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894章 红楼梦穿线人物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894章 红楼梦穿线人物

簡繁轉換
作者:刘荆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34 来源:源1

红学家范想林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关于贾雨村这个人的描写开始是正面的,虽然着墨不多,贾雨村却是贯穿整个《红楼梦》的穿线人物,贾雨村的一生,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某些读书人的一个完整的经历。这个经历呢,就是苦读、赶考、高中、为官、革职、复出、高升,最后枷锁扛、获罪,就是一个读书人,做了官,最后获罪,属于这种类型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贾雨村身上体现出来了。

刘傻子教授说,贾雨村的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转折点就是贾雨村为官,就是他中了进士以后做官那个时期,在这个时候,一个优秀的,才华出众,颇有骨气,胸怀大志的大丈夫,本来完全可以为社会、为百姓做一些好事的官员,在肮脏的官场当中逐渐地被腐蚀,终于变成社会的蛀虫,成为徇私枉法、人性泯灭、恩将仇报的坏蛋。

神话学者夏青说,贾雨村在《红楼梦》一书中,是出现最早的人物,也是坚持到全书结局的人物。贾雨村,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因为穷困潦倒,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

刘傻子说,从曹雪芹对于贾雨村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一点悲叹心。贾雨村的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雨村进京赶考高中,补为知县,娶了娇杏。后来因贪酷获罪,被贬为布衣,期间到各自游历。在甄家及林如海家做了私塾老师。偶遇冷子兴,引出荣国府。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记述雨村作为黛玉的老师被林如海推荐给贾政认识。各回目标题中出现与贾雨村相关的有:

范想林说,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贾雨村作为金陵府尹断薛蟠杀人一案。前五回是整部小说的总纲,其中四回提到雨村,说明其线索人物的作用。在高鹗续书的四十回中,也有两回的回目标题中提到雨村,这两回中,都是贾雨村遇到甄士隐,前一回还在为官,后一回已经解官为民。此处倒也点出了雨村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

刘傻子说,红楼梦贾雨村穿线人物在《红楼梦》中,贾雨村是个着墨不多的人物,但他在全书的整体结构中却是一个穿线人物,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贾雨村是与另一个穿线人物甄士隐捉对儿出现的。小说开头写道:“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故日贾雨村云云。”

范想林说,曹雪芹写的整部小说都自命为假语村言,更足见贾雨村这个人物非同小可。真事既已隐去了,我们看到的便通是假语村言了。于是在小说中我们也便看到,第二回以后甄士隐这个人物不复出现,而贾雨村则往往出现在许多重大转折中。与甄士隐、贾雨村同时出场的另两个穿线人物癞头和尚、跋足道人,在《红楼梦》这部小说情节发展中也是不可少的;但他们近乎神话人物,只在解决非现实的矛盾中方得出现,例如宝玉中魔及宝玉失玉等情节。

夏青教授说,一僧一道虽然也兆示着贾府这个大家族的命运,但他们只代表着作者暗中对世人的警示。而在现实中直接涉入了贾府的矛盾,而且在其中起着推波逐澜的作用,又同时反映着世俗中一种势力小人心态的,则莫过于着笔不多却给人印象十分深刻的贾雨村了。

贾雨村这个人物一出现,就给人一副权奸之相:“……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姗星眼,直鼻权腮。”这是一个落泊书生形象,然而又颇不甘久居人下,好像日后必有一番大作为,脂评批道:是莽、操遗容。看来批得是切当的。

此人性格豪爽,有时举止不同凡俗,但却藏着,一颗寻找机会飞黄腾达的心思,在他的身上,有着一股难闻的市侩之气。因兼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正是此类人物的心灵写照。这是个仕宦人物的缩影,是当时社会中热心于功名利禄之辈的一个活生生典型。他浑身散发着一种令人恶心的臭味,却又以读书上进的外表伪装着;他有追求利欲不顾一切的肮脏心灵,却又时时把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这样一个人物,恰好与主人公贾宝玉相反的典型。贾宝玉之所以鄙弃功名,也在于池对贾雨村之流的深恶痛绝。

由此我们又看到,贾雨村这个人物正是作为贾宝玉的一个绝对反衬角色来写的。贾宝玉之所以不愿以八股取仕而走一条官宦之路,正是不愿使自己变成一个没有心肝的贾雨村。无论从全书结构,还是表达主题,贾雨村这个人物都不可小看。

