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年有成(三)

阳神朋克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年有成(三)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结束了丁忧的乔银,重新换上了一身鲜亮的新衣,和郎先生,神行候一同出了偏厅,来到客院。

周府客院,同样是三进三轩的屋子,清新雅兴。

几人一进院门,就看见小院正中的蒲团上盘膝坐着一位面容俊秀的公子。只见他双目微闭,吐纳平和,似乎全身上下都和天上的星辰交相辉印。

正是宜亲王。

乔银他们进了院中,宜亲王并没有动,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他知道有人来了。就像一个普通人正在忙碌,点头和客人打了个招呼一样。

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感觉。

郎先生微微往乔银的身后缩了一点。

因为这位宜亲王不论是身份,还是修为,都让他感觉到莫大的压迫感。

但是这份压迫感很快就消失了,而且所有的意念全部被宜亲王收归身心!这种空洞的错觉,差点又让郎先生把持不住,神魂都差点被吸出来。

“人仙,这就是人仙?真是太高大了,简直不能用神通来言喻啊。”

郎先生也是鬼仙修为,神魂还拥有纯阳之力,单论力量几乎不输于雷劫高手。但宜亲王只是结束修炼,就让他有了一种神魂崩溃的错觉。

祁云伟的拳意能对抗天地意志,而这位宜亲王自己就是一方天地。

不过宜亲王的威势一敛,很快就消失不见。他从蒲团上站了起来,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位文弱的富家公子,和大将军王扯不上一点关系。

“失礼了!刚刚突然有了点灵感,并非故意怠慢诸位。还请乔大人和郎大人不要见怪!”

宜亲王开口说话,露出一口细密的白牙。这让乔银不自觉又想到了那位天竺神僧。

“四十颗牙齿!”

武经上说,肉身修炼成人仙,全身的汗毛都会脱落,肌肤光洁如玉;牙齿也会脱落,然后长出四十颗恒齿,完全脱离凡人的肉身。

这就是天竺描述的佛相,武道中的无漏真仙。

“王爷言重了。”

乔银回过神,不禁赞叹道:“恭喜恭喜!王爷的肉身终于突破,到达人仙意境了。”

“真的?”

神行候微微一惊,郎先生也流露出骇然。

“同喜。”

宜亲王微微点头,再次开口说话,声音似乎带着若有若无的回音;而且在隆冬时节他的口中竟然没有白雾,仿佛身处于另一个时空。

“承蒙在此圣地闭关数年,我的肉身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只可惜,老夫人参悟的是民生,我不过是一介武夫,与她老人家的意境难以契合……”

听了这话,刚准备欢呼的神行候赶忙闭上了嘴。

“拳意与肉身不匹配,的确是修行途中的一个难点。”

乔银似乎早有所料。因为他编撰的庶民体操,只有正直的人才能修炼,这就是拳意和肉身不相匹的结果。而体操只是基础的入门功法而已。

人仙武道,是肉身和精神的一个极致。并非宜亲王心地不正,只是大道三千,每个人只能寻求自己的道,差之毫厘都会失之千里。

不过乔银却说道:“如果是为了此事,王爷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等来年春雷一响,我就要去渡雷劫,那时王爷可与我一同修行,共访人仙大道。”

“你要渡雷劫?”

宜亲王听了乔银的话,似乎感应到了什么。

“原来如此……你继承了老夫人的遗志,参悟了人仙大道!五次雷劫,轻而易举。”

“什么?”

郎先生和神行候都望了乔银一眼,因为他刚刚突破武圣过于震撼,一时竟忘了他还是鬼仙。

乔银也并没有否认。

“所以这是难得的机缘,今逢大道降世,非我一人可独占。王爷虽为武将,但止戈为武;少时出将,老来入相,抚国安民,亦为大道。”

“……”

品味着乔银的话,宜亲王觉得颇有意味。呼吸之间,精神与肉身似乎真有了一丝契合的感应。

于是乔银笑了笑:“今日难得空闲,王爷有没有兴趣与我一同外出浏览一番,参悟一下民生之道?”

“哦?”

宜亲王听了,似乎有些心动。不过他考虑了一下,还是婉言谢绝了。

“我长于深宫,虽有心体恤百姓,但到底修为尚浅。以现在的境界去察访民情,不过是装腔作势而已!倒不如做好分内之事,等修行圆满之后再说吧?”

“嗯,王爷说得在理。”

对于宜亲王的推诿,乔银也表示理解。

让一位王爷微服出巡,与其说是体察民情,不如说是政治表演。换了别人可能无所谓,但宜亲王正在修行的关键时刻,容不得半点虚伪。

“如此,王爷请保重,我们先告退了!”

