贪”就是贪污,“酷”就是对老百姓残暴、不仁。“且”,而且。注意这个“而且”有意思,因为前面是主要的。

红学家范想林说,贾雨村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毛病,怀才不遇,恃才傲物,侍才侮上,张嘴不是诗,就是对联,实在喜欢卖弄。本来,他一考就是个进士,仗着自己有才,对上级难免不尊敬,难免言语冒犯。于是,那些官员,看不惯他的傲气样子,嫉妒他的才华,找机会给他挖坑,让上司寻了个空隙找了个茬,参他什么呢?

沈聪明说:“不会是告贾雨村贪污吧?”

于张喜淡然一笑说——-

沈聪明,你读懂了《红楼梦》没有,那时候做官都贪,你也贪我也贪,我告你什么呀?贾雨村的上级如果告贾雨村贪污,等于是在给自己挖坑。于是,找了个茬:“生情狡猾,擅篡礼仪”。头一条罪状,“生情狡猾”是个铺垫,关键是后有四个字“擅篡礼仪”。这个就严重了,因为封建社会的礼仪表现了严格的等级,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严格的等级制度。于是,“龙颜大怒,即批革职”,把贾雨村撤职了。

红学家范想林说:曹雪芹真是文学大师,在这儿总共只用了一百个字,就把当时的官场从贾雨村到他上司,到他的同级,一直到皇上,都点到了,“龙颜大怒,即批革职”,八个字,画龙点睛,讽刺了当时那个社会,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曹雪芹早说了,那是什么盛世?那是末世。**透了,只要做官就贪污,所以他做了官他就不免贪污,“未免贪酷”,就欺压老百姓,你看看《红楼梦》里头有几个好官?

刘傻子教授接着说,贾雨村这样的书呆子,他违反了封建社会为官之道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那个最重要的秘诀他没学到手。难免不得罪上司,难免不被革职,本来,生活在**的土壤中,要么不适应,要么受到腐蚀而变质。

刘媛媛编辑说,贾雨村被他的上司参了一本,最重要的一条,在封建社会做官,最重要的就是听话,听顶头上司的话,上司喜欢你,你这个官就保得住,你就能升;不喜欢你,你就下台,你就走人,甚至坐牢。

红学家范想林说——

我们读《红楼梦》,可以看到,贾雨村还没有彻底变坏,也就是说,贾雨村被腐蚀的过程并没有结束,就被革职了,之后他就把家眷送回老家,自己云游天下,然后到了扬州,就到了林黛玉家,成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终于得到林如海赏识,写了封推荐信,贾雨村就护送林黛玉进京,同时带了林如海的介绍信,找了贾政。

林如海当时是巡盐御史,巡盐御史是四品官,司局级,贾政是工部员外郎,工部是管建筑管水利的,也是四品官,结果他们俩保举,“轻轻谋了一个副职的候缺”,按说他过去由知府革职为平民,也不重新审查审查,这人到底怎么样,是不是能够官复原职。所以曹雪芹在这个地方用“轻轻”二字,把当时那个社会朝廷任命官员那个制度的**,刻画得入木三分。

乱判命案贾雨村到应天府上任以后,接手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冯渊的命案。曹雪芹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非常地细致,笔墨极其简略,他就通过几个细节把贾雨村人性的蜕变过程,他的心理活动,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当贾雨村听说冯家的仆人说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做主的时候,他不禁大怒,拿起那个签就要发签拿人,要抓凶手,结果旁边一个门子,使个眼色,嗯一下,贾雨村马上就宣布退堂,我们看,曹雪芹写的是:“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时退堂,至密室,侍从皆退去,只留门子服侍。”

我们知道门子是个最普通的衙役、一个差役,地位他是最低的,怎么这个门子使个眼色,哼了一下以后,他马上就会,就只能停了手啊?这说明贾雨村确实是接受了经验教训了。他上回当知府的时候,吃亏就是因为没有伺候好上司,在官场里边没有听上司的话。这个门子本人虽然地位很低,但是他既然敢在堂堂知府大堂之上,给贾雨村使眼色,此人必有来历,他不是有过硬的后台,就是他肯定掌握很重要的信息。所以贾雨村他是接受上回的教训,不仅不能得罪上司,官场里面有些各色人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着。

果然,这个门子拿出了护官符,下面当然了就是这个葫芦案了。到这个时候,贾雨村蜕化变质,由一个优秀的读书人向一个无恶不作的坏官员蜕变,就彻底完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