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烽火十国 > 第三百零九章 天家和睦

烽火十国 第三百零九章 天家和睦

簡繁轉換
作者:青璃居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8 11:03: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韩熙载刚拟完旨命人送出,却见孙晟在软椅上起身,皱眉道:「陛下,老臣有话要说,但又恐惹陛下不快。」

李璟诧异道:「又怎么了?」

孙晟欲言又止,李璟皱眉道:「有话就说,都什么时候了,你对朕难道还有什么不可明言的么?」

孙晟咬咬牙似乎下定了决心,沉声道:「陛下,老臣方才建议,应火速指派大将前往北苑大营接管禁军六军,但细细想来却有些不妥。须知禁军大小将领皆听枢密院号令,如今非常之时,实在难知那些将领是否真的忠于陛下,万一其心有异,恐遭大祸!

臣本来想到陛下身边的祖卫尉,但臣来时听闻他已率殿直军前往接管城门,此时难以分身,因此臣如今有些犯难,不知此时该举荐何人为妥。」

李璟忽而有些愠怒道:「你的意思是,这偌大的金陵,此时朕除了祖重恩,竟无一大将可信?」

孙晟皱眉道:「这便是臣方才犹豫的缘故。还请陛下莫要多想动怒,非是将领们皆有不忠之想,而是非常之时还需多加谨慎。陛下,臣有个建议,既不用禁军将领,那么何不起用宗室,他们毕竟是陛下的血脉至亲——」

话未说完,却见李璟心里如同被蜜蜂蛰了一下,起身皱眉道:「宗室?朕看宗室也未必可信罢。」

孙晟微笑道:「陛下,普天之下与您最亲的便是宗室子弟了,若陛下觉得连他们都不可信,陛下往后又该信赖何人?陛下,切勿因一人之失而迁怒宗室,在他们当中,仍不乏对陛下忠心耿耿之人,况且起用宗室子弟,为的不只是此时,更是为以后。

陛下,我大唐自立国以来,可向来是天家和睦,这是我大唐皇室的颜面所在。」

韩熙载心中大动,暗自拍掌叫绝道,这孙晟果真了不得,既说中了皇帝的心病,又点明了用人的要害,终于,这是一步步地引出他们心目中的人选了。

但听李璟沉默了片刻,不置可否地眨眼问道:「你且先说说,宗室当中何人可用?」

孙晟在软椅上挪动了一下身子,沉声道:「陛下,老臣本想举荐皇太弟,既为嗣君,本该义不容辞,无奈他远在吉州出巡,因而不作考虑。此时金陵城中的宗室子弟,成年者不过数人。

其中齐王为人谨慎忠厚,又为诸道兵马副元帅,臣认为,他能担此大任!但六军乃我朝禁军主力,根基所在,依照惯例不可掌于一人之手,因此需有另一人为辅。这另一人,老臣举荐燕王,燕王是陛下嫡长子,亲贵莫过于此,有他前去,必可安六军将士之心。」

李璟皱眉沉思片刻后面色变冷,沉声道:「说到底,你是为了燕王吧?」

孙晟面色不改,冷静咂嘴道:「老臣实则是为陛下着想。陛下,老臣还是那句话,如用燕王,正好向天下彰显皇室和睦同心,这关系到陛下的颜面。」

李璟面沉如水,转头看着韩熙载道:「韩卿,你认为呢?」

韩熙载想躲却也躲不掉,看了孙晟一眼,见孙晟面无表情垂目不语,心知若不马上附和孙晟之言,自己以后定然会引发燕王猜疑,在这种关键时候,自己如何能不与孙晟同进退,否则众人的计划与努力便将落空。

「陛下,臣觉得孙相所言甚是有道理。但臣并未想那么多,臣一想到齐王与燕王,便记起陛下与齐王之间感情深厚,而燕王自小也有陛下仁达孝悌之风,十分礼敬宗室长辈,因此齐王自然也很敬重燕王......