解开了宜亲王的心结,乔银也和他作了别,“神行候爷,您好好照顾殿下,有什么事就过来找我。”

“乔大人放心。”

神行候也微笑着拱了一下手。

随后,乔银和郎先生和神行候一同出门,离开了客院。

郎先生也重重松了口气,又恢复了原本风流倜傥的模样。和宜亲王会面让他的精神大波大动,不过能看到人仙拳意,对他的好处也难以言述。

……

时近中午,乔银和郎先生出了周府,一同走在了太平庄平坦的大道之上。

在丁忧期间,乔银不能直接在衙门当差。不过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在家办公,除此之外就是闭关修炼。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视察新政的成果。

太平庄,如今已经改为了新桥区,正式成为了源州府的一部分。这里有了正式的区长和行政机构,也有了当地的小型产业,人民生活日渐富足。

新桥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要产业,以它为代表,源州周边的郊区,以及泯南农业改革后形成的乡镇,也开始了新一轮乡镇小城市化的道路。

一座座高大的风车,如今已在新桥区各处矗立,宛如一个个参天巨人。各个磨坊,碾坊,榨油坊,酿酒坊……再也不用争夺那仅有的水渠,只要找到适合的风带就能落户。

从尼多兰带回的风车,被洋务衙门改良,风叶完全用蓝银纸代替。风叶内部镌刻有法阵,能在风力微弱时聚集更多的风,风力猛烈的时候适宜调整。

这样的风车,大大拓展了工场的落户位置,而且提供了远高于人力和畜力的充足动能。除了季风转向时需要拆卸维护,几乎能全年保障工场的运作。

而且风车的传动结构,铸币器的工作原理,同样被大肃的工匠们学习,模仿,改良,融合到了诸多生产门类中,可以说让所有的机械都有了技术上的升级。

现在不单是纺织业,从粮食加工,到生活用品,再到造船造炮,或多或少都进入了半机械生产。新桥区一季加工的粮食,就相当于前三十年的总和。

因此走在现在的新桥区,已经丝毫感受不到这里是郊区了。尽管远处还是有湖塘,有农田,但主干道宽阔平坦,房屋高大而密集,临街的地段几乎家家都是门面,小摊,已经完全是城市面貌。

宽阔的大道边,种着整齐的冬青树。每隔五六丈,还能看到那熟悉的电讯杆,它们以前或许还让人稀奇,不过现在已经成为源州的常态了。

孙连诚的电讯器,如今已经能够传达二十到三十里的单位距离,这让产业的推广更加便利。这几年朝庭也开始向着其他省份修造,争取能覆盖全国。

路上,时常经过一辆高大的四轮马车,装载着满满的成品粮食奔向主城区。

也有比较脏的马车,拖着大量的蜂窝煤运到新桥区贩卖。一路下来,掉下了不少黑色的煤渣。

虽然洋务衙门研发出了电磁陶具,但这东西成本太贵,普通百姓大多还用不起。夏天纳凉只能是少数人的专利,不过冬天采暖,平时做饭,煤炭开始得到普及。

佛罗州,是大肃南方唯一拥有大量浅层铁矿和煤矿的地区。随着炼钢产业的蓬勃发展,煤矿的开采也越来越成规模化,最终在政府的推动下取代了木柴。

瑚州的开发,让源州一度不缺木柴,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而承接东瀛的钢铁厂后,东瀛的制煤技术也传到了大肃,终于解决了燃料问题。

青津钢铁厂,包含了诸多下属门类,其中一个就是制煤。煤炭从开采,筛选,成品,完全就是一个大型企业;光是跳太筛煤的工序,就需要好几座工厂完成。

其中的一种煤炭成品,就是蜂窝煤,以及相配套的煤炉。这套炉具一经推广,很快受到了大肃人民的喜爱,特别是缺少柴草的城市居民。

于是,在东瀛用来炼钢的煤,居然在源州率先完成了民用的转化。源州新诞生了制炉场,蜂窝煤制作所,彻底颠覆了几千年的炉灶生活。

乔银带着郎先生又来到那家“赵记杂菜”,请他吃中饭时。

揭开门帘一进屋,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气:这里的厨房也早就改用了蜂窝煤炉,只不过普通人家用的是小炉子,餐馆是品字道的大炉子。

赵记饭馆如今也大了许多,不再是路边的小蓬子了。宽敞的店子里光线明亮,摆着七八张桌子,已经有好几桌客人正在吃饭,氛围很是热闹。

乔银和郎先生刚在一张空桌前坐下,一个精神大小伙就迎了过来。

“哟,乔大人!您出来啦?”

“什么话?”

这位精神大小伙正是赵掌柜,不过他的话多少让乔银有些无语。

“难得照顾你生意,你就这么招待我?”

“哈哈,看我这嘴。”

小赵倒是一点不在意,显示出乡里乡亲的随意。

“恭贺乔大人丁忧期满,老夫人必然稳列仙台!敢问您想吃点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