神话学者夏青教授说,他不仅以其生动独特的面目给人以极深的印象,以其典型性在小说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在情节发展中,他又是一个极重要的穿线人物,使其不可或缺。例如《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及一些重要情节发展,都与这个人物的出现有关‘贾宝玉之出生入世,依神话是一僧一道将其推入红尘而来,但他的正式与读者见面,虽出自冷子兴的口中:“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做宝玉。”

恰恰另两个主人公林黛玉与薛宝钗她们之来到贾府,又与贾雨村有关。那个无法无天的呆霸王薛蟠,就更不用说了。贾雨村确实像个魔鬼的影子,总跟在贾府的身后,他时隐时现,而在他的发迹中,又总给一些人带来厄运。无论对于贾宝玉或者整个贾府,他都永远像一颗灾星,令人慌忙躲避而不及。对于贾宝玉来说,他成了一块辨别取舍的试金石,以林黛玉从不说叫他亲近贾雨村的混帐话,而视为知己。对于贾府来说,则贾雨村成为一个世态炎凉的镜子。

范想林说,贾雨村与贾赦害石呆子,埋藏了贾府日后之祸,起一种在贾府**中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当贾府被抄之日,他又狠狠踢一脚,落井下石,露出了一幅十足的市侩小人的嘴脸。这便是作者给我们描绘的小人贾雨村.而从此,贾雨村便成了待价而沽、奸诈取巧、利欲薰心、趋炎附势、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代称.当然,贾雨村的形象是复杂的,他一开始似乎还不是那么坏,所以有人曾探讨过这个人物的思想变化过程,这是有意义的,但同时,作者精心设计这样一个全书的穿线人物,其用意是很深的。

贾雨村高吟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由此可知贾雨村是极具过人的才华又极有不凡抱负的一个人。你瞧,他自己不也说了么:“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果然,在受了甄士隐的资助后,雨村于明岁春闱大比时展露了头脚、显露出才华,会了进士,选入外班,升了本府知县。

范想林说,雨村的官职,我们都知道,是因为其做了黛玉的老师,经林如海书于贾政,“题奏之日”便“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贾政,择日上任去了。”正因为如此,雨村立即平息了大怒,转而,替薛蟠开脱起罪名来。

刘媛媛编辑说,这样,不但保住了乌纱帽,且做了个顺水人情!可见,当时社会,升职与革职,是多么儿戏!完全取决于是否对上级的哄骗与顺从,如果没有“护官符”的坦护、得罪了本地的大族名宦,性命都要丢掉,还谈什么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呢?那样的**体制,迅速地使经历了一次官职被革的雨村,很快就学会了为官之道,之后,便有了讹石呆子拖欠官银,拿他到衙门,变卖其家产,把其收藏的古扇抄来孝敬贾赦的大胆包天坑人家产败业的恶劣事来。

刘傻子教授,此时的雨村,已经完全丧失了内心中的那些美好品质!以至于,书中第七十二回,贾琏闻听林之孝说道雨村降了,不知真假时口中道“真不真,他那官儿未必保得长。将来有事,只怕未必不连累咱们,宁可疏远着好。”曹雪芹笔下的贾雨村,从一个穷书生起,反反复复历经了几次官职的升降,揭开了官场的内幕,完美地演绎了一场官场现形记,而我们,目睹了当时官场的黑暗与**的同时,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的用笔,“题奏之日”“轻轻”、“不上”、“白白”“斟酌斟酌”等等几处毫不起眼的用词,就将想要表达的意思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红学家范想林认为,贾雨村的身上,曹雪芹不仅描述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黑暗,更表达了作者对那个社会的深痛厌恶与唾弃。又通过贾雨村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当时一些“幸运”的读书人完整而又悲惨的命运,读书,进京大考、高中居官、体尝官场黑暗、经历人性的转变、循私枉法、巴结勾结权贵、革职、上枷锁、获罪,这一循环不变的规律。使贾雨村从一个坦真有学识有才干不知弄虚做假的谦谦君子,转变成**官场中连人格与人性丧失的奸狡圆滑世故残忍利欲熏心,善于巴结与奉承权贵的人。

刘傻子说,关于高鹗所续,贾雨村与恩人甄士隐偶遇一段,其不顾恩人的性命而离去,其见利忘义的本性被描述的淋漓尽致,此也算是对刻画贾雨村的一处成功用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