总之如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臣想由二位殿下前去必能马到功成,因为他们必不会自己拿主意,定然事事有商有量,对陛下竭尽忠诚,能齐心协力顺利接管六军,绝对不负陛下信任。哦,这些只是臣的一点想法,若有不妥,还请陛下恕罪。」

韩熙载的话虽然委婉含糊,但听在李璟耳中却明白无比。

李璟并非不知齐王和燕王之间关系不错,而且也并非不知孙晟韩熙载等人支持燕王争储,只是对此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想太在意此事,就如前番他容忍郑王一党当权一般,不过是试探人心的帝王之术罢了,只是没想到这回还真试探出了意外,一个自己绝对不想接受的意外。

想起燕王,李璟忽而有些心生感慨,只因他对燕王的态度一直都是不断打压却又不断抚慰,所谓恩威并施便是如此。既不让燕王跌落深渊,又不能让他有非分之想。

何以如此,那是因为他太看重燕王李弘冀了!谁不疼惜自己的嫡长子呢?从「弘冀」这个名字的来由便可看出李璟的隐秘心思与寄托,自李弘冀出生起,自己便早已将他视为将来的储君看待,若不是烈祖非要令李璟在梓宫前盟誓兄终弟及,此时李弘冀怕已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了。

皇太弟既立,李璟无可奈何,只能暗中培养他心仪的嫡长子,因此自小李弘冀并没有享受几年养尊处优的宫廷生活,早早地便被送到扬州生养打磨,十五岁起封王在外掌军,为的便是让他远离朝堂是非,能够安心成长,但时刻又能感到压力,将来不至于成为心性恣意的君王。

先前北伐失利,虽然李弘冀有无可推诿的冒失之过,但说到底若不是陈觉冯延鲁胡乱指挥,八万神武精锐何以狼藉至那种不可收拾的局面?李璟心里明白,但还是将责任全部归结到长子身上,令其禁止问政,静思一年。

正当所有人以为燕王失宠时,实际上李璟却只是想让燕王诚心汲取败军教训,肩上再多些压力罢了,而且去岁以来朝中支持皇太弟的大臣们,开始大批转向支持新入朝的郑王了。

同样是儿子,而郑王,却不过是燕王的试金石。

例如去岁,郑王推荐徐铉入中书门下时,李璟其实是明白郑王的心思的,但他还是同意了他的举荐。再如前番冯延巳流放、孙晟退辞之后,中枢重臣的职务又让郑王一党悉数上任。

一来是因为中书门下与枢密院的事务确实需要能人来处理,郑王的那些人倒算是能干,二来也是想多看看郑王此子真正的秉性,因为李璟心里头根本不相信郑王当初真的在钟山为他挡了所谓的「白虎凶灾」,以致病重不起,总有太医会对皇帝说真话。

这些仍旧是李璟换汤不换药的御人之法,既故意让郑王的实力锋芒过甚,又是对燕王一党的沉重打击,以期燕王能够振奋图强。李璟乐此不疲地一直这么干着,在他看来,不管燕王郑王,总归都是自己的儿子,如何能不在自己掌控之中?

回到现在,李璟虽然心中五味杂陈,但他并没有失去思考的能力。此时愈发笃定,自己以后绝不能再用老办法对待儿子们,因为这回引发的变故已然超出自己的掌控范围,其中一个儿子的做法已经令他有些心灰意冷,虽然不确定他有没有参与其中,但中枢的重臣皆是他的党羽,罪责绝难逃脱。

而现下似乎已无选择,只剩下这位嫡长子了,李璟绝不希望也绝不容许他有任何过失。

澄心堂中缄默几许,李璟沉声开口道:「朕觉得未必如你们所言,齐王燕王固然可用,但朕还是不太放心,不是因为他们二位不忠,而是事关重大,倘若他们的治军能力不足,恐引发更大的变乱。因此,朕还是尽可能想择一可用大将前往辅助。」

「是,陛下圣明。」孙晟和韩熙载一起拱手称是,李璟态度如此冷静是他们没想到的,不过总归是没有否决起用燕王的提议,他们如今已是心满意足。

「不过你们提醒的是,禁军大小将领皆属枢密院,不可从中取用。看来朕只能起用地方将领了,无奈节使大将皆在京外,这会儿不知是否来得及。」李璟心生

纠结道。

「陛下,何必烦忧?若说地方节使,不是正好有一人便在京中么?而且恰好此人还是我朝的第一名将,不仅战功赫赫,对陛下又是赤胆忠心,有他出马陛下何愁?」韩熙载忽而微笑道。

「哦?」李璟皱了皱眉,忽而眼前一亮,拍案大喜道:「朕真是糊涂了,明明有此等将星可用,怎地却迁延不决!实在是糊涂!」

李璟随即急切地扭头问道:「少监,李源如今在哪儿?」

刘少监俯身道:「陛下,李大都督未入宫辞行,他自然还是在京中的。」

李璟高声道:「传旨,召李源火速入宫,半个时辰内朕要见到他。」

刘少监赶忙拱手回道:「老奴遵旨。」

孙晟与韩熙载对视了一眼,齐声道:「陛下圣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