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六十八章 父慈子孝

烽火十国 第六十八章 父慈子孝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闻听李源此话,在场众人纷纷面面相觑。

李金全何人也?不夸张地说,南唐上至朝堂,下至民间,无人不知晓他的大名。就凭他是昔日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养子,后唐灭亡后又得石敬瑭重用,官至安远军节度使,骁勇异常且手握重兵,堪称南唐降将中的第一人。

对于李金全这等人物降唐,皇帝李璟自然是欣喜若狂,为此特意下旨昭示全国,大意便是,连中原的节使大将都投诚来归,说明朕乃四海民心所向,便是天命之主云云......

而另一方面又对其极不放心,毕竟李金全可不是赤手空拳南下的,麾下仍有两万精兵,于是封赏劝勉一番后,便令其驻扎在寿州边境,无召不得擅动。

李源心里明白,前番皇帝李璟将自己任命为卫圣统军使,直接顶替了李金全的位置,又在圣旨中增加了“卫圣屯营诸事”,其用意无非是想让李源将李金全手下的兵马接收过来。

而此事哪有那么轻易?对于一个降将来说,困守于边境本就憋屈得很,所谓解其兵权有如害其性命,这恐怕便是李金全反叛的导火索。

想到此处,李源心中万般无奈,这皇帝还真是对我寄予厚望啊!这吃力不讨好的任务偏偏交给我,你是太过天真还是当李金全老实?

这下倒好,李金全真反了。

李源叹了口气,接着追问道:“尔等溃兵既奉了刘大帅之令前来求援,那鄂州城下又是怎么一回事?”

“大帅,自从我等溃逃到此,鄂州守军便紧闭城门,此时我等聚集在城外,实在是无奈之举啊!”

“你们可曾提及,是奉了刘大帅的军令?”

“自然是说了!可说了也没用啊,守城士兵根本不听,既不让我等入城,也无斥候出城打探。就这么干耗着,我等饿了几日,实在走不动,此时又无处可去......”

瞧着眼前这几名溃兵面色戚戚的模样,李源沉声道:“此时刘大帅出征在外,守将谨慎些总是对的。罢了,本帅先过去看看再说。”

片刻,鄂州城上的守军闻听是武平节度使李源抵达,观摩了一番旗号后,便赶紧回身通报。不到半个时辰,这冰冷的南城门终于开启,吊桥缓缓放下,鄂州大小官员纷纷抽出身来迎接。

在武昌节度使府署,李源也见到了武昌节度留后刘崇谏及数十名军政官员,而当他听到刘崇谏这个名字后,第一反应便是,求援之事定然无果。

今年二十三岁的刘崇谏,比李源倒是大不了多少,但出身却是天壤之别。作为刘仁瞻与妻子薛氏最宠溺的幼子,自幼便受到全家百般宠爱,又饱读兵书、自命不凡,于是长大之后,年纪轻轻便执掌了兵权,向来被视为刘仁瞻的接班人。

而这么一个好儿子也确实如同他母亲预料一般,“刘家儿定青史留名”!可刘崇谏的青史留名,却与父亲刘仁瞻,这等连敌国皇帝柴荣都敬重的忠臣良将截然不同。

彼时周军围攻寿州,刘仁瞻身先士卒,不惜代价苦苦坚守数月,这好儿子却见周军势大,又以高官厚禄诱之,于是暗自密谋开城献降,甚至特地为老爹预备了一副棺材……

亏得协助守城的几名百姓发现异样,并及时通报,刘崇谏最终才未得逞。之后刘仁瞻气得差点要将其腰斩,只是薛氏与众将苦苦相劝,又心软赦免了。

此事真可谓“父慈子孝”!

李源不禁打量了一番端坐在帅位上的刘崇谏,身形有些胖硕,又长得白白嫩嫩,态度从容的同时却不难看出脸上的傲慢。

“刘副帅,本帅听闻城外的溃兵禀报,称寿州告急,令尊已从濠州率大军前往,并令他们赶来鄂州求援。刘副帅有守城之责,坚守城门本帅自然理解,可为何连斥候都未派出打探?”

此话一出,惹得堂上众文武开始窃窃私语,李源从他们脸上的茫然可推断,此事兴许被刘崇谏暗自压了下去,以致大多数人都并不知晓。

见众人如此,刘崇谏微微皱眉,戏谑地回道:“听闻李大帅是当世名将,又深得陛下恩宠,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刚到我鄂州便这般威风,诘问本帅!城外那些溃兵不过是胡言乱语,李大帅岂能轻信?”

李源一脸沉静地应声道:“道听途说自是不可。但此事关乎边境安危,既已得报,便需仔细查探,如何能坐视不理?倘若寿州真的不保,我大唐江北门户洞开,金陵可就危险了!若真如此,刘副帅却按兵不动,何以对令尊交待,对陛下交待?

令尊乃当世名将,他若遣人求援,必有其用意!本帅还请刘副帅三思!当即刻派出斥候,向北打探实情,尽早做出决断才是!”

听到此处,刘崇谏始终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但武昌兵马使周廷构坐不住了,起身拱手道:“副帅,末将以为此言有理,寿州是我大唐北境门户,断不可失!大帅若真的遣人求援,我等岂能坐视不理?副帅,您可是大帅之子啊!还请速速派斥候出城,若情况属实,末将愿领兵北上!”

刘崇谏变了脸色,怒斥道:“何时又轮得到你替本帅做主?寿州与我鄂州相距八百余里,若真是情势危急,远水焉能救得了近火?古人有云,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自古忠孝两难全,本帅既坐镇鄂州,当以固守大唐疆土为责,岂能因父子之情贸然出击,徒耗兵力!寿州纵然危急,但本帅坚信,以父帅用兵如神,足以击退来敌,必定得胜而归!”

好一番忠孝两难全!李源此时只觉心里堵得慌。而堂上一片静默,在场众人无不领教过刘崇谏的手段,心中再是忿忿不平又怎敢反驳?周廷构也只好长叹一声,回身沮丧落座。

李源不再理会,转身扫视着众人,厉声问道:“诸位,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如今刘大帅身处前线,生死情况不明,尔等作为下属安居后方不说,竟连出城打探都不敢?到底是何居心?久闻武昌多悍将,今日一见,真当是笑话!”

众人不禁打了个哆嗦,有几名武将显然已经按捺不住,怒气冲冲地攥紧着腰间佩剑,倒是几名文官倒是气定神闲。

刘崇谏自然听得出李源是故意激将,随即冷笑道:“李大帅,本帅因为你官拜武平节度,故而敬你一分!可此处是鄂州,并非朗州,你有何权力在此大放厥词?”

环顾一周,见众人始终不为所动,久久一言不发,李源决意不再纠缠,沉声道:“罢了,本帅言尽于此,尔等好自为之!”

李源转身出了府署,便火速领着轻骑自北门出城。

在得知李源决定改道北上后,林嗣昌愕然道:“大帅,咱不去金陵了么?这下岂不耽误了迎亲之事?”

李源正头疼不已,无奈地叹声道:“迎亲固然紧要,可眼下李金全反叛,要知道他手底下的兵可是归属我卫圣军啊!教本帅如何袖手旁观?”

想到此处,李源不禁有些后怕,幸亏是遇见了这些溃兵,否则李金全领着卫圣军作乱,自己远在千里之外定是后知后觉,若是情形恶化,某些天大的罪名指不定哪天就要扣到自己头上来……

林嗣昌仍是一脸担忧地劝道:“大帅,可咱此行就这一千轻骑,恐怕去了也无济于事啊!不如返回朗州调兵遣将,再做打算!您万不可以身犯险,要是出了什么闪失……”

李源果断摇头道:“来不及了。我意已决,莫要再劝!国朝有难,本帅既受陛下厚恩,焉能计较个人生死!”

瞧见自家大帅坚定的神色,林嗣昌不由得肃然起敬,心潮澎湃之际,毅然回道:“末将遵命!愿为大帅效死!”

(.23xstxt./book/66085/66085061/36075403.html)

.23xstxt.m.23xstx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